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影定律公式
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所谓射影,就是正投影。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又叫(Euclid)定理):中,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和的比例中项。
公式: 如图,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如下:(1)(BD)2=AD·DC,(2)(AB)2=AD·AC ,(3)(BC)2=CD·CA。
射影定理的证明一、(主要是从三角形的相似比推算来的)在△BAD与△BCD中,∵∠ABD+∠CBD=90°,且∠CBD+∠C=90°,∴∠ABD=∠C,又∵∠BDA=∠BDC=90°∴△BAD∽△CBD∴ AD/BD=BD/CD即BD2=AD·DC。
其余同理可得可证有射影定理如下:AB2=AD·AC,BC2=CD·CA两式相加得:AB2+BC2=(AD·AC)+(CD·AC) =(AD+CD)·AC=AC2 。
二、用勾股证射影∵AD2=AB2-BD2=AC2-CD2,∴2AD2=AB2+AC2-BD2-CD2=BC2-BD2-CD2=(BC+BD)(BC-BD)-CD2=(BC+BD)CD-CD2=(BC+BD -CD)CD=2BD×CD.故AD2=BD×CD.运用此结论可得:AB2=BD2+AD2=BD2+BD×CD=BD×(BD+CD) =BD×BC,AC2 =CD2+AD2=CD2+BD×CD=CD(BD+CD)=CD×CB.综上所述得到射影定理。
同样也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积知识进行证明。
三、用证明由等积法可知:AB×BC=BD×AC在Rt△ABD和Rt△ABC中,tan∠BAD=BD/AD=BC/AB故AB×BC=BD×AC两边各除以tan∠BAD得:AB^2=AD×AC 同理可得BC2=CD·CA在Rt△ABD和Rt△BCD中tan∠BAD=BD/AD cot∠BCD=CD/BD 又∵tan∠BAD=cot∠BCD故BD/AD=CD/BD得BD^2=AD×CD。
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所谓射影,就是正投影。
直角二角形射影定理(又叫欧几里德(Euclid)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如图,Rt△ ABC中, / ABC=90 , 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1) (BD)2=AD- DC, (2) (AB)2=AD- AC , (3) (BC)2=CD- CA一、(主要是从三角形的相似比推算来的)在厶BAD与△ BCD中, vZ ABD y CBD=90,且/ CBD# C=90°,•••/ ABD Z C,又vZ BDA Z BDC=90•••△ BAD^ CBD••• AD/BD=BD/CD即BC2=AD- DC其余同理可得可证有射影定理如下:AB2=AD- AC BC2=CD- CA两式相加得:AB2+BC2= (AD- AC) + (CD- AC) = (AD+CD》AC=AC。
二、用勾股证射影v AC2=ABZ-BD2=AC2-CD2,••• 2AC2=ABZ+AC2-BD2-CD2=BC2-BD2-CD2=(BC+BD)(BC-BD)-CD=(BC+BD)CD-C2=( BC+BD-CD)CD=2BDCD.故AC2=BDX CD.运用此结论可得:AB2=BC2+AC2=BD2+BDX CD=B K (BD+CD) =BD< BC,AC2 =CD2+AD2=CQ+BDX CD=CD(BD+CD)=CECB.综上所述得到射影定理。
同样也可以利用三角形面积知识进行证明。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三、用三角函数证明由等积法可知:ABX BC=B K AC 在Rt△ ABD和Rt △ ABC中,tan / BAD=BD/AD=BC/AB 故ABX BC=B K AC两边各除以tan / BAD得:AB A2=A[^ AC 同理可得BC2=CD・ CA在Rt△ ABD和Rt △ BCD中tan / BAD=BD/AD co丄BCD=CD/BD又■/ tan / BAD=cotZ BCD故BD/AD=CD/BD得BDA2=AD( CD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记住它解题快捷方便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记住它解题快捷方便
说起欧几里德定理,估计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提到射影定理,估计大家都晓得。
射影定理,又称“欧几里德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又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在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BD²=AD·CD
AB²=AC·AD
BC²=CD·AC
此结论由被称为“几何之父”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
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射影定理是数学图形计算的重要定理。
在解决一些直角三角形线段长度时,用到的非常广泛。
希望大家去记住他。
至于推导过程,根据三角形相似就可以了。
下面的视频可以看看。
射影定理——精选推荐

射影定理前⾔在初中和⾼中阶段,我们接触和使⽤的射影定理有以下两种形式。
射影定理1直⾓三⾓形射影定理,⼜叫欧⼏⾥德(Euclid)定理,其内容:直⾓三⾓形中,斜边上的⾼是两直⾓边在斜边上射影的⽐例中项。
每⼀条直⾓边是这条直⾓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例中项。
符号语⾔:如图,Rt △ABC 中,∠BAC =90°,AD 是斜边BC上的⾼,则有射影定理如下:➊AD^2=BD\cdot DC➋AB^2=BD\cdot BC➌AC^2=CD\cdot BC证明:这主要是由相似三⾓形来推出的,例如,证明AD^2=BD\cdot DC ,在\triangle BAD 与\triangle ACD 中,∠B=∠DAC ,∠BDA=∠ADC=90°,故\triangle BAD\sim\triangle ACD ,所以 \cfrac{AD}{BD}=\cfrac{CD}{AD},所以得到,AD^2=BD\cdot DC . 其余仿此证明;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如由公式➋+➌得到,AB^2+AC^2=BD\cdot BC+CD\cdot BC=(BD+CD)BC=BC^2,即AB^2+AC^2=BC^2,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结论。
射影定理2任意三⾓形,⼜称“第⼀余弦定理”,其内容为:三⾓形的任意⼀边的长等于其他两边在这条边上的射影之和。
符号语⾔:设\triangle ABC 的三边是a 、b 、c ,它们所对的⾓分别是A 、B 、C ,则有:➊a =b\cdot\cos C +c\cdot\cos B➋b =c\cdot\cos A +a\cdot\cos C➌c =a\cdot\cos B +b\cdot\cos A[证法1]:设点C 在直线AB 上的射影为点D ,则AC 、BC 在直线AB 上的射影分别为AD 、BD ,且AD=b\cdot\cos A ,BD=a\cdot\cos B ,故c=AD+BD=b\cdot\cos a +a\cdot\cos B . 同理可证其余。
三角函数的射影定理

三角函数的射影定理射影定理是三角函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角度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与该角度对应射影线段的关系。
通过射影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在几何学中,射影是指一个点在直线上的垂直投影。
我们可以将一个点P在直线l上的垂直投影记作P',它是直线l上离点P最近的点。
射影定理告诉我们,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点P'到原点O的距离乘以角A的正弦值。
换句话说,射影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一个角度的正弦值。
举个例子来说明射影定理的应用。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角A 的顶点在原点O上,角A的边AB与x轴重合,角A的边AC与y轴重合。
点B的坐标为(x, 0),点C的坐标为(0, y)。
我们希望计算出角A的正弦值。
根据射影定理,点B在直线AC上的垂直投影记作B',点B'的坐标为(x, y'),其中y'为点B到原点O的距离。
根据射影定理,我们有以下等式:y = y' * sin(A)由于点B的坐标为(x, 0),点B'的坐标为(x, y'),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点B到原点O的距离:y' = sqrt(x^2 + y^2)将以上两个等式代入射影定理的公式中,可以得到以下结果:y = sqrt(x^2 + y^2) * sin(A)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sin(A)等于角A的对边长度除以斜边长度,即y除以斜边长度。
假设斜边长度为d,我们有以下等式:sin(A) = y / d将以上等式代入射影定理的公式中,可以得到以下结果:y = sqrt(x^2 + y^2) * (y / d)通过整理上述等式,可以得到以下结果:d = sqrt(x^2 + y^2) / sin(A)这个等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知道角A的对边长度y、邻边长度x 和角A的正弦值sin(A),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斜边长度d。
这个结论在三角函数的应用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射影定理的公式

射影定理的公式
射影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描述了向量空间中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的投影。
射影定理的公式可以通过向量的内积和向量的长度来表示。
设有向量空间V和其中的两个向量u和v。
射影定理表明,向量u在向量v上的投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roj_v(u) = (u · v) / (||v||^2) * v
其中proj_v(u)是向量u在向量v上的投影,·表示向量的内积,||v||表示向量v的长度。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首先计算向量u与向量v的内积,然后除以向量v的长度的平方,最后再乘以向量v。
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向量u在向量v上的投影。
射影定理的公式可以用来解决多种问题,例如计算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的投影,或者判断两个向量是否正交(即它们的投影为零向量)等。
除了射影定理的公式,还有其他与射影相关的公式,例如向量的正交
补空间的性质等。
射影定理在线性代数和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学习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之一。
总结起来,射影定理的公式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公式,它描述了向量的投影,可以通过向量的内积和向量的长度来计算。
了解并掌握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向量空间和向量投影的概念,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知识讲解 射影定理

关于射影定理年级:高一 科目:数学 时间:12/3/2009 21:55:48 新6038898射影定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班老师讲的时候我没听明白,事后问他他有不肯讲。
老师,你能给我讲细一点吗?解:射影定理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分析:Rt ΔABC 中,∠ACB =90° CD ⊥AB(1)AC 2=AD ×AB BC 2=BD ×AB(2)CD 2=AD ×DB文字描述:(1)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它在斜边上的射影与斜边的积(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积。
例:在Rt ΔABC 中,∠ACB =90°,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求证:33BCAC BF AE = 证明:由∠ACB =90° CD ⊥AB 得AC 2=AD ×AB ,BC 2=BD ×AB ∴BD AD AB BD AB AD BCAC 22==⨯⨯ 由∠CDA =90° DE ⊥AC ,得AD 2=AE ×AC同理BD 2=BF ×BC∴BC BF AC AE BDAD 22⨯⨯= ∴BCBF AC AE BD AD BC AC 2244⨯⨯== ∴BF AE BCAC 33= 评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其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都与原三角形相似,由此推出的射影定理内容为:CD 2=AD ×DB BC 2=BD ×BA ,AC 2=AD ×AB。
第三章 第1节 射影定理-原卷版

第3章 解三角形第1节 射影定理知识与方法射影定理:在ABC 中,cos cos cos cos cos cos a b C c B b a C c A c a B b A =+⎧⎪=+⎨⎪=+⎩提醒:大题不建议直接使用射影定理,可按此定理的证明过程来书写.典型例题【例题】(2017·新课标Ⅱ卷)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cos cos cos b B a C c A =+,则B =_______.变式1 在ABC 中,()3cos cos b c A a C -=,则cos A =______. 变式2 在ABC 中,若()sin sin sin cos cos A B C A B +=+,则C =_______.强化训练1.(2014·广东·★★★)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cos 2b C c B b +=,则a b=_______. 2.(★★★)在ABC 中,若cos 2cos 2cos A C c a B b --=,则sin sin C A=______. 3.(★★★)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3a =,4b =,6c =,则cos cos cos bc A ac B ab C ++的值为_______.4.(★★★)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满足cos cos sin A B C a b c +=,则sin sin sin C A B=_______.5.(★★★)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3sin a b C c B =,则B =_______.6.(★★★)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b a C =,30C =︒,2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7.(★★★)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b a C c B =+,且1CA CB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影定律:从几何到代数的桥梁射影定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是几何和代数的桥梁。
下面将介绍射影定律的公式和定义,以及它在数学中的应用。
射影定律的公式为:在复项目射影空间上,对于任意一组线性无
关的向量 $v_1, v_2, ..., v_n$,以及任意一个向量 $w$,存在唯一
的 $n$ 元组$(λ_1, λ_2, ..., λ_n)$ 满足$w = λ_1 v_1 +
λ_2 v_2 + ... + λ_n v_n$。
射影定律的定义是:给定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 $v_1, v_2, ...,
v_n$,它们张成的空间称为一个射影空间。
当一个向量不在这个空间
中时,我们可以沿着它的方向无限远地延伸出去,使得它最终落在射
影空间上。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向量看作一条从射影空间出发的射线,称为射影向量。
而射影定律就是描述了任意一个向量 $w$ 和一组
射影向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射影定律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
我们常常需要将三维物体映射到二维屏幕上,这就需要用到射影变换。
此外,在代数几何中,射影几何就是以射影空间和射影变换为基础的
一个分支,它不仅可以应用到几何学中,而且还可以解决各种代数问题,如代数曲线的交点数问题等。
总的来说,射影定律是一条强大的工具,它不仅在几何学中有重
要的应用,而且在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
们深入了解了射影定律之后,它将成为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