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及其药物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早期阶段或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方法。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并防止感染的扩散。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巴龙霉素等。
2. 卧床休息: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这样可以减轻腹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并促进炎症的缓解。
3. 疼痛控制:对于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4. 饮食调理:患者应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饮食中应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促进胆囊的排石功能。
二、手术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病例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胆囊炎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腹壁上作3-4个小切口,将胆囊取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2.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一些急性胆囊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如胆囊穿孔或胆囊脓肿等,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通过腹部大切口取出胆囊,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训练,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生活调理。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内科治疗胆囊炎的有效药物介绍

内科治疗胆囊炎的有效药物介绍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的炎症和感染。
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
在内科治疗胆囊炎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内科治疗胆囊炎的药物进行介绍,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胆囊炎的主要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clavulanate potassium)、头孢噻肟(Ceftriaxone)、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胆囊内的细菌繁殖,并帮助控制感染。
二、解痉药胆囊炎患者常有腹痛和胆囊痉挛的症状,解痉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布托啡酮(Butylscopolamine)、丙硫氧嗪(Chlorpromazine)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减轻胆囊的痉挛,起到缓解胆囊炎症状的作用。
三、胆汁酸胆汁酸是一种能够促进胆汁排泄的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浓度、减少胆固醇结晶形成的作用。
对于患有胆固醇结石的胆囊炎患者,胆汁酸药物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改善病情。
常用的胆汁酸药物有:乌拉地尔(Ursodeoxycholic acid)和降药酸(Chenodeoxycholic acid)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胆汁酸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为缓慢,需长期用药。
四、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药物。
对于合并有胆固醇代谢异常的胆囊炎患者,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浓度,防止结石进一步形成。
常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有:依折麦布(Ezetimibe)和大麦苷脂(Plant sterols)等。
五、胆囊动力药物胆囊动力药物可以增加胆囊收缩力,促进胆汁排泄,对于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胆囊动力药物包括:硫酸鱼苔胆碱(Sulfated cholic acid)、丁酸红霉素(Prokinetics)等。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介绍【健康小知识】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介绍文章导读 \n \n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会出现疼痛感,特别是在腹部出现持续性疼痛而加剧的时候要注意,而且要警惕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问题,在治疗上要注意多休息,科学的使用一些药物。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一、.症状 \n \n \n(1)疼痛:为最主要症状。
病初时疼痛多局限于上腹部剑突下,较轻,呈持续性,以后疼痛逐渐加剧,转至右上腹部,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约半数病例可伴右肩背部或右腰部放散痛。
如伴有胆石症,则疼痛程度更为严重,阵发亦更明显;若疼痛较剧,呼吸可受抑制,表现为浅而快。
\n \n \n \n \n \n \n \n(2)恶心、呕吐:大约半数以上患者有恶心,1/3以上病例有呕吐。
实验证明,单纯胆囊扩张并不引起呕吐,而胆总管扩张者常有呕吐;若症状甚剧,应考虑胆囊管或胆总管结石存在之可能。
\n \n \n \n \n \n \n \n(3)发热:患者常有低热,一般在38~39℃,热度高低与炎症范围及严重程度有关。
寒战和高热较少见,若有此现象多表示已并有胆总管炎或上行性肝管炎。
\n \n \n \n \n 二、治疗 \n \n \n(1)卧床休息、禁食。
\n \n \n(2)胃肠减压、减少胆汁和胰液分泌。
\n \n \n(3)解痉止痛:常用的药物有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或丁溴东莨菪碱(解痉灵),肌注或小壶内静脉滴入。
\n \n \n(4)静脉补液,提供足够热卡,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n \n \n(5)抗生素:应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根据病情,年龄等因素而定。
一般多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
常用者有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克罗米通(优力新)或舒他西林(舒安西林)等;对厌氧菌,一般用甲硝唑(灭滴灵),也可用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
此外尚可选用头孢菌素类。
\n \n \n(6)中药、针灸:中医认为急性胆囊炎系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蕴结所致,一般是实热之证,治宜疏肝利胆,化湿清热,可用柴胡汤加减。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概述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导致胆囊发炎的主要原因是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结石与细菌感染的混合物。
本文将介绍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抗生素: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抗生素是必要的。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拉定等。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进行敏感性测试,以确定最佳药物选择。
–胆碱能药物:胆碱能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胆囊收缩,缓解胆囊的痉挛和疼痛。
常用的胆碱能药物包括硫酸氨基甲酰胆碱和硫酸副甲状腺素等。
–镇痛药:对于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剧烈胆囊疼痛,可以使用可待因、吗啡等镇痛药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滥用。
2.其他治疗措施:–饮食调整:建议患者忌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纤维膳食,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胆囊的排空和消化。
–休息与保暖: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对胆囊部位保暖,避免寒冷引起的病情恶化。
手术治疗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引流术。
1.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通过腹腔镜器械插入脐部小孔和腹壁上的其他小孔,切除炎症严重的胆囊。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病例,但恢复时间较长。
2.胆囊引流术:–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术:该手术方法通过皮肤和肝脏穿刺,插入引流管,将胆汁排出胆囊并引流到外界。
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病情较重,无法耐受手术的情况。
–经内镜胆囊引流术:也称为经胆道胆囊引流术,是通过内镜插入胃肠道,将引流管放置在胆囊中,使胆汁排入胃肠道。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有严重心肺疾病,手术风险较高。
随访与预防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诊,并遵循以下预防措施: 1. 饮食调整: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1.非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休息等治疗。
(2)解痉镇痛:可用硫酸阿托品0.3~0.6mg,每日三次,或0.5~1mg/次,肌肉注射:硝酸甘油0.6mg/次,舌下含服;度冷丁50~100mg/次,肌肉注射,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3)抗菌治疗:其目的是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
常选用氨基苄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羟唑和头孢呋肟治疗。
更换药时应根据血、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而定。
2.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手术指征:(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3)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4)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
中医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1)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痛止。
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可缓急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伴黄疸者加茵陈;合并胆石症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
(2)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方中五灵脂主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
散瘀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元胡、乌药,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强;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热盛者加银花、连翘;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湿重者加厚朴、苍术;腑实便秘者加生大黄。
(3)湿热证: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
右胁下痛剧加川楝子、元胡;右胁下触及包块、压痛拒按者加桃仁、赤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
胆囊炎的治疗

胆囊炎的治疗胆囊炎的治疗1.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手术指征:①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②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③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④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
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诊断一经确立,行胆囊切除术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
如病人有心、肝、肺等严重疾病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予内科治疗。
2.药物治疗(1)急性胆囊炎①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②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
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
③利胆药物 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①利胆药物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
②驱虫疗法针对病因进行驱虫。
③溶石疗法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
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
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合理选用中成药①金胆片功能:消炎利胆。
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②清肝利胆口服液功能:清利肝胆湿热。
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3.一般治疗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
③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
④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胆囊炎的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某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利胆消炎药治疗胆囊炎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建议

利胆消炎药治疗胆囊炎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建议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主要原因是胆囊内的胆汁淤积,导致细菌感染。
胆囊炎的症状包括胆绞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西药中的利胆消炎药被广泛用于治疗胆囊炎,本文将介绍利胆消炎药的适应症以及使用建议。
一、药物介绍利胆消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生素和抗炎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胆囊炎的症状。
其中最常用的利胆消炎药包括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二、西药适应症1. 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长期存在炎症的情况,常导致胆囊壁增厚、纤维化等病变。
利胆消炎药可以通过抗生素作用杀死细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2.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内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利胆消炎药可以通过抗生素作用杀死细菌,消除感染,减轻胆绞痛和其他症状。
3. 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胆结石是胆囊炎的常见合并症,容易引起胆囊炎的发作。
利胆消炎药可以缓解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同时可以减少胆石对胆囊的刺激,减轻症状。
4. 胆囊炎合并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是胆囊炎的严重合并症,可引起胆管的炎症和梗阻。
利胆消炎药可以通过抗生素作用杀死细菌,消除感染,减轻炎症和胆管梗阻。
三、使用建议1.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利胆消炎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2. 完整用药疗程利胆消炎药的治疗效果与用药疗程有关,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完成整个疗程,不得提前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耐药菌株产生。
3. 配合其他治疗利胆消炎药通常用于胆囊炎的辅助治疗,患者还需遵循饮食调理、适当休息和避免劳累等,以提高疗效。
4.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利胆消炎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和皮疹等。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如对该药物过敏或存在肝功能障碍,应避免使用。
5. 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胆囊的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如疗效不佳或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胆囊炎治疗及用药原则

胆囊炎治疗及用药原则1.胆囊炎如何治疗2.胆囊炎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3.胆囊炎该怎么治胆囊炎如何治疗胆囊炎虽然十分顽固,但这种疾病并不影响寿命,那么胆囊炎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胆囊炎如何治疗(一)非手术疗法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术疗法1.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进行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急性胆囊炎的症状缓解再进行择期的'手术。
2.慢性胆囊炎:无论有无结石,因胆囊已丧失功能,且为感染病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三)饮食疗法胆囊炎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外,胆囊炎的饮食疗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胆囊炎的饮食疗法更不容忽视。
胆囊炎的饮食疗法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
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
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
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
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
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
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
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系因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也是胆囊结石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包括:
(1)解痉镇痛对症治疗:有阵发性腹痛者,可予以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肌内注射。
诊断明确而腹痛剧烈者必要时可用派替啶肌内注射。
吗啡可使胆道平滑肌张力增加,故不宜使用。
可用33%硫酸镁溶液口服或胃管注入利胆治疗。
(2)抗生素应用:急性胆囊炎应及时控制感染,改善症状。
胆系感染的细菌可能为大肠杆菌、肠球杆菌、肺炎杆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宜选用在胆汁中浓度高的药物。
一般可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喹诺酮及抗厌氧菌药物。
(3)口服溶石治疗:各种口服溶石药物如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等,均是通过降低胆固醇饱和度起到溶石作用,故仅对胆固醇结石有效。
熊去氧胆酸
【适应证】用于胆固醇型胆结石及胆汁缺乏性脂肪泻,也可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回肠切除术后)。
【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本品可增加外周血小板的数量。
(2)如治疗胆固醇结石中出现反复胆绞痛发作,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明显结石钙化时,则宜中止治疗,并进行外科手术。
(3)本品不能溶解胆色素结石、混合结石及不透X线的结石。
【禁忌证】(1)严重肝功能减退者禁用。
(2)胆道完全梗阻、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4)胆结石钙化病人,出现胆管痉挛或胆绞痛时。
【不良反应】常见腹泻;偶见便秘、过敏、头痛、头晕、胰腺炎和心动过速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按体重一日8~10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
疗程最短为6个月,6个月后超声波检查及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可停药;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
【制剂与规格】熊去氧胆酸片:(1)50mg;(2)150mg;(3)250mg。
熊去氧胆酸胶囊:(1)50mg;(2)150mg;(3)250mg。
茴三硫
【适应证】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也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胆道完全梗阻者。
【不良反应】偶有发生荨麻疹样红斑。
【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次25mg,一日 3 次,或遵医嘱。
【制剂与规格】茴三硫片: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