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考核评价方式:
笔试(考知识)+表现性评价(考能力、素质)
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表现、团队协作等)
期中考试或模块测验
(1)笔试开卷+口试(kǒushì)(2)小论文+答辩
期末考试(笔试、一纸开卷)
第四十四页,共55页。
绪论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结构。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保持
职业
{ { (zhíyè)
专门技术(jìshù)能 力
关键能力
公路、桥梁测量设计能力 桥涵施工能力 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学习能力
工作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岗位
能力
{ 个 人 能 力
责任意识、职业道德
就业能力、创业精神
第四页,共55页。
关键 能力—— (guānjiàn)
1、学习能力:(1)学习中发现、分析问题和归纳
总结的能力;(2)触类旁通的能力;(3)掌握新 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
2、工作能力:(1)按任务要求运用(yùnyòng)所学知识提出
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2)敬业、团队合作的 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安全意识;(5)社会 责任感。
3、创新思维能力:工作中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
A、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B、赢利
C、培养工程师或设计人员;
D、不清楚
(3)您认为学校应以什么方式培养学生
A、注重(zhùzhòng)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校内实训
B、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有计划地深入企业
C、请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授课
D、加强课堂理论授课,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训练;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类)介绍 苏州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是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管理(运营、安全)等单位培养工程师和管理者为主的专业。苏州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始1986年的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的城镇建设专业,根据教育部工科专业目录调整:1990年调整为道路与桥梁工程,1995年,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改名为交通土建专业,2002年学校向教育部申报获批“交通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学制四年。交通工程学科涵盖了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各不相同,运行性能各有特点,相应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也有较大差异。本专业侧重于道路交通,目前,交通工程专业每年的招生计划数为两个班,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型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就业。 交通工程专业先后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多项资助,建立了交通工程基础实验室,教学所需设施完备,主要包括交通信息采集、交通规划与仿真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环境检测及交通安全等教学实验平台。 二、培养目标及就业领域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素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与团队协作等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交通系统工程复杂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毕业学生能够在交通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交通规划、设计咨询、交通工程施工与运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逐步成为所从事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目标1: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计算机、工程制图、道路勘测等基础及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解决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建维、运营等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必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目标2:能力。能够就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借助勘探、调查、检测以及各类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法律、健康、环保以及社会可持续等因素对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和组织实施。 目标3: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在团队或社会集体中与他人友好沟通、真诚协作,能以兴趣和价值为导向,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目标4:创新创业。能够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目标 5:实践。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规格与特色 交通工程专业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标准制定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具备工程知识的应用能力 1.1 掌握交通工程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能将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用数学语言(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加以描述,并能找出适合的求解方法。 1.2 掌握交通工程所需要的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 1.3 掌握交通工程所需要的工程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 2)具备问题分析的能力 2.1 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与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 2.2 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等工程科学原理,能识别与表达复杂工程问题,并用于研究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评估及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具备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3.1 掌握交通工程相关基础知识,理解交通工程系统的原理,能够针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提出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3.2 在设计或开发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影响。 4)具备研究的能力 4.1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交通工程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其评价。 4.2 针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具备借助实验、数学建模或仿真等手段进行分析、设计与评价的能力。 5)具备使用现代工具处理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5.1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现代工具的现状和趋势,能熟练使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硬件、软件。 5.2 具备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并 能够利用其进行预测、模拟和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同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对社会影响的能力 6.1 针对交通工程问题,具备基本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了解与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经济、安全和文化等因素。 6.2在交通工程实践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考虑交通工程专业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对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能力 7.1 熟悉交通工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7.2 能够理解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8)遵守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 8.1 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8.2 理解交通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9)具备个人与团队合作能力 9.1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的角色,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9.2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成员角色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9.3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负责人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0)具备沟通的能力 10.1 能够就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熟练撰写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报告与图纸,能够清晰表达或回应交通工程管理的指令。 10.2 能够就交通工程专业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汇报交流。 10.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文献,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1)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11.1 理解并掌握交通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2 理解并掌握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其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 1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12.1 具备了解和跟踪本学科、本专业发展趋势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 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追踪新知识的意识。 12.2 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并能够适应社会和交通工程技术的发展。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学 核心课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道路交通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创新)、道路工程经济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 五、课程体系设置与修读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其中:通识课程模块38学分,占20.9%;专业课程模块99学分,占54.4 %;综合实践模块35 学分,占19.2%;素质拓展模块10学分,占5.5%。 六、授予学位与学习年限 交通工程专业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8年,完成学业最低学分为182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取得素质拓展所需学分,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七、有关说明 (1)凡参加国家级竞赛(如: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或省、市级竞赛(如: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苏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的学生可申请课外学分,具体参见学校相关规定或文件。 (2)学生为第一作者,苏州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刊文章或出版著作,可申请课外学分,具体参见学校相关规定或文件。 (3)学生为第一发明人且苏州科技大学为专利权人的专利,可申请课外学分,具体参见学校相关规定或文件。 (4)《道路交通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道路交通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创新创业试点课程,并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进行指导。 (5)本培养方案将在2017级交通工程的学生中,试点实行教师(教学团队)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指导——实践环节指导——毕业环节指导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简介56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简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道路与桥梁专升本

道路与桥梁专升本道路与桥梁专升本是一个专门培养道路与桥梁工程人才的专业升本培训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深入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使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
下面是一些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基础知识: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等。
学习者需要具备对土木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桥梁结构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二、工程设计: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桥梁设计和道路设计两个方面。
桥梁设计需要学习者具备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桥梁的设计原则、规范和规定等。
道路设计需要学习者具备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道路的布局、标线、交通流量计算等。
三、工程施工: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工程施工包括道路施工和桥梁施工两个方面。
道路施工需要学习者了解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等。
桥梁施工需要学习者了解桥梁各个构件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等。
四、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学习者了解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包括工程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等。
质量管理需要学习者了解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各类工程质量标准和规定。
五、实践操作: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的实践操作主要包括工程测量、材料试验、桥梁模型制作等。
学习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如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进行材料的试验和桥梁模型的制作等。
以上是道路与桥梁专升本相关的一些参考内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操作。
同时,学习者还应该持续关注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发展动态,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专业大类:交通运送专业代码:520238一、学制与招生对象招收高中(中专中职)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大专。
二、培养目旳:本专业重要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必需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旳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重要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方面旳工作,以满足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对高等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旳需要。
三、人才培养规格和规定㈠业务范围毕业生重要面向公路、铁道、地铁与市政道路等行业、部门旳各级管理、设计、施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技术及管理、服务等专业工作。
其业务范围:1.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旳组织施工和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工作;2.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旳工程造价编制工作;3.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旳管理、经营工作;4. 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旳监管、服务工作;5. 从事工程材料及工程质检工作。
6、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旳勘测设计工作;㈡资格证书1.湖南省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2.全国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或B级证书3.测量中级证4.CAD中级证书5.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资格证书。
㈢知识构造1. 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基本原则与建设有中国特色旳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旳知识。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理论;2. 掌握与本专业职业岗位相适应旳高级技术人才必需旳高等数学、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旳基础知识;3. 掌握道路工程制图及CAD、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与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工程力学、桥涵水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4. 掌握构造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等道路与桥梁工程构造设计基本理论和措施旳专业知识;5. 掌握基础工程、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道路养护技术与管理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和检测与维护工作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6. 理解国内外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旳发展最新动态;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旳经营管理工作,并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旳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旳知识构造如图1所示:图1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构造图㈣能力构造1.具有较强旳文字与语言体现能力和一般计划、总结、技术文献旳撰写能力;2.具有一定旳英语阅读和应用能力,能进行基本旳会话和借助词典翻译专业资料;3.具有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应用能力;4.有一定道路与桥梁工程勘测及设计能力;5.具有阅读工程图纸和计算机绘图能力;6.具有工程测量和施工放样旳能力;7.具有建筑材料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理能力;8.具有分析和处理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组织施工旳能力;9.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献旳能力;10.具有编制工程造价和招投标文献旳能力;11.具有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旳能力。
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掌握交通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交通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交通管理、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与管理工作,或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交通规划与路网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控制设计、交通管理、交通设计、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扎实的交通工程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必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相关力学的基本理论和道路桥梁工程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4)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和动手实践能力。
(2)具备工程测量、实验测试和科学计算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经过一定的综合环节训练后,应具有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专业创新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1)应具有基本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等素养。
(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学主要课程:交通系统分析、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道路工程经济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518学时,总学分数为152.5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2190学时、135.5学分;选修课程312学时、17学分。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为32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交通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
六、综合素质培养由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等专业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拓展性校外活动选修环节组成,设定为10学分。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加强中高职贯通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民个人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
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现就我校2021级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和劳育,传授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系统培养、联合培养,实现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制订原则(一)坚持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原则着眼于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系统安排课程内容、系统设计教学过程。
(二)坚持教学运行协调统一原则制定统一的教育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及规程,对教学运行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三)坚持质量监控贯穿全程原则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五年教学全过程实行质量监控与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说明(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五年(二)编制说明1.教学周数:中职教学总周数为106周(视各中职学校实际情况而定);高职教学总周数为69周。
具体分配如下:(1)总学分与总学时中职总学分控制在170学分左右,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视各中职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高职总学分控制在80学分左右,总学时数约为1600-1800学时。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其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工程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设计、交通运输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工程、交通设施与控制、道路工程与施工、交通运输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有几门选修课程,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系统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位导师,提供学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四、实践环节1.实习:在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规划单位、道路运输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2.毕业设计:学生需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广泛,可涉及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设计、交通运输管理等,通过独立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专业能力。
3.实验课程:设置与交通工程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实践能力培养1.综合能力培养: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组队实验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3.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设计能力。
4.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注重课程中的报告、演讲、写作等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邑大学交通工程(路桥)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
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三二分段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起点本科教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达到本科水平,
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能从事与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咨询、规
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具备
房屋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和从事该方面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高等职业技术专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系统地掌
握力学、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较深入的理论学习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具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
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
胜任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一)、知识要求:
1、具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文化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需的力学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专业必需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4、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原理与构造组成,了解房屋建筑构造;
5、熟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材料的基本性能、技术标准、材料检验的基本知识;
6、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7、掌握地基与基础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结构(道路、桥梁)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知识;
9、掌握交通工程(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要求
1、具有正确检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能力;
2、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
4、具有应用预算软件从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预决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文件对工程进行检验的能力;
6、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7、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3)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初步的组织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4)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2、职业素质:
(1)具有胜任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且善于学习;
(2)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3)对职业岗位事务具有正确思维和反应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活动能力。
(4)能够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岗位、适应社会。
具体实现途径见下表:
培养要求 实现途径
知
识
专业知识
力学原理与方法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桥涵水力学、桥梁高等结构力学
专业相关基础知识
工程地质、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学、桥涵水文学
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知识
工程经济学、道路养护与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概预算
结构基本原理与方法知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设计、桥梁抗震设
计、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软土地基处理、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
原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道路工程CAD、桥梁工程CAD
能
力
基本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工程设计软件训练
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所有课程以及专项实践、课外实践、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科研实践、企
业学习、社团活动、读书活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社团活动、企业学习、学科竞赛、专业课课程大作业、相关公选课
专业能力
工程设计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设计、桥梁
工程综合设计、房屋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软土地基处理课程设
计、毕业设计
工程施工能力
道路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实践、注册建造师
(公路工程)训练、毕业实习
工程试验与检测能力
桥梁检测与加固原理、专题拓展项目
素
质
基本素质
人文科学素质 系列讲座
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校级公选课、社团活动、企业学习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 全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各种课外实践、专业导论与学科前沿讲座
四、主干学科
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五、相近专业
公路与渡河工程
六、主干课程
高等结构力学、交通工程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涵水力学、工程经济学等。
七、学制
(一)、标准学制2年,弹性学制2~4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总学分及总学分构成表
总学分97.5,专业课程90.5学分,实践类课程44.6学分(占总学分45.7%),总学分构成如下表:
总学分构成表
九、毕业规定
1、至少取得69学分(其中:必修课43.5学分,选修课25.5学分)。
2、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主要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高等结构力学 (Advanced Structural Mechanics )
钢结构设计原理 (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 Design )
工程经济学 (Economics for Engineering )
房屋建筑学 (Building Architecture )
房屋结构设计(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Budgeting for Roads and Bridges Engineering)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Elastic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专题拓展项目 (Extension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s )
道路工程CAD (CAD in Road Engineering )
软土地基处理(Soft Subgrade Strengthening)
软土地基处理课程设计(Design Practice for Soft Subgrade Strengthening )
交通规划(Traffic Planing)
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
桥梁检测与加固原理 (Principle of Bridges Checking and Reinforcing)
桥涵水力学(Hydraulics of Bridges and Culverts)
桥梁工程CAD (CAD in Bridge Engineering )
桥梁抗震设计(Seismic Design of Bridge Engineering )
桥梁高等结构力学(Advanced Structural Mechanics in Bridge Engineering)
道路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Special Construction Scheme design for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周数) 学时 学分 学分/总学分×100% 备注
公共类课程 公共课程 3门 112 7.0 7.2% 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数:8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6门 232 14.5 14.9% 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数:12
专业公共选修课 9门 352 22 22.6%
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数:92
道路方向选修课程 6门 272 17.0 17.4% 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数:164
桥梁方向选修课程 7门 240 15.0 15.4% 课内实践教学总学时数:74
专项实践课程 道路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2周
32 2.0
22.6% 必修 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实践 4周 64 4.0
毕业实习暨毕业设计 16周
256 16.0
实践环节合计 43.8周
702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