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4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4

君子自强不息教案一、导入一个国家不自强,一个民族不自强,一个人不自强,结果都是可怕的。

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如何强大?今天,我们将带着疑问去探究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

2.搜集并积累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

3.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

3.培养自强不息精神,争做自强不息青年。

二、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将从四个篇章来学习“自强不息”精神。

首先我们来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你们知道“自强不息”的出处吗?课前是否有查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从格言、警句等材料中,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还可以从古典诗词中去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加深对自强不息的了解。

让我们走进第二篇章:积累自强不息的名言。

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搜集了自强不息的名言,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你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展示名言警句)看来大家在课下都有下功夫,老师呢,也做了功课。

下面是老师搜集的关于自强不息的格言和诗句,同学们可以选择性抄录。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

3、不埋怨上天,不责怪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

积累自强不息的诗句(学生竞答,教师补充)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获奖教案_0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三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播放歌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总结归纳
养成自主归纳的能力
四、课外作业:
1、各小组以“自强不息”为主题,自主确定演讲题目,准备好演讲稿,在班内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开拓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因为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答案符合题意,教师都要肯定学生的答案;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然后用PPT展示活动示例。
1、议:学生把收集得到的名言、格言、诗词在3人小组内分享;6人小组探究第3小题;
2、说:小组代表发言。
3、评: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或者补充。
4、看:PPT活动事例。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2、了解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和事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和学习其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自强不息的时代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综合性活动是开放式的实践性活动,课前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能力;小组合作方式常态化,学生知识呈现多样化。
通过小组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知识得到深化与扩充。
——PPT出示问题:君子当自强不息
活动三: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今天,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需不需要自强不息?你是如何行动的?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组织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举例从个人和国家层面分析自强不息的重要性;示例:中美贸易危机。
——组织学生探究:如何采访?采访要注意什么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便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能力,在八下也曾围绕演讲进行过活动探究式学习,对于“自强不息”这个话题也不会很陌生,但大多止步于了解。

对此,教师应在一系列活动中帮助学生深化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自觉内化、践行。

三、教学目标1. 能根据“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要求,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检索、搜集资料,并能进行筛选和分类,以关键词形式概括提炼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表现。

2. 积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等,能讲述一则典型的自强不息人物故事。

3. 能在前两项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按要求围绕“青年当自强”写作一篇演讲稿,并在小组或班级演讲。

四、教学重点能对所搜集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以关键词形式概括提炼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表现。

五、教学难点按要求围绕“青年当自强”写作一篇演讲稿,并在小组或班级演讲。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任务:细读任务内容及要求,明确后开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环节一:歌曲导入,营造情境教师引导: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营造学习情境,直奔自强不息主题。

学生活动:聆听歌曲。

(二)环节二: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教师引导:出示活动评价量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评价细则。

学生活动:各组代表展示并交流本组探究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思维导图。

探究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评价量表预设:学生提炼出的关键词可能涉及“志存高远”“自立自强”“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等。

备注:结合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这些关键词不仅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外在表现,也给大家指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古往今来就有许多人在自强不息方面做到了知行合一,接下来我们就听听他们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1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活动设想: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计划阶段。

确定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成立学习小组,讨论分工与合作。

同时注意按“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积累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四个部分分别搜集内容并展开交流学习活动。

第二步是实施阶段。

在这为期两周的活动中,老师帮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实践、自主研究。

第三步是总结阶段。

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精心设计组织引领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分三课时进行,本活动案例是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积累“自强不息”的名言诗句。

2.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了解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事例,学习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素材,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难点: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在体验中感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分组进行汇报展示,并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

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图片、故事、诗歌、名言、视频、音乐等。

活动实施:1.学生分成四组,明确学习任务,展开学习。

活动小组四个,依次是:(1)引经据典认识组:搜集自强不息的相关人物及事件,整理探究,总结出“自强不息”的内涵。

(2)七嘴八舌名言组: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精神的名人名言和诗词名句。

(3)能说会道故事组: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4)多才多艺演讲组:自选主题,自由组合,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撰写,推荐演讲。

2.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活动内容,与学生交流汇报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

3.推选主持人,熟悉活动内容,指导写主持词。

4.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畅谈学习收获。

课堂活动:一、情景激趣,引入新课师:有一种精神,来自历史,传至未来。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带教学反思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带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各种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让学生认识到“自强不息”的内涵。

2.学会制作计划书,学会分配资料搜集任务。

3.学习撰写演讲稿提纲,学会通过典型事例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阅读小说作品,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一个民族若是没有自强的魂,那么这个民族注定要走向毁灭。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自强的魂应该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烙在人们的骨髓里。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孙中山,他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繁荣富强。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战斗中的人们都是自强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固有的自强的魂,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头脑里、思想里。

战胜困难,自强向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自强,他的人民放弃了自强,这个国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一个国家不自强,一个民族不自强,一个人不自强,结果都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如何强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重点解读】一、“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资料,了解古人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二、“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人“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

三、“自强不息”的身边典范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

通过电话访问,实地采访,采访其邻居、单位同事、领导,搜集其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后撰写该人物的传记,并在全班交流。

四、“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

(1)确定演讲主题;(2)撰写演讲稿;(3)参加组内演讲,选拔选手参加全班演讲;(4)班内演讲,注意演讲的语气、内容、主题等。

【研讨练习】题一:学校准备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这项活动。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君子自强不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坚持、不放弃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强不息的奥秘。
-在分析《出师表》和《岳阳楼记》时,教师应提取文中关键语句,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自强精神。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古代诗文的意境:对于古诗文中的某些表达,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深层含义和情感,如《周易》的哲学思想、《出师表》的忠诚与担当等。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君子自强不息》教案,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学习相关的古诗文,探索古代文人自强不息的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具体涉及以下几部分:
2.在讲解难点内容时,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4.在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自强,勇往直前。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课题
君子自强不息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会整理、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善于寻找、发现自强不息的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3.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学以致用,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学习重难 点
1.学会整理、筛、整理资料的方法
2.撰写采访稿
2. 以小组为单位课外采访身边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同学和老师,并以采访稿和采访视频播放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
主持人:当我们仰慕他人的时候,请永远牢记,我们不能只看见他人的成功,而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信我们也会傲立于世,做顶天立地的人。接下来有请“明理论道组”的代表上台。
(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明理论道组”)




一、教师导入新课,请出活动主持人
“君子自强不息”源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今天这堂综合性学习课我们就来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为了今天这堂综合性学习课,同学们已经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接下来就是大家展示自己成果的时候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主持人闪亮登场!
二、成果汇报展示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成为这堂汇报展示课的主持人,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传承不息,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和诗句俯拾皆是,下面先请“咬文嚼字”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有请“咬文嚼字组”代表上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新人教版
在文化素养方面,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君子自强不息》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结合课文内容,深入剖析其中的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在审美情感方面,学生们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但对于如何挖掘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境还需进一步培养。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意境,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竞赛:设置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展开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3.教学媒体与资源:
为确保教学效果,我将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内容、历史人物事迹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堂知识。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3.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使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4.审美情感:通过品味课文中优美的文字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学情分析
九年级(1)班共有40名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语文课程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在语言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对于一些复杂句子和生僻词汇的把握存在困难。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思考和探究精神,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这些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自强不息
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采访内容撰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吗?
故事链接: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学探究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目标导学二:收集资料,交流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孟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并分享给大家。

示例:
苏秦刺股勤学
苏秦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都没有被采纳,穷困潦倒地回了家。

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也不把他当作儿子。

苏秦叹气说:“这都是我苏秦的错啊!”于是发愤读书,快要打瞌睡的时候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他最终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

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国家越来越强大,最后找到时机,灭掉了吴国。

目标导学三:实践探究,深入学习
1.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

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

明确: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

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2.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参考步骤: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分工合作、完成讲稿、开展活动。

演讲稿例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急于求成,心浮气躁而患得患失。

殊不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困难是培养能力的机会,失败是成就人生的经验,成绩是鞭策自身的起点,非难是磨砺意志的机缘。

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自信乐观,才能开辟出美丽的人生之路。

自强不息是一种战胜困难、破解难题的坚韧精神。

有了它,就能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有了它,就能找到克服惰性和挖掘潜力的良方;有了它,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难题。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

为了未来建设美好的祖国,我们要用这种精神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打好扎实坚硬的人生根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