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藏医药

合集下载

藏医推荐处方

藏医推荐处方

17、食物中毒:六味能消胶囊、夏萨八味獐芽菜丸、夏 萨石榴健胃丸、夏萨德西丸、夏萨仁青芒觉。根据病情 选择1-3种。 19、慢性肠炎:十五味黑药胶囊(散)、玉穷丸、八五 丸、夏萨石榴健胃丸、夏萨德西丸、夏萨仁青芒觉、夏 萨坐珠达西。根据病情选择2-3种。 20、慢性肺病:二十五味石灰华丸或十六味杜鹃花丸加 二十五味铜灰丸
2016/7/2
34、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早搏等)
轻度:珍珠七十丸三天1丸,中间两天早晚三十五 味沉香丸各3-4丸(1.5g-2g);
重度:珍珠七十丸三天1丸,服用珍珠七十丸当天, 晚加服三十五味沉香丸2-3丸,中间两天早二十五 味珊瑚丸1丸,中午、晚上三十五味沉香丸各2-3 丸。
39、妇科炎症:

仁青芒觉2-3天1丸早空服,晚二十五味鬼臼丸1-2丸, 不用仁青芒觉那天二十五味鬼臼丸早晚各1次,每次1-2丸。
2016/7/2
谢谢大家!
2016/7/2
2016/7/2
35、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珍珠七十丸三天1丸早空服,中间两天早晚各一次 二十味肉豆蔻丸每次用量1.5g-3g;
二十五味珊瑚丸每天早1丸,晚二十味肉豆蔻丸 1.5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免疫力低下者加服仁青芒觉。
2016/7/2
36、支气管炎、哮喘
十五味龙胆花丸早晚各6-8丸(1.8g-2.4g),过敏性哮喘加 服仁青芒觉三天1丸。
37、肺心病:
仁青芒觉三天1丸,早空服,十五味龙胆花中午6-8丸,晚 三十五味沉香丸3丸; 第二、三天,早十六味杜鹃花丸5-7丸,中午十五味龙胆 花丸6-8丸,晚三十五味沉香丸3丸。
2016/7/2
38、前列腺炎,尿急,尿频:

心脑血管病首选藏药:七十味珍珠丸

心脑血管病首选藏药:七十味珍珠丸

36藏医药天地2010.12(上)>>甘露精品推荐七十味珍珠丸主治中风、瘫痪、半身不遂、脑萎缩、心脏病等二十五味珊瑚丸主治中风、高血压、神经性疼痛、癫痫等心脑血管病首选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提到藏药,人们往往都不会忘记七十味珍珠丸。

对这种藏药记忆最深刻的,是其对疾病治疗所发挥的独特疗效。

七十味珍珠丸疗效显著的原因,与处方经典、入药成分名贵、神秘的坐台加工工艺等密切相关。

对于七十味珍珠丸的处方,目前许多藏医药专家都觉得无法理解,就像他们说的那样:藏医前辈在500多年前已经制作好的药物,为什么选用那七十种成分搭配入药,药材成分之间如何相互发生作用,如何克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等等,我们无法去理解,这是最大的遗憾。

对于七十味珍珠丸入药成分以及炮制方法,都是很有讲究的。

七十味珍珠丸严格按照处方,精选珍珠、珊瑚、九眼石、红花等名贵藏药材及青藏高原特产藏药材入药,每味药材入药加工均经专家组鉴定,不能添加任何化学成分,药力充足、绿色天然、安全无毒。

对于七十味珍珠丸制作过程中必备的“坐台”加工技术,是藏药加工最精深的技术,也是最奇绝的一门技术。

“坐台”本身对许多疑难杂症具有疗效,如果在药物当中使用,则能够扩大原药的治疗范围,扩大提高药效,平衡药性,延长药品效期等等。

所以这门技术是决定藏药是否属于名贵藏药的标准之一。

同样,该技术是生产七十味珍珠丸不可缺少的工艺。

七十味珍珠丸的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主要用于“黑白脉病”(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治疗,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萎缩、脑供血不足、各种心脏病、高血压、癫痫、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痴呆等。

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七十味珍珠丸创造了许多奇迹。

比如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服用几粒就能见到疗效。

比如在治疗某一疾病期间,患者胃口改善了,睡眠质量提高了,精力充沛了,不容易感冒了等等。

仁青常觉主治萎缩性胃炎、胃肠溃疡、糜烂,癌症等七十味珍珠丸的疗效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和成都军区总医院用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生产的七十味珍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脑动脉硬化等。

藏成药重点药品资料

藏成药重点药品资料

金诃七十味珍珠丸产品介绍:金诃七十味珍珠丸【主要成分】珍珠、檀香、降香、九眼石、藏红花、牛黄、人工麝香等七十味。

【功能主治】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

用于中风、偏瘫、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用法用量】研碎后开水送服,重症患者一日1克,病情轻者每3-7日1克。

【服用疗程】重症患者5盒一疗程;轻症患者每3日1克,两盒一疗程;保健用药,每7日1克,可长期服用。

产品定位:心脑同治藏药珍宝卖点分析:1、七十味珍珠丸是藏医治疗各种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最名贵的珍宝类藏药,最初源于宇妥•元丹贡布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经过了历代藏医药学家的传承和不断完善。

2、18世纪,七十味珍珠丸以组方众多、药物奇特、炮制复杂、疗效显著而弥足珍贵,在当时仅供王室宫廷、达官贵族使用。

适应人群:1、脑血管疾病患者,如:脑出血、脑栓塞、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脑中风后遗症、脑瘫、脑外伤引起的后遗症、脑供血不足、脑震荡、脑软化、老年痴呆、脑萎缩等脑血管疾病;2、各种心脏病患者,如:高血压性冠心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早搏、心律不齐、心衰、房颤;3、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癫痫、脑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硬化症、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4、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胆固醇治疗和血压双向调节;5、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难退患者。

使用禁忌:1、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心脏病药品的,不能马上停用,可在服用本药3-6盒之后,咨询医师后逐渐减量,降糖药可在饭后服用;2、禁止食用酸性食物、饮料和陈旧饭菜(不宜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推荐技巧:金诃仁青芒觉产品介绍:金诃仁青芒觉【主要成分】毛诃子、蒲桃、藏红花、牛黄、人工麝香、朱砂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益肝养胃。

明目醒神,愈疮,滋补强身。

1、用于自然毒、食物毒、配制毒等各种中毒症;2、用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萎缩性胃炎,腹水,麻风病等。

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

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

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成药在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成药:
1. 川芎嗪,川芎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冠心病等。

2. 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人参和麝香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栓、脑梗等症状。

3. 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丹参提取物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成药,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等方式进行。

同时,老年人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综合来看,中成药在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遵医嘱用药,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藏医治疗疾病为何总是多药联用?

藏医治疗疾病为何总是多药联用?

或疏通经络 的药 品。如此配伍 ,则效用 更佳 。如果用藏 药配伍治疗疾病 ,最好选用 同一个厂家生产 的药 品。
久治不愈 可否 服用藏药
高 如元 :听说 藏 药治 胃的药很 好 。我有 胃病 1 0多年 了, 医院 诊 断 为 胃溃 疡 , 以 前服 用 过很 多 药 . 物 ,效果都 不明显。近来 由于天气变冷 ,饮食上稍不注
引起 胃肠疾病 。
(1)控 制 血 压 的 同 时 能 够 明显 改 善 症 状 。 以
二 十五 味珊 瑚丸 为例 ,服用 后 除能够 平稳 调节 血压 之
外 ,还可 以改善 高血压 引起 的头 晕 、 眼花 、肢体麻 木
等症状 。西藏 自治区藏医院及成都军 区总医院使 用西藏
藏药 中治疗 胃病 的 品 种 很多 ,且 都各具 特色 。
9 %以上 。临床上 以动脉血压 升高为主要特征 ,但 如果 0 不能有效控制血压 ,随着病情加重 ,常 常使 心 、脑 、肾 等脏 器受累 ,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如 高血 压性心 脏病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脑出血等并发症 。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 的常见病 、多发病 ,

藏 医 药 天 地
自治 区藏药 厂生产的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高血压 ,均取
得 了预期疗效 。
( 2)在血 压控制 、稳 定 ,症状 改善后 ,藏药可 以 逐 渐减量 ,治疗后期 几天服用 1t即可 。但 正在服用 的 5 L
西药 不能随便停 用 ,是否调整可咨询主治医生。
( 3)可预 防心脑血 管病 的发 生 。七 十味珍珠丸 作
体 或 胃受 凉 、饮食 过 量 、 进 食不规律 或食用不 合适
降香丸 、二 十味沉香丸等为辅 的用药原则 。当然 ,在不

七十味珍珠丸

七十味珍珠丸
特疗效早已为世人瞩目。这也正是 临床疗效:七十味珍珠丸对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独特疗效早已为世人瞩目。
其魅力所在。其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 其魅力所在。其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份和生物活性 大大高于其它同类药物,故疗效显著。 大大高于其它同类药物,故疗效显著。
处方信息
产品特点
一、本品对脑神经组织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使脑神经功能得 本品对脑神经组织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以恢复。 以恢复。 二、本品对脑神经细胞受损后,出现的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语言能力减退 本品对脑神经细胞受损后,出现的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 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三、本品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各级高血压及长期用降压西药,血压不稳定者, 本品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各级高血压及长期用降压西药,血压不稳定者, 可同时配合应用。本品降压的同时,能软化血管,使血管壁脆性下降, 可同时配合应用。本品降压的同时,能软化血管,使血管壁脆性下降,从而逆 转靶器官的损害。 转靶器官的损害。 四、本品调和气血,通经活血通络的功效显著。能全面协调各脏腑功能,加强机体 本品调和气血,通经活血通络的功效显著。能全面协调各脏腑功能, 气血运行,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恢复神经通路,疗效确切。 气血运行,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恢复神经通路,疗效确切。 五、本品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本品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六、本品能预防高原病。 本品能预防高原病。 七、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同时还有健身、养神、抗衰老等功效。 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同时还有健身、养神、抗衰老等功效。
产品优势
独特的“坐台 坐台”技术 坐台 被称为藏药中的宝中宝, 坐台”被称为藏药中的宝中宝 一、独特的 坐台 技术:“坐台 被称为藏药中的宝中宝,是历代名医把剧毒的水银经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1.09•【字号】青政办〔2022〕91号•【施行日期】2022.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22〕9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1月9日青海省“十四五”中藏医药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青海省中藏医药(含蒙医药,下同)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海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深化推动中藏医药改革创新,不断健全中藏医药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中藏医药服务能力,为建设健康青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省政府先后印发《青海省中藏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发展若干措施》,省政府召开全省中藏医药发展大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中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藏医药发展方向、路径更加清晰。

———中藏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健全。

全省有公立中藏医医院42所,占全省公立医院总数的39.3%,其中达到三级甲等中藏医医院2所、三级乙等藏医医院2所、二级甲等中藏医医院34所;病床6003张,占全省公立医院床位总数的20.65%。

老年人健康讲座藏药

老年人健康讲座藏药
储存:藏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 直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过敏:如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应先咨询医生或药 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藏药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调理作用 藏药的药理作用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藏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藏药种类:藏药种类繁 多,包括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具有独 特的疗效和作用。
藏药应用:藏药广泛 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如感冒、咳嗽、高 血压、糖尿病等,具 有显著疗效和独特优 势。
种类:植物药、 动物药、矿物

功效:治疗高 原性疾病、增 强免疫力、抗 衰老、抗氧化、 抗疲劳、抗肿
瘤等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病 等
● a. 遵循医嘱,按照剂量和用法服用; ● b.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 c.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d. 过敏体质者慎用,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其他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a.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剂量服用; b.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 应; c.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d. 过敏体质者慎用,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 医。
藏药对老年人常 见疾病的调理作 用
藏药在老年人保 健方面的优势
藏药在老年人心 理健康方面的应 用
藏药在老年人日 常生活中的注意 事项
遵循医嘱:在使 用藏药前,应咨 询医生或药师的 建议,确保药物 适合老年人的身 体状况。
剂量控制:老年 人对药物的耐受 性较差,应按照 医生或药师的建 议控制药物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 1 —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 2 —
附件1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 3 —
— 4 —
— 5 —
填表说明:
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

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

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

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

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

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指导请注明。

— 6 —
附件2
体质判定标准表
— 7 —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
— 8 —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
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 9 —
附件1
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
— 10 —
附件2
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 11 —
附件3
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服务请注明。

—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