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实验2报告

合集下载

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

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

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一、引言在这次STM32实训中,我深入了解了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学会了使用Keil MDK-ARM软件进行编程,掌握了STM32的GPIO、串口、定时器等基本外设的使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训过程1. 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网上资料,学习了微控制器的基本概念、STM32的体系结构和外设特性。

我了解到,STM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2位ARM Cortex-M核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2. 开发环境搭建:我按照教程安装了Keil MDK-ARM软件,配置了开发环境。

Keil软件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包括代码编辑、编译链接、调试和仿真等功能。

3. 硬件平台搭建:我使用STM32开发板搭建了硬件平台。

我熟悉了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和引脚配置,了解了各个外设接口的使用方法。

4. 编程实践:在理解了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后,我开始进行编程实践。

我编写了GPIO输入输出、串口通信、定时器中断等程序,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STM32的基本外设使用。

5. 调试与优化:在编程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调试,最终解决了问题。

我还对程序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程序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实训收获通过这次实训,我掌握了STM32微控制器的开发流程和基本外设的使用方法。

我学会了使用Keil MDK-ARM软件进行编程和调试,了解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

同时,我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望未来这次实训让我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我将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

STM32实验报告

STM32实验报告

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一、实验要求1.熟悉使用STM32F103ZET6开发板2.利用C语言程序实现一个灯闪烁二、电路原理图图1-1 LED灯硬件连接图三、软件分析1.本实验用到以下3个库函数(省略了参数):RCC_DeInit();RCC_APB2PeriphClockCmd();GPIO_Init();2.配置输入的时钟:SystemInit()主要对RCC寄存器进行配置,GPIOA连接在APB2上,因此RCC_APB2PeriphClockCmd()函数需要使能APB2Periph_GPIOA3.声明GPIO结构: PF6~PF10口配置为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0;4.应用GPIO口:点亮LED1有五种方法①ODR寄存器法:GPIOA->ODR=0xffbf;②位设置/清除寄存器法:GPIOA->BRR|=0X001;③方法③只适用于GPIOx_BSRR寄存器④GPIO_WriteBit()函数法:GPIO_Write(0xffbf);⑤置位复位库函数法:GPIO_ResetBits(GPIOF,GPIO_Pin_8);5.主函数程序:int main(void){RCC_Configuration(); /* 配置系统时钟 */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 for(;;){GPIOF->ODR = 0xfeff; /* PF8=0 --> 点亮D3 */Delay(600000);GPIOF->ODR = 0xffff; /* PF8=1 --> 熄灭D3 */Delay(600000);}}四、实验现象下载程序后开发板上的LED1灯闪烁五、总结通过对本实验可以发现,和51等8位单片机相比,STM32对I/O端口的操作变得复杂了许多。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的电容测量仪,通过测量电容值来评估电容器的性能。

实验原理: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绝缘介质组成。

电容的大小与导体板之间的距离和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本实验采用了简单的充放电方法来测量电容值。

实验步骤:
1. 搭建电路:将待测电容器与STM32开发板相连,利用STM32的GPIO 口来控制充放电电路。

2. 设计程序:根据测量电容的原理,设计一个程序来控制充放电过程,并测量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

3. 采集数据:通过程序获取充放电时间,并计算出电容值。

4. 显示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电容值通过串口或LCD显示出来,以便用户查看。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
阻和电感等元件的影响导致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容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并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TM32的电容测量仪。

我们还发现了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的建议。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测量电容值,并评估电容器的性能。

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电容测量仪的设计,提高测量精度,并尝试应用更复杂的测量方法来提高测量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电容测量仪与其他传感器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功能的电子测量系统,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stm32 实验报告

stm32 实验报告

stm32 实验报告STM32 实验报告一、引言STM32是一款由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32位单片机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资源等特点。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学习和实践STM32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STM32单片机,实现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通过该实验,我希望能够熟悉STM32的开发环境,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和编程方法,并能够成功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三、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STM32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LCD显示屏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开发环境搭建:下载并安装STM32CubeIDE,配置开发环境。

这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支持STM32系列的开发和调试。

3. 编写代码: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温度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和显示。

在编写代码过程中,需要熟悉STM32的寄存器和外设配置,以及相关的函数库。

4. 编译和烧录:将编写好的代码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然后使用JTAG或SWD接口将可执行文件烧录到STM32单片机中。

5. 测试和调试:将STM32单片机连接到电源,观察LCD显示屏上是否正确显示当前的温度数值。

如果有错误或异常情况,需要进行调试和排查。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在LCD显示屏上,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的温度数值,并且该数值能够实时更新。

通过与实际温度计的对比,我发现该系统的测量结果相当准确。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STM32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搭建开发环境、编写代码、编译和烧录程序,并且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的交流,我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STM32单片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更复杂的项目,并挖掘出更多的潜力。

STM32-ARM-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TM32-ARM-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设计专题:综合实验二类: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班级:小组成员(1)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2)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3)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20XX年XX月XX日一、本实验主要内容及要求本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ARM内部的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设计。

实验要求如下:1、采用STM32开发板上的12位A/D转换器(参考电压3.3V)采集电位器测试点的电压值。

电位器与A/D的输入通道14相连接。

2、当按下Key键之后任意旋转电位器,利用A/D转化器采样20组电压值(每1ms采样一次,使用定时器TIM2计时),并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当前电压值,当再次按下Key键之后将20组电压值存入到FLASH中。

3、复位后按下Temper键将保存的20组电压值在液晶屏幕中央绘制出波形(要求各点连接,每个点为5个像素,要有坐标系)。

1)横坐标为“1~20”,每个横坐标之间的间隔为8个像素点;2)纵坐标为电压值“0V,1V,2V,3V,4V”,相邻坐标之间的为10个像素点。

4、在液晶屏合适的位置显示组名、姓名、学号、开发日期等信息。

可利用STM32开发板的资源扩展其他自定义功能(如增加温度采集通道、当前采样频率显示和设置、采样率调节等)。

二、硬件框图本次实验的硬件部分主要是计算机和STM32两个部分,对于计算机部分不做过多的介绍,下面着重介绍STM32中的与本实验相关模块。

1.1 ADC模块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

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

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

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模拟看门狗特性允许应用程序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出用户定义的高/低阀值。

ADC的输入时钟不得超过14MHz,它是由PCLK2经分频产生。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STM32作为一款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芯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次实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嵌入式STM32进行开发,下面我将对此进行总结和报告。

一、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硬件环境搭建:使用Keil软件,连接STM32开发板,配置开发环境。

2. STM32开发基础:学习STM32芯片的基本原理,掌握芯片的寄存器操作和GPIO口的使用。

3. 外设驱动开发:学习各种外设的驱动开发,包括串口通信、定时器、PWM、ADC等。

4. 应用开发实例:通过实例演示,掌握如何将STM32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LED灯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检测等。

二、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掌握了嵌入式STM32的基本开发流程和方法,了解了硬件环境的搭建和开发环境的配置。

2. 学会了使用STM32的各种外设,并能够进行驱动开发和应用实例演示。

3. 提升了编程能力和调试能力,掌握了如何进行调试和排错。

4. 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三、实训反思本次实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训时间较短,内容较多,有些内容没有掌握的很熟练。

2. 实训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3. 在实际项目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了解项目需求和具体实现方法。

四、实训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嵌入式STM32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实际应用和项目开发,提高自己的编程和调试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语:本次嵌入式STM32实训,让我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开发方法和技巧,也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嵌入式STM32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更高质量的项目开发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各种物理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其中,STM32是一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嵌入式STM32实训的基本概念、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

一、实训概述嵌入式STM32实训是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训课程。

在实训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STM32芯片进行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二、实验流程1.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STM32开发板、USB线、LED灯、电阻、跳线帽等;软件包括Keil、ST-Link等。

2. LED闪烁实验首先进行LED闪烁实验。

将LED灯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LED灯不断闪烁。

实验结果显示,LED灯可以正常闪烁,表明硬件和软件配置正确。

3. 温度检测实验接下来进行温度检测实验。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传感器可以正常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4. 按键控制实验最后进行按键控制实验。

将按键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按键可以控制LED灯的开关。

实验结果显示,按键可以正常控制LED灯的开关。

三、实验结果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STM32芯片的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技术,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STM32芯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求。

四、总结嵌入式STM32实训是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训课程。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STM32芯片的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技术,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STM32芯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求。

STM32 ARM 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TM32 ARM 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TM32-ARM-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设计专题:综合实验二类: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班级:小组成员(1)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2)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3)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XX月XX日一、本实验主要内容及要求本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ARM内部的A/D 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设计。

实验要求如下:1、采用STM32开发板上的12位A/D转换器(参考电压3.3V)采集电位器测试点的电压值。

电位器与A/D的输入通道14相连接。

2、当按下Key键之后任意旋转电位器,利用A/D转化器采样20组电压值(每1ms采样一次,使用定时器TIM2计时),并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当前电压值,当再次按下Key键之后将20组电压值存入到FLASH中。

3、复位后按下Temper键将保存的20组电压值在液晶屏幕中央绘制出波形(要求各点连接,每个点为5个像素,要有坐标系)。

1)横坐标为“1~20”,每个横坐标之间的间隔为8个像素点;2)纵坐标为电压值“0V,1V,2V,3V,4V”,相邻坐标之间的为10个像素点。

4、在液晶屏合适的位置显示组名、姓名、学号、开发日期等信息。

.可利用STM32开发板的资源扩展其他自定义功能(如增加温度采集通道、当前采样频率显示和设置、采样率调节等)。

二、硬件框图本次实验的硬件部分主要是计算机和STM32两个部分,对于计算机部分不做过多的介绍,下面着重介绍STM32中的与本实验相关模块。

1.1ADC模块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

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

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

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模拟看门狗特性允许应用程序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出用户定义的高/低阀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用同样的方法,将Groups定位到CORE和USER下面,添加需要的文件。这里我们的CORE下面需要添加的文件为core_cm3.c,startup_stm32f10x_md.s,USER目录下面需要添加的文件为main.c,stm32f10x_it.c,system_stm32f10x.c.这样我们需要添加的文件已经添加到我们的工程中去了,最后点击OK,回到工程主界面
while(1)
{
t=KEY_Scan();//得到键值
if(t)
{
switch(t)
{
case 1:
LED0=!LED0;
break;
case 2:
LED1=!LED1;
break;
case 3:
LED0=!LED0;
LED1=!LED1;
break;
}
}else delay_ms(10);
}
}
3、实验现象:
1.12、下面我们要告诉MDK,在哪些路径之下搜索相应的文件。回到工程主菜单,点击魔术棒,出来一个菜单,然后点击c/c++选项.然后点击Include Paths右边的按钮。
弹出一个添加path的对话框,然后我们将图上面的3个目录添加进去。记住,keil只会在一级目录查找,所以如果你的目录下面还有子目录,记得path一定要定位到最后一
按下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
按下就红灯亮,按下就红绿亮。
五、实验与总结
有了上次实验,这次试验相对来说难度没那么大,使用固件库的基本流程都已学会,可以说是比较熟悉了。而由于借出过一次软件了,所以对软件也比较熟悉,操也作起来比较熟练,没有第一次那么陌生了,慢慢来总会有进步的。
对于这次试验,感觉没什么难度,可能是比较熟悉的原因吧,很快就可以做好了。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嵌入式程序设计流程。
2、熟悉STM32固件库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编程使用I/O口作为输入,控制板载的两个LED灯。
2、使用固件库编程。
三、实验设备
硬件:PC机一台
MINI STM32开发板一套
软件:RVMDK V3.8一套
Windows XP一套
四、实验步骤
1、设计工程,使用固件库来编程设置。
1.1、在这里我们建立一个文件夹为: STM32-Projects.
点击Keil的菜单:Project–>New Uvision Project,然后将目录定位到刚才建立的文件夹STM32-Projecst之下,在这个目录下面建立子文件夹shiyan1,然后定位到shiyan1目录下面,我们的工程文件就都保存到shiyan1文件夹下面。工程命名为shiyan1,点击保存.
1.8、定位到目录: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将里面的三个文件stm32f10x.hsystem_stm32f10x.csystem_stm32f10x.h,复制到我们的USER目录之下。
1.2、这里我们定位到Sni板子是这个型号。
1.3、弹出对话框“Copy STM32 Startup Code to project….”,询问是否添加启动代码到我们的工程中,这里我们选择“否”,因为我们使用的ST固件库文件已经包含了启动文件。
1.6、我们将文件加入我们的工程中去。右键点击Target1,选择Manage Components
1.7、把将固件库包里面相关的启动文件复制到我们的工程目录 CORE 之下。
打开官方固件库包,定位到目录。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CoreSupport 下面,将文件core_cm3.c 和文件 core_cm3.h 复制到 CORE下面去。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startup\arm 下面,将里面所有的文件同样复制到 CORE 下面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下载的时候老是检查不到通道,试过很多种方法都没有成功,这就导致我们这组最后没有验收。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首先检查配置和代码,但是发现都没错。我们求助很多同学,但最后都没有解决,后来快下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得它竟然可以了。。。。
我想应该是数据线的问题吧,或者是USB接口的问题,导致下载器一直检查不到板。
然后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 下面的4 个文件main.c,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c,stm32f10x_it.h复制到 USER 目录下面
1.9、Project Targets 一栏,我们将 Target 名字修改为Template, 然后在 Groups 一栏删掉一个,建立三个Groups :USER,CORE,FWLIB.点击OK.可以看到我们的Target 名字以及Groups 情况。
1.16、编译代码,可以看到生成了hex文件,这个文件我们用mcuisp下载到mcu。
1.17、编译结果
2、编写代码,实现I/O编程及LED控制;
#include "led.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sys.h"
#include "key.h"
int main(void)
1.10、往Group里面添加我们需要的文件。右键点击点击Tempate,选择选择Manage Components.然后选择需要添加文件的Group,这里第一步我们选择FWLIB,然后点击右边的Add Files,定位到我们刚才建立的目录STM32F10x_FWLib/src下面,将里面所有的文件选中(Ctrl+A),然后点击Add,然后Close.
1.4、接下来,我们在Template工程目录下面,新建3个文件夹CORE, USER,
STM32F10x_FWLib。USER用来放我们主函数文件main.c,以及其他包括system_stm32f10x.c等等,CORE用来存放启动文件等,STM32F10x_FWLib文件夹顾名思义用来存放ST官方提供的库函数源码文件.
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学会应该仔细做实验,做好每一步,争取不要给它出错的机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5、.打开官方固件库包,定位到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固件库包的目录。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下面,将目录下面的src,inc文件夹copy到我们刚才建立的STM32F10x_FWLib文件夹下面。
{
u8 t;
SystemInit(); //系统时钟设置
delay_init(72);//延时初始化
NVIC_Configuration();//设置NVIC中断分组2:2位抢占优先级,2位响应优先级
LED_Init();//初始化与LED连接的硬件接口
KEY_Init();//初始化与按键连接的硬件接口
级子目录。然后点击OK.
1.13、定位到c/c++界面,然后复制“STM32F10X_MD,USE_STDPERIPH_DRIVER”到Define里面。
1.14、把编写好的主函数放在USER里。
1.15、下面还需要配置,让编译之后能够生成hex文件。同样点击魔术棒,进入配置菜单,选择Output。然后勾上下三个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