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 》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

《雪孩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雪孩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教育学生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通过影片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美术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会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学生活动补充修改反思(—)导入新课同学们,活动时间我们欣赏了美术片《雪孩子》。
大家想一想,影片着力刻画的主要形象是谁?(板书:雪孩子)雪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谁能概括地说一说?(当兔妈妈出去找萝卜时,雪孩子成了小兔子的好伙伴;当小松鼠和小鸟遇难时,雪孩子救了他们;小兔家失火时,雪孩子救了小兔子,而自己化成了水。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影片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理解和学习雪孩子那崇高的思想品质。
(二)评析影片过渡: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了森林,覆盖了原野,兔妈妈要出去找萝卜,小兔于很想跟着去。
可是外面很冷,一个人在家又很孤单,兔妈妈想起堆一个雪孩子与小兔子做伴。
让我们看剪辑镜头,看一看免妈妈和小免于是怎样把雪孩子堆出来的?(观看剪辑片断一)(1 、用雪做身躯;2 、竹叶当头发;3 、竹筐做帽子;4 、用龙眼核做眼睛;5 、红萝卜做鼻子。
)过渡: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一个活泼可爱的雪孩子诞生了,很快就成了小兔子的好伙伴、好朋友。
雪孩子是怎样和小兔玩耍的?(观看剪辑镜头二)(雪孩子和小兔子在广阔的森林中、雪野上、冰面上滑雪、溜冰、跳舞,他们玩得可高兴啦。
雪孩子帮助小兔子摆脱了孤独,让兔妈妈放心地出去找萝卜。
)过渡语:小兔子玩累了,他邀请雪孩子到家里烤火。
雪孩子却执意不肯,为什么?(因为雪孩子是雪的身躯,遇到火会融化的。
)是啊,冰天雪地的田野、森林才是雪孩子的家。
雪孩子虽然是雪的身躯,却有一副火热的心肠。
请大家看小松鼠和小鸟遇到了什么危险,雪孩子是怎样救助他们的?(观看剪辑片断三)(用帽子接住从树上跌下的松鼠;用帽子温暖了冻僵的小鸟)过渡语:救助了小松鼠和小鸟后,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歌,说明他现在心情怎样?从这里我们看出雪孩子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有什么样的美好心灵?(板书:助人为乐纯洁善良)过渡语:玩累了的小兔子回到家里倒头便睡,不料炉灶里的火燃着了灶边的木柴,又燃着了房子,刹时间,小兔家燃起了熊熊大火。
《雪孩子》教学设计(通用5篇)

《雪孩子》教学设计《雪孩子》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孩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孩子》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教具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二、看图自读课文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2、指导朗读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幼儿园优质课-《雪孩子》教案

《雪孩子》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雪孩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孩子》教案1一、揭示课题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你们见过雪孩子吗?二、看图自读课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再图文对照,练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合作学习,认记生字1、提出初读时遇到的困难。
2、利用自己喜欢的猜读、查生字表、问同学等多种识字方法,再读生字和课文。
3、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五、朗读感悟1、课件展示最后一幅图,想想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2、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六、字词练习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
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八、实践活动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阅读儿歌《堆雪人》。
九、资料袋儿歌:堆雪人寒风吹,雪花飘,堆个雪人个子高。
我给雪人穿单衣,外面又套大棉袄。
太阳公公怕他热,把他的衣裳全脱掉。
光着身子还冒汗,越流汗水个越小。
《雪孩子》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说一说,猜一猜,并理解故事情节。
2、欣赏故事,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3、能简单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听故事,看图理解故事情节。
难点: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太冷了天上会怎么样呢?(下雪)出示课件雪景师:下雪天我们可以怎么玩呢?虽然我们这儿不是太冷,所以下雪的机会也比较少,但是我们有些小朋友冬天有去过仙女山、金佛山这些地方,在那里就可以玩雪。
(堆雪人)出示玩雪课件师:"小朋友们,今天你看谁到我们班来了?"(雪孩子,雪人)"雪孩子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会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雪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雪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雪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1设计意图《雪孩子》是一节语言活动,故事语言浅显,简洁,生动地表现了雪孩子奋不顾身从火中救出小白兔,自己却溶化成水,经过太阳一晒,又变成天上一朵朵漂亮的白云的经过。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雪遇热溶化成水。
2、认真观测画面,了解雪孩子舍身救兔宝宝的动人情节。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育想象力。
活动预备:大图书、照片。
活动过程:一、组织谈话,引发倾听故事的爱好。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2、冬天会下什么?(雪)3、你会和雪玩什么游戏?4、小结:小伙伴喜爱跟雪玩游戏,兔宝宝也喜爱和雪玩游戏,你想不想听听兔宝宝和雪玩什么游戏?(想)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兔宝宝和雪的故事,故事的名称叫:“雪孩子”二、引导幼儿逐幅观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观测画面一、二、三(1)天上下了雪,家里没有东西吃了?猜猜兔妈妈会去干什么?兔宝宝会怎样?妈妈有没有答应?为什么?(2)老师小结:兔妈妈要出去找东西,没有带兔宝宝,为了让兔宝宝乖乖在家里,兔妈妈会怎样做?2、观测画面四、五(1) 兔妈妈想什么方法?雪孩子头上、脖颈上有什么?(2)老师小结:兔宝宝和雪孩子玩了一会儿,天气真冷,兔宝宝会怎样做?3、观测画面六、七、八(1)兔宝宝回到家里干什么?兔宝宝困了以后干什么?(2)老师小结:兔宝宝睡了,猜猜雪孩子在干什么?4、观测画面九、十雪孩子在干什么?看见了什么?5、观测画面十一、十二(1)雪孩子冲进兔宝宝的家,身上感觉怎样?雪孩子最怕什么?为什么?(2 )雪孩子有没有救出兔宝宝?6、观测画面十三、十四(1)兔妈妈回来发觉了什么?它会怎样说?(宝宝,快点醒醒!家里着火了,你怎么躺在这里?)(2)兔宝宝会怎么说?兔宝宝有没有找到雪孩子?7、观测画面十五、十六(1)雪孩子变成了什么?(水)变成水的雪孩子,后来还会变成了什么?(2)老师小结:雪孩子变成了水气,轻轻地往往上飘呀飘呀,一贯飘到蓝蓝的天上,变成了一朵白云,他微笑着朝兔妈妈、兔宝宝招招手呢。
语文教案《雪孩子》原文+教学设计、说课

语文教案《雪孩子》原文+教学设计、说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雪孩子》一课。
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感悟情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雪孩子的善良、勇敢,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
难点:课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雪景视频,让学生感受雪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形象。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理解生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含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勇敢。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雪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孩子》2. 生字词:雪、孩子、善良、勇敢、奉献等。
3. 重点句子: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勇敢地跳进了火海。
4. 情感体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雪孩子的短文。
(3)思考:雪孩子的善良、勇敢品质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示例:雪孩子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小精灵。
他为了救小白兔,勇敢地跳进了火海。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学做雪孩子”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4、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字写正确、美观。
2、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瞧,太阳晒着太阳,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
”和“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听清了: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天地,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现象)猜出来了吗?对,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雪(板书:雪)。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播放动画)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把它圈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
二、初读课文1、**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读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2、生字过关。
(1)**读生字: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这么好,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小朋友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三、感知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指导朗读(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雪孩子》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雪孩子》教学设计合集15篇《雪孩子》教学设计合集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孩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孩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
认识1个偏旁“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1、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2、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1、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图片。
2、有条件的地方,带领学生玩一次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二、看图自读课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指名读课文。
2、学生评议。
3、课文讲雪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四、学习生字、词1、指名学生读。
2、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五、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看图,说图的内容,读一读:⑴ 说图上是一片什么景象?⑵ 指名读第一节:(引导学生读准轻声。
)2、看图说图意,读第二节:⑴ 雪孩子怎么样?⑵ 男生读。
⑶ 学生评读:(引导学生读出“漂亮”一词的喜欢的语气。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有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
二、看图、说图、朗读1、交流三自然段:⑴ 说图意。
⑵ 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⑶ 理解又唱又跳:(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⑷ 说一说又()又()的词语。
⑸ 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三、学习小组交流学习四──七自然段1、教师指导,读出语气的变化。
2、小组质疑,互帮互学。
3、小组比赛读。
四、师生对话,学习八自然段1、雪孩子化了,上哪去呢?(用本节中的一句话回答)2、指导朗读: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雪孩子 》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雪孩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
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感受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深厚情谊。
理解雪孩子变成白云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讲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朗读法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讨论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和勇敢精神。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雪的美丽和神奇。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雪吗?”“你们在雪地里玩过什么游戏?”2.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教师进行讲解。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孩子》是一节语言活动,故事语言浅显,简洁,生动地表现了雪孩子奋不顾身从火中救出小白兔,自己却融化成水,经过太阳一晒,又变成天上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的经过。
既形象地表现了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又结合自然现象说明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这一科学道理,在趣味性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一方面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故事中的科学现象,很好的满足了幼儿的探索需要。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力还不够。
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使幼儿知道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识。
3,.理解故事内容,记住重要情节,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重点:
结合教材特点和目标要求,确定活动重点为:理解故事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活动难点
从幼儿的现有水平出发设定的难点是:知道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识。
活动准备:
雪孩子图片,相关头饰,《雪孩子》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使生动鲜活的画面吸引幼儿,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对故事更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边出示雪人图片边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你看谁到我们班来了(雪孩子,雪人)“雪孩子今天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会是什么事情呢?”然后引出故事。
(二)、教师有感情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子叫什么?
2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雪孩子去哪里了?
(三):运用课件,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并感受雪孩子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本节活动中的重点,因此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将故事分为四段,让幼儿视听结合,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
1运用欣赏法引导幼儿欣赏课件第一段后,提问:兔妈妈为了不使小白兔感到孤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引导幼儿体验小白兔对雪孩子的喜爱之情。
2.欣赏课件第二段后,提问:堆好雪人,小白兔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你认为这时雪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3.欣赏课件第三段后,提问: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
(引导幼儿学说雪孩子的对话,学习词冲、跑,进一步体验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急切的心情)
4.欣赏课件第四段后,提问:兔妈妈回来了,是谁救了小白兔?雪孩子去哪里了?变成
了什么?为什么?
(此环节采用的媒体课件,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动物形象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使得故事内容更加生动,角色更加鲜活,幼儿也更感兴趣。
运用视听结合法,通过设计的提问引导幼儿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引导幼儿体验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事件。
同时使本次活动的重点得到落实。
)
5、幼儿分组讨论,进行讨论:
在此环节我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并思考:“雪孩子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最后雪孩子自己怎样了?”“你认为雪是怎样变成云的?”
(四)、活动延伸部分:
1.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幼儿探索水的三态变化,进一步理解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科学原理。
2、课后通过将故事磁带及角色头饰放在表演区,小朋友们可以欣赏和表演故事,进一
步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美德。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拓展幼儿思维使幼儿从故事中了解、体会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然后我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
因为活动前幼儿已储备雪遇热融化,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初步经验,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运用实验法,并让幼儿展开讨论,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科学原理,从而使活动的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