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活化美术公开课教案:手型创意组合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教案名称:手型创意目标年龄:幼儿大班(4-5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 增强幼儿对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认知。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1. 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刀、彩色笔、胶水。
2. 教学图片和示范作品。
3. 幼儿园的美术室或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以手型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并猜测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
然后对幼儿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我们今天要做什么美术作品呢?”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不同形状的手型作品,并解释它们是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裁而成的。
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们观察手型作品的细节,例如:形状、大小、颜色等,以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Step 3:创作(3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们用剪刀剪出自己的手型,然后将手型放在彩色纸张上,用笔轻轻描绘出手型的外边缘。
2. 教师将不同颜色的纸张分发给幼儿们,然后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利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3. 教师鼓励幼儿们将剪下来的形状粘贴到手型上,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图画。
4. 教师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们逐个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讲解自己作品的特点和创作的过程,鼓励幼儿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5:总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当天的美术活动,总结幼儿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们:“你们喜欢今天的美术活动吗?”“你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等问题,鼓励幼儿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延伸活动:1. 要求幼儿们用自己的手印做一张自己的指纹画,可以用指纹代表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手型创意》课程名称:幼儿大班美术课《手型创意》课时:1课时目标年龄:4-5岁教学目标:1. 通过手型创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习手的形状和功能。
3. 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手杰作图片或实物2. 彩色纸、颜料、刷子、彩色笔3. 剪刀、胶水、色纸、擦子4. 幻灯片或挂图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询问他们手的形状、功能以及能做哪些事情。
2. 展示手的图片或实物,并让幼儿观察、探索。
步骤二:激发创意(10分钟)1.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的手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创意?可以画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变成什么?2. 结合幻灯片或挂图,展示一些手型创意的例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三:手型拓印(15分钟)1. 配备彩色纸、颜料、刷子,让幼儿将自己的手放在彩色纸上,用刷子蘸取颜料,再拍在纸上,形成手型拓印。
2.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和颜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手型拓印。
步骤四:手的绘画(15分钟)1. 分发彩色纸、彩色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手的形状进行绘画。
2. 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和形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手型绘画作品。
步骤五:手的剪纸(10分钟)1. 分发剪刀、胶水、色纸,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手的形状剪出图案,并用胶水粘贴在色纸上,形成手型剪纸作品。
2. 督导幼儿注意安全,提醒他们剪刀使用的正确方法。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他们通过手型创意学到了什么。
2.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让他们互相欣赏、夸奖。
注意事项:1. 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引导姿态,尊重幼儿的创作和表达。
2. 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时,提醒幼儿注意剪刀使用的正确方法。
3. 督导幼儿保持教室整洁,及时清理工具和材料。
4.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大班生活化美术教学教案:手型创意组合

大班生活化美术教学教案:手型创意组合大班生活化美术教学教案:手型创意组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生活化美术教学教案:手型创意组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1、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补洞洞。
2、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洞洞的形状添画出各种形象。
3、体验洞洞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油画棒、胶棒、记号笔2、各种服装杂志、彩纸、彩色报纸等3、PPT:教师登山照片;各种形象(动物、车、水果、人物等)4、音乐:《撕报纸》、《森林狂想曲》【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放假,你们出去玩了吗?(去公园了、没出去···)你们猜我去哪了?(打开登山照片)对我去爬山了!爬山很开心。
哎!只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郁闷,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几个洞,你们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缝一缝、补一补)师:你们真聪明!(出示各种纸)假如这是一块布,我把它补在洞洞的背面。
看洞洞补好了。
怎么让洞洞看起来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图案,装饰上花纹···)二、游戏—撕洞洞。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把你们请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把这些洞洞设计一下。
1、提出设计要求:老师准备了各种T恤纸,但现在上面还没有洞,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把上面撕出各种形状的洞洞,然后再来设计。
(记住:洞洞的形状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播放音乐《撕报纸》开始游戏。
三、尝试想象创作。
1、补洞洞。
师:现在T恤上有许多洞洞,你们把洞洞周围涂满胶,选一张喜欢的纸把洞洞补好。
2、添加想象。
师:洞洞补好了,我们看看洞洞能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儿开始创作!四、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组合》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组合》教学目标:1.学习手型创意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3.提升学生对美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展示图片或实物,供学生观察和参考;2.准备画纸、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3.准备录音设备和播放器。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手型创意组合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引起学生对手型创意组合的注意。
2.呈现讲解手型创意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手型的形状、大小、手指的角度、手指间的间距等,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组合。
3.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提供一些手型创意组合的参考素材,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创意。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铅笔在画纸上描绘手型,然后剪下来进行组合,再使用胶水固定。
4.展示和欣赏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手型创意组合展示给全班,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心得。
同时,老师可以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5.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创意和作品,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可以指出学生需要提升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型创意组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思考和讨论的氛围比较活跃。
但是,部分学生在创意发散和组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引导。
下一步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提供素材的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手部动作创造出不同的花样;
2.能够在创作中体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够以手型为主题,在作品中展现多样的色彩和形态。
二、教学准备
1.相关的材料和工具:颜料、画笔、纸张、手模板等;
2.教学PPT和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观看一些手型创意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手型的独特之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讲解:
首先向学生介绍手型,让学生明确手型的形态和可塑性,带领学生用手动作做出一些有趣的形状,引导学生把这些手型形状转化成具有视觉效果的图案,再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色彩、形态上进行表现。
3.操作: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手型做出一些不同的花样,可以先在纸上画出黄金分割线,再根据手型大小画出相应的形状,指导学生如何配色和细节处理。
4.展示:
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发表看法和评价,同时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5.总结:
让学生思考手型创意的设计要点和技巧,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下一次课程作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手型的美妙之处,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和能力不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因材施教,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融会贯通。
除此之外,面对学生们的作品,老师需要具有耐心和指导意识,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让他们不断提高。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组合》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型创意组合》1.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手型的形态,了解和认知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情感表达;2.能够运用手型进行组合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技巧;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手型创意组合。
通过手型的形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手型进行组合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手型的形态和文化内涵;2.学生掌握手型的组合创意方法;3.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2 教学难点1.大班学生的思维和表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掌握创意思维和表现技巧;2.学生集体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完成小组合作任务。
4. 教学过程4.1. 启发式教学(1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手势,让学生了解手型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呈现式教学(25分钟)在白板上呈现不同的手型组合创意,向学生讲解每个手型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4.3. 讨论式教学(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对白板上的手型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组合创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小组作品。
4.4. 展示式教学(20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作品,展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技巧。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讨论,提出建议和改进。
4.5. 总结式教学(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提出下一步课程的建议和期望。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手型创意组合,主要是教授学生手型的形态和文化内涵,以及运用手型进行创意表达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技巧。
同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作活动手型画》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作活动手型画》教学目标:1. 通过手的形状创作画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色彩的感知。
4. 通过合作和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技巧。
教学准备:1. 手型画示例图片。
2. 大幅白纸和彩色画笔。
3. 活动手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绘画活动,回答问题:“你们上次画了什么?”2. 引导幼儿思考手的形状和功能,提问:“你们知道手可以做什么?”二、呈现(10分钟)1. 准备手型画示例图片,展示给幼儿看,解释手型画的概念。
2. 向幼儿介绍手套,说明手套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只手套,并引导幼儿将手套戴在手上。
2.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大幅白纸和彩色画笔,让幼儿准备开始创作。
3.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戴上手套后的手的形状,然后用彩笔在白纸上描绘出手的形状。
4.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作。
5. 提醒幼儿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涂色,制造丰富多彩的效果。
四、分享展示(10分钟)1.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伴,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 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夸奖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活动: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2. 鼓励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些著名的手型画作家和作品,扩展幼儿的艺术视野。
2. 鼓励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手型画的创作,如叶子、瓶盖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创意和想象力的表现。
2. 观察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工技巧的表现。
幼儿读物-大班生活艺术教案-手形创意组合

大班生活艺术教案:手形创意组合大班生活化美术教案:手形创意组合活动名称:手工创意组合设计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没有它们。
而且我们的手很神奇,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班级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
这个活动让孩子发展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双手变换各种形状,然后结合起来变换很多东西。
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受限制地创造美和表达美,从而反映自己的个性,增加兴趣,使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达到提高智力、教育道德、培养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1.可以根据自己裁剪的手绘组合拼贴,打造不同的画面。
2.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绘的乐趣。
重难点:结合手绘,创造出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一些废报纸;每人一张黑色纸板,一把剪刀和一支黑色水彩笔;每组有一盒浆糊和一块抹布;一台物理投影仪。
活动过程首先,引导孩子玩手指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2.事实上,我们的手不仅可以改变石头、剪刀和布,还可以改变许多手的形状。
老师边看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了,变成兔子在跳;我的小手变了,变成了蝴蝶;我的小手变了,变成了一只爬行的乌龟…3.请用自己的手改变自己喜欢的手型。
@ _ @我是分割线@ _ @第二,孩子画手。
1.孩子,你能画出你变形的手型吗?老师用物理投影仪做手形,让孩子试着在报纸上画出来。
2.让个别孩子换手,其他孩子跟着画。
3.孩子转手就画。
4.能力弱的孩子可以画出手的轮廓。
5.让孩子们剪下他们的手绘。
第三,孩子尝试手部组合。
1.刚才我们一起画了很多手形,剪了下来。
现在我们来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生活化美术公开课教案:手型创
意组合
教学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当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谁也离不开手,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神奇,可以变出许多东西,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
本次活动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手变出各种造型,再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造美、表现美,在表现时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体现了个性,提高了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达到了益智、育德、培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
(幼儿自由变)
教学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
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当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谁也离不开手,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神奇,可以变出许多东西,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
本次活动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手变出各种造型,再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造美、表现美,在表现时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体现了个性,提高了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达到了益智、育德、培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
(幼儿自由变)
教学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当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谁也离不开手,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神奇,可以变出许多东西,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手型创意组合》。
本次活动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手变出各种造型,再进行组合,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造美、表现美,在表现时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体现了个性,提高了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达到了益智、育德、培美的目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剪下的手型图,进行组合拼贴,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重难点:
组合手型图,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若干;每人一张黑色卡纸、一把剪刀、一只黑色水彩笔;每组一盒浆糊、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2、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蝴蝶飞飞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3、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
(幼儿自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