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

合集下载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专间(备餐间、冷荤凉菜间、烧卤熟食切配间、裱花间、沙律间、生食水产品、集体用餐分装间等)食品安全管理。

三、专间设置与要求1. 专间应具备独立的操作空间,标志明显,面积与单位规模、供餐人数相适应。

2. 专间内应设置预进间、工用具洗消设施、脚踏式有盖污物容器、悬挂式紫外线杀菌灯、通风排气系统、温度计等设施设备。

3. 专间内应保持无蝇、无蟑螂、无老鼠、无昆虫活动,温度控制在25℃以下。

4. 专间内不得设置煤气灶等污染性设施,地面不得设明沟。

5. 专间应设有食品输送窗,未经清洗消毒的瓜果、蔬菜、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专间。

四、人员管理1. 专间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专间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培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专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卫生制度,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触摸未经清洗消毒的食品外包装袋等食用品、工用具后,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或更换清洁手套后,方能接触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五、食品加工与管理1. 专间内应实行“五专”(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洗手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制度。

2. 专间内加工制作的食品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3. 专间内不得加工制作有毒、有害、变质的食品,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4. 专间内加工制作的食品应在保质期内供应,不得供应过期、腐败、变质的食品。

5. 专间内应定期对工用具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设施使用说明书要求。

六、卫生与消毒1. 专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设施使用说明书要求。

2. 专间内空气消毒应每餐(或每次)使用前进行,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加工制作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并做好记录。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

第三条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对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负责。

第二章专间(备餐间)设置与卫生要求第五条专间(备餐间)应设置在清洁、明亮、通风良好的区域内,与污染源要保持一定距离。

第六条专间(备餐间)的面积与设施应根据经营规模、供餐品种及数量合理配置,确保食品安全。

第七条专间(备餐间)内部应铺设防滑、易清洁的地面,墙面、顶面及设施设备应易于清洁消毒。

第八条专间(备餐间)应设置独立的进货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第九条专间(备餐间)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一)食品储存柜(箱)、操作台、洗涤池、消毒池、冷藏设施等;(二)独立的空调设施,确保温度控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三)清洁剂、消毒剂、洗手液等清洁消毒用品;(四)食品容器、工具、设施及包装材料等;(五)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设施设备。

第十条专间(备餐间)内部应实行卫生分区管理,明确区分生食与熟食、直接入口食品与非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等。

第十一条专间(备餐间)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卫生整洁。

第三章食品采购与储存第十二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第十三条食品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二)采购的食品应来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三)采购的食品应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得使用;(四)采购的食品应有完整的进货凭证、产品合格证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十四条食品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食品应按照种类、用途、批次等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二)食品应存放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确保食品安全;(三)易腐食品应尽快使用,不宜长时间存放;(四)已开封的食品应标注开封日期、使用期限等信息。

酒店食品卫生安全专间管理制度

酒店食品卫生安全专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酒店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顾客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专间定义专间是指酒店内用于加工、制作、储存、分发直接入口食品的独立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厨房、凉菜间、面点间、裱花间、烧烤房等。

三、专间卫生管理要求1. 专间布局(1)专间应独立设置,与其他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交叉污染。

(2)专间内部布局合理,生熟食品加工区域明确划分,标志清晰。

(3)专间内应设置充足的照明、通风、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2. 专间设施设备(1)专间内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设施设备,如冰箱、冷藏柜、消毒柜、操作台、案板、刀具等。

(2)设施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专间操作人员(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2)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保持个人卫生。

(3)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

4. 专间卫生管理(1)专间内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专间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农药、化肥、洗涤剂等。

(3)专间内不得饲养宠物、鸟类等动物。

四、专间食品卫生管理要求1. 食品原料(1)采购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索取相关证明文件。

(2)原料应新鲜、无异味,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原料。

(3)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品加工(1)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

(2)加工过程中应定期清洗、消毒工具、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3)冷荤食品制作应严格执行“五专”制度,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

3. 食品储存(1)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种类、保质期等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储存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温度适宜。

(3)食品储存时应定期检查,发现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应及时处理。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 酒店应定期对专间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餐厅、食堂等餐饮服务场所的专间(专用操作区)食品安全管理。

第三条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规范操作、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经营。

第五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专间设置与要求第六条专间应设置在清洁、通风、光线充足、易于监控的地方,且与其他区域隔离。

第七条专间内应设置预进间、操作间、洗手消毒设施、工用具存放区、食品存放区等,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第八条专间内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一)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和消毒水;(二)脚踏式有盖污物容器;(三)悬挂式紫外线杀菌灯;(四)通风排气系统;(五)温度计;(六)工用具洗消设施;(七)其他必要的设施设备。

第九条专间内应保持无蝇、无蟑螂、无老鼠、无昆虫活动,温度不得高于25℃。

第十条专间内不得放置与食品无关的物品,不得有私人物品。

第十一条专间内的工作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严格执行规范操作。

第三章食品加工与操作第十二条专间内应按照食品种类和加工操作要求,实行分区操作。

第十三条专间内加工制作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冷食类食品以及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的集中分餐,应分别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第十四条下列加工制作应在专间内进行:(一)备餐;(二)现榨果蔬汁、果蔬拼盘等的加工制作;(三)仅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不含非发酵豆制品);(四)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装盘、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五)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

第十五条现调、冲泡、分装饮品可在专用操作区内进行。

饭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饭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饭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饭店内所有专间,包括但不限于厨房、冷菜间、面点间、烧烤间等。

2.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卫生。

二、专间环境与设施要求1. 专间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三、人员管理1. 专间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2.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食品原料管理1. 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制度,确保原料质量。

2. 原料存储应分类、分架、离墙离地存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五、加工操作规程1.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2. 使用的工具、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

六、成品管理1. 成品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存放,避免食品变质。

2. 销售过程中应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七、清洁与消毒1. 专间内清洁工具应专用,避免与其他区域交叉使用。

2. 定期对专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八、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积存。

2. 废弃物存放容器应有盖,定期清洗消毒。

九、检查与监督1. 饭店管理层应定期对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

十、应急预案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十一、记录与档案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培训、清洁消毒等相关信息。

2. 保存食品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相关记录,以备查询。

十二、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饭店管理层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饭店管理层审议通过后执行。

酒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酒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酒店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酒店专间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专间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1. 专间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2. 酒店应设立独立的专间,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

专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3. 专间内应设置专门的食品贮存柜、冷藏设备、操作台等,确保食品分类、分区域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4. 专间内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工用具、容器、餐具等,实行专人专用,定期消毒、清洗。

5. 食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保湿、防尘、防震等措施,确保食品质量。

6. 专间内应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食品来源、保质期等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不得进入专间。

三、专间工作人员管理1. 专间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条件,持有有效《健康证》。

2. 专间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专间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洁净的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4. 专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食品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

5. 专间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离岗治疗。

四、食品质量管理1. 酒店应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职责。

2. 酒店应定期对专间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酒店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4. 酒店应定期对专间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五、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1. 酒店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酒店应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六、监督检查1. 酒店应主动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在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

三、职责1. 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并组织实施。

3. 专间(备餐间)负责人应负责专间(备餐间)的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专间(备餐间)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便于清洁和消毒的位置,且与外界有明显的隔离措施。

2. 专间(备餐间)内应设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包括操作台、冰箱、冷藏设施、消毒设施等,确保食品加工、储存和操作过程的卫生安全。

3. 专间(备餐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专间(备餐间)的卫生状况。

清洁和消毒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并做好记录。

4.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操作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食品的加工过程卫生安全。

5.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进行,确保食品的储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食品加工人员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保持个人卫生。

7. 专间(备餐间)应设置监控设备,对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加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8. 专间(备餐间)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培训与教育1. 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企业等应定期对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食品加工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3. 专间(备餐间)内的食品加工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专间备餐间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专间备餐间是餐饮服务单位用于食品加工、制作、备餐的特定区域,其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1.2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应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职责,确保食品加工、制作、备餐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1.3 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监控的原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 成立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2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间备餐间负责人担任。

2.3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员、专间备餐间从业人员等。

2.4 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制定专间备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3)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4)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和投诉举报;(5)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工作;(6)完成单位负责人交办的其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1 食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制度:(1)采购食品应选择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2)食品储存应分类、分架、分隔,避免交叉污染;(3)食品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食品新鲜;(4)食品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和湿度适宜。

3.2 食品加工和制作管理制度:(1)食品加工前应进行原料验收,确保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3)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地面无积水,墙壁无污垢;(4)食品加工用具应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5)食品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215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专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配餐问、冷荤凉菜间、烧卤熟食切配间、裱花间、沙律间、生食水产品、集体用餐分装间、备餐间等加工操作,应做到“五专”(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洗手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

2、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

未清洗消毒的瓜果、蔬菜、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不得带入专间。

食品应从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传递。

不得放置煤气灶等污染性设施,地面不得设明沟。

专间室内温度不得超过25℃。

3、专间工作人员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在预
进问二次更衣,穿戴洁:争的衣、帽、口罩,严格执行规范操作。

触摸未经清洗消毒的食品外包装袋等食用品、工用具后,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或更换清洁手套后,方能接触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4、每天应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30分钟,紫外线灯应安装在工作台正上方2米内,按30w /10~1 5 m2设置,定期监测辐射强度,每次记录使用时间和累计时间,及时更换。

消毒时,室内应干燥、无灰尘、无水雾,门窗密闭,人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5、专间的各种刀具、砧板、切片机械等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定位存放。

用前消毒,用后洗:争。

消毒应严格按要求使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或用含氯制剂浸泡消毒等方
法。

6、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做出撤换等相应处理。

7、瓜果蔬菜消毒应按要求使用含氯制剂和高锰酸钾(PP粉)浸泡等清洁消毒方法,有果皮的,最好剥掉食用。

盛放直接食饮品的容器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保洁。

8、各种凉菜现配现用,尽量当餐用完。

生食水产品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裱浆和新鲜水果(经清洗消毒)应于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应严格遵照不同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及时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半成品和成品应用保鲜膜或餐盒等密封保存,标签注明生产时间,注意在保存时效内使用。

隔餐隔夜
的改刀熟食及冷盘凉拌莱,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须按规定进行充分加热。

9、保持专间清洁,每天严格做好有关工用具和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