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与贾谊习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陆贾与贾谊习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陆贾与贾谊习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陆贾与贾谊习〈论文集〉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作者:夏增民

摘要:春秋以降,学术百家殊方,虽互相辩难,然亦皆是“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战国之季,《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之各家学派,都趋于总结综合之道路,而儒学渐成主流。汉初,学术传衍未断,“一”于一家之精神相沿不绝。陆贾、贾谊承儒学之要,采获各家,造新汉代“新儒学”。他们之思想本同而末异,各自代表了向汉代儒学衍化之不同路径。百家由独立而“一致”为以儒为宗之几家,亦是学术整合之第一步。至董仲舒,儒学发展成更为精巧严密之思想体系,始完成此一波之学术整合。陆贾与贾谊之思想,前承周秦之季,后开董子新风,实为汉代儒学发展之一个阶段。

关键词:儒学陆贾贾谊思想史

一周秦之季之学术综合

周自平王东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持国命”,学术散于四野,遂有诸子之学,其可观者乃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其中儒、道、法、墨、阴阳为世之显学。诸子驰说列国,“各引一端,崇其所善”[1],皆欲取合诸侯。是故儒墨互绌,儒道相非,儒法互克。然而,诸子“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2]。诸子思想具有内在之一致性,这与战国中后期逐渐形成之“一”之社会思潮达成了默契。

战国中期以降,“一”之思想成为诸子之共识。孟子最早提出了这个思路。他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之问难时,说“定于一”[3]。这个思路不仅要求思想之“一”,还要求“一”天下。《吕氏春秋·不二篇》曰:“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4]其《执一篇》也说:“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5]在“一”之思潮下,诸子走上了学术综合之道路。这种学术之综合,是以自家学术为体,兼采他家;而且,是在与他家之相非过程中完成这一综合过程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

以窥见。

韩非子融法术势于一体,集法家之大成,使法家思想达至极致。“道生法”,韩非子“归本于黄老”[6],以《喻老》、《解老》发扬老子思想,进而吸取了其自然天道观、先王之否定论、仁义无是非论。不仅如此,韩非子于他家亦有采获。《韩非子·显学》称“世之显学,儒墨也”,述其学术支流甚祥,然亦讥儒墨为“愚诬之学”、“杂学缪行同异之辞”[7],因而黜儒墨以倡耕战、行赏罚、明法度。其实,就其思想传统而言,其于儒墨,也是相反相成。韩非子为荀子门生,其思想受荀卿影响自不待言。尤其是荀卿之唯物论,承认分、辩、别、养之“礼”论,认识事物之“参验”思想,以及性恶论和积习说,皆深刻地影响了韩非子之思想。而韩非子思想源于墨子者,一在于名理之承继,二在于其强调非命强力、贵贱无常[8]。诸子相灭相生,此可力证不诬。

《庄子·天下篇》概为庄子后学所作,成书亦在战国之末,距荀韩之时不远。其总结各家思想,亦主张“一”之思路,“天下之治方术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天下篇》点评墨子、宋尹学派、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子、惠施桓團公孙龙诸派,是是非非,深感“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为方”,“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以致“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而欲发明“内圣外王”之道,须“一”于儒学。所以其言君子,乃“以仁为思,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其述《六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9]。意在说明体现在儒家经典《六经》中之理论,是最高最完美之理论。以故,《天下篇》是在道家术语下,全面阐述了儒家之观点[10]。

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个大儒。荀子之意,“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

人”[11]。所以,荀子非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子、宋鈃、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子等十二子,认为其虽“饰邪说,交奸言,以枭乱天下,譎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然而亦皆“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12]。是故,荀子对各家也非一概否定,而是加以分析,承认各家也是各有“有见”。“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13]如此,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吸取道墨名法特别是道法之思想,对儒家进行改造和充实,集先秦思想之大成。所以,傅山说,荀子思想实际“近于法家、近于刑名家”,而且在一些观点上,“又有近于墨家者言”[14]。

《易传》亦成于战国之末,作者不专一人,也非一时写就,然其基本思想“大抵和思孟学派——邹衍阴阳五行学派相符合,无疑地多半出于他们后学之手”[15]。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16],《易》很受儒家重视。儒者读《易》,非为占卜,而重于义理引申发挥,于是始有《易传》。《易传》隆礼、明德、慎罚,援引道家之天道观,“神道设

教”以及综合阴阳五行、稷下黄老学说以总结各家思想,在学术路径与荀子一致,在思想特质上亦大用共通之处。

《吕氏春秋》号为杂家之作,恰好说明其欲总结先秦思想之意图。其述先秦诸子,云“老耽(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田)骈贵齐,阳(杨)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倪良贵

后”[17]。《吕氏春秋》集论成书,杂取诸家之说,对于各家,较少批评,而偏重于吸取可取之处,力图超出门户之见。它在兼收并蓄各家思想时,用儒家思想改造了各家思想[18]。其书强调仁政、德治、王道、爱民,强调文化、知识及教育,“无论是在世界观或政治思想方面,都与《荀子》最为接

近”[19]。这与《易传》是极为相似之。

综上所述,在战国末之学术综合总结过程中,各家均欲以自家之思想体系整合先秦各家学术思想,但事实上,儒学占了上风,而且儒学中之荀学一派风头独健。这必将深刻影响汉初学术流变,预示了其可能成为社会之思想主潮。蒙文通先生讲:“盖周秦之季诸子之学,皆互为采获,以相融合。韩非集法家之成,更取道家言以为南面之术,而非固荀氏之徒也。荀之取于道法二家,事尤至显……六艺经传之事,盖亦类此。汇各家之学,而综其旨要以于儒家。”[20]也正揭示了这种趋势。

汉初儒学之传播发展亦与荀子有十分密切之关系。荀子后学曾言:“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21]汉初之《诗》、《书》、《礼》、《乐》、《易》、《春秋》流传,均与荀子传授有关。汪中《荀卿子通论》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汉诸儒未兴……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22]荀子于汉初儒学发展,有先开风气之功。汉初儒者不仅坚守儒学基本价值,还承继了周秦以来学术走向总结综合之精神和路径,儒学开始在儒者对他家学术批判扬弃之下,逐渐形成新之思想体系。

二汉初儒家之发展:陆贾与贾谊

汉初,陆贾和贾谊对儒学发展功莫大焉。但由于他们思想之综合性,却常被目为道家或法家。实际上,陆子与贾生,不过是汉初儒学演进过程中两个不同发展路径之代表。

陆子守本于儒家,自古即有定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这一点,今本陆子著《新语》可证,《新语》凡引文处,除一处出自《老子》外,其他皆出自儒家经典如《诗》、《论语》、《易》、《孝经》等[23],而称述先圣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论更是比比皆是。可见《史记》所记不诬。班固《汉书·艺文志》列《陆贾》二十三篇,而本传不载,其中当有《新语》各篇。《隋书·经籍志》亦列《新语》入子部儒家类。四库馆臣相沿不改,认为“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人。其称《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余皆以孔氏为宗。所援多《春秋》、《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

正也。”[24]

由上可知,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历代均归陆子为儒家,这从其学术传承上也可得到佐证。王利器先生认为,陆子之学,盖出于荀子。《盐铁论·毁学篇》说:“李斯与包邱子俱事荀卿。”《汉书·楚元王传》也说,楚元王刘交“与申公受诗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浮邱伯即包邱子,亦即鲍丘,文献所载不同,实为一人。荀子晚年适楚,终老于楚之兰陵。而陆贾为楚人,从浮邱伯游学,也是意料中事。《新语·资质篇》说:“鲍丘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隐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利口之臣害之也。”盖陆子与鲍丘游,因得以闻荀子说于鲍丘[25]。由此可推知,陆子学宗荀子,而陆子及《新语》宗法儒学可以明辨。

陆子以儒为宗,但不斥黄老道家,尽管其书中仅一处引老子“上德不德”之言,但对老子精神之阐述却可遍见于全书,如此陆子也有尊崇黄老道家之倾向。其述老子清静无为,曰天地万物“为宁其心而安其性,盖天地相承,气感相应而成也”[26];而“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不过,“无为者乃有为也”,目之是达致“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27]之为治理想。

其述道家之精神专一,曰“专心一致”,“同一治而明一统”,“天一以大成数,人一以□成伦”;又曰“正心一坚”,“执一统物”[28],然后“壹其道而定其操”[29],与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之意甚合[30]。

另外,老子思想之朴质精神也多见于陆子书中,如曰“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31],又说“朴质者近忠,便巧者近

亡,”“谗言似贤,美言似信”[32],皆近老子本义。

而柔刚转化更是老子真义,《新语·辅政篇》曰:“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躁疾者为厥连,退重者为常存,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怀急促者必有所亏,柔懦者制刚强”。

反观以上所述,综览《新语》全书,陆子仍是以儒为主,而不斥黄老道家。

陆子虽宗儒尚道,却也多表现为力辩之士,《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贾“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游走于诸侯群臣之间,以知辩行纵横之事。他虽说项羽归刘太公吕后未果[41],但两赴南越,数服赵佗,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其谈辩之能力[42]。扬雄《法言·渊骞篇》评价说:“言辞:娄敬、陆贾。”司马迁也说:“余读陆生《新语》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43]及陆贾纵横群臣间,促周勃、陈平联手翦灭诸吕,拥立文帝,苏秦、张仪亦不过如此。亡吕而继刘氏,功可以周、陈两人比侔,其纵横之术可谓精矣。

以是观之,陆子之思想乃是宗儒近于黄老而好纵横。

而贾生之思想倾向与陆子有大同,但亦有大异。

贾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学”,然观其学,仍宗于儒学。河南守吴公“闻其(贾生)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而吴公“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44],李斯也尝学事于荀子,那么,贾生一如孟子,对于儒学,乃“私淑诸人”而已。

而侯外庐诸先生认为,贾生《治安策》不仅在形式上有《荀子》之《富国》、《议兵》诸篇之结构,而且在思想上也深得荀学修养。《治安策》关于置三公三少以教训太子,主张从孩提之时,以道习之,他之立论点就是基于荀子之“惟善者伪也”之理论。同时,贾生又有荀子“谨注错,慎习俗”思想之复述。荀子谓“积礼义而为君子”,贾生则说,“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这正与荀子“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之说相合[45]。

不仅如此,详析贾生思想,其核心仍不出儒学范围。同陆子一样,贾生也极力推崇仁义。他论秦之过,认为秦败即败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6],而且他也曾指责商鞅“遗礼义,弃仁恩,并心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47]。贾生认为,汉初立,“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官名,兴礼乐”,于是“乃悉草具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

法”[48],如此制度变更更是儒者所为。

在对儒学之继承中,贾生尤重于“礼”。“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49]“礼”是优于“法”之,以礼治国,则可治之安之,此也正是贾生上《治安策》之目之。他在《治安策》中讲,“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积礼义而民和亲”,“今或言礼谊之如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观之也”?[50]礼优于法,贾生之思想倾向于儒学则无可辩驳了。在荀学之传统中,所谓礼法结合,即礼与法之实质是相同之,殊途而同归。礼之用,即“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者不可及也”[51]。如此即达到了与实行法制同样之目之。

故可见,贾生本儒,但近于法家。而贾生尚法家于史也可证见。吴公学事李斯,以治平天下第一为汉廷尉,可见非为醇儒,儒法兼学且法重于儒可想而知。贾生学事吴公,亲爱非常,又通诸子百家之学,其尚法亦可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然而,贾生并未学法家为政之具体措施,而是深得其精义,他只是反对立法于一尊,强调之是礼法结合。

“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因势变通,依权设立,本是法家行事之本,贾生深然之。所以他认为汉初独长沙王不

反,“非独性异也,亦形势然也”,表现出对时势之良好把握。法家务实而精于事势,不尚空谈。贾生亦观于当世之要务,“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于疏举”[52]。其分裂诸侯,损抑匈奴,重农尚礼,习教太子诸策,可抗于商君《垦令》、《农战》、《开塞》、《靳令》诸篇,虽管仲、李悝、李斯之计不能过,确为法家之风。至于“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53],亦非腐儒所能比。

然而,贾生郁郁不得志,渐生遁世之想,太史公曰:“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54]贾生又入老庄境界。其《服鸟赋》多引庄子《齐物论》、《养生主》之文,“从自然天道观之相对无穷,到知识之相对无真,以至人生观之死生齐一,结论为庄子之知命委命”[55],较之《吊屈原赋》以屈子自喻,又深了一层消极。贾生无途于公卿之道,转而向慕自然,亦属自况之举,使心有所寄聊而已。

贾生宗儒重法而乐老庄,与陆贾殊为不同。

余论从陆贾到董仲舒:汉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之形成

陆子、贾生思想俱宗儒而各倾向有异,除与各自经历、性格相关外,也实与学术自身之传承衍化有莫大关系。更重要之是,他们之学术路径与战国后期以来之学术总结综合之思路是一脉相承之。这种学术思路之维系,有赖于儒家之师生授受传统。

汉初,矫暴秦之偏,行黄老之术,儒术不过缘饰时事而已。而邹鲁之地儒士学术薪火相传,做了大量之历史文献研究和理论准备。今检《史记》之《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以《汉书·儒林传》,其载儒学薪火授受颇详,尤其是述《五经》之师承,多溯及孔子及其亲炙弟子。儒家学术自成谱系,其他各家与儒学相较,无出其右者。学术日盛,对社会与政治之影响亦日大。儒学在发展之过程中,根据社会之变化,不断利用各家之思想资源,以充实自身之理论体系,向着“一”之学术境界回归。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言百家“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即是此理。而汉初,正是学术“同归”、“一致”之关键时期。百家继周秦之末,同归于“儒”,而造新汉代“新儒学”。陆子、贾生之思想俱本于儒而各倾向不同,则各自代表了各家学术向汉代儒学衍化之不同路径。即,陆子儒学与贾生儒学之有着一致之目标,虽然他们之学术取向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仍是创建一统之儒学体系。百家由独立成学而“同归”、“一致”为以儒为宗之几家,亦是学术整合之第一步。至汉武时代,董仲舒、公孙弘倡导独尊儒术,也正是这一学术整合即已完成以后才能得以实现之。

陆子贾生之学,以儒为本,学综道法,然其思想形式尚未臻至完善精巧,各家之间学术杂糅捏和之痕迹斑斑可见。董仲舒经过周密之思考与组织,以儒学为本,综合各家,最终形成一种以公羊学为骨干,以天人感应为基础,整合阴阳、黄老、法、诸家之思想体系,从而完成了汉代新儒学之体系建构。“从陆贾到董仲舒,儒家思想之演变,一方面可以看作一种持续不继前后相继

之发展,一种有着共同目标和倾向之思想运动;一方面又可以看作一种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到质变(新体系之建立)之‘飞跃’。董仲舒思想之出现是飞跃和平共处质变之完成。由于它以新之基础和面貌出现,从而使儒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6]也就是说,陆贾与贾谊之思想,是汉代新儒学形成过程中之一个阶段,是儒学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之一环。

注释:

[1][2] [33]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孟子·梁惠王上》,杨伯峻《孟子译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版,第12页。

[4] [5] [17]《吕氏春秋·不二篇》,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6]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 《韩非子·显学篇》,《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682年版,第685-686页。

[8]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4-617页。

[9] 《庄子·天下篇》,郭庆藩《庄子集释》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65-1069页。

[10]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1页。

[11] 《荀子·解蔽篇》,王先谦《荀子集解》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2] 《荀子·非十二子篇》,王先谦《荀子集解》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3] 《荀子·天论篇》,王先谦《荀子集解》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4] 傅山:《荀子评注》,转引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5]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第654页。

[16]《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8] 金春峰:《论〈吕氏春秋〉之儒家思想倾向》,《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

[19] 刘元彦:《〈吕氏春秋〉泛论》,《中国哲学(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86页。

[20] 蒙文通:《儒学五论》,转引自萧疌父:《吹沙集》,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99-200页。

[21] 《荀子·尧问篇》,王先谦《荀子集解》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2]转引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0页。

[23] 另有引《谷梁传》两处,按:《谷梁传》成于汉武帝时,当为后人窜入。

[24] 《四库全书总目》卷91“子部儒家类”,北京:中华书局1965版,第770页。

[25] 王利器先生考陆贾书可以印证《荀子》处甚详,参见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26][31][35] 陆贾.《新语·道基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

[27][37] [38]陆贾:《新语·无为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 陆贾:《新语·怀虑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9] 陆贾:《新语·思务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0]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2][36] 陆贾:《新语·辅政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

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4] 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39] 《论语·颜渊篇》,杨伯峻《论语译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0] 陆贾:《新语·至德篇》,王利器《新语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1] 《史记·项羽本纪》载:“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

[42]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3]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4][53][54]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5]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67页。

[46] 贾谊:《过秦论》,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7][48][49][50][51][52] 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5]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页。

[56]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五四运动早已载(zài)入史册,后 人对其进行纪念,从中汲取能量,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梦而奋斗。 B.倡导整本书阅读,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 浅阅读正成为趋势,阅读容易走向浅尝辄(zé)止、断章取意的误区。 C.缂(gè)丝这种中国传统技艺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能自由变幻色彩,因 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 D.黄家庄藏有美酒的消息不胫而走,据那些喝过的人说,那酒澄( (chéng)清 透亮,醇厚绵长,入口生香,实乃琼浆玉液,令人回味无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我们的英雄未必是无所不为的超级英雄, 每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和行动都有可能使之成为英雄。 B.好的文艺作品应该用别开生面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 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元旦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 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D.《左传》并不简单描写流亡者的不幸,而是通过血腥与动荡的非凡经历,让 流亡者与众不同,产生了与一般士大夫迥然有别的思想锋芒和精神性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藻的大小相差悬殊:小的成体只有几厘米长,如小石花菜、小杉藻等;大

大学物理答案第3章

第三章 刚体力学 3-1 一通风机的转动部分以初角速度ω0绕其轴转动,空气的阻力矩与角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C 为一常量。若转动部分对其轴的转动惯量为J ,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其转动角速度减少为初角速度的一半?(2)在此时间内共转过多少转? 解:(1)由题可知:阻力矩ωC M -=, 又因为转动定理 dt d J J M ω β== dt d J C ωω=-∴ dt J C d t ??-=∴00ωωωω t J C -=0ln ωω t J C e -=0ωω 当021ωω= 时,2ln C J t =。 (2)角位移?=t dt 0ωθ? -=2ln 0 0C J t J C dt e ωC J 0 21ω= , 所以,此时间内转过的圈数为C J n πωπθ420== 。 3-2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圆柱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 ,圆柱体的外面绕有轻绳,绳子跨过一个很轻的滑轮,且圆柱体和滑轮间的绳子与斜面平行,如本题图所示,求被悬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中张力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定律得 ma T mg =- ααJ R Mg TR =-.sin 2 由平行轴定理 223MR J = 联立解得 g m M M m a 83sin 48+-=α mg m M M T 83)sin 43(++=α 3-3 一平板质量M 1,受水平力F 的作用,沿水平面运动, 如本题图所示,板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在板上放一质量为M 2的实心圆柱体,此圆柱体在板上只滚动而不滑动,求板的加速度。 解:设平板的加速度为a 。该平板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 、平面施加的摩擦力1f 和圆柱体施加的摩擦力2f ,根据牛顿定律有,a M f f F 121=--。 m g

关于大学物理答案第章

17-3 有一单缝,缝宽为,在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汇聚透镜,用波长为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代入数据得 17-4 用波长为的激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第一极小与单缝法线的夹角为50,试求该缝宽。 解:单缝衍射极小的条件 依题意有 17-5 波长为20m 的海面波垂直进入宽50m 的港口。在港内海面上衍射波的中央波束的角宽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极小条件为 依题意有 0115.234.0sin 5 2sin 20sin 50===→=--θθ 中央波束的角宽为00475.2322=?=θ 17-6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一单缝,其衍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该缝时衍射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试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明纹条件为 依题意有 2 )122(2)132(21λλ+?=+? 代入数据得 nm 6.428760057521=?== λλ 17-7 用肉眼观察星体时,星光通过瞳孔的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亮斑。 (1)瞳孔最大直径为,入射光波长为550nm 。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多大? (2)瞳孔到视网膜的距离为23mm 。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多大? (3)视网膜中央小凹(直径)中的柱状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约×105个。星体的像照亮了几个这样的细胞? 解:(1)据爱里斑角宽公式,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为 (2)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为 (3)细胞数目应为3.2105.14)104.4(52 3=????=-πn 个 17-8 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两盏前灯相距120cm 。试问汽车离人多远的地方,眼睛恰能分辨这两盏前灯?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解: 17-9 据说间谍卫星上的照相机能清楚识别地面上汽车的牌照号码。(1)若被识别的牌照上的字划间的距离为5cm ,在160km 高空的卫星上的照相机的角分辨率应多大? (2)此照相机的孔径需多大?光的波长按500nm 计算。 解:装置的光路如图所示。 17-10 一光栅每厘米刻有4000 位)已知?和?谱线的波长分别为656nm 和解: S 1S 2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大学物理答案第1~2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1~2 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1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为t R x ω-=sin ,)cos 1(t R y ω-=,式中R ,ω为常量,试求质点作什么运动,并求其速度和加速度。 解:22 cos ,sin x y x y dx dy v Rw wt v Rw wt dt dt v v v Rw ==-==-∴=+= 2 222 2 sin ,cos y x x y x y dv dv a Rw wt a Rw wt dt dt a a a Rw ====∴=+= sin ,(1cos )x R wt y R wt ==- 222()x y R R ∴+-=轨迹方程为 质点轨迹方程以R 为半径,圆心位于(0,R )点的圆的方程,即质点 作匀速率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速度v = R ω;加速度 a = R ω2 1-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到高度h 处所需时间为t 1,自抛出经最高点再回到同一高度h 处所需时间为t 2,求证:h =gt 1 t 2/2 解:设抛出点的速度为v 0,从高度h 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3,则 012132 012221201112()0,2()/2 ()11 222 12 v g t t t t t v g t t t t h v t gt g t gt gt t -+=+=∴=++∴=- =-= 1-3一艘正以v 0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艇,关闭发动机后,得到一个与船速反向大小与船速平方成正比的加速度,即a =kv 2,k 为一常数,求证船在行驶距离x 时的速率为v=v 0e kx . 解:取汽艇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020 0,,ln v x v kx dv dx a kv v dt dt dv dv kvdt kdx v v dv kdx v v kx v v v e -==-= ∴=-=-∴=-=-∴=?? 1-4行人身高为h ,若人以匀速v 0用绳拉一小车行走,而小车放在距地面高为H 的光滑平台上,求小车移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人前进的速度V 0,则绳子前进的速度大小等于车移动的速度大小,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 刚体的转动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 滑轮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滑轮受拉力F ,而且F =Mg .设A 、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A 和?B ,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A) ?A =?B . (B) ?A >?B . (C) ?A <?B . (D) 开始时?A =?B ,以后?A <?B . [ ] 2、 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 (A) J A >J B . (B) J A <J B . (C) J A = J B . (D) 不能确定J A 、J B 哪个大. [ ] 3、 如图所示,一匀质细杆可绕通过上端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 旋转,初始状态为静止悬挂.现有一个小球自左方水平打击细杆.设小球与细杆之间为非弹性碰撞,则在碰撞过程中对细杆与小球这一系统 (A) 只有机械能守恒. (B) 只有动量守恒. (C) 只有对转轴O 的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动量和角动量均守恒. [ ] 4、 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半径为R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平台可以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光滑固定轴自由转动,转动惯量为J .平台和小孩开始时均静止.当小孩突然以相对于地面为v 的速率在台边缘沿逆时针转向走动时,则此平台相对地面旋转的角速度和旋转方向分别为 (A) ??? ??=R J mR v 2 ω,顺时针. (B) ?? ? ??=R J mR v 2ω,逆时针. (C) ??? ??+=R mR J mR v 22ω,顺时针. (D) ?? ? ??+=R mR J mR v 22ω,逆时针。 [ ] 5、 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 、质量为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231ML .一质量为m 、速率为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v 2 1,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 (A) ML m v . (B) ML m 23v .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 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 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 ④我当下:“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 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⑥不过,倒有一“外套事件”例外。 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再想办法吧! 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 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 ⑩“教堂怎么了?” “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 “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 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

第14章 (DEMO)

第十四章 波动 14-1 如本题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向传播,波速大小为u ,若P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cos(?+ω=t A y P ,求:(1)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该波的波动方程;(3)与P 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质点的位置。 解:(1)O 处质点振动方程: y 0 = A cos [ ω(t + L / u )+φ] (2)波动方程 y 0 = A cos { ω[t - (x - L )/ u +φ} (3)质点位置 x = L ± k 2πu / ω (k = 0 , 1, 2, 3……) 14-2 一简谐波,振动周期T =1/2s ,波长λ=10m ,振幅A =0.1m ,当t =0时刻,波源振动的位移恰好为正方向的最大值,若坐标原点和波源重合,且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求:(1)此波的表达式;(2)t 1=T/4时刻,x 1=λ/4处质点的位移;(3)t 2 =T/2时刻,x 1=λ/4处质点的振动速度。 解:(1) y = 0.1 cos ( 4πt - 2πx / 10 ) = 0.1 cos 4π(t - x / 20 ) (SI) (2) 当 t 1 = T / 4 = 1 / 8 ( s ) , x 1 = λ/ 4 = 10 / 4 m 处 质点的位移y 1 = 0.1cos 4π(T / 4 - λ/ 80 ) = 0.1 cos 4π(1 / 8 - 1 / 8 ) = 0.1 m (3) 振速 )20/(4sin 4.0x t t y v --=??= ππ t 2 = T / 2 = 1 / 4 (S) ,在x 1 = λ/ 4 = 10 / 4( m ) 处质点的振速 v 2 = -0.4πsin (π-π/ 2 ) = - 1.26 m / s 14-3 一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圆频率为ω,波 速为u 。设4 T t =时刻的波形如本题图所示,求该波的表 达式。 解:由图可看出,在t=0时,原点处质点位移 y 0=-A , 说明原点处质点的振动初相π?=0,因而波动方程为 ])(cos[πω++=u x t A y 14-4 本题图表示一平面余弦波在t =0时刻与t =2s 时刻的波形图,求: (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波的波方程。 解:由图可知: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初相2 0π ?- =; x 习题14-1图 习题14-3图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5篇,附答案)

一、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宏伟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格,陌生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出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分外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答案第12章汇总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 12- 1 一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电流 I , 一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沿垂直于载流导线方 向以恒定速率运动(如图所示),则( ) (A ) 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B )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C )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D )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无法确定 题12-1图 分析与解 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 在矩形线圈附近磁场垂直纸面朝里, 磁场是非均匀场, 距 离长直载流导线越远,磁场越弱.因而当矩形线圈朝下运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 应电流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判定.因而正确答案为( B ). 12- 2 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铜环和木环静止放置在交变磁场中, 并假设通过两环面的磁通量 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不计自感时则( ) (A )铜环中有感应电流,木环中无感应电流 (B ) 铜环中有感应电流,木环中有感应电流 (C )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大,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小 (D )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小,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大 分析与解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铜环、木环中的感应电场大小相等, 但在木环中不会形成电流?因而正确答案为( A ). 12- 3 有两个线圈,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系数为M 21,而线圈2对线圈1的互感系数为 感电动势为12,由i 1变化在线圈2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为 0 ,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 (A ) M 12 M 21 ,蚣1 @2 M12 ?若它们分别流过 i1 和 i2 的变化电流且石 di 2 dt ,并设由i 2变化在线圈1中产生的互

@2 (B) M 12 M 21 , %1 § 2 (C) M 12 M 21 , ◎1 @2 (D) M 12 M 21 , 蚣1 12 而正确答案为(D ) 12- 4对位移电流,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电流的实质是变化的电场 (B ) 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一样是定向运动的电荷 (C ) 位移电流服从传导电流遵循的所有定律 (D )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分析与解 位移电流的实质是变化的电场. 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 在这一点位移电流等效于 传导电流,但是位移电流不是走向运动的电荷,也就不服从焦耳热效应、安培力等定律.因 而正确答案为(A ). 12- 5 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感应电场是保守场 (B ) 感应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闭合曲线 (C ) ①m LI ,因而线圈的自感系数与回路的电流成反比 (D ) ①m LI ,回路的磁通量越大,回路的自感系数也一定大 分析与解对照感应电场的性质,感应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闭合曲线.因而 正确答案为(B ). 12— 6 一铁心上绕有线圈100匝,已知铁心中磁通量与时间的关系为 5 2 ① 8.0 10 sin 100 n ,式中 ①的单位为Wb t 的单位为s ,求在t 1.0 10 s 时,线 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分析 由于线圈有N 匝相同回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等于各匝回路的感应电动势的代数 d ① d ^ 和,在此情况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常写成 E N ,其中书N ①称为磁 dt dt 链. 解线圈中总的感应电动势 分析与解 教材中已经证明M21 = M12,电磁感应定律 %1 M 21di 1 dt M i2-di 2 ?因 dt

大物习题解答-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许瑞珍_贾谊明)-第10章 流体力学

第十章 流体力学 10-1如本题图,试由多管压力计中水银面高度的读数确定压力水箱中A 点的相对压强(P -P 0)。(所有读数均自地面算起,其单位为米) 解:根据gh P ρ=得 )-(汞7.08.103g P P ρ=- )-(水7.0232g P P ρ-=- )-(汞9.0221g P P ρ=- )-(-水9.05.21g P P ρ=- m g m g P P 9.22.20??=-∴水汞-ρρ 10-2如本题图,将一充满水银的气压计下端浸在一个广阔的盛水银的 容器中,其读数为 -25 m N 10 950.0??=p 。(1)求水银柱的高度h 。(2) 考虑到毛细现象后,真正的大气压强0p 多大? 已知毛细管的直径 m 100.23-?=d ,接触角π=θ,水银的表面张力系数-1m N 49.0?=σ。 解:(1)gh p ρ=Θ cm g p h 3.716 .138.910950.05 ≈??==∴ρ (2)Pa d p p 4 3 500106.9100.1cos 49.021095.02 cos 2'?=??+?=+ =-πθσ 10-3灭火筒每分钟喷出60m 3的水,假定喷口处水柱的截面积为1.5cm 2,问水柱喷到2m 高时其截面积有多大? 解:流量2211S v S v Q == 且 gh v v 22 12 2-=- s m m s m S Q v /107.6105.1606032 43 11?≈?= =∴- 2212235.42cm gh v Q v Q S =-== 10-4油箱内盛有水和石油,石油的密度为0.9g /cm3,水的厚度为1m ,油的厚度为 4m 。求水自箱底小孔流出的速度。 解:如图,流线上1、2点分别是油面和小孔处的两点。根据伯努利方程 水 习题10-1图 习题10-2

大学物理第12章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12.1 选择题 (1) 对位移电流,下述四种说法哪个正确( ) A. 位移电流是由线性变化磁场产生的. B. 位移电流是指变化的电场. C. 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 D.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2) 空气中有一无限长金属薄壁圆筒,在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流着一层随时间变化的面电流i (t),则( ) A. 圆筒内均匀地分布着变化磁场和变化电场. B. 任意时刻通过圆筒内假象的任一球面的磁通量和电通量均为 零. C. 沿圆筒内任意闭合环路上电场强度的环流为零. D. 沿圆筒外任意闭合环路上磁感应强度的环流不为零. (3) 如图12.1(3)所示为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A 板带正电,B 板 带负电,开关K 合上时,A ?B 板间位移电流的方向为(按图上所标x 轴 正方向回答) A .x 轴正向 B .x 轴负向 C .x 轴正向或负向 D .不确定 题12.1(3)图 答案:(1) B, (2)B, (3)B. 12.2 填空题 1. S t B l E L S d d ??????-= ① 0d =??S B S ② S t D I l H S L i d d ????∑??+= ③ 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否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的空白处. (1) 变化的电场一定伴随有磁场__________________. (2)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 (3)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________________.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为20 μF ,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V/s 105.1d d 5?=t U ,则该平行板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_. 3.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是半径为R 的圆形导体片,在充电时,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率为t E d d .若略去边缘效应,则两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①②, (2)3 A, (3)20 R dt dE πε

大学物理试题库(含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 卷 1、(本题12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 过程,其中ab 是等温线,bc 为等压线,ca 为等容线, 求循环效率 2、(本题10分)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方向传播,振幅为20cm ,周期为4s ,t=0时波源在 y 轴上的位移为10cm ,且向y 正方向运动。 (1)画出相量图,求出波源的初位相并写出其振动方程; (2)若波的传播速度为u ,写出波函数。 3、(本题10分)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由2个偏振片,第二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对前一个偏振片沿顺时针方向转了300 角,问透射光的光强是多少?如果入射光是光强为I 0的偏振光,透射光的光强在什么情况下最大?最大的光强是多少? 4、(本题10分)有一光栅,每厘米有500条刻痕,缝宽a = 4×10-4cm ,光栅距屏幕1m , 用波长为6300A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试问: (1) (2) 第一级主极大和第二级主极大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5、(本题10分)用单色光λ=6000A 做杨氏实验,在光屏P 处产生第五级亮纹,现将折射率n=1.5的玻璃片放在其中 一条光路上,此时P 处变成中央亮纹的位置,则此玻璃片 厚度h 是多少? 6、(本题10分)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在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光有没有位相突变?要使折射光得到加强,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7、(本题10分) 宽度为0~a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波函数的解为)sin(2x a n a n π =ψ 求:(1)写出波函数ψ1和ψ2 的几率密度的表达式 (2)求这两个波函数几率密度最大的位置 8、(本题10分)实验发现基态氢原子可吸收能量为12.75eV 的光子。 试问:(1)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会跃迁到哪个能级? P 2P a

大学物理第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练习 十 二 一、选择题 1.半径为a 的圆线圈置于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线圈电阻为R ;当把 线圈转动使其法向与B 的夹角α =60°时,线圈中通过的电荷与线圈面积及转动所用的时间的关系是( A ) (A)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无关. (B)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C)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 (D)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无关. 2.一矩形线框长为a 宽为b ,置于均匀磁场中,线框绕OO ′轴,以匀角速度ω旋转(如图所示).设t =0时,线框平面处于纸面内,则任一时刻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 D ) (A) 2abB | cos ω t |. (B) ω abB (C) t abB ωωcos 2 1 . (D) ω abB | cos ω t |. 3.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平面圆线圈,怎样可使其互感系数近似为零?设其中一线圈的轴线恰通过另一线圈的圆心.( C ) (A) 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平行放置. (B) 两线圈并联. (C) 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垂直放置. (D) 两线圈串联. 4.有两个长直密绕螺线管,长度及线圈匝数均相同,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管内充满均匀介质,其磁导率分别为μ1和μ2.设r 1∶r 2=1∶2,μ1∶μ2=2∶1,当将两只螺线管串联在电路中通电稳定后,其自感系数之比L 1∶L 2与磁能之比W m 1∶W m 2分别为:( C ) (A) L 1∶L 2=1∶1,W m 1∶W m 2 =1∶1. (B) L 1∶L 2=1∶2,W m 1∶W m 2 =1∶1. (C) L 1∶L 2=1∶2,W m 1∶W m 2 =1∶2. (D) L 1∶L 2=2∶1,W m 1∶W m 2 =2∶1. 5.对位移电流,有下述四种说法,请指出哪一种说法正确. ( A ) (A) 位移电流是指变化电场. (B) 位移电流是由线性变化磁场产生的. (C) 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 (D)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 6.圆铜盘水平放置在均匀磁场中,B 的方向垂直盘面向上.当铜盘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沿图示方向转动时,( C ) (A) 铜盘上有感应电流产生,沿着铜盘转动的相反方向流动. (B) 铜盘上有感应电流产生,沿着铜盘转动的方向流动. (C) 铜盘上有感应电动势产生,铜盘边缘处电势最高. (D) 铜盘上有感应电动势产生,铜盘中心处电势最高.

(完整版)大学物理考试常考题选择填空部分(含答案详解)

质 点 运 动 学 一.选择题: 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 ,从A 点出发,经过半圆周到达B 点,则在下列各 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A )速度增量 0=?v ρ ,速率增量 0=?v ; (B )速度增量 j v v ρρ 2-=?,速率增量 0=?v ; (C )位移大小 R r 2||=?ρ ,路程 R s π=; (D )位移 i R r ρρ 2-=?,路程 R s π=。 2、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j bt i at r ?ρ?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一般曲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 a 表示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正确的表达式为 ( B ) (A )r r ?=?||ρ; (B) υ==dt s d dt r d ρ ; (C ) a dt d =υ ; (D )υυd d =||ρ。 4、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5、质点作匀变速圆周运动,则:( C ) (A )角速度不变; (B )线速度不变; (C )角加速度不变; (D )总加速度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 2 t -4 t 2(SI ),则质点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 =v -2 m/s ; 第一秒末的加速度大小 a = -8 m/s 2 ;第一秒内走过的路程 S = 2.5 m 。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暑期语文阅读训练卷 (一)盲道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 瞻()磕()绊()硌() 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 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 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大学物理答案第6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6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6-1 一容积为10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成1.0×10-5 mmHg 的真空,初态温度为20℃。为了提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所吸附的气体,如果烘烤后压强为1.0×10-2 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由式nkT p =,有 3 2023 52/1068.1573 1038.1760/10013.1100.1m kT p n 个?≈?????==-- 因而器壁原来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为 个183201068.110101068.1?=???==?-nV N 6-2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 Pa ,温度为27℃,求:(l ) 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等距排列) 分析: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30d V =,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d n V ,10=即可求出。 解:(l )单位体积分子数 3 25m 1044.2-?==kT p n (2)氧气的密度 3m kg 30.1-?===RT pM V m ρ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J 1021.62321k -?==kT ε (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 m 1045.3193-?==n d 6-3 本题图中I 、II 两条曲线是两种不同气体(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试由图中数据求:(1)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基本的自然力分为四种:即强力、、、。 2.有一只电容器,其电容C=50微法,当给它加上200V电压时,这个电容储存的能量是______焦耳。 3.一个人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跑了半圈,他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 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公式为:。5.避雷针是利用的原理来防止雷击对建筑物的破坏。 6.无限大平面附近任一点的电场强度E为 7.电力线稀疏的地方,电场强度。稠密的地方,电场强度。 8.无限长均匀带电直导线,带电线密度+λ。距离导线为d处的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9.均匀带电细圆环在圆心处的场强为。 10.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质量为m=10g的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000m/s射入并停留在其中。求其 后它们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 11.一质量M=10Kg的物体,正在以速度v=10m/s运动,其具有的动能是_____________焦耳 12.一细杆的质量为m=1Kg,其长度为3m,当它绕通过一端且垂直于细杆 的转轴转动时,它的转动惯量为_____Kgm2。 13.一电偶极子,带电量为q=2×105-库仑,间距L=0.5cm,则它的电距为________库仑米。 14.一个均匀带电球面,半径为10厘米,带电量为2×109-库仑。在距球心 6厘米处的电势为____________V。 15.一载流线圈在稳恒磁场中处于稳定平衡时,线圈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强度B的夹角等于。此时线圈所受的磁力矩最。 16.一圆形载流导线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为1B,若保持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不

大物习题解答-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许瑞珍_贾谊明)-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1 一容积为10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成1.0×10-5 mmHg 的真空,初态温度为20℃。为了提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所吸附的气体,如果烘烤后压强为1.0×10-2 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由式nkT p =,有 3 2023 52/1068.1573 1038.1760/10013.1100.1m kT p n 个?≈?????==-- 因而器壁原来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为 个183201068.110101068.1?=???==?-nV N 12-2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 Pa ,温度为27℃,求:(l )气体分子的 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等距排列) 分析: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30d V =,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d n V ,10=即可求出。 解:(l )单位体积分子数 3 25m 1044.2-?==kT p n (2)氧气的密度 3m kg 30.1-?===RT pM V m ρ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J 1021.62321k -?==kT ε (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 m 1045.3193-?==n d 12-3 本题图中I 、II 两条曲线是两种不同气体(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试由图中数据求:(1)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 分析:由M RT v /2p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p v 也就不同。因22O H M M <,故氢气比氧气的p v 要大,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II 所标13p s m 100.2-??=v 应是对应于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从而可求出该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又因曲线I 、II 所处的温度相同,故曲线I 中氧气的最概然速率也可按上式求得。 解:(1)由分析知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