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合集下载

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渝黔(渝万)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渝黔(渝万)铁路工程建设变更设计管理工作,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铁建设〔2012〕253号)、《关于细化铁路建设项目Ⅰ类变更设计文件要求的通知》(鉴综函〔2011〕296号)、《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试行)》(建建〔2007〕72号)、《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规定》(铁建设〔2009〕171 号)、《铁路建设管理人员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铁建设〔2012〕42 号)、《铁道部关于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铁计〔2012〕30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渝黔(渝万)铁路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变更设计是指施工图经施工图审核单位审核合格、加盖施工图审核专用章,并加盖渝黔(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施工图审核专用章发送后,至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后半年内变更设计的活动。

第三条变更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使用功能前提下,严格按照国家、铁路总公司及公司建设、投资管理规定控制工程投资。

第四条变更设计必须遵守“先批准、后实施,先设计、后施工”原则,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变更设计。

第二章变更设计分类第五条按照《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铁建〔2012〕253号)之规定,变更设计分为Ⅰ类、Ⅱ类。

第六条对初步设计审批内容进行变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Ⅰ类变更设计。

1、变更批准的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重大方案、重大工程措施:建设规模系指工程范围,车站(段、所)规模。

主要技术标准系指铁路等级、正线数目、设计行车速度、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或最大坡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度、闭塞类型或行车指挥方式与旅客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建筑限界。

重大方案及重大工程措施系指:1)线路方案有较大改变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小于批准最小半径的;2)路基与桥梁相互变化连续长度500米及以上的,路基与隧道(明洞)相互变化连续长度50米及以上的;3)车站站位调整的;4)轨道类型变化的;5)跨度100米及以上桥梁跨度或桥位发生变化,特殊桥梁结构类型变化的;6)隧道增设或减少泄水洞的,辅助坑道长度增加300米以上,围岩类型连续变化引起投资增加超过800万元的;7)通信传输系统速率等级、长途通信光缆纤芯数量、GSM-R 移动通信系统场强覆盖原则、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点设置原则、通信综合网管等系统中心方案发生变化的;8)调度方式、闭塞方式、列控等级、连锁制式、驼峰及编组站制式、主要系统设备重大技术标准变化的;9)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工务段、铁路局级总机系统接入方式、监控子系统设置原则变化的;10)电力变配电所分布方案、主要供电设备类型、运动及电力调度方案变化的;11)牵引供电方式、外部电源电压等级、牵引供电设施分布方案、主要牵引供电设备类型、接触网悬挂类型等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接触线、张力、支柱、零部件)、远动及牵引供电调度方案变化的;12)站房结构形态、高度、面宽,结构体系等建筑方案、主要结构变化的;13)站台雨棚结构类型(有柱站台与无柱站台)变化;14)给水站水源类型、污水排放标准发生改变的;15)依法或依照相关规定需要补充办理环评手续的环保工程变化。

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二○○七年八月成都目录前言1 总论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目的和指导思想 (3)1.3环境要素选定与评价范围 (3)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2工程分析 (7)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0)3.1自然环境 (10)3.2生态环境 (12)3.3社会环境 (13)3.4环境质量现状 (1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4.1评价内容 (17)4.2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 (17)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4.4 工程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 (5)4.5 水土保持方案 (6)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5.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5.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5.3水环境影响评价 (11)5.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5)5.5 固体废物和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16)6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及投资估算 (19)6.1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19)6.2 环保投资估算 (24)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7.1本项目收益 (25)7.2损失部分 (25)7.3效益总和 (26)7.4无法量化的社会效益 (27)7.5小结 (28)8评价结论 (29)8.1线路方案合理性分析结论 (29)8.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9)8.3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 (30)附件:1、《关于新建铁路渝利线工程穿越玉峰山森林公园征求意见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14号);2、《关于请求同意渝利铁路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2号);3、《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渝利铁路建设拟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环保问题的复函》(长寿府函[2007]46号)前言工程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西起重庆市江北区,向东途经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正线长度259.264 km,投资297.3亿元。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引言铁路线路改造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背景铁路线路改造项目旨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缩短行程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该项目计划改造既有线路,包括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

3.环境评价方法3.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噪音和振动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地观察,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大气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以及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采取湿法施工等措施来控制扬尘;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列车,减少尾气排放。

4.2 水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对地下水的开采和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4.3 噪音和振动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周边居民的主要噪音来源是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轨噪音和运营设备的噪音。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建议在新线路设计中考虑隔音措施,加装噪音屏障,调整车辆运行速度等。

4.4 生态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动植物迁徙、生境破坏等。

我们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5 社会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周边居民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贵阳轨道交通环评报告

贵阳轨道交通环评报告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二○○九年三月成都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市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下辖一市三县,总面积8034km2,规划城区约495 km2,现状全市总人口达到355.14万人,城区人口161万人,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贵阳市机动化发展迅速,2006年,机动车拥有突破27万辆,比2000年增长近3倍,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很大压力。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增加,交通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不但造成交通拥堵,还将导致资源、能源短缺,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用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山地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不足将成为贵阳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

按照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同时进一步贯彻贵州省近年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城市用地开发的引导和控制、满足较长距离快速出行,还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城市应对不良气候等部分突发情况的应变保障措施。

基于以上背景,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8年贵阳市政府以筑府通【2008】10号文件批复通过。

该规划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线网规模约为139.3公里,设置车站72座,其中换乘站8座。

随后,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3月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该规划对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建设安排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贵阳市2010~2020年的近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度55.95km,其中,地下线长34.41公里,占61.5%,地面及高架线长21.88公里,占38.5%。

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在重庆市组织验收工作组召开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简称:渝黔铁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

参加会议的有:建设单位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单位成渝客专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客站建设指挥部、重庆建设指挥部、贵阳建设指挥部,设计和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长沙中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通达监理有限公司、中铁二院监理公司、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环保监理单位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验收调查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会议邀请了3名专家,与会代表共计65人组成验收工作组(名单附后)。

会议代表和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对环保执行情况的介绍和调查单位对调查报告内容的介绍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主要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渝黔铁路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和贵州省北部地区,正线北起重庆市,自重庆西站引出后,向南经綦江,进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经遵义市、息烽县接入贵阳市新客站贵阳北站。

线路总长度518.571km,其中正线重庆西(含)至贵阳北(不含)长度345.376km,重庆枢纽线路长度138.683km,贵阳枢纽线路长度34.512km。

巴南至綦江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建设工程拟使

巴南至綦江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建设工程拟使

重庆巴南至綦江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建设工程拟使用林地可研报告、查验报告及林木采伐作业设计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人:重庆铁发建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三月编制说明一、本招标文件以《公路工程标准勘察设计招标文件》(交公路发[]号)为基础并结合本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二、除特别说明外,本招标文件中提及的“近年”指的是从年月日始,至本项目投标截止之日止。

目录第一章招标公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错误!未指定书签。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资格审查条件(资质最低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资格审查条件(业绩最低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资格审查条件(人员最低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资格审查条件(信誉最低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一:开标记录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二:问题澄清通知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三:问题的澄清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四:中标通知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五:确认通知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评标办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评标办法前附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合同条款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合同协议书格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技术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投标函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授权委托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投标保证金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资格审查资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投标人基本情况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近年完成的项目情况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拟委任的主要人员汇总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主要人员资历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公示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承诺函错误!未指定书签。

铁路工程隧道出洞方案

铁路工程隧道出洞方案

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YQZQ-10标段王家寨二号隧道出洞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项目负责人:中铁三局集团渝黔铁路土建10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四月渝黔铁路10标王家寨2#隧道出洞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 - 2 -1.1工程概况....................................................................................................................................... - 2 -1.2地形地貌....................................................................................................................................... - 2 - 2.出洞开挖施工方案 ............................................................................................................................... - 2 -2.1 洞外施工...................................................................................................................................... - 3 -2.2 洞内施工...................................................................................................................................... - 4 - 3.施工步骤 ............................................................................................................................................... - 4 -3.1 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 4 -3.2 洞口管棚施工.............................................................................................................................. - 5 - 4.监控量测 ............................................................................................................................................. - 11 -4.1 监控量测项目............................................................................................................................ - 11 -4.2 点位布设.................................................................................................................................... - 11 -5、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 - 14 -5.1劳动力配置......................................................................................................................................... - 14 -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监测设备的配置..................................................................................... - 14 -6、应急预案 ............................................................................................................................................. - 15 -7.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 - 17 -中铁三局集团渝黔铁路10标第三分部- 1 -渝黔铁路10标 王家寨2#隧道出洞方案中铁三局集团渝黔铁路10标第三分部- 2 -王家寨2#隧道出洞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王家寨2号隧道位于息烽县养龙司乡,全长141m ,起讫里程DK265+629~DK265+770。

铁道部成渝城际高铁环评报告

铁道部成渝城际高铁环评报告

铁道部成渝城际高铁环评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渝地区的交通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铁道部计划修建一条连接成都和重庆的城际高铁。

本报告就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项目规模该城际高铁全长约430公里,起自成都,止于重庆。

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共设有6个车站,每10-15公里设置一个支线车站。

该高铁线路为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运营期限为50年。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自然环境影响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城际高铁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修建高铁需要大量土地,可能导致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然而,在选址和规划过程中,会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高铁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可能对当地水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确保对当地水环境的最小化破坏。

-生物多样性保护:城际高铁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如破坏或切断动植物的迁徙通道。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2.社会经济影响城际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拥堵改善:修建城际高铁将有效缓解成渝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就业机会增加:城际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将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包括建设工人、运营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等。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城际高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以下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选址与规划:在选址和规划方面,将优先选择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区域,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水资源保护:采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对当地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生态恢复与保护:对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

-噪音控制:采取有效的噪音隔离、吸声材料等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0
2.1 工程概况........................................................................................ 10 2.2 工程分析........................................................................................ 14
目录
1 总 论 .....................................................................................................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5 1.3 环境要素的选定及评价等级.......................................................... 5 1.4 评价范围及时段.............................................................................. 6 1.5 评价标准.......................................................................................... 7 1.6 环境保护目标.................................................................................. 7
3 沿线环境概况 ....................................................................................... 25
3.1 自然环境........................................................................................ 25 3.2 社会环境概况................................................................................ 30
根据铁道部计划司的委托,中铁二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评价单位于 2009 年 2 月~3 月对现场进行了踏勘、调查,并开 展现场监测、收集资料和公众参与等工作,按照评价导则、技术规范, 于 2009 年 4 月编制完成了《改图 前言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4
4.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4 4.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45 4.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6 4.4 评价小结........................................................................................ 51
改建铁路
重庆至贵阳线
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国环评证 甲字第 3210 号 二○○九年四月 成都
前言 重庆至贵阳铁路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和贵州省北部地区,新建线路北 起重庆市,自新重庆站引出后,向南经綦江,进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境内,经遵义市、息峰县接入贵阳市新客站贵阳北站,线路全长 344.365km。 本工程永久占地 1417.30hm2,临时占地 1057.87hm2,全线需填方 1347.85×104m3,挖方 6412.12×104m3,外借方 236.80×104m3,弃方 5301.08×104m3。全线共设车站及线路所共 27 座,其中客运站 2 个, 中间站 14 个,越行站 6 个,集装箱中心站 1 个,线路所 4 个。共有桥 梁 274 座-108770.47 延长米;新建隧道共 147 座 193675m,改建隧道 共 8 座 1345m。工程总投资估算为 504.15 亿元,总工期为 5 年。 重庆至贵阳铁路的建设对构建我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 完善西南地区区际干线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是完善我国京广线以西重要的南北向铁路骨干通道的需要;是 解决渝黔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需要;是促进西南、西北、华南三大经 济区合作和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渝黔间交通条件,促进渝黔两省市经 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构建重庆、川东、川北大能力出海通道,进一 步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 根据铁道部的安排,本铁路的勘察设计任务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原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中铁二院)承担。 2009 年 3 月,中铁二院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文件。 本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属于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第 一类鼓励类第二十项铁路行业的第 2 小项“既有线路提速及扩能”项 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 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 号)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