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2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 走进多媒体技术
第一节 初识多媒体技术 第二节 体验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
电脑都有些什么功能? 音乐(声音) 小说(文字)游戏(动画) 电影(动画) 漫画(图像)制图(图形)
多媒体: 我们所看到这些文字,声音,图像,
图形,动画等信息的组合称为媒体。
● 多媒体技术
C.多媒体包括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
D.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把声音、文本等媒体集合成一体的技术
2.以下哪一组不属于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 )
A.文本和声音
B.图形和图像
C.磁盘和光盘
D.视频和动画
第一节 初识多媒体技术
六、教学反思
1、课前在机房通过屏幕播放多媒体的精彩片段,并且伴有 介绍、部分特写镜头及文字说明等,让学生第一次进入机 房就能够感受多媒体作品的效果。
1
● 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
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
2
3
4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各类文字和符号
●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文字 图形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文字 图形 图像
用像素点描述的自然影像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FRAME 06 FRAME 07
单画面矢量动画、多画面帧动画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1.单选题(1)由美国Commodore公司研发的世界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 B )。
A. Action Media 750B. AmigaC. CD-ID. Macintosh(2)由美国Apple公司研发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 D )。
A. Action Media 750B. AmigaC. CD-ID. Macintosh(3)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B )。
A. 表达信息的实体B. 存储信息的实体C. 传输信息的实体D. 显示信息的实体(4)(A )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A. 感觉媒体B. 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5)( B )是用于处理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计算机编码的媒体A 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 C 显示媒体D存储媒体(6)多媒体技术是将( C )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
A. 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B. 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C. 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通信技术D.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7)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D )A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B 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连续性C 多样性、集成性、实时性、连续性D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8)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是( C )。
A. 网卡B.音频卡C. 显示卡D. 视频压缩卡(9)( D )属于多媒体外部设备。
A. 显示适配器B. 音频卡C. 视频压缩卡D. 数字摄像头(10)多媒体软件可分为(C )。
A. 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B. 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操作软件,多媒体编程语言C. 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D 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11)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是(D )A. FrontPageB. AuthorwareC. PowerPointD. Flash(12)Adobe Premiere应属于(D )。
多媒体应用技术(第2版)习题解答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一、填空题1. 媒体2. 图形(或矢量图)3. 多媒体4. 多媒体技术5. 多媒体系统6. 多媒体硬件系统7. 素材制作软件8. 有损压缩9. 虚拟现实技术10.流媒体技术11.交互性12.客户端系统13.IVOD二、选择题1-5:DDDCB 6-10:ACCBB 11: B三、简答题略第2章常见的媒体及处理软件一、填空题1. 编码2. 离散、数字3. 矢量图4. 矢量图形5. 饱和度6. 颜色相减原理7. RGB8. 颜色相减原理9. 亮度通道10.数字图像11.振幅12.模拟13.二进制14. 量化15.两倍16. 0.1~0.4 17.视觉暂留18.中国水墨画技法19.折纸动画20.黏土动画21.逐格22.计算机动画23.视频24.图像25.帧率26.有损压缩无损压缩27. 三维软件建模二、选择题1-5:DCBDD 6-10:BBACC 11-15:CDBCD 16-20:BABCB21-25:DBCAC 26-30:BDBCC 31-35:DDADB 36:B三、简答题略第3章图形编辑软件CorelDraw的使用一、填空题1.矢量2. .cdr、.cdrt3.黑蓝4.用鼠标左键双击“矩形工具”5.左键、右键、右键6.形状工具7. 双击单击8.后、底9.水平、垂直10. 扭曲变形11. 拉、花瓣、推、爆炸12.段落文本二、选择题1-5:ABBCC 6-10:CCABA 11-15:BACBD 16-20:ACBDB 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4章数字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的使用一、填空题1. 音频处理2. 波形编辑器3. 多轨编辑器4. 会话文件5. 库面板6. 状态栏7. 空白音频文件8. 波形编辑器9. WAV 10. 多轨11. 混合式粘贴二、选择题1. C2. C3. A、B4. C5. B、D6. B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5章动画编辑软件Adobe Animate的使用一、填空题1. 矢量图形流式播放2.交互3.矢量图形4.不会5.重复元件6. 交互7.多边形魔术棒8.每一帧9.沿直线或曲线10. 显示出来不会显示11. 骨骼工具二、选择题1-5:CACBA 6-8:CC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6章视频编辑软件Video Studio的使用一、填空题1.编辑2.库面版3.时间轴4.5条5.白平衡6.滤镜7.转场8.自动音乐9.多文字框二、选择题1-5:ABBB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第7章视频特效处理软件After Effects的使用一、填空题1.影视后期制作的软件2.动态图形或图形动画3.帧速度4.横向和纵向5.长宽比6.二维7. Z 8.过渡效果9.蒙版10. 3D图层按钮二、选择题1-5:BDABC 6:C三、简答题略四、操作题略。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选修2

三、教学方法
• 常用的教学方法 3、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专家与教师 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 话,共同协商构筑课程,共同改革课程的研制方式, 让更多的基层教师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的研制中 来.
WebQuest通过引领学生设计网络主题探究课,与学 生一起进行网络主题探究,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促 进教师之间的群体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 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方法 • 掌握多媒体作品制作中的具体技能 • 掌握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 • 可以流利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利
用多媒体技术
二、教材回顾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结构
本教材共八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 认识多媒体技术 第二章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 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 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第五章 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第六章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第七章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和评价 第八章 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初步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的编写思路
3、教材编写突出多媒体技术的有 关原理和方法
不再是以某种软件的操作 为主要内容。
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学支持
1、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层次性、选择性和开放性 (如图像的采集方法部份的内容) 2、根据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如本书中设置的各种栏目) 3、本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方便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
• 常用的教学方法 4、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 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还亲自使用、操作学习 材料,搜索信息.耕种要的是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对信息 进行分析、评价、整理组织学习内容,经理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用心灵感悟学习的乐趣。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音频处理技术Audition3.0(陈永强)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陈永强 Email:chenyqwh@
2013-2014-2
1
第二章 音频处理技术
2.1 音频基本原理 2.1.1 人类听觉特性 2.1.2 数字音频 2.1.3 声音 2.1.4 语音 2.2常用音频压缩标准 2.2.1音频压缩基础 2.2.2常用音频压缩标准 2.2.3音频文件格式 2.3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 2.3.1功能介绍 2.3.2编辑环境 2.3.3基本操作 2.3.4操作实例
2
第二章 音频处理技术
2.3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 2.3.1功能介绍 2.3.2编辑环境 2.3.3基本操作 2.3.4操作实例
3
Adobe公司创建于1982年,是世界领先的数字媒体 和在线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在世界各 地员工人数约 7000名。 Adobe 的客户包括世界各地的企业、知识工作者、 创意人士和设计者、OEM 合作伙伴,以及开发人 员。
8
2.3.2编辑环境
Audition提供了三种专业的工作视图界面,包括: 编辑视图(Edit View) 多轨视图(Multitrack View) CD视图(CD View)
9
2.3.2编辑环境
1.多轨视图(Multitrack View) Audition 3.0启动后,进入如图2-16所示的多轨视图 界面。多轨视图界面中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 栏、主群组、文件列表区、传送器、计时器、状 态栏、多音轨区及会话属性等。
20
2.3.3基本操作
2.多轨视图 (1)打开或创建一个音频文件 (2)插入或录制音频文件 (3)施加效果 (4)混合轨道 (5)输出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 计算机中的声音世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研室
第三章 第一节 声音的录制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声音的录制
任务一
1.上网查找声音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 2.上网查找计算机是如何输出声音的?
进入?
输出?
声音的录制
产生数字信号
A/D D/A
奎斯特理论 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 才能把数字信号表示的声音还原成为原来的声音
声音的录制 单声道
声道
双声道
声音的录制
计算题
一CD唱片大小为600MB,它的采样频率为44.1kHz ,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 则 此唱片能储存多长时间的音乐?
一分钟数据:(44.1×16×2/8×60=10335.9KB 10335.9KB/1024=10.09MB
特点(文件大小,声音质量,有无音损,其它)
MP3格式
MIDI格式
16
立体声
11.025
8
单声道
16
立体声
声音的录制
1.声音的幅度 2.声音的频率
声音的录制
采样频率
存储
量化位数
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8位 16位
声音的录制
小常识
奈奎斯特,美国物理学家,1889年出生在 瑞典。1976年在德克萨斯逝世。奈奎斯特 对信息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奈奎斯特 1907年移民到美国并于1912年进入北达克 塔大学学习。1917年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 学博士学位。1917年~1934年在AT&T公司 工作,后转入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
时长: 600/10.09=59.46分钟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选修22024新版

文本 图形与图像
声音 动画与视频
文本是多媒体作品中最基本的元 素之一,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和 描述,是其他媒体元素的基础。
声音是多媒体作品中的关键元素 之一,可以提供丰富的听觉体验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多媒体技术发展
多媒体技术经历了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单机到 网络、从专业到普及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成为信 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
教育与培训
娱乐与游戏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在线学 习、课堂教学、职业培训等领域,提供了 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为娱乐和游戏产业提供了强大 的技术支持,包括音乐、电影、电视、游 戏等方面。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 课件选修2
目录
• 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 图像处理技术 • 音频处理技术 • 视频处理技术 • 动画设计技术 • 多媒体技术应用实践
01
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Chapter
多媒体技术定义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 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 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02
图像处理技术
Chapter
图像类型与格式
图像类型
包括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像两种类型。位图图像由像素点组成,放大后会出现锯齿状失真;矢量图像由数学公式描 述,可无限放大而不失真。
图像格式
常见的图像格式有JPEG、PNG、GIF、BMP等。JPEG格式适合存储照片和复杂图像,支持有损压缩;PNG格式 支持透明背景和无损压缩,适合存储图标和简单图像;GIF格式支持动画和透明背景,适合存储动态图像;BMP 格式是Windows系统下的标准图像格式,不支持压缩。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

2.1 概述
2.1.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2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2.1.3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2.1.4 常用多媒体处理软件
毕.3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多媒体软 件系统
多媒体应用软件 多媒体系统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毕节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2.3 视频卡
视频采集卡的结构
多通道 视频输入
A/D 转换
视频信号 帧存储器
D/A 转换
显示 输出
视频采集控制器
计算机主机
毕节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2.3 视频卡
视频卡输出接口:既连接
计算机主板的接口,如PCI总线 接口或PCI-E接口,也有外置的 USB接口和1394接口。
第2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2.1 概述 2.1.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2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2.1.3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2.1.4 常用多媒体处理软件 2.2 多媒体接口卡 2.2.1 声卡 2.2.2 显卡 2.2.3 视频卡 2.3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2.3.1 多媒体输入设备 2.3.2 多媒体输出设备 2.4 多媒体存储设备 2.4.1 光存储系统原理
毕节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3.2 多媒体输出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以 及音响设备。
显示器 音响设备 打印机 投影仪
毕节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显示器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点距 像素和分辨率 刷新频率 视频带宽
主板插槽
视频卡输入接口:既连接
模拟视频设备的接口。一般, 至少要具有一个复合视频接口 (Video In),高性能的采集卡 一般具有一个复合视频接口和 一个S-Video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人类听觉特性
3.响度和响度级 响度(Loudness) 人耳感受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响度(Loudness)是人耳感受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程度,这种感觉与音强、频率和波形都有关系, 程度,这种感觉与音强、频率和波形都有关系, 其度量单位为宋(Sone), ),定义一个声压级为 其度量单位为宋(Sone),定义一个声压级为 40dB,频率为1kHz的纯音的响度为1Sone 1kHz的纯音的响度为1Sone。 40dB,频率为1kHz的纯音的响度为1Sone。 响度级( Level) 响度级(Loudness Level)是指某响度与基准响度相 比的等级,其度量单位为方(Phon),定义1kHz ),定义 比的等级,其度量单位为方(Phon),定义1kHz 纯音的响度级为1Phon 1Phon。 纯音的响度级为1Phon。
17
2.1.2 数字音频 音频信号是时间和幅度都连续变化的一维模拟信号 时间和幅度都连续变化的一维模拟信号, 音频信号是时间和幅度都连续变化的一维模拟信号, 要想在计算机中对它进行处理, 要想在计算机中对它进行处理,就要将它变成时 间和幅度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所以数字音频是 间和幅度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所以数字音频是 指音频信号经过离散化处理后再用一系列的数字 来表示的信号,其特点是保真度好,动态范围大。 来表示的信号,其特点是保真度好,动态范围大。 数字音频可分为波形声音 语音和音乐。 波形声音、 数字音频可分为波形声音、语音和音乐。波形声音 实际上包含了所有的声音形式, 实际上包含了所有的声音形式,因此数字音频有 时也泛称为声音。 时也泛称为声音。
7
听阈图2-1 听阈-频率曲线
8
2.1.1 人类听觉特性
2.音调 音调(Pitch)在物理学中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 音调(Pitch)在物理学中是指声音的高低,实际上 就是指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一种主观感受。 就是指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一种主观感受。音 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 频率高的声音,人感觉其音调也较高, 关。频率高的声音,人感觉其音调也较高,反之 人感知音调低的声音其频率也低。 ,人感知音调低的声音其频率也低。 对音调可以进行定量的判断,其度量单位为美( 对音调可以进行定量的判断,其度量单位为美 Mel),定义一个声压级为40dB 频率为1kHz ),定义一个声压级为40dB, 1kHz的 Mel),定义一个声压级为40dB,频率为1kHz的 纯音的音调为1000Mel 1000Mel。 纯音的音调为1000Mel。
18
2.1.2 数字音频
用计算机来处理音频信号必须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 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过程为: 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过程为:选择采 样频率,即进行采样;选择分辨率, 样频率,即进行采样;选择分辨率,即进行量化 最后编码形成声音文件。 ;最后编码形成声音文件。声音的采样与量化如 图所示。 图所示。
4
2.1.1 人类听觉特性
音频信号的感知过程与人耳的听觉系统密不可分。 音频信号的感知过程与人耳的听觉系统密不可分。 对于人类听力感知的研究, 人类听力感知的研究 对于人类听力感知的研究,其范围从人耳的生理 设计到大脑对听觉信息的解释。当前, 设计到大脑对听觉信息的解释。当前,大部分感 知音频的编码算法都是基于心理声学模型的。 知音频的编码限曲线
13
2.1.1 人类听觉特性
5.临界频带 指一个纯音可以被以它为中心频率, 指一个纯音可以被以它为中心频率,并且具有一定 频带宽度的连续噪声所掩蔽, 频带宽度的连续噪声所掩蔽,在这一频带内噪声 功率等于该纯音的功率。 功率等于该纯音的功率。使该纯音处于刚能被听 到的临界状态,即称这一带宽为临界频带宽度。 到的临界状态,即称这一带宽为临界频带宽度。 临界频带的单位为巴克(Bark)。 临界频带的单位为巴克(Bark)。
24
2.1.3 语音
语音是一种特殊的媒体,语音是人类所特有的,但 语音是一种特殊的媒体,语音是人类所特有的, 也是一种波形 一种波形, 也是一种波形,在计算机中表示方式与波形声音 的文件格式相同。 的文件格式相同。 语音处理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语音处理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研究范 围主要涉及:语音合成、语音编码、语音识别的 围主要涉及:语音合成、语音编码、语音识别的 基本算法和应用。 基本算法和应用。 计算机处理语音过程如图所示。 计算机处理语音过程如图所示。
19
2.1.2 数字音频 1.采样 采样
采样(Sampling)指把模拟信号在时域上以固定的时间间隔 采样(Sampling)指把模拟信号在时域上以固定的时间间隔 对波形的值进行抽取,再用若干位二进制数表示。 对波形的值进行抽取,再用若干位二进制数表示。 对声音波形采样的频率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 采样频率越高, 采样的频率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 对声音波形采样的频率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采样频率越高, 声音保真度越好,但所要求的数据存储量也越大。 声音保真度越好,但所要求的数据存储量也越大。 根据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 根据采样定理,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在 采样过程中就不会丢失信息,并且可以用采样后的信号重 采样过程中就不会丢失信息, 构原始信号,从而不失真地还原出原始的声音信号。 构原始信号,从而不失真地还原出原始的声音信号。 对于音频,最常用的采样频率有三种:44.1kHz、22.05 kHz 对于音频,最常用的采样频率有三种:44.1kHz、 kHz,其中44.1kHz采样频率是最常用的。 44.1kHz采样频率是最常用的 和11.025 kHz,其中44.1kHz采样频率是最常用的。 声道数是声音通道的个数,指一次采样的声音波形个数 声音波形个数。 声道数是声音通道的个数,指一次采样的声音波形个数。
21
2.1.3 声音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学科,包括声波的产生、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学科,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和 接收。物体振动在弹性体里的传播称为波 接收。物体振动在弹性体里的传播称为波,而在 空气中传播的波就称为声波,能被人的听觉器官 空气中传播的波就称为声波, 声波 所感觉到的声波叫声音 其频率一般在20Hz 声音, 20Hz~ 所感觉到的声波叫声音,其频率一般在20Hz~ 20kHz之间 之间。 20kHz之间。
8.感知熵 感知熵( Entropy) 感知熵(Perceptual Entropy)指利用心理声学的掩 蔽现象和信号能量化原理来测量音频信号中感知 相关的信息。一般以位(bit)作为单位, 相关的信息。一般以位(bit)作为单位,实际上 表示了音频信号压缩的理论极限。 表示了音频信号压缩的理论极限。
14
2.1.1 人类听觉特性
6.同时掩蔽
掩蔽效应是指当两个响度不等的声音作用于 人耳时, 人耳时,响度较高的频率成分的存在会影 响到对响度较低的频率成分的感知。 响到对响度较低的频率成分的感知。 当两个或更多的音频信号到达人内耳时,掩 当两个或更多的音频信号到达人内耳时, 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发生掩蔽效应, 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发生掩蔽效应, 就称同时掩蔽。 就称同时掩蔽。
10
图2-2 人耳可听最小响度曲线
11
2.1.1 人类听觉特性
4.绝对听觉门限 绝对听觉门限( Hearing, 绝对听觉门限(Absolute Threshold of Hearing, ATH)指一个人在没有噪声的环境下, ATH)指一个人在没有噪声的环境下,能够产生 听觉,感知到一个纯音信号(某频率点) 听觉,感知到一个纯音信号(某频率点)的最小 能量幅度。 能量幅度。 绝对听觉门限用声压级表示,静音为0dB 0dB, 绝对听觉门限用声压级表示,静音为0dB,痛阈为 140dB。 140dB。
20
2.1.2 数字音频 2.量化 量化
量化(Quantity) 量化(Quantity)的目的是将采样后的信号波形的 幅度值(样本)进行离散化处理, 幅度值(样本)进行离散化处理,样本从模拟量 转化成了数字量。 转化成了数字量。 量化位数越多, 量化位数越多,所得到的量化值越接近原始波形的 采样值。 采样值。 量化方式有三种:零记忆量化、分组量化和 量化方式有三种:零记忆量化、分组量化和序列量 化。
22
2.1.3 声音
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色和音强。 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色和音强。 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具有特色的声音。 音色是指具有特色的声音。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度,也称为声音的响度,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度,也称为声音的响度,音强与 声波的振幅成正比 。
2
第二章 音频处理技术
2.1 音频基本原理
2.1.1 人类听觉特性 2.1.2 数字音频 2.1.3 声音 2.1.4 语音
3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能同 时满足数字信号的高压缩率和数字信号的高保真 透明重放质量的压缩算法及标准得到大量开发与 使用,数字音频已经广泛应用于因特网、 使用,数字音频已经广泛应用于因特网、多媒体 及无线通信系统,CD品质的数字音频 品质的数字音频已经从根本 及无线通信系统,CD品质的数字音频已经从根本 上替代了模拟音频。因此, 上替代了模拟音频。因此,人们对音频信号数字 化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化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应软硬件实现 手段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手段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5
2.1.1 人类听觉特性
1.听阈与听域 2.音调 3.响度和响度级 4.绝对听觉门限 5.临界频带 6.同时掩蔽 7.异时掩蔽 8.感知熵
6
2.1.1 人类听觉特性
1.听阈与听域 听阈( Threshold)就是指人能听到的最低 听阈(Auditory Threshold)就是指人能听到的最低 声压级( Level,SPL)。 声压级(Sound Power Level,SPL)。 听域( Area)是指人能感知的声音的范围 人能感知的声音的范围, 听域(Audible Area)是指人能感知的声音的范围, 正常人耳能够感知的频率范围大致是20Hz~ 正常人耳能够感知的频率范围大致是20Hz~ 20Hz 20kHz;正常人能感知声音的声压级范围是0 20kHz;正常人能感知声音的声压级范围是0~ 128dB。 128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