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七单元 第20章 第2节 动物的发育》(1)

合集下载

20.2 动物的发育 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上)

20.2 动物的发育 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上)

上课时间课时编号课题 20.2 动物的发育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描述鸡、青蛙和家蚕等动物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鸡胚胎发育实物观察。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放大镜受精鸡蛋。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回顾1、分别举例说出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体外受精的几种动物。

2、分别举例说出生殖方式是卵生、胎生的几种动物。

3、认识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体内受精:鸟类、昆虫狗体外受精:蛙、鱼卵生:鸟、昆虫胎生:猪、牛、羊观察图说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二、引入动物通过生殖产生的幼体离开母体或者卵膜后,必须经过生长发育阶段,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幼体。

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有所不同的。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互动探究(一)探究鸡的发育过程大多数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开始发育,鸟卵产出体外后,亲鸟就开始孵卵。

观察鸡的发育过程图片结合生活实际,以小组形式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鸡卵的什么结构是胚胎发育的部位?2.鸡卵在孵化过程中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3.刚出壳的雏鸡在形态、运动上有什么特点?4.所有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吗?为什么?(二)探究青蛙的发育过程通过观察P114青蛙的发育过程的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以小组形式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三)探究家蚕的发育过程通过观察P115家蚕的发育过程的图片结合信息库内容,师生探究以下问题: 观图、小组讨论师生共同互动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1.家蚕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2.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是否相同?3.你身边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不一样的有吗?四、课堂小结:经本节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其中昆虫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苏科2021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

苏科2021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

• A.受精卵
B.精子的成熟
• C.卵细胞的成熟
D.胚或胚胎
(A )
• 2. 成熟青蛙要回到水中
(C)
• A .捕蝇 B.获取食物 C.繁殖 D.湿润鳃和身体
• 3.有关家蚕的个体发育的表述,正确的是 ( B ) • A.家蚕的受精是体外受精 • B.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 C.家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发生在成虫阶段 • D.家蚕的变态属于完全变态,因为其幼体和成体差异大
属于 完全变态发育 。
观看标本: 找出哪些昆虫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哪些不同? 并说出发育过程。
蝗虫的发育过程图
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属 于完全变态发育。
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及生活 习性上基本相似,只是身体较 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属
于 不完全变态发育 。
• 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苏科2021课标版初中生 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二十章第2节动物的发

2020/9/24
鸡卵
雏鸡
成鸡
思考:鸡卵在孵化过程中质量会变轻,为什么?
思考:1.卵要孵化出雏鸟,要符合哪些条件?
思考:2.下图中的雏鸟有什么不同?
雏鹦鹉 雏鸡
早成鸟
晚成鸟
全身绒毛稠密,
身上绒毛很少,
腿足有力,
腿足软弱,
立即能随亲鸟自行觅食。 不能独立生活。
合作探究1:青蛙的发育过程
贴图:将图片按青蛙发育的过程粘贴在白板上,在两图 间用“ ”连接,箭头指向后一个过程。
归纳:结合课本p113和p116及所贴的图片,归纳出青蛙 的发育过程并写在白板上。
青蛙: 受精?卵
蝌?蚪Leabharlann 幼?蛙成?蛙合蝌蚪作和探成究蛙2在:比形较 态结蝌构蚪和与生成活蛙习在性方形面态有结显构著和变生化,活因习此性青

苏科初中生物8上--《7.20第2节 动物的发育》教案 (3)

苏科初中生物8上--《7.20第2节 动物的发育》教案 (3)

动物的发育生物课题第20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节课先让学生观察鸟类中的鸡的发育过程,帮助学生认识鸟的发育过程中的特点,接着通过学生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的图片,分析其发育的特点,最后让学生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并结合信息库内容和生活经历,认识各类昆虫发育的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常见的动物鸡和青蛙、家蚕都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

有的同学有一些生活经历。

所以在教学中应多调动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参与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鸟类、两栖类、昆虫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过程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认识保护动物生存繁殖的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运用图示的表示方法和练习分析讨论以及对动物发育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阅读能力与语言的准确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鸡、青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教学难点鸡胚胎发育的实物观察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大多数动物新个体是从什么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有几种?回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探索新知一、观察鸡的发育过程(一)学生叙述由鸡蛋变成成年鸡的阶段。

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天数的鸡蛋,并结合图认识鸡的胚胎。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看视频鸡蛋的孵化。

指导观察不同天数的鸡蛋。

1.你知道鸡、鹅的胚胎发育各经历多少天?(三)雏鸡与成年鸡的比较2.为什么刚出壳的小鸡就能站立走路、自行觅食,而小燕子却不能?为什么燕子等一些鸟的巢要筑在高处,而野鸭、天鹅等一些鸟的巢筑在地面上。

二、青蛙的发育1.雌雄蛙抱对属于什么行为?青蛙的发育经过哪几个阶段?2.青蛙的幼体叫什么?它和成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从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方面比较)小结: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完全)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看离不开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三、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引导学生看图1.家蚕的一生经过哪几个阶段?其幼虫叫什么?与成虫完成表格的填写讨论问题 1 2 3交流阅读小资料、课文早成鸟与晚成鸟?那一种成活率高?观察图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和特点讨论交流有什么不同?2.家蚕幼虫为什么要经历4次蜕皮?3.你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2动物的发育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20.2动物的发育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昆虫发育过程的特点、规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补充。
4.针对哺乳动物、鸟类等动物的发育过程,教师提出类似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讨。
(四)课堂练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发育的知识点。
2.详细讲解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等基本概念,以及昆虫、哺乳动物、鸟类等常见动物的发育过程。
3.通过实物、模型、图像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4.分析不同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的智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3.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强调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动物发育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一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可以是家蚕、鸟类或身边的宠物等。要求详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其发育过程中的特点与适应性。下次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4.作业批改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习效果。
5.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动物发育知识点的掌握。特别是对昆虫变态发育、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等难点内容,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物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撰写一篇拓展学习报告。
4.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动物发育的科普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涵盖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适应性和多样性等方面。

20.2动物的发育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20.2动物的发育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4.观看一部与动物发育相关的纪录片,如《生命的奇迹》、《昆虫的世界》等,并撰写观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搜集生活中的动物发育实例,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提交,并简要介绍其发育特点。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确保真实、准确,切勿抄袭他人作品。
2.提交作业时,请注意书写规范,保持页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或错误。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同学们在本章节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种动物,绘制其发育过程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等阶段,以及相关基因的作用。
2.针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习题,强化对动物发育知识的理解。
3.撰写一篇关于动物发育的小论文,主题自拟,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字数不少于500字。
2.提问: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发育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动物发育的基本概念、各类群发育特点、关键基因的作用。
教学语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动物发育。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等阶段,不同动物类群的发育特点也各有不同。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发育现象为切入点,如蝴蝶的变态发育、小鸟的孵化等,引发学生对动物发育的兴趣。
教学语言: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有趣的动物发育现象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动物发育的奥秘。
(2)新知传授:讲解动物发育的基本概念、各类群发育特点,结合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基因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第2节 动物的发育教案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第2节 动物的发育教案 (新版)苏科版

《第2节动物的发育》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2、描述鸡、青蛙和家蚕等动物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图示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动物正常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动物繁衍后代有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理解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4、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1、观察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4、了解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两栖类发育、昆虫发育:导入:大家在上学期曾经学过南京赵师秀的《约客》,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这两句诗描述了怎样一幅景象呢?学生:黄梅季节天气逐渐转热青蛙进入繁殖的旺盛时期。

教师: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这节课我们就以蛙为代表来了解一下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师: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青蛙在外形、在生理上有些什么特征?学生:没有鳞片和其他覆盖物、皮肤裸露,可分泌粘液;眼有眼脸,只对动的物体有反应;后肢发达,善跳跃、游泳——蛙泳;前脚短小、支撑,吃害虫——保护青蛙;皮肤下有很多毛细血管,辅助呼吸——冬眠时依靠皮肤呼吸等。

教师:蛙类究竟如何进行繁殖呢?请大家四人一小组阅读课本P114页的内容,试着回答这样几人问题:1、who: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雄性)2、when: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天气转暖)3、where: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水中)4、how: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体外受精)教师:在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后,又进一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1、受精卵在胶质膜中进行细胞(受精后2-4h)分裂,形成胚胎。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共15页)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共15页)

合作探究1:青蛙的发育过程
贴图:将图片按青蛙发育的过程粘贴在白板上,在两图 间用“ ”连接,箭头指向后一个过程。
归纳:结合课本p113和p116及所贴的图片,归纳出青蛙
的发育过程并写在白板上。 青蛙: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显著变化,因此青 合作探究2:比较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蛙的发育属于 的差异,完成白板背面的表格。 变态发育 。
第20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 动物的发育
鸡卵
雏鸡
成鸡
思考:鸡卵在孵化过程中质量会变轻,为什么?
思考:1.卵要孵化出雏鸟,要符合哪些条件?
思考:2.下图中的雏鸟有什么不同? 雏 鸡 雏 鹦 鹉
早成鸟
全身绒毛稠密, 腿足有力, 立即能随亲鸟自行觅食。
晚成鸟
身上绒毛很少, 腿足软弱, 不能独立生活。
生活环境
形态特征 有尾、 无四肢 无尾、 有四肢
运动方式 游动 游动、 跳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呼吸器官 鳃 肺呼吸、 皮肤辅助
蝌蚪
水中 水陆 两栖
成蛙
阅读“拉拉书” ,描述各阶段发育的特点, 归纳出家蚕的发育过程。
幼虫
家蚕的发育过程图
家蚕幼虫
家蚕成虫(雌) 家蚕成虫(雄)
家蚕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是否相同?
4. 观察青蛙发育过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在干旱的沙漠中,很少有两栖动物 的踪迹,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2 )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它与 鱼一样,用__________呼吸;青蛙的成体 鳃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用 ______呼吸,兼 肺 用 呼吸。 皮肤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七单元20.2《动物的发育》课件(共26页)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七单元20.2《动物的发育》课件(共26页)
动物的发育
动 物 的 发 育
鸟类的发育
两 栖 类 的 发 育 昆 虫 的 发 育
一、鸟类的发育
鸟卵产出体外后,亲鸟就开始孵卵.受 精卵在亲鸟体温的影响下,继续进行胚胎 发育,并逐渐发育成雏鸟.
受过精的鸡卵孵化到第21天,雏鸟破壳而出.
早成鸟
外形已具有成年鸡的雏形,具有稠密的绒毛,腿 足有力,能跟成年鸟一起觅食,具有独立生活的 能力。
)
5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 B.幼虫期
c )
C.蛹期 D.成虫期
6、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 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C )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再见
二、两栖类的发育
你知道吗?
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听到蛙的叫声?
……
两栖类的发育
受精卵 成蛙
蝌蚪 尾巴逐渐消失
先长后腿 后长前腿
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
蝌 蚪 呼吸器官 尾 成 蛙 肺(皮肤辅助呼吸) 无

有 无 水中
四肢
生活环境
有 水中、陆地
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 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 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 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 方式叫做变态发育
练习:
1、下列能够正确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D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下列动物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受精的 是 (D) A.蝗虫 B.蚕 C.鸡 D.青蛙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 C A.卵→蛹→茧 B.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青蛙的发育与昆虫的发育都经历了变 态发育 B.青蛙的变态发育经历了蝌蚪时期 C.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 D.青蛙用鳃呼吸,用四肢游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发育》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9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能联系实际,有丰富的想象力,对理解观察等能力有了不断提高。

很多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的发育有感性认识,特别对动物的发育有关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动物的发育》这节教材中安排有鸟类的发育,两栖类的发育、昆虫的发育三方面的内容。

学生对这三方面都应理解掌握,因它们代表三种类型的动物的发育,有些知识点抽象,难理解,教师不好讲,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便一些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会和掌握有关的生物知识。

二、整合思路
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放映出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发育图片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有关动物的发育有探索求知的精神。

放映多幅图片,有肋学生,有效地进行观察对三类动物的发育有关知识很好理解。

同时学习后要保护有益动物象青蛙争做家蚕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设计
[目标教学]
知识目标: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描述鸡、青
蛙和家蚕等动物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实验。

图示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动物正常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倮护环境对动物衍后代有密切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

难点:鸡胚胎发育实物观察。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及投影机,教学课件,放大镜受精鸡蛋。

[教学时间]
本节教学3课时
第1课时鸟类的发育(实验课)。

第2课时两栖类的发育。

第3课时昆虫的发育。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3课时昆虫的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