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转化交易云服务平台的建设

合集下载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17•【字号】•【施行日期】2019.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现将《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2019年1月17日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昆明市技术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在推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昆明市技术转移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8〕60号)精神,结合昆明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场主导核心作用,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中心区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加快科学技术渗透扩散、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

政府注重营造技术转移转化的良好环境。

——培育主体,创新机制。

遵循技术转移规律,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载体的积极性。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2•【字号】宿政发〔2021〕56号•【施行日期】2021.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关于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和创新发展需要的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更好地服务全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建设,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培育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和壮大科技服务业平台载体为抓手,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优化科技服务业布局,着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体系化发展,构建特色突出、布局合理、投入多元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宿迁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服务资源潜力充分释放,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符合我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全市累计建成科技服务业集聚区8-10个,创成省级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3-5个,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达到200家,服务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不少于30家,全市科技服务业收入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强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定位按照“市场导向、集约集聚、错位发展”的原则,到“十四五”末,各县区、市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定位。

沭阳县以沭阳软件园、沭阳高创园为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和创业孵化服务。

玉林市本级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表

玉林市本级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表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吕燕
2017.5-2018.5
1
53
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外泌体相关miRNA和lncRNA表达分析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平
2017.1-2019.12
1
54
30例正常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李永斌
2017.6-2019.12
1
55
五草三子加味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4
65
玉林市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玉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吴颖
2017.8-2018.12
10
66
玉林市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知识产权优势单位培育示范
玉林市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卢锡锦
2017.6-2018.6
3
67
玉林市中药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玉林市科技开发实验中心
陈英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杨宏
2017.10-2019.9
2
47
膏药外敷联合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梁科友
2017.4-2019.4
2
48
骨髓炎术后植骨时机选择的探讨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李华
2017.6-2019.7
1
49
改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2
71
铁皮石斛高效栽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广西玉林碧峰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廖柳梅
2017.9-2018.12
2
72
玉林市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技术交易交流平台建设方案

技术交易交流平台建设方案

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方案技术交易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目的,通过创新交易方式和服务模式,为我市十大产业培植壮大,提供一个集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和过程服务为一体的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

一、建设思路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总体思路,围绕构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易平台中心任务,面向三个层面开展工作:一是面向十大产业提升,针对产业科技发展、创新资源共享与集成等提供服务;二是面向企业技术创新所需,围绕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提供综合服务;三是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提供服务。

二、建设重点(一)信息服务1、技术信息。

搜集、整理、发布在研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信息,提供定向信息服务。

2、创新源信息。

搜集、整理、发布科研院所技术成果、研究领域、优势专业、研究动态信息。

3、人才信息。

建立我市专家数据库(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对接国内外创新团队、咨询顾问、专家数据库等.4、产业技术发展信息。

围绕产业技术发展动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开展产业调查,产业信息推送服务。

(二)技术交易依托科技综合服务大厅,开展技术交易线下服务;依托互联网络对接国内外技术交易市场和数据库服务平台,开展技术交易线上服务;1、线下服务围绕我市十大产业体系,全方位集聚与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服务资源,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划分为如下功能区:1)综合服务区:设置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资质认定、技术交易、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金融、中介代理九个服务窗口。

2)科技创新展示区:设有科技产业、科技载体、科技服务等展区,集中展示市情、科技工作发展、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品、科技成果、区域科技创新等。

3)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区:通过展示、推介、转化、交易服务功能,打造国内一流的成果转化转移服务平台。

进行技术经纪人活动、项目交流与对接、线下成果交易。

常年举办科技成果交易对接会、专项定题座谈会、信息发布会、项目路演、科技培训等。

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一)科研基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调研规划,持续支持重点科研基地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获取重大原创成果。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重点支持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筹备调研、预研等基础性工作。

2、重点实验室依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和2014年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重点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和自主创新研究,紧盯原始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支持跨学科、跨领域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目标,开展协同创新,获取技术突破。

实施方式:对2014年评估为优秀和良好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年度开放运行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不需申报。

(事)科技服务载体与平台1、科技服务示范区(自主创新广场)重点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已建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的能力提升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全省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支持虚拟检测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网络交互平台、高端碳材料检测服务平台、重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等专业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以市场化机制和新的商业模式运行的服务平台,每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省拨经费资助300-1000万元。

实施方式:虚拟检测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网络交互平台、高端碳材料检测服务平台重点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申报主体须为省内企业法人的专业服务机构,混合所有制或民营机构优先,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网络化运营经验和有效商业服务模式,运行业绩较好。

重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应整合多方优势特色资源,构建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机制。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采取省辖市科技局推荐、定向组织方式,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3、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能力提升项目重点支持骨干科技服务机构集聚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品牌、提升能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带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

依据其能力提升绩效,择优给予30-80万元一次性后补助。

优先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级以上高新区核心区的创新创业骨干服务机构。

专利文献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研究

专利文献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研究

专利文献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研究摘要:专利文献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在技术转移和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知识发现和技术引用分析,可以揭示专利技术之间的联系和演化规律,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发现潜在的技术合作伙伴、市场机会和创新趋势。

因此,对于专利文献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此,以下对专利文献在技术转移转化中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专利文献;技术转移转化;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研究引言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利文献不仅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产,也成为了促进技术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工具。

然而,专利文献数量庞大、信息复杂,如何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专利文献进行知识发现与技术引用分析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挖掘专利文献中蕴含的技术信息和知识,为企业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知识发现和技术引用分析的概念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探索和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到从数据集中识别模式、关联、趋势等,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知识发现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数据收集:收集和获取相关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和表格)或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去重和转换等操作,以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预处理的目的是使数据适用于后续的分析。

3.数据探索和挖掘:应用各种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关联和规律。

这些算法可以是聚类、分类、关联规则挖掘、时序分析等。

4.知识表示和建模:根据挖掘的结果,将得到的知识表示为有意义的形式,如规则、图表、模型等。

华转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高端枢纽平台

华转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高端枢纽平台

华转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高端枢纽平台文/潘慧 通讯员/廖晓东 徐津晶抢抓机遇勇挑重担 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广东科技》:2022年,国务院文件《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依托华转中心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为打造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华转中心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华转中心:近年,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南沙区管委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有力领导下,在各股东方的具体支持下,华转中心紧紧围绕技术转移转化核心任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中,稳步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华转中心以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改革为抓手,率先在国内探索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新模式,提出“三个转变”核心理念:从“以成果为核心”转向“以人才为核心”、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成果对接”转向“能力对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转特色的新型技术转移转化路径。

2022年6月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依托华转中心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这是继“支持华转中心继续做大、做优、做强”列入省、市、区“十四五”规划后,华转中心建设首次列入国务院文件。

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充当创新改革参谋助手,“一站式”支撑南沙全链条创新体系顶层设计。

华转智库支撑“南沙科创16条”以2021年1号文重磅出台,按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配套编制《南沙科技创新政策简明手册》,选派政策服务官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宣贯推广南沙科创政策,形成“研究设计政策体系-宣传推广科创政策-实地调研编制指南-宣贯辅导政策兑现”的全链条政策咨询服务体系。

华转中心的政府决策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围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构与人员能力建设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研究”“我国发达地区科技人员服务作为由广东省政府统一部署,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支持共建,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建设的国有创新服务平台,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华转中心”)致力于构建“一站式对接、一条龙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网络”的技术转移转化生态系统,汇聚整合全球技术成果、人才、机构、资本等资源,建成华南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国际化、综合型技术转移转化高端枢纽平台。

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功能研究与设计

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功能研究与设计

第5期2024年3月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5March,2024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编号:观科合同 2022 08号㊂作者简介:谭景予(1995 ),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大数据㊂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功能研究与设计谭景予1,刘世罗1,代亮亮2(1.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3;2.贵州微育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23)摘要: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是实现科研走向商业的关键步骤,但面临的问题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其中一个困境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缺乏㊂为了解决技术转移面临的困境,文章建立了信息渠道畅通㊁服务功能齐全㊁交易活动有序的技术交易平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生态,完善了技术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强化了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㊂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在我国,技术转移平台是一个新兴产业㊂我国第一批技术转移平台经由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2001年首批确定6所高校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013年已建立1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㊂这些中心在技术成果㊁企业需求㊁融资需求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资源库,推动了技术转移与产业对接㊂1㊀我国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现状与问题㊀㊀我国目前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综合性服务配置,各方面的发展模式与特色功能技术业务定位都还处于摸索阶段㊂当前,技术转移平台仍存在体制机制性问题,政策衔接和执行仍需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培养有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尚待系统布局㊂技术转移平台多由部委㊁高校或地方政府承办,具有地域性和专业性㊂为了满足我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需求,需各方共同努力,提高协调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㊂就目前的国内现状来看,技术转移工作是一个涉及领域众多的复杂具体过程,需要技术转移平台结合自身的运营角度,建设一种具有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发展机制,在面对市场㊁企业与国家政府的多个方面实现逐步完善,从而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㊂总体而言,技术转移工作需要在市场环境和发展机制方面逐步完善,借助更强有力的科技转化平台,加速科技转化㊂2㊀云平台建设的意义㊀㊀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1]㊂深入分析增长态势和各地技术市场发育状况,我国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还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还需以完善技术转移市场为抓手,营造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良好氛围㊂2.1㊀有助于促进科技转移转化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㊀㊀我国科技服务逐步发展,但功能尚不足以满足科技和经济需求,企业急需科技成果,研究机构成果转化率低,两者脱节妨碍创新发展㊂因此,促进科技服务发展,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为技术供需方创造市场机会,实现高效转化,对培育新兴产业㊁加速经济转型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㊂2.2㊀有助于推动科技资源整合㊀㊀近年来,我国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㊂技术市场迅速发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和交易额不断增长㊂当前,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更高要求㊂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需借助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各省之间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导入,建立信息互联互通㊁资源开放共享的技术运行机制㊂3㊀云平台功能设计㊀㊀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满足供给方㊁需求方和服务方3大主体需求㊂打破科技人才㊁投融资机构㊁评估机构㊁技术经纪经理人㊁企业人员交流壁垒,融合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云计算等技术,从而智能匹配3方需求,是一个柔性㊁跨域㊁智能的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该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㊂该平台实现了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快速便捷链接,实现了高效㊁适度㊁精准的信息互通,进行科研成果从孵化到企业落地全流程管理㊂图1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模型㊀㊀本平台聚焦成果信息智能化采集㊁成果需求信息特征提取㊁科技成果与需求精准对接㊁科技成果智能化评估等关键环节㊂围绕技术转移转化关键环节,构建了科技资源智配㊁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服务㊁科技成果智评㊁成果转移转化㊁科技金融服务五大功能应用,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模式㊂通过平台的开放应用,提升了技术转移效率,支持智能化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成为具有 智能+技术服务 和系统化服务能力的技术转移转化主体㊂同时,打造数据资源标准化㊁服务行为规范化㊁服务环节流程化㊁市场管理数字化的成果转化服务运行体系,科学引导各类成果转化主体活动㊂3.1㊀平台总体架构㊀㊀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采用5层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㊁数据支撑层㊁中台支撑层㊁服务支撑层和用户交互层,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㊂基础设施层:该层是整个平台的运行基础,为平台的正常使用提供存储㊁计算㊁网络和内存等资源服务[2]㊂数据支撑层:主要工作包括数据采集㊁预处理和存储㊂平台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各类技术成果㊁技术需求信息的实时㊁定向采集,同时通过API 接口实现离线数据的批量上传;根据平台的应用服务需要,建立5大数据库,包括政策信息数据库㊁企业信息数据库㊁成果资源数据库㊁专家信息数据库和服务成果数据库,为整个平台提供数据资源支撑㊂图2㊀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总体架构中台支撑层:包括2个部分,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㊂数据中台实现对平台运维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的清洗㊁汇聚㊁存储,完成数据结构化转化;技术中台通过轻量级的技术开发,实现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平台的快速研发迭代[3]㊂应用服务层:主要是平台为用户提供的4个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分别是科技资源智配㊁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服务㊁科技成果智评㊁成果转移转化㊂用户交互层:主要为平台资源信息的进入口,包括平台信息门户㊁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用户可以通过3个渠道获取平台信息㊂3.2㊀平台主要功能3.2.1㊀创新咨询服务㊀㊀政策大数据:通过对各部门的相关政策信息进行采集㊁汇聚㊁分析,为用户提供一个政策信息集中服务窗口,可在一个平台获取所有政策信息,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㊂政策解读:梳理各类固定项目政策,公示政策内容㊁申报条件㊁申报意义等内容㊂政策匹配:根据企业的基本信息和政策支持方向和领域,为企业智能匹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条例㊂申报指导:围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题,整合企业(人才㊁科技㊁管理㊁资金)资源,指导企业开展申报工作,为企业提供从申请㊁监督项目执行㊁指导项目验收的全过程科技项目咨询服务㊂3.2.2㊀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服务模块㊀㊀平台提供了专利项目展示㊁专利技术供求信息发㊀㊀布㊁科技企业展示㊁专业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能够为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间构建起专利技术的转化桥梁,促进专利技术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提供专利展示㊁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和机构选择正确的发明创新方向和路径,推动发明创新与市场的有机衔接㊂3.2.3㊀科技成果智评服务模块㊀㊀科技成果智能评估服务模块以国家标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GB/T22900 2009)㊁国家标准‘技术转移服务规范“(GB/T34670 2017)㊁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评价规范“(T/CAS347 2019)㊁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评估规范“(T/CASTEM 1003 2020)为依据,采用 政府㊁行业㊁评价机构㊁科技评估师 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从成果的成熟度㊁创新度和先进度进行分析,对相关评价体系进行数字化建模,建立科技成果智能化评价体系,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初评,让用户能够快速了解企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情况,通过对评价成果的特征数据提取,实现对该成果的需求信息智能化推荐㊂平台参考科技成果评价的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评估方法和流程,如图3所示,开发一套线上科技成果评估服务系统,通过研究一套标准化的评估模型,初步得到科技成果的基础价值,便于收集各类别的科技成果价值信息,通过综合类比,得到较为客观的价值参考依据㊂图3㊀科技成果智评服务流程3.2.4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模块㊀㊀汇聚整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㊁科技成果供给信息及转移转化服务资源信息,实现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 双向发布 ,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实现有效信息互联互通[4]㊂同时,设计研发科技成果交易模块,制定科技成果交易制度和交易流程,确保交易行为规范性与合法性㊂平台动态收集发布各大资源平台的技术合作供求信息,实现技术㊁人才㊁项目等合作信息共享㊂包括:建立技术交易供给需求信息收集㊁发布机制;建立分领域技术转移与合作项目数据等收集㊁整理机制;筛选全国各地先进㊁适用的科技成果向供需方介绍和推荐,促进先进技术成果产业化;需求供给双方完成技术交易后,平台将进行后续跟踪和服务工作㊂为此,平台将组建由技术㊁经济㊁财务等方面专家构成的市场化专家评估队伍,建立专家评价系统,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㊁体系和制度㊂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平台将探索规范化的科技成果在线交易体系,实现成果展示㊁定价㊁公示㊁保证和结算等功能㊂3.2.5㊀科技金融融资服务模块㊀㊀科技金融服务建设通过线上为银行㊁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发布相关信息,企业通过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㊂通过建立科技企业数据库,对各类科技计划资料进行整合,确保科技项目和企业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发布,从而满足金融和创投机构的需求㊂这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的融资通道㊂平台还积极拓展各项对接服务,不限于传统的贷款模式,还涉及知识产权质押㊁股权融资㊁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产权交易等领域㊂同时,平台还将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包括需求分析㊁商业策划㊁项目宣传等,确保服务的全面性㊂科技金融服务的核心在于为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㊂通过资源整合,致力于构建独具特色的㊁以科技成果为核心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满足科技企业的各种融资需求㊂秉承需求导向的理念,平台的服务体系将专注于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科技金融服务㊂这样不仅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还有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5]㊂4 结语㊀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至关重要一环,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其中一个症结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不完善,科研成果无法落地㊂数智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建立供给双方通畅的信息渠道,提供全流程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对促进科技转移转化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显著意义㊂参考文献[1]宋伟,胡蝶,葛章志.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行使的风险及其防控[J].科技管理研究, 2023(8):151-157.[2]李建华.5G边缘计算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模式初探[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12):141-143. [3]郑剑锋,金如克,倪智华,等.浙江省高速公路ETC 门架智能运维平台[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1(2): 98-102.[4]叶世兵,赖培源,李奎.基于云承载的技术转移转化系统设计及平台研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2)186-188.[5]梁浩.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模式初探[J].建设科技,2015(14):98-103,107.(编辑㊀王永超)Research and design of cloud platform for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Tan Jingyu1Liu Shiluo1Dai Liangliang21.Guizhou Open University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yang550023 China2.Guizhou Weiyu Technology Co. Ltd. Guiyang550023 China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commercial value is the key step to realize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business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s not high.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s the lack of forwarding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hich leads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he landing enterprises.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under the national policy of vigorously support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paper establishes information channels service functions trading activities orderly technology trading platform creates a good ecology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mproves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market service system strengthen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system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enterprise.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ization platfor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转移转化交易云服务平台的建设阮远华;许晓安;朱炎逢【摘要】技术转移转化是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重要纽带.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形成高新技术产品或产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资源成本最低化和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其成果转化转移才算成功实现.我国科研机构尤其是国有科研院所经过多年发展,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累和沉淀了较为丰厚的科技资源.这些机构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方面有很大潜力.本文从技术转移的需求出发,介绍了技术交易平台系统的建设与实现过程.【期刊名称】《电脑与电信》【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平台;云服务【作者】阮远华;许晓安;朱炎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东莞 523808;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东莞 523808;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东莞 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3;F273.11 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的需求分析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科研机构与企业双赢之举,是我国科技体制下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打破制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瓶颈的有效举措。

我国几十年形成的科研格局是大部分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高科技人才都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而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又缺乏高效科学的互动机制,缺乏技术转移的有效渠道。

在全国专利技术成果中,真正实现了转化的不足总量的5%。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新技术产品的复杂性明显增加,批量产品的技术突破需要跨学科、多专业协同,这对于技术环节薄弱的中国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借助科研机构科技要素资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良性增长和发展。

技术成果得到企业的有效应用后,科研机构在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的同时,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最新技术需求,找准研究开发方向,使技术创新成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平台是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服务的管理手段。

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搭建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利用自身的生产要素优势,将有形的人、财、物力资源转化为无形服务,满足技术或相关信息的供、需双方的需要,将技术服务方与技术需求方有机串联,在网络化环境下,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科技信息的集中聚集。

平台的建设意味着服务功能和价值创造的升级换代,是资源重组难得的机遇。

通过高效透明的服务平台,有效解决科技立项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的问题,盘活科技成果存量,体现政府科研管理的真正意义,能够坐收事半功倍的社会效应。

1.1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技术转移办公服务的电子化、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技术成果转移项目进行筛选、跟踪管理,在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基础上,通过技术交易统计分析,为技术转移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信息、技术评估服务基础。

本平台有三个主要功能:网站信息发布;专业数据库;平台系统管理功能。

1.1.1 网站信息发布提供技术供、需双方的技术交流渠道,包括技术需求以及技术成果展示、项目推介。

为用户提供技术需求、科研问题及相关科技需求、技术成果展示、行业解决方案展示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技术需求方推介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度高的技术成果、研究成果、中试阶段成果、专利技术。

1.1.2 专业数据库搭建重点建设需求库、成果库。

需求库用于存储技术成果提供方、技术转让方、技术经纪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技术需求、技术培训、技术转移代理、咨询服务等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提交需求表单,平台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审核、发布、匹配和提供相应服务;成果库用于存储技术成果、专利成果、软件著作权、技术产品、重点推荐项目以及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等产生的技术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等信息。

1.1.3 技术交易及大数据分析在专业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技术服务方和需求方提供精准的技术对接分析,为双方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信息资源快速检索、交易记录统计分析、交易进度、服务进度等进行跟踪服务,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将技术转移转化等业务应用与云平台紧密结合,实现O2O的业务模式,为技术需求方等各类主体提供低成本、安全、可靠、易扩展的信息化服务交易平台,实现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的目标。

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1.2.1 安全需求对于需要登录后才能访问的页面要禁止非法访问等,对于涉及用户隐私的敏感信息,需作模糊处理或者进行隐藏。

1.2.2 性能需求系统支持资源弹性伸缩,支持PB级规模的交易数据安全存储和高效处理,响应时间不多于30秒;针对交易数据查询响应时间为秒级,大数据分析应用中,针对日数据分析报告,响应时间不多于60秒。

提供多平台操作,支持移动、PC端接入,支持信息的统一采集,各终端交易响应时间小于30秒。

支持技术服务交易步骤的全流程的监控,支持业务环节的数据跟踪及追溯。

2 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的架构设计2.1 平台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了一个微软提供的框架.NET Framework,用于Windows的新托管代码编程模型。

开发功能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可易于构建具有视觉上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应用系统,并且能够实现跨技术边界的无缝通信,广泛支持各行业的业务流程管理、统计、分析。

平台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架构图2.2 平台详细设计2.2.1 发布技术专利模块发布技术服务模块是技术提供方人员进行技术专利发布的工具,该业务包括发布技术专利文档、下载技术专利文档、技术专利文档列表、编辑技术专利文档四个主要流程。

2.2.2 发布技术需求模块发布技术需求模块是技术需求方人员进行技术专利需求发布的工具,该业务包括发布技术专利需求、下载技术专利需求、技术专利需求列表、编辑技术专利需求四个主要流程。

2.2.3 用户管理模块该系统的用户包括技术提供方人员、技术需求方人员以及系统的管理人员(后台的管理人员)。

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每种角色都可以查询、修改自己的相关信息。

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增加、删除以及修改其他所有人员的信息。

2.2.4 平台信息展示模块平台信息展示模块主要展现当前所有技术转让的各类专题的详细信息。

2.2.5 交易模块技术提供方人员、技术需求方人员可以通过交易模块直接下单自己想要的技术专利,并得到联系方式,方便线下进行技术转移转化的服务。

2.3 开发技术分析系统基于.NET平台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服务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2008,开发技术采用4.0+Javascript+Visual Studio。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可以在之上使用,,,c#支撑多种语言进行开发,并且这些语言只要全部使用托管库,就相互可以调用,极大提升代码的兼容与编写效率。

2.3.1 NET4.0技术 Framework是用于Windows的新托管代码编程模型。

将其强大功能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用于构建具有视觉上引人注目的用户体验的应用程序,实现跨技术边界的无缝通信,并且能支持各种业务流程。

其中.NET4.0技术在声明lambdas、隐线continuations、动态调度、并命名、可选参数等方面优化重构,能非常有效地提升代码的完整、流畅、兼容、安全等性能。

2.3.2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是一个集成的、端到端的、全面的数据解决方案,它用于企业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应用,为企业中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台。

高可用性:SQL Server 2005的失败转移集群和数据库镜像技术确保企业向用户、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交高度可靠和可用的应用系统。

可伸缩性:SQL Server 2005可伸缩性的先进性包括表格分区、复制能力的增强和64位支持。

其与.NET4.0结合是当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较为安全、稳定、兼容性高的技术路线。

安全性增强:SQL Server 2005配合系统安全、软件平台安全、数据库加密、加强的密码政策和细化许可控制、加强的安全模型等特性,为平台系统数据提供高级别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分析,.NET 4.0与SQL Server的结合,能灵活地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系统各种功能、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

2.3.3 云计算资源池化技术整合数据中心硬件资源,采用虚拟化技术,打造成可弹性伸缩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闪存资源、网络资源、应用资源。

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物理资源,按需分配,弹性伸缩供给。

用户端无需专用客户端,完美支持多平台(手机、平板、电脑),基于Web即可以实现用户注册,定制服务,在平台上发布技术资源或检索所需求的技术,运行软件系统应用实例,实现O2O(线上线下)技术对接,技术转移,跟踪流程各部分进度,完成技术转移转化全部流程。

采用SaaS云计算技术实现软件即服务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系统,围绕技术转移转化建设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信息门户展示、交易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等子业务系统;研发交易双方的供需信息发布及交易系统,通过供需双方协商,共同约定本次交易技术产品构成、数量、支付模式等操作。

3 结语技术转移转化交易云服务平台是技术转移转化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用户界面应用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总系统。

平台建设以服务为指导思想,通过信息服务窗口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和办公自动化,提供包括技术成果筛选、跟踪、技术需求与技术成果项目的评价、评估,技术与需求的匹配对接等技术转移的深层次服务。

平台的主要职能是“开源”,通过扩大交流、体验服务,从而协调沟通技术转移各关联方的交流合作,扩大电子商务的业务规模。

在“开源”的前提下,发挥“节流”的手段作用。

参考文献:[1]胡新恺.对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178-180.[2]谢富纪.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供需双方合作[J].科技管理研究,1999(1):31-32.[3]弗兰克.泰特兹,钱京,等.技术市场交易:拍卖、中介与创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4]谢秀红.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的调查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2):6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