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3张PPT)

A
R1
V
R2
例题精选
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图。 (1)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2Ω换成4Ω,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户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 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 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 伏。
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 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 (2)小刚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 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________,使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 重复上述实验。
V A
R1
P
R2
S
设计实验 电路图
A R
V
S
R'
进行实验 表格设计 电阻R=Ω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电阻R 0.1 I/A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O
0.2
0.3
0.4
0.5
绘制图象
· ·
1.0 2.0
· ·
4.0
· ·
6.0
·
3.0
5.0
7.0
8.0
9.0
表 (一 )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上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 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 少”的结论。小乔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 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表 (二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过
滑动变阻器作用:改 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定
值电阻两端电压。
程
U
U
'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1.0 1.5 2.0
电流/A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2 .0 2 .0 2 .0
电流/A
电阻/Ω
5 5 5
电阻/Ω
5 10 15
进行实 验
S A
R
R' 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
于断_开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应置于阻_值_最_大__位置处。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 1.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_比__关系。 2.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体电阻成反_比__关系。
第四章
拓展延伸
当堂检测
1.在一电路中,当电流为0.2A时,该电路的电阻 为20Ω;而另一个电路也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时,若通
过的电流为0.4A,则电阻为1____Ω.
R/Ω
I/A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反比例式:
I1 = R2 I2 R1
反思:
1.电流与电阻两个物理量,是谁随谁变化? 2.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 3.有人说,这个结论可叙述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 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
课堂小结
知识 预备
你一定还记得:
1.电压是形成__电__流___的原因。
2.电阻表示导体对__电___流___的阻碍作用。
问题
那么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 压、导体的电阻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关系呢?
初中科学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初中科学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电学现象以及应用电学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流的定义及性质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施加电压时,电荷在导体中产生流动,形成电流。
通过在电路中添加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二、电压的定义及性质电压是指电荷在电路中通过物质时,由于电势差而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程度。
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也可以理解为电路中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的动力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欧姆定律指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且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由电阻决定。
换句话说,电压越高,电流也相应增大,而电阻越大,电流则减小。
三、电阻的定义及性质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遇到的阻碍程度。
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就越小,反之亦然。
电阻的大小不仅与物质的导电能力有关,还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普通电线是一种较好的导体,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而电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调节电阻大小的器件。
四、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电压=电流×电阻,即U = I × R。
由此可见,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呈现出直接的线性关系。
当电压或电阻发生变化时,电流也相应发生变化。
这一关系对于电路设计以及电器的运行原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了这一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护电器设备,确保电路的稳定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和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共31张PPT)

并在1827年将 研究结果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变换公式:
U
R
U=IR
R=
U I
I(A) 单位:U(V)
R(Ω)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 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 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力提高三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和谐度。 1、救助困难群众。要在原有基础上, 进一步 构建好 以 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 以医疗 、教育 、住房 、
例4、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 甲 1.6V ,乙 12.5V 。
例5、使自由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是:( C )
A、电量 B、电流 C、电压 D、电路是通路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 中;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 接线柱流出;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 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压大小,应先选用大 量程)。④、可以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 极上。
电阻
电路中的用电器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 我们用电器的电阻值表示电器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的强弱。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 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 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 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 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 姆的姓氏命名。
欧姆研究了 I R
U
欧姆定律: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 压无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讲解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2)电阻一定时,I 与 U 的图象如图所示.(3)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阻值. (2)电压一定时,I 与 R 的图象如图所示. (3)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需要说明的问题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不能使用小灯泡,因为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也可以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 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换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换了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后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换大调大,换小调小,但有极限,最大就是滑动变阻器取最大阻值,最小要考虑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 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使____发生变化;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不变,使电阻发生变化. 【答案】正比;反比。
电压;电压。
2.小李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与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实验。
(1)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2)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 不变。
九年级物理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 欧姆定律
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_比__,跟导体 的电阻成_反__比_。
2.表达式:_I_=_UR__。 3.单位:I:_安__(_A_)_;U:_伏__(_V_)_;R:__欧_(__Ω__)_。
一、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形式
U R=I可知,R
甲<R
乙,A
选项说法正确,B
选项说法错误;由图像可知,当甲、
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 2.0 V 的电源上时,通过甲导体的电流为 0.4 A,通过乙
导体的电流为 0.2 A,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干路电流
为 0.6 A;将甲、乙两导体串联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为 0.2 A 时,由图像可知,
图12-1-4
一、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7.实验结论:在__电_压__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_反__比。
8.评估交流:①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二 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保__持_不__变__;②在叙述实验结论时,一 定要注意这两个关系式成立的条件;注意叙述实验结论的逻辑 性,不能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在电压一定 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一、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U (3)对于比较电阻大小的题目,可以利用公式 R=I, 在电流相等时,看谁两端的电压大,谁的电阻就大;也 可控制电压相等,比较电流的大小从而得出电阻的大小。 类型四 串、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一、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例4 如图12-1-8所示,干路上的电流I=0.3 A,电阻R1=10 Ω , 通过R1的电流为I1=0.2 A。求: (1)电阻R2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越大,(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可能是正比例的关系。
设计实验:(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实验次数电阻值∕Ω电压值∕V 电流值∕A 1R=# # 2 # # 3##4##(3)实验过程的设计:①将一个定值电阻(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师给予肯定)。
①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连接时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③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且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连入电路;④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0.6V、1.2V、1.8V、2.4V);⑤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
读数后要断开开关,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由于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
(3)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I-U图像,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画出I-U图像,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是正比例的关系。
分析与论证:从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知识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3)实验过程的设计: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如5Ω、10Ω、15Ω、……),即把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这个公式简单明了地 表达了电流、电压和 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
其中,I表示电流( 安培),U表示电压 (伏特),R表示电 阻(欧姆)。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计算电阻值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和流过电阻的电流,可以 计算出电阻的值。
设计电路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 所需的电流和电压来选择 合适的电阻,以确保电路 的正常工作。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详细描述
电压是促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 流越大。这是因为电压可以促使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发现,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详细描述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 表和待测电阻连接成电路。 2.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固定 ,记录电流表读数。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更换不同的待测电阻,重复步骤2。 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越 大,电流越小。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实验 可以发现,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这是因为当 电压增大时,电场力增大,促使更多的电荷定向移动,从而 形成更大的电流。
03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这是因为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对 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流越难通过。
欧姆定律
在电路中,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符合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与电阻成反比。即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是
❖____❖_调__节__滑__动__变__阻_ 器, ❖____❖_使__电__压__表__的__示__数__保_ 持 ❖____❖_为__2_._5_V_不. 变
❖U/V
❖R1
❖ B R1<R2 ❖ C R1=R2
❖R2
❖ D 无法确定
❖I/A
❖5. 如图为“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 ❖❖__电__阻两端__的__电__压_____不变; ❖(2)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5 V,电流表 的读数是0.5A,现在将阻值为5Ω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
❖3、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条件控制 ) : ❖a、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 电压之间的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 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 ❖2:要改变电压,有几种方法?
❖A:改变电池的个数可以改变电压 ❖B: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
人教版九年级探究-电流 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20/9/19
❖新课导入
❖请看演 示
❖新课导入
❖请看演 示
❖新课导入
❖思考:如果要使灯
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 ❖方法二:改变电阻
数❖问题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
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学目标:
阻器的阻值 ,记录每次的电流值和相应的
_❖__电__压_值 , 得到电阻不变时,电流跟❖___电_ 压
❖ 成正比的关系 , 然后多次改变电阻的阻值,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使每次❖__电__压__保持
不
❖ 电阻
❖ 电流
❖3、关于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说法
❖ 不正确的是
❖( C)
❖ A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设计实验、 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提出问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何
题:
关系?
❖2,猜
想: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 比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
表
❖滑动变阻器
❖❖设计电路 定值电阻若干
图:
❖电路 图:
❖R ’
❖V
❖A ❖R
2020/9/19
2020/9/19
❖5.分析和论证 :❖1.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结论: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B 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与电阻成反比
❖ C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 电流成正比
❖ D 电阻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
❖ 电压成正比
❖4、图中是小明同学研究的电流与电压
❖ 关系时利用所测数据画出的U-I图像,
❖ 由图可知,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 )
❖ ❖ A R1>R2
❖6、评估与交流(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扩大几倍时,通过它的电流 ❖电阻❖将将❖❖__也____不扩____变大____几. 倍;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
❖2、在‘‘研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
❖ 我们先使电阻取某一定值 ,多次改变滑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