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带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各种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让学生认识到“自强不息”的内涵。
2.学会制作计划书,学会分配资料搜集任务。
3.学习撰写演讲稿提纲,学会通过典型事例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阅读小说作品,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一个民族若是没有自强的魂,那么这个民族注定要走向毁灭。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自强的魂应该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烙在人们的骨髓里。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孙中山,他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繁荣富强。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战斗中的人们都是自强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固有的自强的魂,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头脑里、思想里。
战胜困难,自强向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自强,他的人民放弃了自强,这个国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一个国家不自强,一个民族不自强,一个人不自强,结果都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如何强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重点解读】一、“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资料,了解古人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二、“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人“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
三、“自强不息”的身边典范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
通过电话访问,实地采访,采访其邻居、单位同事、领导,搜集其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后撰写该人物的传记,并在全班交流。
四、“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
(1)确定演讲主题;(2)撰写演讲稿;(3)参加组内演讲,选拔选手参加全班演讲;(4)班内演讲,注意演讲的语气、内容、主题等。
【研讨练习】题一:学校准备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这项活动。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8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一、导入新知清华大学的校徽上刻着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校训引用的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
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
大地吸收阳光细润万物,君子应该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自强不息”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那么,什么是“自强不息”呢?对于个人来讲,你是如何理解自谦不息的精神?二、研学探究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参考答案: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搜集到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事例等材料,与同学交流与分享,可以互相传阅手头上搜集到的资料。
准备时间为3分钟。
1)名言警句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君子重视自身的努力,而不指望上天的恩赐,所以每天都能进步。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意思是: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2)诗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意思是: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精神;“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是一种精神。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教案(多套)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2.培养演讲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了解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事例,学习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活动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卓,努力奋进。
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理想人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
小组合作,完成后面的活动和任务。
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活动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和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结合搜集的材料和教材上的材料,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课外搜集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的诗句,结合教材上的材料,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自强不息】字面意思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也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活动示例1.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
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马丁·路德·金强者,活动的发酵素,生活的酵母。
——《罗曼·罗兰传》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
——阿雷蒂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
——荀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勇于拼搏。
同学们,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勉吧!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1.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2.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 (2)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3)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海伦·凯勒。
(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3.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4.举办一场故事会,讲述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5.将故事打印出来或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讨论交流。
示例: (1)勾践卧薪尝胆; (2)司马光用圆木警枕写《资治通鉴》; (3)祖逖闻鸡起舞; (4)岳飞,身怀报国之志,一生精忠报国,以满腔热血挥洒在南宋的大地。
6.采访自强不息的人物。
(1)采访准备;(2)实施采访; (3)撰写采访稿;(4)展示交流。
提示: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演讲:君子当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7.确定演讲主题。
示例:不可一曝十寒不可知难而退不可见利而进凡事当做则做须坚韧强毅须不屈不挠8.组建演讲团队。
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不可一曝十寒”“须坚韧强毅”等若干个话题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1)(2)

自强不息者努力向上,在思想上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行动上有拼搏力争的劲头。坚持还是放弃,时常是一念之差。许多人在不幸中自强不息,演奏出生命的最强音。18个月大时就失去听觉的海伦·凯勒,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坚定地走着人生的每一步,为残疾人事业不懈奋斗。一群聋哑人,自强不息,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活动一
搜集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的故事,举办一场故事会,也可以办一期手抄报。
示例:
头悬梁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绑在头发上,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今后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请记住自强不息,胜利的彼岸就会向我们敞开。自强不息是一种执着追求的信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同学们,让坚毅成为我们的信念,让自强不息成为我们的脊柱。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强不息,向着胜利不懈拼搏吧!
学法
指导
查资料——采访——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强不息的基本概念。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态度。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勾践、司马迁、霍金等人物如何在实际中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它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本节课将以上述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举例:《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解读,强调君子应具备的积极进取精神。
(2)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通过分析具体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感受自强不息的力量。
-举例:勾践、司马迁、霍金等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精神。
(3)自强不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举例: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如何激发内心的自强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君子自强不息》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自强不息的概念有着较为模糊的认识,这是我在后续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的地方。通过引入勾践、司马迁、霍金等人物的故事,学生们对自强不息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但如何将这些感受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力量,仍是一个挑战。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活动设计活动目的1.通过收集并阅读相关资料,明确君子的含义及自强不息的内涵。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通过采访的形式,宣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加深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
3.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歌颂“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学以致用。
活动重点:1.通过收集并阅读相关资料,明确君子的含义及自强不息的内涵。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通过采访的形式,宣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加深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
3.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歌颂“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学以致用。
活动难点: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通过采访的形式,宣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加深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1.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搜集:(1)有关君子这一概念阐述的资料;(2)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3)古代或近代自强不息的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并说说他们的优秀品质。
2.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发现身边自强不息的人,做好采访准备,整理好采访稿或小视频;4.为了顺利举行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班级每组推荐代表参加。
三、活动过程导入:由残疾音乐人刘伟的励志故事导入:刘伟,一个双手截肢的年轻人,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热爱上了钢琴,为了追求他的钢琴梦,为了实现他的音乐梦,他开始了梦想之旅。
没有双手,只好用双脚来弹奏乐曲,那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是,刘伟却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练成了这个特殊的本领。
悠扬的钢琴声响起,那是用脚趾弹奏的音乐,那是梦想的声音。
历史上,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刘伟一样自强不息的人,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烙在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走进本次活动“君子自强不息"。
看看何为君子,何为自强不息......(一)展示“君子”这一概念的论述资料,了解“君子"的内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1)

6、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活动二
中国古典诗词中也不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搜集相关的诗句,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示例: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强,让人在一次次磨炼中成长起来,而且变的坚强。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强的概念,又何须谈战胜困难。可以说,人自强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环节二
合
作
探
究
环节二
合
作
探
究
环节二
合
作
探
究
活动流程
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自强不息是人的精魂,失去自强不息的品格,即使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自强不息支撑着我们的人生,自强不息可以使我们短暂的人生更加精彩。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呕心沥血,花了整整四十年,才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
面对事业的挫折,人生旅途的失误,理想的破灭,有很多人哭泣,但现实生活是严酷的冷漠的,它对身处逆境者从来没有抛洒过同情的泪水——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呼唤自强!晚年的曹雪芹生活穷苦,到了举家食粥的境地。可他仍自强不息,《红楼梦》就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新人教版
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采访内容撰写演讲稿,
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吗?
故事链接: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
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
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
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
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
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学探究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
自强不息的范畴。
目标导学二:收集资料,交流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
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
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孟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并分享给大家。示例:
苏秦刺股勤学
苏秦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都没有被采纳,穷困潦
2
倒地回了家。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也不把他当作
儿子。苏秦叹气说:“这都是我苏秦的错啊!”于是发愤读书,快要打瞌睡的时候就拿起锥
子刺自己的大腿。他最终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
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
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
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
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
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
协力之下国家越来越强大,最后找到时机,灭掉了吴国。
目标导学三:实践探究,深入学习
1.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
明确: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
主题。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
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2.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参考步骤: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分工合作、完成讲稿、开展活动。
演讲稿例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急于求成,心浮气躁
而患得患失。殊不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戒骄戒躁脚
踏实地。困难是培养能力的机会,失败是成就人生的经验,成绩是鞭策自身的起点,非难是
磨砺意志的机缘。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自信乐观,才能开辟出美丽的人生之路。
自强不息是一种战胜困难、破解难题的坚韧精神。有了它,就能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
有了它,就能找到克服惰性和挖掘潜力的良方;有了它,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难题。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为了未来建设美好的祖国,我们要用这种精神顽
强拼搏、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打好扎实坚硬的人生根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