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环境与经济一、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度极大。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西部内陆地区则干旱少雨。

这些自然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地理特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稀土、水能等。

然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的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城市和乡村人口。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城市规划、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五、中国的交通与通信中国的交通与通信网络十分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

同时,中国的通信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

这些交通与通信设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六、中国的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拥有广袤的耕地和多样化的农作物。

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使得中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够出口大量农产品到国际市场。

七、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体系十分完备,涵盖了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代数式与整式1. 代数式:定义:用运算符号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所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书写规范:字母与数字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写成“·”或省略不写。

除法运算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

字母与数字相乘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分数的,一般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1或-1,通常省略不写。

2. 单项式:定义: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 多项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多项式的次数。

4.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5.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二、几何图形初步1. 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 分类: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圆柱、棱柱、圆锥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3. 基本概念: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面:包围物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由面围成的图形叫做体,简称几何体。

4. 立体图形的特征: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棱柱又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棱柱体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 (长方体、正方体)等。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 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和氧气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

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知识框图朱国林定义: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数或式(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母为小数的方程:先将小数变为整数,然后再去分母一元一解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次方程>重和叠差问倍题分:问借题助:可于以韦从恩题图目列中方看程出,明主确要的有等人量数关重系叠或面积重叠课外拓展应用题类型审题: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尤其是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过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程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这是在草稿纸上完成或心里完成的,并写出答案以及答,这是在试卷上完成的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拓展教材中的概念: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 x+2=x+3 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从概念上来看,是一元一次方程,但稍作变形,就是 2=3,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因此,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应该是: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并且能变形为 ax=b (a ≠0,a 、b 均为常数)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一定只有一个解。

-关于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秘诀:相关条件设未知数,剩余条件列方程考点一、判断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简单应用 考点二、关于在解方程过程中的某些变形问题,只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三、解一元一次方程考点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无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点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考点一、判断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简单应用 1、下列等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12(x 1) 2x 1x 1 A .3x=y -1B .C .3(x -1)= -2x -3D .3x 2-2=3E . x1 12 12 3x y 2 x2 0 x x 2 2x3 0 , 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2、在方程 A .1 个 , , )x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3x6 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3、如果 a2 1,方程的解为。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英语的第五个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单词、词组、语法以及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

一、单词与短语1. offer - 提供2. accept - 接受3. refuse - 拒绝4. polite - 有礼貌的5. impolite - 不礼貌的6. conversation -对话7. invitation - 邀请8. excuse - 借口9. greet - 问候10. introduce - 介绍二、语法知识1. 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主语是指动作的执行者,谓语则说明主语的动作。

比如,“Tom plays basketball。

”中,“Tom”就是主语,“plays”就是谓语。

2. 情态动词:情态动词包括can、must、should、may等,用于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

例如,“I can play the violin well.”中,“can”表示说话人能够演奏小提琴的能力。

3. 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用于描述现在的行为或习惯。

例如,“He always studies hard.”中,“studies”是动词的一般现在时。

三、课文阅读课文介绍了两位年轻人在餐厅用餐的情景,主要体现了交际用语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在餐厅点餐、交流的常用语言和表达方式。

四、阅读理解以下是一篇阅读理解文章:John is an American boy. He comes to China with his parents. He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Chinese children. One day, he meets Chen Jie on his way to school. Chen Jie invites John to her home.John's mother tells him to bring some presents when he visits a Chinese family. So, John goes to a store near his hotel and buys some Chinese silk and tea. He puts the presents into his bag. When he arrives at Chen Jie's home, he gives the presents to her parents and says "They are for you." They are very happy and thank him.1. Who does John come to China with?A. His friendsB. His parentsC. His teacherD. His classmates2. What does John buy for Chen Jie's family?A. Some booksB. Some Chinese silk and teaC. Some toysD. Some food3. What do Chen Jie's parents say to John?A. They refuse the presents.B. They don't want to be John's friend.C. They are very happy and thank him.D. They ask John to leave.通过这篇阅读理解文章,学生可以训练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速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和合作知识点总结及题目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和合作知识点总结及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知识点总结一、地域发展差异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⑴领土面积大小不同从陆地面积来看,有的国家幅员辽阔,有的国家地域狭小。

俄罗斯面积约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0.4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中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其次是印度、美国等。

有的国家人口很少,如梵蒂冈人口不足1000人⑶政治体制不同从政治体制上看,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⑷发展水平不同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主要发达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②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国家为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南北关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异说成是“南北差距”。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如图所示)⑵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6%,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2%,人均国民收入约为3.81万美元,如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4.72万美元和3.79万美元。

2009年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4%,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总值的28%左右。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指可以写成两个整数比的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有理数中整数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第二章: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绝对值的比较来进行,还可以比较其大小关系的逆否命题。

第三章: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法需要注意符号的应用和绝对值的计算。

同时,根据可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注意到运算次序的灵活运用。

第四章:数字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认识包括数字的名称和数字的含义。

数字的应用涉及到数字的运用和数字的转换。

第五章: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包括直线、线段和射线。

此外,还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组成和性质。

第六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通过勾股定理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七章: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比例关系进行运算。

比例的性质包括可逆性、同比例性和反比例性。

第八章: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对称等,需要掌握各种变换的特点及其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第九章: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分式是指带分数和真分数的统称,分式具有可约分、可转化为小数和分数大小比较等特点。

第十章:解方程解方程需要掌握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以及各种方程的求解方法,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

总结: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内容涉及到有理数、数字认识、图形的认识和变换、比例、分式和解方程等方面。

在学习时应注重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性质,加强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注重拓展思路,开展创新思维。

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节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节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节笔记
一、位置和范围
1. 亚洲位于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

3.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4.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5.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二、地形和河流
1.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

2.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大多从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注入海洋。

3. 亚洲的河流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

三、气候与农业
1. 亚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大。

2. 亚洲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3. 亚洲的稻米产量和谷物总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

4. 亚洲各国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都很高,但人口众多,对稻米的需求量大。

5. 亚洲的畜牧业以牛、羊、马为主,其中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有家畜。

6. 亚洲的渔业资源丰富,包括大马哈鱼、鲑鱼、鳕鱼等。

四、人口和经济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中国、印度、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

2.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3. 亚洲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针对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帮
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数学知识点
1、整数和分数的加法、减法
在进行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时,需要注意分母相同或者化为相
同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最后约分得出最简分数。

2、代数式和计算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其中字母代表
的是未知量。

在计算代数式时,需要将变量的系数与代数项相乘,然后将各项和起来。

二、物理知识点
1、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是指不同于电器、汽车等复杂机械的机械设备,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在使用简单机械时,要注意受力状态和力的平衡,以及力的功等问题。

2、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需要注意使用时的单位和精度。

三、生物知识点
1、细胞与细胞器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包含许多细胞器,如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生物体的机能和结构都与细胞和细胞器密切相关。

2、人类生长发育和健康
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长和发育特征,需要注意合
理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问题,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四、化学知识点
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物质可以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也可以根据元素和化合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不同物质的
性质也各有差异,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2、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反应物在化学反应前存在的物质,产物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则。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理解和掌握,从而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