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合集下载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PPT(完美版)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华兴会
光复会 兴中会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 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他是谁?
历史选择了一代伟人--革 命的先行者பைடு நூலகம்中山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孙中山故居(广东中山市翠 亨村)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年轻时的孙中 山(17岁)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危机四伏的中国——现实状况 列强 政治上:控制清政府 经济上:加紧经济掠夺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知识分子宣传革命
陈
康
天
有
华
为
“要革命的,这时可以 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 命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革命之惨,流血成河, 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 就。”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世纪初的 世界与 中国PPT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3、思想文化上: 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 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二、面对列强侵略中国民众觉醒
1、民族资产阶级:怎么做2、(革Leabharlann )知识分子代表① 邹容
《革命军》
②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3、革命团体 ①兴中会(性质、影响) (性质 ②同盟会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成立后活动)
③两者异同点 同:都成立于国外,创立者都是孙中山;时代背景 相同(参考提纲一)异:组织性质 宗旨、人员组成
4、清末改革 评价:
新政和立宪
都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没有改变旧有的制度。没有 挽救中国民族危机。 启示: 维护清朝统治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 建立新政体,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P13第2个思考题
(提纲一1、2)清政府腐败不堪,历次改良运动 失败,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反映革命者 急迫心情。
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1、政治上:
列强控制清政府,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华加 剧,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上: 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争夺筑路权,掠夺自然 资源,倾销商品。 控制中国经济,掠夺资源,获取 P11列强控制经济目的:高额利润,把中国变为自己原料
产地及商品销售地,进而把中国 变为殖民地,进一步控制中国。 评价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9-1-2-1: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评价: 这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 即列强既给中国带来了“野蛮”,也给中国带来了“文明”。 但我们必须明确,列强在中国活动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 而是为了侵略中国。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1.民族工业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①收回铁路权 方式: ▪筹建铁路公司 如,川汉铁路公司 ▪集股自修铁路 如,如川汉铁路股票
②张謇请愿
三、知识分子的成长与革命思想的宣传
1.知识分子的成长 2.革命思想的宣传 ❶中心:上海 日本东京 ❷宣传方式: 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 ❸代表: 邹容 《革命军》
四、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
1.孙中山 2.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 ①成立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创建者 组织性质 口号宗旨
五、清末新政和立宪
晚清立宪《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
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 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 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SHIJICHUDEZHONGGUOJUSHI
一、列强的经济侵略
1.方式: 投资铁路等行业 (利润优厚且便于掠夺资源) 2.目的
①掠夺资源以获取高额利润 ②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③使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完全控制中国
观点1— 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呢, 3.影响 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观点2— 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中国本土人才。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1.民族工业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①收回铁路权 方式: ▪筹建铁路公司 如,川汉铁路公司 ▪集股自修铁路 如,如川汉铁路股票
②张謇请愿
三、知识分子的成长与革命思想的宣传
1.知识分子的成长 2.革命思想的宣传 ❶中心:上海 日本东京 ❷宣传方式: 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 ❸代表: 邹容 《革命军》
四、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
1.孙中山 2.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 ①成立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创建者 组织性质 口号宗旨
五、清末新政和立宪
晚清立宪《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
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 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 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SHIJICHUDEZHONGGUOJUSHI
一、列强的经济侵略
1.方式: 投资铁路等行业 (利润优厚且便于掠夺资源) 2.目的
①掠夺资源以获取高额利润 ②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③使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完全控制中国
观点1— 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呢, 3.影响 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观点2— 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中国本土人才。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兴中会 同盟会
成立 时间
成立 地点
创建 者
组织 性质
口号或 宗旨
问题:(1)两者的异同点有哪些? (2)孙中山在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发 挥了怎样的作用?
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①民族资产阶级
汉川铁路股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②知识分子
“我中国欲独立,不 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与世界列强并雄, 不可不革命;我中 国欲长存于二十世 纪新世界上,不可 不革命。”
从这几句话中,你能感受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二)经济掠夺:为了掠夺资源,获取高额 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 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利润;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以及商品 销售市场,继而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进一 步控制中国。
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各阶层人士是怎样应 对的?(自学P12,完成表格)
各阶层人士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资产阶 级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油画)
孙中山先生把同盟 会的16字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三民主义道出了人民心中的哪些愿望?
类别 名称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一)政治局势: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想从中国获取哪些经济利益?
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 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之下, 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 52.5%,。中国34%的棉纺 织业及100%的钢铁生产, 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 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
成立 时间
成立 地点
创建 者
组织 性质
口号或 宗旨
问题:(1)两者的异同点有哪些? (2)孙中山在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发 挥了怎样的作用?
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①民族资产阶级
汉川铁路股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②知识分子
“我中国欲独立,不 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与世界列强并雄, 不可不革命;我中 国欲长存于二十世 纪新世界上,不可 不革命。”
从这几句话中,你能感受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二)经济掠夺:为了掠夺资源,获取高额 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 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利润;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以及商品 销售市场,继而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进一 步控制中国。
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各阶层人士是怎样应 对的?(自学P12,完成表格)
各阶层人士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资产阶 级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油画)
孙中山先生把同盟 会的16字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三民主义道出了人民心中的哪些愿望?
类别 名称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一)政治局势: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想从中国获取哪些经济利益?
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 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之下, 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 52.5%,。中国34%的棉纺 织业及100%的钢铁生产, 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 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中华不振 令人心痛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 战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资料 补充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 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 中国人入内。一天,虹口医院的几位医生想进入公园 游玩,却被巡警强硬阻挡,不准他们进入。为此,他 们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几天后,租界当局回 了一封信,只见上面冷冷地写道:“我们并不认为中 国人有进入公园的权利。”许多中国人被激怒了,他 们联名写信向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洋人对中国人 的歧视政策,但上海的租界当局根本不把中国人的抗 议放在眼里,依然强硬地答复“不准备给予中国人这 项权利。”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 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中华不振 令人心痛
1894年 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 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 约》共11款,主要内容有:1.中国 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 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 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 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 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二十世纪初的 中国社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故事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国 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 步加深。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 趁机侵略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 、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 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 的国士,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 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 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中却被外国人欺辱, 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八国联军 侵华
1900 ~1901
德奥美法 英意日俄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酝酿—历史背景
【 静 守 花 开】 岁 月 花 开 ,幽 香袭人 ,清风 悠悠来 去,摇 落一地 花瓣雨 。相识 的日子 总是染 着 花香, 温润流 年,当 记忆滑 过褪色 的时光 ,一泓 情思依 然摇曳 红尘。 轻轻回 眸, 一 曲 绵 音 拂 走了离 愁,相 遇的路 上,有 阳光普 照,有 色彩斑 斓,有 幸福落 步。 人 生 聚 散 ,因 了懂得 一切安 好;花 开花落 ,因了 懂得皆 化诗意 。你明 了我的 故 事 , 我 清 楚你的 悲喜, 怀一份 懂得, 把经年 的寂寥 心事丢 在风里 ,用晶 莹的雨 丝 串 起 点 滴 美好, 将细微 的真情 和感动 用心收 藏,于 是,前 行路上 ,每一 步都能
— 孙中山
同盟会革命纲领
解释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朝统治
民族主义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4.发动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三.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
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失败 目的:为了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过 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程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
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本质的落后性:预备立宪是个骗局,使得立宪派分化,统治
影 集团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响 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没有触动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
4、变法的结果——无力回天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B、脱离人民群众,仅依靠无权的皇帝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局限
D、变法手段单一,新政无法落实
例: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 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 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 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自然 经济的解体)
B、从清末至民国初,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C、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高涨和实业救国思潮 的兴起
②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利的因素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和剥削 B、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缺乏市场、资金、技 术等 C、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
(2)建设性
A、列强的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促进了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列强的侵略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救 亡运动此起彼伏
例 1: (1)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4分) (2)简要分析分析列强改变侵华政策的原因以及中国 局势的影响。(8分)
(1)转变:由瓜分到‚以华制华‛。(2分) 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 (2)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 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影响:A、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具,殖民地程度加深 B、 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 C、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二、中国人的抗争与探索
中国人抗争与探索的主要事件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 量壮大 ③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学 说广泛传播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资料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战争
时间
1840 ~1842
国家
英 英 法
条约
《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56 ~1860
1894 ~1895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日
八国联军 侵华
1、弃医从政
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
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时间: 2、地点: 3、创立人: 4、性质: 5、口号: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振兴中华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危 强权,勇于为国捐躯 的武装起义,参加起 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 龄29岁,大都是留洋 学生。后来,烈士的 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 岗,史称“黄花岗72 烈士”。
积极意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内容) (政治革命)
积极意义: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 的发展. 局限性——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过 程
影 响
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
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 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 回利权”“振兴实业”。 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 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 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 产阶级的成长。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战争
时间
1840 ~1842
国家
英 英 法
条约
《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56 ~1860
1894 ~1895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日
八国联军 侵华
1、弃医从政
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
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时间: 2、地点: 3、创立人: 4、性质: 5、口号: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振兴中华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危 强权,勇于为国捐躯 的武装起义,参加起 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 龄29岁,大都是留洋 学生。后来,烈士的 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 岗,史称“黄花岗72 烈士”。
积极意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内容) (政治革命)
积极意义: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 的发展. 局限性——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过 程
影 响
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
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 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 回利权”“振兴实业”。 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 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 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 产阶级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失败 目的:为了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过 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程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
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本质的落后性:预备立宪是个骗局,使得立宪派分化,统治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5.下列刊物中,最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C)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课堂检测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 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痛未深而 去之易。
国。
1、时间: 1894年 2、地点: 美国檀香山 3、创立人: 孙中山 4、性质: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5、口号: 振兴中华
1、时间:
1905年
2、地点:
日本东京
3、创立人: 孙中山
4、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
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组织和军事方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兴 中会、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并领导发动武装起义,清王 朝统治摇摇欲坠。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危 强权,勇于为国捐躯 的武装起义,参加起 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 龄29岁,大都是留洋 学生。后来,烈士的 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 岗,史称“黄花岗72 烈士”。
影 集团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响 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
局势影响
课堂检测
1.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是( B )
A.金融
B.铁路
C.煤炭
D.港口
2.20世纪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刊物,积极宣传革命的中心城市是
(B )
①北京
②上海
③香港 ④日本东京
A.①②
认同观点1,虽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 上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 本土人才,但是总体上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经 济发展危害是巨大的。
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 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 回利权”“振兴实业”。 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 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 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 产阶级的成长。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民族、民权、民生是哪一组织的指导思想?说明该组织的性质?
中国同盟会;全国性的统一革命组织
(2)“外邦逼之”说明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局势?面对这一局势清 政府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宣传革命 思想,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
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C )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振兴实业
D.自强求富
4.中山装曾是一种流行服装,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的袖口上都有三粒扣子,有
人说这三粒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B)
5、机关刊物 《民报》
6、性质: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前提)
积极意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内容)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一
个处的19贫于卖2苦灾国5)孙农难、民之专,中家 中 制名山庭的和文(。国腐少家败,18年,,字6时他开6逸-代目始就 睹产仙很清生。关政反注府清 和是以伟资大产阶的级中政国治方资案产改阶造中级国革的思 想认只命华识有的民,到推起先国,翻先“清行 国,医 政者父想国府以,””的医比统被。学“治称救医,国为人才,” 能“后更拯中来重救才要中。
学习和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 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出版大量报刊, 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思 想形成与传播
邹容
章炳麟Βιβλιοθήκη 章炳麟的手札陈天华
1、弃医从政
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
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政治革命)
积极意义: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
的发展.
局限性——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通过平均地权的方法使国民摆脱贫困,
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补充和发展)
积极意义:改良社会经济,同情劳动人民.
(社会革命)
局限性——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同学们认真阅读P13资料,从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分析20世纪初中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