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完整word版)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及全文翻译.docx

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之茫然古:的子今:完全不知道的子3.一多( 1) a 流而(,向) b 望武昌(方位名作状,向)( 2)望 a 七月既望(名,每月十五) b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看)( 3)下 a 方其破州,下江陵(,攻占) b 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下面)( 4)如 a 一之所如(,往) b 如怨如慕(副,像)4.活用(1)西望夏口,望武昌(名用作状,向西,向)(2)下江陵(名用作,攻占)(3)流而也(名用作,向)( 4)舞幽壑之潜蛟(的使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的使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用作,整理)( 7)月明星稀,南(名用作状,向南)( 8)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名用作,打砍柴)( 9)而友麋鹿(名的意用法,以⋯⋯,以⋯⋯友)( 10)渺海之一粟(形容用作,渺小的像)( 11)不知方之既白(形容用作,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气“也”,表判断)2.疑句(1)何其然也(“何”与“也”表疑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气)(3)而今安在哉(气“哉”,表疑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气“乎”,表疑气)(5)而又何羡乎(气“乎”,表反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3)(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式句(1)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短后置)(2)月出于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于山之上出,于斗牛之徘徊,介短后置)(3)凌万之茫然(茫然万,定后置)(4)渺渺兮予(予渺渺,主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短后置)(6)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樵,介短后置)四、重点句翻1.月出于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文:月亮从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
后赤壁赋基础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文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①顾而乐之。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②行歌相答。
(歌,名词作动词,唱歌)③予乃摄衣而上。
(上,名词作动词,上岸)④掠予舟而西也。
(西,名词作动词,向西飞)⑤羽衣翩跹。
(羽衣,名词作动词,穿羽衣)⑥横江东来。
(东,名词作状语,从东面)3、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①草木震动。
(被动句)②步自雪堂。
(状语后置。
“自”是介词)③以待子不时之须。
(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4、本文出现的固定句式:①如此良夜何?(“如……何”是“对……怎么样”的意思)②顾安所得酒乎?(“安……乎”是“哪里……呢”的意思)(四)、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第一段:描写黄泥坂附近的月夜景色。
第二段:描写复游赤壁见到的江上景色。
第三段:写作者独自登临所见景色,并抒发自己的感受。
第四段:写道士化鹤故事,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二)、梳理文章思路:1、在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月夜景色?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描写初冬月夜景色,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2、此时,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3、那么,“乐”从何而来呢?——①景美。
(由景而乐)②友人凑趣(举网得鱼)。
③妇助雅兴(藏酒待不时之需)。
4、在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复游赤壁时所见的江上景色的?找出关键句。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面对冬夜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的感慨。
5、第三段在复游赤壁的过程中,描写了哪些景色?作者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用第三段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此时的心情?“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悲”——“予亦悄然而悲”(由景而悲)6、那么,“悲”又从何而来?——①“江山不可复识”。
(完整版)后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后赤壁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临皋.(gāo)黄泥之坂.(bǎn) 松江之鲈.(lú)巉.(chán)岩蒙茸.(róng)虬.(qiú)龙栖鹘.(qī h ú)悄.(qiǎo)然缟.(gǎo)衣揖.(yī)予曾日月之几何(céng)戛.(jiá)然长鸣羽衣翩跹..(piān xiān)俛(fǔ)而不答予亦惊寤(wù)二、通假字以待子不时之须须同需,需要。
反而登舟反同返,返回。
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步.自雪堂名词活用为动词,步行。
顾而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
予乃摄衣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
履.巉岩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
横江东.来名词活用为状语,从东边,掠予舟而西.也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
羽衣..翩跹名词活用为状语,穿着羽衣。
四、“顾”的含义:顾.而乐之看道士顾.笑回头看顾.安所得酒乎可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大行不顾.细谨考虑念父母,顾.妻子顾惜,顾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五、“而”的用法顾而乐之表承接摄衣而上表修饰归而谋诸妇表承接悄然而悲表修饰反而登舟表承接肃然而恐表修饰听其所止而休焉表承接掠予舟而西也表承接俛而不答表修饰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表转折飞鸣而过我者表修饰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过.黄泥之坂过:走过。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既:已经。
脱:脱落、凋零。
行歌..相答行歌:边走边吟唱。
今者薄.暮薄:迫近,接近。
顾安所..得酒乎安所:哪里,什么地方。
归而谋诸.妇诸:兼词,之于。
以待子不时..之须不时:随时。
予乃.摄衣而上乃:于是,就。
披.蒙茸披:分开。
攀栖鹘之危.巢危:高。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听.其所止而休焉听:听凭。
适.有孤鹤适:恰好,刚好。
开户.视之户:门。
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后赤壁赋》知识点总结梳理

后赤壁赋》知识点梳理说明:精心整理了重点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重 点句子翻译习题)。
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临皋( ) 黄泥之坂( ) 松江之鲈( ) 巉( )岩 蒙茸( ) 虬( )龙 栖鹘( ) 悄( )然 缟( )衣 揖( )予曾日月之几何 ( ) 戛( )然长鸣 二、通假字 以待子不时之须: 予亦惊悟: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 步自雪堂: 予乃摄衣而上: 横江东来: 羽衣翩跹: 四、“顾”的含义: 顾而乐之: 顾安所得酒乎:羽衣翩跹( ) 予亦惊悟 ( )反而登舟:顾而乐之: 履巉岩: 掠予舟而西也:道士顾笑: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念父母,顾妻子: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五、“而”的用法 顾而乐之:大行不顾细谨:摄衣而上: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掠予舟而西也: 而 飞鸣而过我者:过黄泥之坂: 行歌相答:今者薄暮: 归而谋诸妇: 予乃摄衣而上: 攀栖鹘之危巢: 听其所止而休焉: 开户视之: 。
七、一词多义 举1.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 )2. 戍卒叫,函谷举 ( )3. 举大计亦死 ( )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5.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 )6.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归而谋诸妇:反而登舟: 听其所止而休焉:江山不可复识矣: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是岁十月之望: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顾安所得酒乎: 以待子不时之须: 披蒙茸: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适有孤鹤:1.今者薄暮,举网得鱼(2. 儿已薄禄相( )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4.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5. 门衰祚薄( )6. 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7. 邻之厚,君之薄也( )8. 狐裘不暖锦衾薄( )摄①予乃摄衣而上 ( ) ②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 ) ③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 ) ④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 ) ⑤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 )⑥【摄政】八、特殊句式1、如此良夜何2、于是携酒与鱼九、重点句子翻译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2、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5、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临皋(gāo)黄泥之坂(bǎn)虬(qi ú)龙栖鹘(qīh ú)曾日月之几何(céng)戛(ji予亦惊悟(寤)(wù)二、通假字以待子不时之须:须同“需”,需要。
后赤壁赋拼音翻译及赏析

后赤壁赋拼音翻译及赏析《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
《后赤壁赋》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以下是作者为你整理的后赤壁赋知识点,期望能帮到你。
后赤壁赋知识点:后赤壁赋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巉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拼音版:sh su sh yu zhī w ng ,b z xuě t ng ,jiāng guī y ln gāo 。
r k c ng yǔ gu hu ng n zhī bǎn 。
shuāng l j jing ,m y j n tuō ,r n yǐng z i d ,yǎng ji n m ng yu ,gr l zhī ,h ng gē xi ng d 。
yǐ r t n yuē :yǒu k w jiǔ ,yǒu jiǔ w y o ,yu b i fēng qīng ,r cǐ li ng y h ! kyuē :jīn zhě b o m ,jǔ wǎng d y ,j kǒu x l n ,zhung r sōng jiāng zhī l 。
后赤壁赋基础知识课件

❖1 朗读并整理本文生字 ❖2 整理本文词类活用 ❖3 整理本文特殊句式 ❖4 整理本文“而”字和其他虚词的用
法
重点实词
❖ 过黄泥之坂 ❖ 有酒无肴 ❖ 履巉岩 ❖ 登虬龙 ❖ 攀栖鹘之危岩 ❖ 俯冯夷之幽宫 ❖ 玄裳缟衣 ❖ 戛然长鸣 ❖ 羽衣翩跹 ❖ 俛而不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ǎn, 山坡 yáo,菜肴 chán, 高险 qiú,长有两角的小龙
危楼高百尺: 形容词,高
秋日荒凉石兽危:
危言危行:
形容词,正直的
危言耸听:
使人惊吓的
古今异义词
1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去也 古义: 形容声音响亮悠长 今义: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2 而江山不可复识也 古义: 江山的景象 今义: 大好河山
词类活用
❖ 步自雪堂
名做动,步行
❖ 履巉岩
名做动,登上
❖ 横江东来
hú,鹰的一种,一种猛禽
feng, 姓 gǎo,白色丝绸 jiá,鸟响亮悠长叫声 piān,xiān,飘然起舞
fǔ,通“俯”,低头
是岁十月之望: 代词,这;农历每月十五 从予过黄泥之坂: 动词,跟随 顾而乐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行歌相答: 副词,相互 已而叹曰: 表时间,不久,一会儿 归而谋诸妇 :动词,商量;兼词,之于 履巉岩: 动词,攀登;形容词,高峻险要 予亦惊寤: 醒来
其他虚词
❖ 将归于临皋
到
❖ 今者薄暮
用在时间名词后,的时候
❖ 顾安所得酒乎
疑问代词,哪里
❖ 以待子不时之须 ❖ 复游于赤壁之下
表目的,用来 在
❖ 予乃摄衣而上
于是,就
❖ 盖二客不能从焉 语气词
❖ 听其所止而休焉 兼词,于之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及全文翻译

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赤壁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临皋.(gāo)黄泥之坂.(bǎn) 松江之鲈.(lú)巉.(chán)岩蒙茸.(róng)虬.(qiú)龙栖鹘.(qī h ú)悄.(qiǎo)然缟.(gǎo)衣揖.(yī)予曾日月之几何(céng)
戛.(jiá)然长鸣羽衣翩跹
..(piān xiān)
俛(fǔ)而不答予亦惊寤(wù)
二、通假字
以待子不时之须须同需,需要。
反而登舟反同返,返回。
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
步.自雪堂名词活用为动词,步行。
顾而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
予乃摄衣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
履.巉岩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
横江东.来名词活用为状语,从东边,
掠予舟而西.也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
羽衣
..翩跹名词活用为状语,穿着羽衣。
四、“顾”的含义:
顾.而乐之看道士顾.笑回头看
顾.安所得酒乎可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念父母,顾.妻子顾惜,顾念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五、“而”的用法
顾而乐之表承接摄衣而上表修饰归而谋诸妇表承接悄然而悲表修饰
反而登舟表承接肃然而恐表修饰
听其所止而休焉表承接掠予舟而西也表承接俛而不答表修饰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表转折飞鸣而过我者表修饰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过.黄泥之坂过:走过。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既:已经。
脱:脱落、凋零。
行歌
..相答行歌:边走边吟唱。
今者薄.暮薄:迫近,接近。
顾安所
..得酒乎安所:哪里,什么地方。
归而谋诸.妇诸:兼词,之于。
以待子不时
..之须不时:随时。
予乃.摄衣而上乃:于是,就。
披.蒙茸披:分开。
攀栖鹘之危.巢危:高。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听.其所止而休焉听:听凭。
适.有孤鹤适:恰好,刚好。
开户.视之户:门。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从:跟随,跟从。
)予过黄泥之坂(坂:山坡。
)。
霜露既(既:已经。
)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顾:看。
)而乐之,行歌相答。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
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已而(已而:不久。
)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状:样子。
)如松江之鲈。
顾(顾:不过,只是。
)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谋:商量。
)诸(诸:之于。
)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不时:随时。
)之需。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
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摄:整理。
)衣而上,履(履:踩。
)巉岩(巉岩:高峻险要的岩石。
巉,读作chán。
),披(披:分开。
)蒙(蒙:覆盖。
)茸(茸:这里指杂草。
),踞(踞:蹲坐。
)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凛:恐惧的样子。
)乎其不可留也。
反(反:同"返",返回。
)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适:恰好。
)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玄:黑。
)裳(下衣)缟(缟:白色。
)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
用以指鹤。
],戛(戛:读作jiá,拟声词。
)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
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
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
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zuō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
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
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
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须臾(须臾:片刻,一会儿。
)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翩跹(翩跹:轻快,有风采。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俯:低头。
)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畴昔:过去,以前。
畴,读作chóu。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寤:读作wù,醒。
)。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
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
“唉呀!我知道了。
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
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