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主题班会教案:点亮你心中那盏灯

合集下载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亲人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中那盏灯》的阅读与理解。

2. 亲情故事分享。

3. 亲情交流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心中那盏灯”的寓意。

2. 学会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亲情。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出示一盏灯笼,引发学生对“心中那盏灯”的好奇心。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中那盏灯”的理解。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课文《心中那盏灯》。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 亲情故事分享a. 学生分享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b.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对分享者的感受。

4. 亲情交流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亲情交流,分享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亲情作品,如绘画、写作等。

c.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分享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亲情交流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清晰度、连贯性和情感传递。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真诚地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爱意。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完成一个亲情活动,如拍摄一张全家福、一起做饭等,并记录下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比喻的意义,体会亲情的伟大和生活的希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灯光”造句。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心中那盏灯”比喻的意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 用“灯光”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盏灯火,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盏灯给你什么感受?”(3)教师板书课题《心中那盏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心中有没有一盏灯,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心中那盏灯”的比喻意义。

3. 深入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希望。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心中那盏灯”指的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意义?4. 应用拓展(1)学生用“灯光”造句,教师点评。

(2)学生表演课文片段,体会亲情和希望的力量。

6.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课文《心中那盏灯》的故事,体会亲情的美好。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学生造句,评估学生对“心中那盏灯”比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3. 通过家庭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深层含义。

3.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活动,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的短文。

2. 组织一次班级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亲情体验。

3. 开展绘画或手工艺活动,让学生创作一件表达对亲情的感激之情的艺术品。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6 个生字,会写15 个生字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引入,激情:课件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

课件出现课题:心中的那盏灯指名(2~3 人)读课题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可能会问:.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2.为什么说心中的灯?3 .这盏灯什么样?4.什么留在了心中?.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2 .检查认字情况1)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2)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略)重点指导“盏” 、“巷”、“夸”3)默读课文,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4)回答部分问题:心中的灯是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复习字词:.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2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品读课文:1 .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

2.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01 “停”、“擦”、“捂”。

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02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龙。

心中的那盏灯教案

心中的那盏灯教案

心中的那盏灯教案教案标题:心中的那盏灯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心中的那盏灯”比喻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比喻语的含义。

2. 培养情感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3. 运用创造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白板上展示一张插图,描绘一个黑暗的房间。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这个黑暗的房间里,你能看到什么?你会感觉怎样?3. 引导学生思考:在黑暗中,我们需要什么来照亮我们的心灵?步骤二:讲解比喻语的含义(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心中的那盏灯”的理解。

2. 解释比喻语的含义:心中的那盏灯指的是我们内心的希望、信念和勇气,它能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3. 通过故事、名言或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比喻语的含义。

步骤三:情感意识和情绪管理(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的情绪会如何变化?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的经验和策略。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运用创造思维解决问题(20分钟)1. 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你的朋友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情绪低落,你该如何帮助他?2.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解决方案。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心中的那盏灯”比喻的含义,以及情感意识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认为如何保持心中的那盏灯始终明亮?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心中的那盏灯”的短文或作文,分享他们对这个比喻的理解和自己的经历。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中那盏灯》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关系,探讨亲情的内涵。

3. 开展口语表达和情感体验活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和亲情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和亲情关系。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亲情。

4. 情感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导入| 引入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 讲授法阅读理解|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亲情关系| 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情感体验| 学生分享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互动讨论法、情感教学法口语表达| 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口语表达练习| 情境教学法总结与拓展| 总结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布置相关作业| 讲授法、情感教学法六、教学准备1. 课文《心中那盏灯》文本及配套阅读材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文字。

3. 亲情主题的音乐或视频资料。

4. 小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指南。

5. 学生口语表达活动的评价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亲情相关的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心中那盏灯》,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内涵。

3. 课文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关系,讨论亲情的表现和影响,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教案名称:心中那盏灯教案简介:《心中那盏灯》是一堂关于培养学生内心力量和积极心态的课程。

通过对一位成功的创业者的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们对自己内在潜力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堂课将以讨论、小组合作和反思为主要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成功创业者的故事,认识到内心力量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追求梦想和目标的热情,并提高其积极心态。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成功创业者的故事和相关图片素材。

2. 音频或视频剪辑:选取一段成功创业者的采访或演讲片段。

3. 分组任务卡片:详细描述小组合作任务的卡片。

4. 学生反思表格:用于学生对自己学习和梦想的反思。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入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例如马云等;激发学生对成功的向往和追求。

探究(15分钟):1. 展示成功创业者的故事和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挫折。

2. 播放一段成功创业者的音频或视频剪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他们拥有的内心力量。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成功创业者内心的那盏灯是什么?它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合作与创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分组任务卡片。

例如: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制定实现计划。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和启发对方的想法。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制定的实现计划,并提供互相帮助的建议。

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分发学生反思表格,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内心力量?你对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有了何种认识?2.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反思和感悟。

3. 总结本堂课的重要内容,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在家庭和社区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计划。

《心中那盏灯》教案设计

《心中那盏灯》教案设计

18 心中那盏灯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诊测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心中那盏灯》,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盏”在写时注意什么?师:中国的书法一般横和斜钩交叉的时候,横要斜上去,稳稳地拖起来。

(跟老师再来写一下,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再写一个。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在我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盏灯笼,但我不要纸糊的,想要带亮的,父亲答应了,连夜为我做了一盏冰灯。

二、细读理解,品味感悟过渡:父亲答应了为我做灯,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的。

1、我们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生自由读,师巡视)交流:父亲是怎样为我做灯的?谁来读一读你划的句子。

师:出示,这就是描写父亲为我做冰灯的句子。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己再读读,看看父亲在做冰灯的时候,哪个动作反复出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师:打磨这个词在这句话中反复出现,那究竟什么是打磨呢?师:是你的看法,联系课文来说一说生:像洗碗一样,师: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做这个动作,像洗碗一样。

父亲就是这样反复重复着这个动作,他为了让冰块更光滑些不停地用自己的手来打磨厚厚的冰块,他磨呀,擦呀……同学们一定都拿过冰,那你在摸冰块时手会感觉怎样?如果让你长时间地拿着冰,让你的手也来不停地打磨冰块,你又有什么感觉?那么长时间打磨这块冰的父亲,他的感觉应该是一种痛彻筋骨的那种冰凉。

想一想,父亲不停地打磨着冰块的手该是一双怎样的手呀?生:冻的发红的手。

一双冰冷的手。

师:就是这样一双冻得通红的手,忍着严寒,在大年30的早上,在反复打磨着。

播放音乐,是呀,日子虽苦,但是贫穷的父亲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却想到了用冰来做灯,只见父亲,一起读(出示)——师:这可是大年30的早上啊,人们早已停止了劳作,可父亲却依然用他那一双手在不停地打磨着冰块,为我做着冰灯。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2. 激发学生对积极心态的重视。

教学内容:1. 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共同探讨如何面对。

2. 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面对困境时,积极心态如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第二章:认识心中的那盏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心中的那盏灯代表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2. 引导学生学会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教学内容:1. 分享心中那盏灯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教学活动:1. 分享心中那盏灯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它代表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2. 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第三章:学会调整心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调整心态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心态。

教学活动:1. 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心态,克服困难。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调整心态来克服困难。

第四章:培养积极习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培养积极习惯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分享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培养积极习惯。

教学活动:1. 分享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如设定目标、持之以恒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培养积极习惯。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培养积极习惯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第五章:点亮他人的灯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点亮心中的那盏灯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 题
点亮你心中那盏灯
时间
2学时
背 景
很多中职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对未来和理想有一种茫然心理。点亮心中那盏灯,就是要引发学生对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思考。人生目标就像人生路上的灯塔,时刻照亮着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使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偷懒不前、不至于碌碌无为、荒度人生。
各小组讨论,从《永不放弃》视频中获得什么体会?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班主任归纳:确立人生目标,永不放弃;为目标而奋斗,永不放弃!
23'
总 结
与大家共勉:我的目标我做主,我的目标我坚持,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5'
人生目标清单
起止年度
我的目标
我的行动
4.班主任布置学生课后为自己设计一份实现近期目标的学习计划,规划自己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涯,为实现目标做好准备。完成后,目标卡片和计划表将贴在班级后面的目标栏中,时刻督促大家努力。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理解长远目标的最终实现,是立足于近期目标,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
25'
三、观看视频《永不放弃》
12'
四、小组讨论
目 的
1.懂得树立人生目标的意义。
2.完成自我目标的初步设计。
3.理解奋斗与实现目标的关系。
准 备
1.多媒体教室
2.人生目标清单表格过 程源自内容时间一、情景讨论
在一个跳高实验中,实验对象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教练不作任何技术指导,只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差异,每天确定不同的跳高目标。第二组,也不作任何技术指导,不具体确定跳高目标,完全随实验者自己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目标的一组与无目标的一组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差异。问:两个组的跳高成绩为何出现明显差异?
学生发言。
班主任归纳:这个实验说明,人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会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漫漫人生,也需要确定奋斗的目标。
15'
二、人生目标清单
1.班主任介绍(用课件):人生目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发给学生“人生目标清单表格”,让学生填写。
3.学生与同桌或周围同学分享个人目标,重点在读职校期间个人的成长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