透镜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透镜是一种能够让光线产生折射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设备中。
在初中物理中,关于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主要有透镜的分类、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应用等。
一、透镜的分类透镜按照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比较厚而边缘较薄,凹透镜中心比较薄而边缘较厚。
凸透镜的两个曲面中,有一面是透平面,称为平凸透镜,另外一面是凸面,称为凸面透镜。
凹透镜的两个曲面中,有一面是透平面,称为平凹透镜,另外一面是凹面,称为凹面透镜。
二、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物距焦距f和像距焦距f'。
其中,凸透镜的焦点为正焦点,凹透镜的焦点为负焦点。
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说明:1.物体远离透镜时,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2.物体位于焦点处时,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成无穷远的实像。
3.物体位于焦点和透镜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实像,凹透镜成倒立的缩小虚像。
4.物体位于透镜和负焦点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的缩小虚像,凹透镜成倒立的放大实像。
5.物体位于负焦点处时,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成无穷远的虚像。
6.物体位于透镜内部时,凸透镜成右侧倒立的放大实像,凹透镜成右侧倒立的缩小虚像。
三、透镜的应用透镜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仪器和光学设备中,如以下几种应用:1.显微镜:显微镜通过两个透镜的叠加来放大微小的物体,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细微的结构。
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通过两个透镜的叠加来放大远处物体,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远处的景象。
3.照相机:照相机通过透镜将被摄物体的光线聚焦到胶片上,记录下来形成照片。
4.放大镜:放大镜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看起来更大。
5.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近视眼镜是通过凹透镜矫正近视,远视眼镜是通过凸透镜矫正远视。
6.人眼:人眼中的晶状体起到了透镜的作用,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1透镜1.凸透镜:远视镜(老花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其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凹透镜: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4.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
5.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6.光心: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7.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简称焦点。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8.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9.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测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10.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光学元件: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凹透镜和凸面镜5.2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
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6.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像距大于物距时,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时,像缩小。
5.3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1) 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2) 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梳理

图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梳理
☆复习目标
1.能通过实例或实验,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透镜及其原理;了解透镜的其他应用。
☆重点: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复 习 过 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透镜及透镜作图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
主光轴,光心,焦点(F ),焦距(f ),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 (1)凸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
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考点三眼睛和眼镜
1.构造
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视物原理
光线由所观看的物体发出,外界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
3.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回顾: 5.1透镜 1、概念凸透镜:中间 ,两边 ;凹透镜:中间 ,两边主光轴:通过 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 。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 。
焦距(f ): 到凸透镜 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区别: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花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2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F FFF物距范围像的性质、的像、的像、的像光路图构造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镜。
投影片要置。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2.实像和虚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像。
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侧。
5.3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的中心大致在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②烛焰在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 像的性质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f<u<2fu<f|v|>u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 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 的实像。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docx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分类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3、镜的分类: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光折射后偏向主轴;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折射后偏离主轴;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三、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F”表示;焦点,用字母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3、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它们到光心的距离相等。
4、凹透镜的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四、三种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异侧焦点,(利用这一点可测凸透镜的焦距)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3、对凸透镜来说,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对凹透镜来说,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镜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照相机工作原理:当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二、投影仪1、镜头的作用就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
2、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当物距小于 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1、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2、使用方法: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
(完整)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i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凹透镜:(1)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 ' □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集作用; 凹透镀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俾* 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晴的结构 I 远视眼和近視眼的形成及轄正I 神奇的“眼睛j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軽【塑i 迸徐透镜成像 凸透镜的J眼睛与视力新正・・•C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2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中考复习一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实验步骤:(1 )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精.选)

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1 透镜
一、透镜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3.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二、基本概念:
1.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 光心: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 焦点: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一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的表面凸起程度决定它的焦距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四、3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三条特殊光线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图例凸
透
镜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经过焦点
经过焦点或由焦点射
出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凹
透
镜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
反向延长线经过焦
点
射向异侧焦点平行于主光轴
§5.2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 构造及作用: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调焦环——控制镜头与胶片之间距离;光圈环——控制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2. 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
3. 拍摄近景时,镜头前伸;拍摄远景时,镜头后缩。
二、投影仪:
1. 构造及作用:凹面镜(汇聚光线),光源,螺纹透镜(使光线汇聚增加亮度),投影片,镜头(凸透镜),平面镜(改变光路);
2. 成像原理:根据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
△注意:(1)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2)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所以投影片倒着放入。
三、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成像原理: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1)放大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2)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四、实像和虚像
1.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用
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异侧,实像总是倒立的;——上下左右都颠倒。
2.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虚像总是正立的。
3. 实像虚像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观察到,能用照相机将像拍成照片。
△注意:1)成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小孔成像;成虚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凹透镜;2)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5.3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4
眼睛和眼睛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眼睛——精密的“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 的 特 点
像距v 应 用 大 小 正 倒 虚 实 u>2f 缩 小 倒 立 实 像 f<v<2f 照相机 u=2f 等 大 倒 立 实 像 v=2f 测焦距 f<u<2f 放 大
倒 立
实 像
v>2f
投影仪 u=f 不 成 像 探照灯
u<f 放 大 正 立
虚 像
v>u
放大镜
巧 记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定大小。
口 诀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 结构: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胶卷);
2. 眼睛的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 正常眼睛的近点——10cm,远点——无限远。
二、近视眼与远视眼
近视眼与远视眼
特点形成原因成像位置矫正办法
近
视
眼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
上太长,对光偏折能力强(②)
视网膜前
凹透镜
(图④)
远
视
眼
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
上太短,对光偏折能力弱(①)
视网膜后
凸透镜
(图③)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主要结构物镜、目镜、反光镜(凹面镜),其中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
2. 显微镜工作原理:(1)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 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和物镜,均为凸透镜,且目镜
物镜
f
f 。
4. 望远镜工作原理:(1)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 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