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合集下载

大学 无机化学 练习题练习题1-6

大学 无机化学 练习题练习题1-6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5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计算(12小题,共80分)1.欲使CaCO3(s) 在标准压力下分解为CaO(s) 和CO2(g),最低温度为多少?(假设及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已知:(CaCO3, s) = -1206.90 kJ·mol-1(CaO, s) = -635.55 kJ·mol-1(CO2, g) = -393.50 kJ·mol-1(CaCO3, s) = 92.9 J·mol-1·K-1(CaO, s) = 39.8 J·mol-1·K-1(CO2, g) = 213.6 J·mol-1·K-12.N2O5的热分解速率常数在288 K时是9.67 10-6 s-1,在338 K时是4.87 10-3 s-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3.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1.0 10-2 min-1,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1.0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是多少?4.在300 K时,鲜牛奶大约5 h变酸,但在275 K的冰箱中可保持50 h,计算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5.根据病毒浓度的变化确定病毒失去活性的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并求得此过程的k为3.3 10-4 s-1,求75 % 病毒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6.如果一反应的活化能为117.15 kJ·mol-1,在什么温度反应速率是400 K时反应速率的2倍?7.已知在967 K时,反应N2O N2 + 1/2 O2的速率常数k = 0.135 s-1;在1085 K时k = 3.70 s-1,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 a。

8.对于某气相反应A(g) + 3B(g) + 2C(g)D(g) + 2E(g),测得如下的动力学数据:/mol·dm-3/mol·dm-3/mol·dm-3/mol·dm-3·min-10.20 0.40 0.10 x0.40 0.40 0.10 4x0.40 0.40 0.20 8x0.20 0.20 0.20 x(1) 分别求出反应对A,B,C的反应级数;(2) 写出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3) 若x = 6.0 10-2 mol·dm-3·min-1,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化学实验室常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室常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室常识知识点复习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化学实验室常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室常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室常识知识点复习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工科化学与实验(金继红)第2章-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工科化学与实验(金继红)第2章-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习 题一.选择题( B ) 1. CO 2(g)的生成焓等于 (A) 金刚石的燃烧焓 (B) 石墨的燃烧焓 (C) CO(g)的燃烧焓 (D) 碳酸钙分解的焓变 ( A)2. 萘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 10H 8(s) + 12 O 2 (g) = 10 CO 2 (g) + 4 H 2O(l)则 298 K 时, Q p 和 Q V 的差值(kJ·mol 1-)为(A) -4.95 (B) 4.95 (C) -2.48 (D) 2.48 (B)3.ΔH = Q p 此式适用于哪一个过程:(A) 理想气体从101325Pa 反抗恒定的10132.5Pa 膨胀到10132.5Pa (B) 在0℃、101325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 4的水溶液(D) 气体从(298.15K 、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15K 、10132.5Pa )( D)4.气相反应2NO(g)+O 2(g)=2NO 2(g)是放热的,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 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A)降低温度和降低压力 (B)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 (C)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力 (D)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 B )5.下列过程中系统的熵减少的是(A)在900ºC 时CaCO 3(s) → CaO(s) +CO 2(g) (B)在0ºC 常压下水结成冰 (C)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 (D)水在其正常沸点气化( C)6.在常温下,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的O m f H ∆的反应是(A) Ag +(aq) + Br -(aq) = AgBr(s) (B) 2Ag(s) + Br 2 (g) = 2AgBr(s) (C) Ag(s) + 21Br 2(l) = AgBr(s) (D) Ag(s) +21 Br 2 (g) = AgBr(s) (C )7.下列过程中系统的∆G ≠ 0的是(A)水在0ºC 常压下结成冰 (B)水在其正常沸点气化 (C)NH 4Cl(s) → NH 3(g) + HCl(g)在大气中进行(D)100︒C ,大气压下液态水向真空蒸发成同温同压下的气态水二.填空题1.300 K 时0.125 mol 的正庚烷(液体)在氧弹量热计中完全燃烧,放热602 kJ, 反应C 7H 10(l) + 11O 2(g) = 7CO 2(g) + 8H 2O(l) 的∆r U m = -4816 kJ·mol -1,∆r H m=-4826 kJ·mol -1。

国开化学实验室练习题答案

国开化学实验室练习题答案

国开化学实验室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A2. 化合物H2O的化学名称是什么?A. 氢气B. 水C. 氧气D. 过氧化氢答案:B3. 以下哪个是有机化合物?A. CO2B. H2OC. CH4D. N2答案:C4.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是什么反应?A. 置换反应B. 合成反应C. 分解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5. 以下哪个是酸?A. NaOHB. HClC. CaCO3D. KNO3答案:B二、填空题6. 化学中的“摩尔”是表示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物质的量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

答案:元素的种类和质量8.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_。

答案:酚酞或石蕊试纸9.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_________。

答案:与酸反应产生氢气10.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需要使用_________。

答案:摩尔质量三、简答题11.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铁的氧化态从0变为+3,氧气的氧化态从0变为-2。

12. 为什么在实验室中配制溶液时需要使用量筒?答案:量筒用于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以确保溶液的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四、实验题13.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答案:首先,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盐酸溶液放入滴定瓶中。

然后,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碱溶液(如0.1M NaOH)进行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记录下消耗的碱溶液体积。

根据滴定公式,可以计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

五、计算题14. 如果有100g的NaCl,计算其摩尔数。

答案:NaCl的摩尔质量为58.44g/mol。

100g NaCl的摩尔数为100g / 58.44g/mol ≈ 1.71 mol。

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

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第三章一、选择题1.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做对照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做空白试验2. 实验室中一般都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A) μσ=±x u (B) μσ=±x u n (C) μα=±x t s f , (D) μα=±x t s nf , 3.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 F 检验 (B) t 检验 (C) u 检验 (D) Q 检验4. 试样用量为0.1 ~ 10 mg 的分析称为----()(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5.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A 、进行对照试验B 、进行空白试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6.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A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SO 42-的样品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两位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则应该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 )A 、u 检验法B 、F 检验法C 、F 检验法加t 检验法D 、t 检验法8.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 )A 、进行仪器校正B 、作对照实验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 、作空白实验9.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0. 已知某溶液pH=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 .0.85 mol·L -1 B. 0.8511 mol·L -1C. 0.8 mol·L -1D. 0.851 mol·L -111. 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时,为了减小称量误差,被称量样品的质量最小为 。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41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41

大学基础化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1.[单选题]实验室制取乙烯时,需要到浓硫酸,它的作用是( )。

①反应的原料②脱水剂③催化剂④干燥剂A)只有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①D)只有②③答案:D解析:2.[单选题]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 )A)妥善保管B)不得随意丢弃、掩埋C)集中保存,统一处理D)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铁的样品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两组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该选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Q和t联合检验法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

A)KMnO4溶液滴定H2O2B)KMnO4溶液滴定H2C2O4C)银量法测定水中氯D)碘量法测定CuSO4答案:B解析:5.[单选题]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容量瓶B)试管解析:6.[单选题]下列气体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是( )。

A)H2SB)O2C)NO2D)CO答案:A解析:7.[单选题]用无水碳酸钙做基准物标定EDTA的反应是()。

A)沉淀滴定法B)配位滴定法C)酸碱滴定定法D)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B解析:8.[单选题]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Na2SO3B)SO3C)Na2SO4D)H2SO4答案:A解析:9.[单选题]下列气体的制备中,与氨气的实验室制备装置相同的是()A)Cl2B)CO2C)H2D)O2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下列化合物,遇FeCl3显紫色的是A)甘油B)苯酚C)苄醇D)对苯二酚11.[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氧原子B)0.5mol氧分子C)3mol氧气D)1mol氧答案:D解析:12.[单选题]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B)废液不可任意处理C)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D)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答案:D解析:13.[单选题]在密闭系统中进行着下列反应: 2N02(g)N2O4(g) 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变深了,此现象说明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正反应速率减慢了D)逆反应速率减慢了答案:B解析:14.[单选题]含有钠离子的化合物的火焰中呈( )。

化学综合实验练习题

化学综合实验练习题

化学综合实验练习题重要的实验装置气体发生装置2套(AB);气体收集装置3套(CDE);洗气、除杂、干燥装置(F);还原氧化铜装置(G)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方法提要原理:选用的药品,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装置:依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的制备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操作注意事项●知识梳理一、实验室制取CO2和O2:1、原料的确定: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料;制取O2原料、或、或,反应原理:(方程式);、、。

2、发生装置的确定:反应物状态固+液固+固反应物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常温或催化剂3、收集装置的确定: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原因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排水法原因知识回顾:CO2、O2的性质比较,在下列装置中选择适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代号,填入下表:二、气体的净化和干燥1、实验装置3、气体的净化顺序:除水在前,验水在后。

4、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顺序:一、装置对答型1、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并写出有关的化若b口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部分CO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3、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在装置B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2.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A)1-2g (B)2-5g (C)6-9g (D)10-16g 3.为提纯含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的活性炭量是粗萘重量的 (A)1-5% (B)6-10% (C)11-15% (D)≥20% 4.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在接近熔点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 (A)1-2℃/min (B)2-3℃/min (C)3-4℃/min (D)5-6℃/min 5.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6.使用70%乙醇重结晶萘粗产物时,加入溶剂至恰好溶解后,为使热过滤顺利进行,溶剂还应过量: (A)1% (B)5% (C)10% (D)20% 7.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正确的加料顺序是: (A)NaBr+HSO+CHCHCHCHOH+HO 2222423(B)NaBr+ HO+CHCHCHCHOH+HSO

4232222(C)HO+HSO+CHCHCHCHOH+NaBr

2342222(D)HSO+HO+NaBr+CHCHCHCHOH 24222328 . 蒸馏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冷凝管,用水冷凝,蒸馏液体的沸点应低于

℃(D) 200 ℃(C) 140 ℃(B) 130 ℃(A)100. 9.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A) 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 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 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 蒸馏沸点高于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10.蒸馏前,至少要准备几个接受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A) 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 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 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 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12.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A) 3~4滴/秒 (B) 5~6滴/秒 (C) 9~10滴/秒 (D) 1~2滴/秒 13.下列那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A)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3Pa)1.33ⅹ10 (C) 100℃左右是蒸气压很小(小于(D) 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14.提纯乙酸乙酯粗产物的正确操作为: (A)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洗涤。 (B) 饱和氯化钙洗涤,依次饱和碳酸钠中和,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C)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钙,饱和氯化钠洗涤。 (D)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钙洗涤。 15.工业乙醇的含量是 (A) 98% (B) 95% (C) 99% (D) 90% 16.下列液体化合物需要用分馏来进行纯化的是 (A) 互相溶解 (B) 被分离的组分沸点相差较大 沸点较低,不易冷却(C) (D) 沸点相差较小,或沸点接近的液体化合物 17.冷凝管的选择和操作正确的是 (A) 沸点在140℃以上的,应用直形冷凝管 (B) 蒸气温度140℃以下的,应用空气冷凝管 (C) 球形冷凝管用于回流 (D) 用水冷凝管时,从上口通入冷水,水自下口流出。 18.关于沸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物质具有一定的沸点 (B) 不纯的物质沸点不恒定 (C) 具有一定沸点的液体一定是纯物质 (D) 沸点相同,组成相同。 19.普通蒸馏装置,应用不正确的仪器是 (A) 蒸馏头 (B) 温度计 (C) 冷凝管 (D) 缓冲瓶 20.气相色谱分析流程中不包括 (A) 色谱柱 (B) 载气系统 (C) 光学系统 (D) 检测器 21.使用沸石时,操作错误的是 (A) 在液体未被加热时加入沸石 (B) 液体接近沸腾温度时加入沸石 (C) 液体冷却后补加沸石 (D) 在液体经沸腾、冷却并重新加热操作,补充新的沸石。 22.蒸馏操作中,读得沸点偏高的步骤是 (A) 调节蒸馏速度为每秒1~2滴 (B) 加热的热源温度太高,在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 (C) 蒸馏能进行得太慢 (D) 温度计的位置偏高 23.实验室中用乙醇制备乙醚,适宜温度是 ℃180~(D) 170 ℃140~(C) 135 ) ℃110~(B100 ℃90~(A) 80.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选择溶剂在重结晶操作中非常重要,下列符合溶剂选择条件的是: (A) 加热时,重结晶物质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溶解度较大。 (B) 不与被重结晶物质反应 (C)杂质与重结晶物质的溶解度相近。 (D)溶剂的沸点不宜太高,易除去。 2.用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操作,不正确的步骤是: (A) 用烧杯进行操作。 (B) 将需纯化的物质溶于沸腾或接近沸腾的过量溶剂中,使溶解完全。 (C) 将热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解的杂质。 (D)将过滤液冷却,析出结晶。 3.用固体干燥剂除去液体有机物中的少量水分,干燥剂应该: (A) 可以溶于该有机物中 (B) 与被干燥有机物不发生反应 (C) 干燥速度快 (D)吸水量小 4.减压蒸馏操作中,错误操作是 (A) 必须选圆底烧瓶为蒸馏瓶,而接受瓶可选用锥形瓶 (B) 橡皮管应用壁厚的耐压管 (C) 玻璃磨口处应涂真空油脂 (D) 蒸馏前加入沸石抗爆沸 5.萃取和洗涤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将上、下层液体先后由下口分出,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 (B) 振摇几下后,打开顶塞,放气 (C) 根据有机物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D) 各层液体应保留到实验完毕。 6.环己烯制备实验中,控制分馏柱顶温度不超过90℃的目的是 (A) 生成的水把环己烯完全带出反应体系 减少环己醇以共沸物形式带出体系(B) (C) 加快反应速度 (D) 破坏化学平衡 7.乙酸乙酯合成中,能提高转化率的方法为: (A) 乙醇过量 (B) 降低反应温度 (C) 用硫酸作为催化剂 (D) 应用滴加蒸馏装置 8.下列关于熔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测得一化合物的熔点为121℃。 (B) 纯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C) 不纯物质的熔点较纯物质低。 (D) 熔程越小,纯度越低。 9.在蒸馏操作中判断所需馏分已蒸完的标准是 (A) 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读数上升 (B) 维持加热温度,温度计读数下降 (C) 蒸干 (D) 维持加热温度,无馏液蒸出 10.判断萃取中的有机层的方法 (A) 与水是否相溶 (B) 根据密度 (C) 根据颜色不同 (D) 有机在上层,水层在下层 11.减压过滤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A) 圆底烧瓶 (B) 抽滤瓶 (C) 水泵 (D) 布什漏斗 12.有机化合物分离常用的操作技术有 (A) 升华 (B) 蒸馏和分馏 (C) 萃取和洗涤 色谱分离(D) .适合使用回流装置的情况及正确操作13. (A) 反应是强放热、物料的沸点较低 (B) 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温度下反应 (C) 控制反应温度使上升的蒸气到冷凝管的第一个球为宜 (D) 蒸气不低于冷凝管的1/3

三、填空题 1.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 , 成为液体的 ,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 。 (A) 爆沸 (B) 沸腾中心 (C) 气泡 2.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麽口仪器,应该将 部位仔细涂油, 操作时必须先 后才能进行 蒸馏,不允许边 边 , 在蒸馏结束后应先停 ,再使 ,然后才能 。 (A) 麽口 (B) 加热 (C) 调好压力 (D) 调整压力 (E)加热 (F) 停泵 (G)系统与大气接通 (H) 加热 3.在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试验中,氯仿的作用是 , 因氯仿沸点较低易挥发,反应放热,所以反应装置应采用 , 因该反应是两相反应,接触面小,反应不易进行,应 ,加入 以提高收率,加速 反应。 (A) 相转移催化剂 (B) 既作试剂又作溶剂 (C) 回流装置 剧烈搅拌(D) 4.制备液体有机化合物时,蒸馏前一般要经过加入 进行 ,可以减少 , 因为某些有机物能与水形成最低 的恒沸物,降低产物纯度。 (A) 前馏分 (B) 干燥剂 ( C)干燥 (D)共沸点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C C B A A A 20 19 16 12 13 18 14 17 11 15 C D C D A A C D A B 21 22 23 C B B

二、多项选择 1 2 3 4 5 6 7 AD BC AD AB CD BD AB 14 11 13 8 9 12 10 BCD BC ABCD ABD 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