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要求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概述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概述

记叙文写作概述一、记叙文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局)。

二、描写的种类与方法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即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定的地域、经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等,对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即人物所处的各种客观自然条件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情节展开的自然场景和人物生存活动的具体空间。

对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和表现人物的心境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要和事件的发展、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想适应,一定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不能脱离。

人物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要使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就必须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切合人物的思想品德,切合人物在事件变化中的转变,不可概念化。

景物描写自然景物、人造景物(包括动态和静态、群体与个体等)。

景物描写应注意顺序和角度,如移步换景、时节变景、定景换点等,又如视角(俯、平、仰,远、中、近)、动静、点面、声音、色彩、光线、气味、温度等等。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必须自然合理,决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无中生有。

情感和认识必须来自于记叙和描写,必须切合具体的情境。

四、记叙文的选材选材的根本原则是要切合主题,能够充分表现主题。

具体来说,选材一要精,二要真,三要新,四要小。

所谓精,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所谓真,就是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即选择自己有切实经历或感受的材料。

只有真,才能写出真情、真知,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才能令人信服。

所谓新,就是选择新颖的材料———生活中的新鲜事,或者老素材有新发现;而且还要力求选择生动的材料,材料本身新鲜生动,文章也就容易写得活泼新颖。

所谓小,就是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来反映太阳的光辉。

要使自己材料丰富,随时可用,就要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多读好书、好诗,多多积累,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感悟。

《高中记叙文的写作》 PPT课件 (34张)

《高中记叙文的写作》 PPT课件 (34张)

父母悲伤的叹息声 和旁人的嘲笑声。
已发下来了,82分,看 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 由得心里直打鼓。
• 看着成绩单上干巴巴的分数,从一开 始坚强到现在的心一下子虚了下来,任 由血管悬挂着,无意晃荡。原本以为这 次考试成绩会为我的努力打一针强心剂 (增强我的自信心),谁知它却给了我 一耳光(重重的打击),扇得我的心直 颤抖;扇得我天旋地转;扇得我两眼朦 胧,我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但我始终 不知道老师在上面“嗡嗡”(说)什么。 (《不要轻易说“不”》)
就生气,嘟哝了一句:“
份、年龄、心理状 态等
放你娘的狗屁。”
写的好吗?为什么?
•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 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 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 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 的。”董小天不承认。
2、神态动作多辅助——丰富 句式段落多变化——灵动
改•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 (俄)果戈里
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情、 姿 态、衣饰等。
对症下药
• 症状一:千人一面
• 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瓜子脸儿,柳叶儿眉
• 坏人: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

处方:应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并体现 出人物的性格,须写出其有别于他人的 个性来。
•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 眉,一双似喜非喜 含情目。 态生两靥

——(法)雨果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 惊
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 触欲、意欲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 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 伤心。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记叙文写作专题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记叙文写作专题

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备课人:乔卫星记叙文基本要求:1、真实(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真挚感情是记叙文的生命2、鲜活的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3、细节是感人的必要元素4、记叙文有情节才会吸引人5、构思精巧是记叙文成熟的标志6、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会让记叙文更加完美7、以小见大、意蕴深刻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8、善用修辞、句式等来美化语言记叙文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来源:]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

常见。

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

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

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

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

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

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

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

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

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

不可喧宾夺主。

(4)补叙。

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优秀6篇)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优秀6篇)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优秀6篇)以物为主的写作方法篇一1、包括动物、植物及无生物等。

要兼俱动态静态的描写。

2、要兼俱外在特徵及内在象徵。

如骆驼的耐劳、莲花的不染、窗的展望。

并可讨论其哲理,抒发其教训。

3、多用修辞。

4、并记二物时,可记其相似点:先记甲物,次记乙物,较後并论。

也可记二物相异处,结论可记其价值之取舍。

(林锺隆:作文讲话)记叙文的阅读技巧篇二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高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篇三一、理清记叙顺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二、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

高中语文必修下 写作任务指导——精巧构思,让叙事引人入胜

高中语文必修下 写作任务指导——精巧构思,让叙事引人入胜

写作任务指导——精巧构思,让叙事引人入胜【相关知识】叙事,是记叙文的主要功能。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描述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要想把一件难忘的事生动地描述出来,做到引人入胜,需要注意如下方面:1.一锤定音的开头即开篇两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

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锤定音的典范。

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用“特别是她勤劳一生”点明主旨。

短短两句,即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十分清晰的总枢纽。

2.一线串珠的结构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

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

如写作《我的视线》,可以以一把蓝色雨伞作为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一代表亲情之爱的雨伞,从母爱和对母亲的爱的角度落笔,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3.一波三折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具体写作时,可以使用抑扬法、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突转法,等等。

比如下面的文字:我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竹鸡笼,开始收拾我的“战利品”,共有28只。

我窃喜不已,这么多麻雀,该怎么办呢?“专烤鸟腿,蘸盐巴吃准香,或者去皮毛剁碎,加香葱爆炒味道岂不更好?”想到这儿,我禁不住垂涎三尺。

心动不如行动,我抱着鸡笼就往厨房跑。

“你干什么?快放了它们!”身后传来爸爸厉声的呵斥声,吓得我赶忙放下了手中的鸡笼。

本段用的是突转法,本来已经想好怎么吃鸟了,却因爸爸的到来显现转机。

这样写,使文章的主题变得积极向上,给人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值得称道。

4.一字传神的细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细节描写,即抓住作品中人物、事件、环境的某一局部特征和细小环节展开具体而又深入的描写。

高中一年级语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

高中一年级语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

高中一年级语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高中一年级语文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和经历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受和观点的文体形式。

在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本文将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提供一些写记叙文的指导建议。

一、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也可以是个人经历、故事或寓言。

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且自己对这个主题有所思考和感受。

例如,你可以选择描述一次特殊的旅行经历、一个难忘的人物形象或者一次改变自己的经历等等。

无论主题是什么,都要确保它是具体明确的,有足够的细节支持以便让读者产生共鸣。

二、构建合理的结构记叙文一般分为引起兴趣的开头、事件起伏的中间部分和有所感悟的结尾。

开头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引人深思的问题或令人好奇的情节开始。

中间部分要根据故事的发展逐步展开,注重时间和空间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想象情境并参与其中。

结尾则要总结事件或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丰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语言通顺、连贯,并且让读者能够获得一种流畅的阅读体验。

例如,你可以用形象的词语和具体的细节来描写人物、描述环境,以增加写作的吸引力和真实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四、注重情感表达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在写作时,要注重通过细腻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通过运用对比、展示内心独白和通过人物交流等方式来展现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五、修订与修改写作完成后,要进行修订和修改。

可以反复斟酌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确保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同时,要注意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记叙文常见表达技巧(要素+顺序+人称)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记叙文常见表达技巧(要素+顺序+人称)

高考语文记叙文常见表达技巧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它不仅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在阅读中也会出现。

写作中主要考察的是对事物具体化的叙述,阅读中主要考察记叙文的六要素、顺序或者人称。

我们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探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构思巧妙。

记叙文在阅读题中考察的方面有:句子含义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句子段落或标题作用、人物或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结构作用、修辞手法赏析、文章内容或主旨概括等,所能出的相关问题比比皆是。

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们要把叙述需要的要素交代明白,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后起因、后果等。

可以概括成为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原因+干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能够清晰的将一篇文章进行概括。

【例】我昨夜在家中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熬到了凌晨两点,导致第二天上课打瞌睡。

二、顺序记叙文中的记叙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

容易让人理解,结构清楚明朗。

【作用】①叙事完整,有头有尾,条理清楚。

②使文章层次井然,脉络分明。

【举例】顺叙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按照时间顺序:如:《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来展示世界的美丽,描写天空是按照“清晨——落日——黑夜”一天时间变化顺序来写的,描写大地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来写的,将世界的奇妙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从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及近,并由此引发感悟。

《参加人民大会堂》中是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移动而变化的,从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大门,展现出作者所见到的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景象。

以事物内在逻辑联系为顺序:《挑山工》是以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的——由外到内、由浅入深。

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人物、事件、地点和物品的描述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记叙文的要素主要包括:
1. 人物:记叙文中的主要行动者或被描述者,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

2. 事件:记叙文中的中心事件或情节,是文章的线索,围绕事件展开叙述。

3. 地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背景,有助于营造故事氛围和推动情节发展。

4. 时间:故事发生的发展顺序,可以是顺序、倒叙或插叙等,确保故事的连贯性。

5.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用来烘托人物心情、展示时代背景等。

6. 情感:作者通过叙述表达出的情感,可以是喜、怒、哀、乐等,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7. 主题: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寓意。

8. 矛盾冲突:故事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9. 高潮:故事中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

10. 结局:故事的结尾部分,可以是对事件的解决,也可以是留下悬念或开放式结局。

11.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12. 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有助于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要求
1、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其分类
记叙文是通过记述人物、事件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一般说来,记叙文分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两种。

前者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后者所记的人物或事件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复杂。

记叙文是包含面很广的文体,童话、故事、散文、游记、通讯报道、人物传记、回忆录,甚至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是一种基本文体,有了熟练的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就有了写作议论文、说明文与应用文的基础。

2、记叙文的基本表现手段
叙述是记叙文中表现人物活动与事件经过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1)六要素。

所谓六要素,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任何一篇完整的记叙文,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

否则,叙述中就会出现疑窦,出现悬念;或者有头无尾,线索中断;或者来路不明,无中生有。

(2)选择合理的叙述方式。

①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这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叙述方式。

②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果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提前叙述,然后再用顺叙的方式从头叙述事件的整个过程。

这种叙述方法能够造成悬念,使所叙述的事件更显得曲折动人。

③插叙,就是在顺叙过程中暂时停下原来的叙述,插进另一段叙述,以对刚才所叙的某一事物作必要的说明或补充。

(3)人称要通篇一致。

人称是记叙文中进行叙述的基准点,叙述中的主体都要有人称来表示。

在记叙文中,基本上只有两种人称,即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

前者用我来作为叙述的主体,后者用他来作为叙述的主体。

用第一人称使叙述显得真切,而且便于表达叙述的感情。

用第三人称则便于超越时空限制,叙述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地点的事情。

我们一般要求写真人真事,即写自己亲见亲闻或
亲历的事情。

这样采用第一人称是最为恰当的。

这有利于我们训练写实的基本功,有利于我们自如地表达内心感受。

为了使第一人称贯彻到底,写作时应牢记住我是叙述的主体,使所写的事件、人物都在我的视野之内,直到文章最后,也不要忘r由我的最后见闻或感受来结束。

(4)详略适当。

详叙,即对人物或事件的叙述比较具体、详尽,使人读后能对所叙事物有细致、具体的了解。

略叙,即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略的叙述,使人读后对事物有个简单的轮廓式的了解。

(5)描写。

描写,是使叙述形象化的一种写作方法。

由于它是和叙述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所以也把它称为形象化的叙述。

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叙述,因为它仅仅说明了一件事实;而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这句话就不仅说明了事实,而且还说明了这事实是怎么样的,它使这种事实在人们头脑中不再是概念的,而是有一定形象的,这就是描写。

从方法上来分,描写可以分为细描与白描两种。

细描,就是运用较多的修饰词语,对事物进行较细致的描写。

白描,就是用较少的修饰词语,抓住事物特征进行简略的描写。

从内容上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使文章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环境描写包括生活场景描写与自然景物描写两种。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形象地表现环境本身,而且还能衬托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抒发作者的情感。

因此,在游记及一些抒情散文中,这些描写往往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描写,首先要明确目的。

描写只起修饰作用,文章写得好坏,关键在于材料和立意。

因此,我们不能为描写而描写,不能因为内容空洞为增加字数而描写。

其次,描写时应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即抓住该人该事物与一般人和事物的不同之处。

再次,描写时应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发挥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