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印象派和印象派的区别的是()。

合集下载

我来告诉你~世界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区别

我来告诉你~世界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区别

我来告诉你~世界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区别展开全文印象派从哪里来印象派往哪里去谈及西方美术史,印象派永远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每个稍微对艺术感点兴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

但是你真的确定很多时候你没有搞错吗?· 承上启下的巴比松画派·对不起,在讲“印象派”之前,我想先聊聊“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村位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19世纪一群不满七月王朝统治的画家在此聚居,他们以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的创作行为来区别当时的学院派画家,认为学院派画家的宗教、神话、历史题材的画作属于闭门造车,太多虚假。

今天的巴比松村这群画家中,既有朴素平实的米勒,也有精神气质的卢梭,还有唯美诗意的柯罗。

米勒米勒的巴比松风格作品卢梭卢梭的巴比松风格作品柯罗柯罗的巴比松风格作品从三位代表画家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古典主义影响和学院派训练深深痕迹巴比松画派受17世纪荷兰画派和英国画家康斯塔伯的启发,开创了西方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先河。

另外,巴比松画派在西方美术史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他们由深受古典主义的学院派蜕变而来,其后又为印象派的崛起点亮明灯。

巴比松画派虽然和枫丹白露森林关系密切,但和枫丹白露画派完全不是一条道上的,和枫丹白露画派关系密切的是枫丹白露宫。

· 逆袭的印象派·印象派名词的由来,相信很多人都了解。

这是因为当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莫奈莫奈的《日出·印象》19世纪的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官方展览,叫做“沙龙”,能参展的人大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但是另外有一大批来自各个阶层的年轻画家,他们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

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联手举办了“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这个展就是后来的“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Impressionism)名稱:印象派(Impressionism)發源:法國名家: 1. 馬奈(Eduard Manet)2. 莫內(Claude Monet)3. 畢莎羅(Camille Pissarro)4. 西斯來(Alfred Sisley)5. 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6. 狄加斯(或稱「竇加」)(Edgar Degas)7. 塞干提尼(Giovanni Segantini)內容:捕捉「光」在瞬息萬變的景象上,產生的大自然色彩,主張在戶外作畫,避免使用黑色,以光譜色作畫,讓個別顏色在欣賞者眼中產生自動混色的效果,使用自由的筆觸,不用線條勾輪廓,認為陰影是有顏色的。

對顏色有不同的見解及應用,提出了「物體沒有恆久的顏色」、「推翻從前全是黑褐色的影子,改以影子為物體的互補色代之」、「開始使用七種顏色作畫,以距離的自然混色替代以三原色於色盤上調色所產生混濁的缺點,而各色仍存在於畫布上」理論。

印象派繪畫已經將文學、宗教、哲學分離開來,而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灌注在視覺的世界裡。

1874年4月15日,一群在巴黎的畫家,展出數年來一直被官方的沙龍排斥的作品165件,展覽期間批評家給他們開了一個玩笑說:「這是一群印象派畫家的展覽」,因莫內(Claude Monet)的作品,名為「日出.印象」; 而這群畫家就以印象派畫家自稱。

西洋的繪畫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中葉,都走寫實的路子,當這種寫實技巧達到頂點之後,使得畫家對此失去了興趣,同時這些作品所運用的色彩都是因襲傳統,不注重時間、空氣、光線等賦予色彩的影響,因此畫面顯得過於幽暗。

一八六三年時,馬奈的畫作< 草地上的午餐>在官設的沙龍落選,並有其他的畫家作品也在這次不公正的評選中落選,於是引起了少壯派美術家們的一致憤慨。

拿破倫知道了這件事,便特准全部落選的作品陳列於安杜士德利宮殿的一室,舉行了落選者展覽會,至此,這些青年畫家們所倡導的新繪畫運動,逐漸推展開來。

印象派

印象派

印象派(Impressionism),是指于1860年代法国开展的一种艺术运动或一种画风,最初没有人能理解。

印象派的命名源自于莫内于1874年的画作《印象·日出》,遭到学院派的攻击,并被批评是属于“印象派”的。

莫内积极采用这个名称,自第三次画展以后,便干脆称为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学院派的因循守旧,主张艺术上的革新。

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

他们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直接对景写生,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这在绘画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由于印象派绘画很少反映人类生活的主题,使创作题材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

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

印象派是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的诞生意味着观察方式的变革。

达达主义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

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

"(一)初期印象派(Impressionism) 18741.产生背景西洋的绘画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一直以写实为主当写实技巧发展到极致之后,画家便对此失去了兴趣,同时这些作品所运用的色彩都是因袭传统,不注重时间、空气、光线等赋予色彩的影响,因此画面显得过于幽暗。

初中美术教材

初中美术教材

外国风景画欧洲的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17世纪中期独自成为一派,并发展到欧洲的各个地方,于是欧洲各地区的风景画风格开始互相影响交融,到19世纪时进入巅峰时期。

印象派: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

印象派画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表现光与色的无穷变化。

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莫奈:法国画家,《日出.印象》表现的是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

在弥漫的浓雾中,所有的物象——太阳、海浪、小船以及远处工厂的烟囱和船上的吊车等,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之前没有画家这样大胆处理画面,作品展出后引起轰动,许多画家都追求和表现——从此印象派产生了。

新印象派:认为印象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来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

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

修拉:法国,《大碗岛星期日下午》这是一幅夏日风景画。

游人在巴黎郊外的塞纳河畔休憩、散步、垂钓、划船,整个画面宁静和谐。

修拉为了这幅作品,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之一。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和“新印象派”风格的延续,而是对印象派的突破与反叛。

塞尚:法国,《风景》库贝尔:法国,《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德朗:法国,《威斯敏斯大桥》彼得.勃鲁盖尔:尼德兰,《雪中猎人》洛朗:法国。

《海港日出》霍贝玛:荷兰《林间小道》鲁斯达尔:荷兰《辛格拉温的磨房》透纳:英国《莫特莱克台地》勃拉克:法国《艾斯塔克的房子》蒙德里安:荷兰《灰色的树》外国建筑欣赏斯通亨治巨石阵:是最早的宗教建筑要数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拦“斯通亨治”,它是欧洲新石器时代最为重要的遗迹之一。

吉萨金字塔群: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一共用了230余万块平均重量达2.5吨的石块堆砌而成。

帕特农神庙:古希腊人最热衷建造神庙,这可能与他们的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的代表。

新印象派(点彩派)简介

新印象派(点彩派)简介

新印象派(点彩派)简介新印象派(点彩派)简介法国新印象派画新印象派,或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

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场技法⾰新。

他们不⽤轮廓线条划分形象,⽽⽤点状的⼩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规律的并置,让⽆数⼩⾊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构成⾊点组成的形象。

简介新印象派的奠基⼈之⼀保罗·西涅克在其著作《从E·德拉克洛⽡到新印象主义》(1899)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分割主义⽤⾊彩和⾊彩进⾏光的混合,以此来表现⾃⼰的意图。

”分割主义技术的⽬的,是采⽤光学原理将纯粹的⾊彩⽤⼩点块的⽅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在画板上进⾏⾊调混合更⾼明的亮度。

所以新印象派⼜叫作点彩派。

宗旨是:光和颜⾊(影⼦)在(瞬间)⼀段时间内的变化。

发展过程新印象派的出现和科学的迅猛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光学和⾊彩学的理论以及实验成果,有⼒地推动着包括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

新印象派画家们吸收了关于⾊彩对⽐以及颜⾊、⾊调并列所产⽣的混合效果的理论,认识到单纯⾊彩通过视觉的混合⽐⾊彩⾊素的混合更有艺术效果。

此外,瑞⼠学者D·萨特的著作《美学概念及应⽤》(1865),强调科学在绘画创作中的作⽤,主张运⽤科学试验成果和建⽴法则,都促进了新印象派的产⽣。

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是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

修拉潜⼼研究关于⾊彩学的著作,试图把感觉加以综合上升到理性分析,变成科学的表现形式。

他的画尺⼨很⼤,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有重要地位,因为这些精⼼设计的作品表现出对⼏何学和形式结构要素的关注,预⽰了20世纪抽象艺术家的创作。

修拉的代表作是《⼤碗岛的星期⽇下午》(1884--1885),在这幅画中,⼈物众多却很少交搭,画家运⽤了精确⽽有条理的科学⽅法处理⼈物之间的空间距离。

美术概论客观题

美术概论客观题

1.张择端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 )A.元朝B.宋朝C.明朝D.唐朝答案:B2.以下哪位画家是《鹊华秋色图》的作者?( )A.郭熙B.赵孟頫C.张择端D.乾隆答案:B3.唐寅某幅画作中题字“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 )的。

A.地方长官B.祖父母C.岳父母D.父母答案:A4.《林泉高致》可以称得上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 )A.花鸟画B.肖像画C.宫廷画D.山水画答案:D5.界画需要借助( )来作画?A.贝壳B.草绳C.界尺D.铜版答案:C6.以下哪种类型的纸是工笔画所使用的?( )A.生纸C.铜版纸D.熟纸答案:D7.以下哪种雕刻形式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采用的?( )A.浮雕B.立雕C.镂雕D.透雕答案:A8.以下哪个君王的陵墓被称为“昭陵”?( )A.唐玄宗B.宋高宗C.明太祖D.唐太宗答案:A9.陵墓的雕刻一般比较讲究方位,雕刻一般位于陵墓的哪一方位?( )A.地面B.左右两侧C.前方D.后方答案:C10.“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

”这一名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 )A.《宣和画谱》B.《集古录》C.《历代名画记》D.《林泉高致》答案:C11.认为艺术就是模仿大自然,模仿世界,提出“模仿说”的真实的人是( )。

A.薄伽丘B.柏拉图C.笛卡尔D.苏格拉底答案:B12.以下哪点功能是艺术在日常生活方面的主要体现?( )A.装饰和美化B.娱乐和宣泄C.个人表现D.记录和宣传答案:A13.伏羲与女娲手中拿了“规”和“矩”,它们代表的是( )。

A.自由B.社会的运行法则C.国家权力D.上天的旨意答案:B14.以下哪种功能不是祠堂具备的?( )A.供奉祖先B.教育后人C.纪念先人D.为表演唱戏提供场所答案:D15.农历的哪一天是上元节?( )A.九月十五B.正月十五C.七月十五D.三月十五答案:B16.在古代,马家窑尖底瓶的功用是( )?A.储存B.祭祀C.取水D.装饰答案:C17.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完成了《宣和画谱》?( )A.宋神宗B.宋仁宗C.宋哲宗D.宋徽宗答案:D18.巨石阵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景观?( )A.澳大利亚B.智利C.英国D.美国答案:C19.以下关于郑板桥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

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

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特点: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外美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洞窟壁画: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

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

代表者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2、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

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

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3、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

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

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4、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

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

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3、巴比松画派: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因枫丹白露森林区的巴比松村而得名。

该派画家厌恶都市生活、向往回归和赞颂大自然,采取“对景写生”的方式,再现自然景色,作品流露出率真、质朴之情。

代表画家有卢梭、杜比尼等。

4、野兽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

1905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

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2、罗可可艺术: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

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

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

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3、巡回画派:19世界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

该派画家大都重视绘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普遍运用写实手法却又不失画家鲜明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