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熔化和凝固(精选)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讲与练习:熔化和凝固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注意区别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3.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例题1】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例题3】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3.2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和_____,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______。
写出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①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②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两大类:例如海波、各种金属等,尽管不断_______,温度却_______,这类固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
而例如蜡、松香、玻璃等,只要不断地_______,温度就不断地_______,这类固体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3. 根据下表,你认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是700℃的铝处于_______态,当温度为- 220℃时,处于固态的是________,当温度为1 535℃时,可能处于液态的是________。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钨 3 410冰0铁 1 535固态氧-218铝660固态氢-2594. 小明把冰箱里的冰块放入可乐中,一会儿可乐变得凉爽可口,这是因为冰由态变为态时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可乐的温度降低。
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C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水时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5.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都有可能6.加热松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香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松香吸收热量,温度继续上升C.松香吸收热量,温度先上升后保持不变,然后继续上升D.松香吸收热量,立即变成液态7.现有等量的0℃的冰和0℃的水,要使物体冷却,其效果是()A.用0℃的冰较好B.用0℃水较好C.都一样D.都不好8.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没有接触烧杯底),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杯进行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块(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八年级物理 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2.(2019•长春)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3.(2019•衡阳模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诗句中的“泪”蕴含的物理现象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汽化4.(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5.(2019•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7.(2019春•白塔区校级月考)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水,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8.(2018秋•广州期末)温度为328℃的铅所处的状态是()(已知铅的熔点为328℃)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9.(2019春•丰台区期末改编)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当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
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时间/min
0 1 2 3 4 ...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波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实验数据记录】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min
海波 的温 40 43 45 48 48 48 48 48 50 51 53 度t/℃
【交流反思】 若实验中记录相邻两次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有可能错过晶体熔化时过程中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晶体、非晶体 之间的差异.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观察以下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你能根据它们的熔化特点进行 分类吗?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思考 这是怎么回事?其他物质熔化时
的温度是否也不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演 示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思考 选用什么物质作为被熔化的材料好呢?
选择比较容易熔化的,且在熔化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
海波
石蜡
海波(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 无色透明固体,可以用来去除水中 的氯气,也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
工作人员在撒盐融雪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晶体、非晶体熔化的异同 晶体
非晶体
图像
相同 不同
吸收热量 有熔点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无熔点 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例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 A. 不同晶体的熔点相同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用光滑 线连接各点
40 0硫2代硫4 酸6钠熔8 化10的1图2 象14 时间/分
温度/℃ 75
60
45
30 0
时间/分 2 蜡4的熔6 化8图1像0 12 14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C
50
60
B
C
45
45
时间/分 时间/分
B
400硫A 2代硫4 酸6 钠8的10熔1化2 1图4 像 30A0 蜡2 的4 熔6化8图10像12 14
稠稠稀 稀
蜡的温 32 33 35 37 42 60 65 70 75 80 83 度/℃
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温度/℃ 55
熔 化 50 图 像 45
4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温度/℃ 55 50 45
怎样作图
固液共存状态;
40 0
2
4
6
A 时间/分 8 10 12 14
硫代硫酸钠凝固的图象
2、非晶体凝固规律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 中
温度不断降低,持续 放热
t温/℃
t/min
硫代硫酸钠熔化与凝固图象
55 温度/℃
D
55D温度/℃
50
B
C
45
50
C
B
45
时间/分 时间/分
400A硫2代硫4 酸6 钠8的10熔1化2 1图4 像 40 0硫代2 硫4 酸6钠8的1凝0 固1A2图14像
温度/℃
3.2 熔化和凝固(26页ppt)

石蜡熔化特点:
70
石 持续吸热,
60
蜡 温度上升
熔
50
化 石蜡没有固
40
的 定熔点
30
图
象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分
三、熔点和凝固点
根据固态物质熔化的特点不同,可把固体分为晶体和 非晶体。 1.晶体 (1)定义: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例如
:冰、海波、食盐、石英、萘、各种金属等。
:②水浴加热法:可使物质均匀、缓慢受热.
③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 ⑤实验完毕,要用灯帽 ④搅拌器:使物质均匀受热。 盖灭酒精灯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分别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试管中,并用水浴法加热。 (2)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 1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变化,在海波 和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
②FG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放 出热量,温度不变。
③GH 段:物质处于固态,
放热降温。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 (1)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条件:吸热。 (3)应用: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来降温或保鲜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2.凝固放热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1)晶体凝固的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2)非晶体凝固条件:放热 (3)应用: 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 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 使菜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 致于冻坏。
A.较高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
测
5.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 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 喷 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 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 _凝___固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 _放___出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
二、熔化和凝固

➢分析和论证
方格纸上的纵 轴表示温度,横坐 标表示时间。将记 录的数据在方格上 描点,然后将这些
点用平滑曲线连接, 便得到熔化时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 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 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的熔化曲线
蜡的熔化曲线
温度/℃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D
(1)AB段物质处 于固态,表示晶体 吸热升温过程。
1.是非常典型的熔化吸热的例子,这种说法 是有道理的,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 使空气温度降低。
2.例如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 注意,由于冰决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 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 的上面。在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要多 穿衣服防止感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炼钢厂 在浇铸钢锭时,是如何避免钢锭凝固时放热所产生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 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 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缓慢加热,受热均匀,延长实验时间,-便于观察。
“水浴法” 实实验准 备.swf验仪器:
实验装置图
实验器材: 酒精灯 烧杯
本节导航
1.熔化和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 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 水 水蒸气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 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态 熔化(melting)。
熔 凝 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化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