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保证产地环境检测、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由具备法定检测资格,愿接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机构(以下简称“产地认定机构”)委托的检测机构承担.第三条产地认定机构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选定、考核、委托和管理。
第四条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通过计量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二)有满足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的能力;(三)有熟悉农业和农业环境检测工作业务的专业队伍.第五条满足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可直接向产地认定机构提出承担检测任务申请,经产地认定机构考核、确认并签定委托协议后,方可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工作.第六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根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定检测机构,并及时将选定的检测机构情况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七条产地认定机构应当与选定的检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有效期三年。
在协议有效期内,未能通过计量认证复审的检测机构,委托协议终止.第八条协议有效期满六个月前应当按照原程序重新履行申请和委托手续。
第九条检测机构名称、体制、业务范围、检测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情况报产地认定机构,及时调整和补办有关手续,并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
第十条检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一)接受申请人、产地认定机构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承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的产地环境检测与评价任务。
(二)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时,可以查阅被检查单位的相关资料。
(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检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准确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维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权威性和品牌公信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标志使用、认证工作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门人员和经费,明确监管职责,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条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实行“行政执法为主导、行业自律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的监管运行机制。
第二章质量监管第五条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采取环境检测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督管理工作。
环境检测指由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定点检测机构对产地水质和土壤质量进行的抽样检测。
实地检查指检查组对产地环境质量、区域范围、生产记录、证书有效性、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规程及相关标准的执行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检查组由2-3名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组成。
各地每年至少应当对30%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施环境检测或实地检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状况开展抽查。
第六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三)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一)被予以警告的产地逾期未改正;(二)该产地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抽检中检出禁用药物。
第七条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在作出处理后10个工作日内将撤销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地名录报送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并每半年通过媒体公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失效和撤销的产地名录。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技术规范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技术规范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确保检测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样的过程应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
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
一、抽样原则1、随机性抽出的用以评定整批产品的样品,应是不加任何选择的,按随机原则抽取。
2、代表性抽样所得的样品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应是以从整批产品中所取出的全部个别样品(份样)集成大样来代表整批产品,不应以个别样品(份样)或单株或单个果实来代表整批。
抽取混合样品,不能以单株或单个果实作为抽取样品。
生产地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等非正常植株。
3、可行性抽样的方法、使用的工具及样品数量应是合理可行、切合实际的,符合样品检验的要求,应在确保随机性、代表性的基础上做到快速、经济、可操作性强。
4、公正性抽样工作应在承担任务的机构主持下完成,抽样人员应亲自到现场抽样。
受检单位人员可陪同抽样,但不应干扰已定抽样方案的实施。
二、抽样要求1、人员抽样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熟知抽样程序和方法。
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抽样通知单(抽样委托单或抽样任务单)和抽样单等。
2、工具抽样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准备相应的工具。
抽样工具和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
3、抽样抽样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
4、记录抽样单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式三份,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
5、样品封存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条盖章;封样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样品运输抽样完成后,样品应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符合被检样品的贮存要求,样品不应与有毒有害和污染物品混装;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对样品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损。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规范

在抽样时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存等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抽样件数。小包装产品,抽样总质量未达到平均样品的最小质量值时,应增加抽样件数。
3.2.3.2 抽样步骤
3.2.3.2.1包装时抽样
在茶叶定量装件时,每装若干件后,用抽样工具取出样品约250g,混匀所抽的原始样品,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g~1000g,分装3份封存,供检验、复验和备查之用。
3.2 抽样方法
3.2.1 茶园抽样
3.2.1.1 抽样量
抽样点通过随机方式确定,每一抽样点应能保证取得1kg样品。抽样点数量按下列规定:
<3hm2,设一个抽样点;
3 hm2~7hm2,设两个抽样点;
7hm2~67 hm2,每增加7 hm2(不足7 hm2者按7hm2计)增设一个抽样点;
从各件的上、中、下部采样,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所需数量。
4 记录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5样品封存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 样品运输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2.4工具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3方法
3.1 组批
3.1.1 原料抽样
同一产地、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技术方式、同期采收的茶叶原料为一个抽样单位。
3.1.2 包装产品抽样
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等级的茶叶产品为一个抽样单位。
1000 kg以上,每增加500 kg(不足500 kg者按500 kg计)增抽1kg。
在抽样时如发现样品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抽样数量。
3.2.2.2 抽样步骤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的通知【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农质安发[2005]5号【修改依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的通知(2012)【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05.05.24【实施日期】2005.07.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XE0303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的通知(农质安发[2005]5号)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承办机构: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行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质量,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号令)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64号公告),我中心组织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
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在现场检查工作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中心联系。
二00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现场检查工作质量,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现场检查,是指在审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申请人相关情况进行实地核实确认的过程。
第三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中心所属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以下简称“部直分中心”)负责现场检查的组织和安排;省级承办机构负责现场检查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省级承办机构根据初审情况提出现场检查计划,每个月的15日前将下个月拟实施的现场检查计划分专业报部直分中心备案确认。
现场检查计划包括拟现场检查的申请人、现场检查的重点、人员构成、时间安排等内容。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

河南农业2018年第9期(上)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办公室主办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平顶山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王妹丽 王晓曼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激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屡见不鲜,给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抽样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第一步,是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步骤,是保证监测结果是否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的重要环节。
抽样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
本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抽样的原则和目的抽样是从欲研究的全部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证要抽取的样品对全部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抽样的目的是从被抽取样品单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来评估和推断全部样品特性,是科学实验、质量检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工作和研究方法。
抽样必须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可行性、公正性的原则。
二、抽样前的准备工作(一)抽样方案的编制检验检测抽样工作开展前,抽样人员要经过抽样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熟悉抽检农产品的抽样计划、抽样方法、产品标准。
研读上级下达的抽样文件内容,根据文件要求监测的区域和地点、监测时间、监测的品种和数量、监测项目、监测依据编制本单位的抽样实施方案。
(二)抽样前的物质准备抽样前需要抽样人员准备好抽样工具、样品存储器、处理工具及抽样相关文件。
具体包括剪刀、取样铲、抽样袋、保鲜袋、纸箱或冷藏箱、标签、封条、抽样文件、抽样单、记录本、抽样人员工作证、砧板、不锈钢刀、食品加工机等。
如遇气温过高时,有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需要放入冷藏箱中保存。
抽样工具、样品存储器、处理工具要求清洁、干燥、无异味。
三、不同抽样地点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一般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等。
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抽样地点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审核规范

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审核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材料审核工作,确保认定工作质量和效率,依据《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暂行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认定审核,是指无公害工作机构组织具有相应专业资质检查员对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所实施的技术评价活动。
第三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认定审核规范制修订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辖区内认定审核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四条各地可以根据本行政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本规范制定本辖区、本行业认定审核实施细则。
第五条认定审核应遵循坚持标准、公平公正、客观独立、科学规范、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第六条负责认定审核的人员应为检查员。
第七条认定审核应由2名及以上检查员完成,检查员对所作出的审核结论负责。
第八条省级工作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统一的认定审核流程表,确保认定审核整个流程可追溯。
认定审核材料及审核记录应保存6年以上。
第九条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时限要求完成认定审核工作,不断提高认定审核效率。
第二章申请材料的构成第十条认定申请材料由申请人材料、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证明材料、检查员现场检查资料等组成。
第十一条申请人材料:(一)《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书》;(二)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三)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说明;(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技术制度体系文件;(五)最近生产周期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复印件;(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资质证明材料;(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第十二条环境和产品质量证明材料:(一)《产地环境调查报告》;(二)《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三)《产品检验报告》;(四)《产品抽样单》。
第十三条检查员现场检查材料:(一)《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现场检查报告》;(二)省级工作机构认定审核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5335-2006 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规范

月
编
中华人民 共和3 5 2 o T53- 0 6
无公害食 品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规范 加 年 4
月
《 l
无
日
公 起
害 实
由部0} 农于年 业2 I O 6
测 机构 出具 的数据 当资料 收集 不能 满足需 要 时应 进 行 现场调 查 和实地 考察
42 1 种 植业 .. 实 地调 查 产地 周 围 5 m 以 内工 矿 k
本标 准适 用于无 公 害农产 品产 地环 境 量现 状 境质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 列文件 中的条款 通过 本标 准 的引用 而成 为本 标 准 的条款 。凡是 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 ,其 范 随后所有 的修改 单 ( 不包括 勘误 的 内容 )或修订 版 均不适 用 于本标 准 .然而 .鼓励 根据 本标 准达 成协 议 的各方 研 究 是否可 使用 这些 文件 的最新 版本 凡 是不 注 日 期 的引用 文件 .其最 新版 本适用 于本 标准 。 G / 9 2 . 畜禽场 环境 质量 评价准 则 B T 15 5 2 NY/ 2 5 无公 害食 品 产地环 境 评价准 则 T59
3 调 查 原 则
3 1 原 则 .
规
企 业 污染 源分 布 情况 ( 括 企 业名 称 、 品 、 产 规 包 产 生 模、 方位 、 离 ) 并 在 l 5 0 距 , : 00 0比例 尺 的地 图上标 明 ;调查 产 地周 围 3k 范 围 内生 活垃 圾填埋 场 、 m 工 业 固体 废弃 物和危 险废 弃物堆 放 和填埋 场 、 电厂 灰 场等情 况 :调查 产地 自身农 业生 产活 动对 产地环 境
的影 响
422 水 产 养 殖 业 实地 调 查 近 海 ( .. 滩涂 )渔 业 养殖 用水 、淡 水养殖 用水 来源 和养殖 用饲 料及 药物 情 况 调 查 产地 周 围 1 m 范 围 内的工 矿企 业 污 染 k 源 分 布情 况 423 畜 禽 养殖 业 实 地 调查 畜禽 饮 用 水 、畜 禽 .. 养 殖 业 生产 用 水 调 查产 地 周 围 1 m 范 围 内的工 k 矿企业 污染 源分 布情况 、养殖厂 的分 布是否 符合 动 物 防疫 的要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前言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工作的科学、规范,确保样品的检验结果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制定本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蔬菜;——第3部分:粮油;——第4部分:水果;——第5部分:茶叶。
本规范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1部分:通则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要求2.1 基本原则2.1.1 抽样的地点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且在有效期内。
2.1.2抽样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2.1.3抽样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完成。
2.2 人员抽样人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
抽样人员应携带身份证、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单等文件。
2.3 抽样地点抽样地点一般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地。
2.4 工具抽样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 方法3.1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按《第2部分:蔬菜》执行。
3.2无公害农产品粮油抽样按《第3部分:粮油》执行。
3.3 无公害农产品水果抽样按《第4部分:水果》执行。
3.4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按《第5部分:茶叶》执行。
4记录抽样单一式三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
抽样单见附录1。
5 样品封存5.1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5.2 将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字盖章。
5.3 封样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 样品运输6.1 抽样完成后,样品应按规定时间及时送达检验实验室。
6.2 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不混装有毒有害物品。
6.3 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第2部分:蔬菜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以及样品制备。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2.1.1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1.2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随机抽取样品数。
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
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或其他非正常植株。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4 工具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3方法3.1 抽样时间3.1.1生产地抽样时期要根据作物不同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蔬菜抽样应安排在成熟期或即将上市前进行。
抽样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的9时~11时或者下午15时~17时。
雨后不宜抽样。
3.1.2 批发市场一般在批发交易高峰时抽样。
3.1.3 农贸市场应在抽批发市场前进行。
3.1.4 超市应在抽批发市场前进行。
3.2抽样量一般每个样品抽样量不低于3 kg,单个个体超过500 g的如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生菜、西葫芦和大白菜等取3个~5个个体。
3.3 抽样单元3.3.1 生产地当蔬菜基地面积小于10 hm2时,每1 hm2~3 hm2设为一个抽样单元;当蔬菜基地面积大于10 hm2,每3 hm2~5 hm2设为一个抽样单元。
3.3.2 批发市场在同一市场中,应尽量抽取不同地方生产的蔬菜样品。
3.3.3 农贸市场和超市样品应从不同摊位抽取。
3.4 抽样方式3.4.1 生产地每个抽样单元内根据实际情况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等方法采取样品,每个抽样单元内抽样点不应少于5点,每个抽样点面积为1㎡左右,随机抽取该范围内的蔬菜作为检验用样品。
3.4.2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抽取,如有可能,应从样品的不同位置抽取。
3.5 抽样部位搭架引蔓的蔬菜,均取中段果实;叶菜类蔬菜去掉外帮;根茎类蔬菜和薯类蔬菜取可食部分。
4 记录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5 样品封存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此外,样品应放入冷藏箱或低温冰箱中保存,冷藏箱或低温冰箱应清洁、无化学药品等污染物。
经匀浆处理后的样品短期保存(2d~3d)可放入冷藏箱中,长期保存应放在-20 ℃低温冰箱中。
6 样品运输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7 样品制备7.1 样品制备场所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易挥发化学物质。
7.2 制备工具和容器7.2.1 新鲜样品:无色聚乙烯砧板或木砧板,不锈钢食品加工机、聚乙烯塑料食品加工机、高速组织分散机、不锈钢刀、不锈钢剪等。
7.2.2 干样品:不锈钢磨、旋风磨、玛瑙研钵、无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白搪瓷盘等。
7.2.3 分装容器用具塞磨口玻璃瓶、旋盖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玻璃瓶等,规格视量而定。
7.3 样品制备7.3.1新鲜样品:取可食部分,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的附着物,采用对角线分割法,取对角部分,将其切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加工机中捣碎成匀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或将取后的样品用食品粉碎机粉碎(不可太碎,不能制成匀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7.3.2 干样品(一般用于重金属的测定):称取将新鲜样品用四分法取样后剩余部分一定量的样品,放在铺有无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的白搪瓷盘中,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 ℃加热15 min杀酶,然后在60 ℃~70 ℃条件下干燥24 h~48 h。
干燥后的样品,放入干燥器内,待冷却到室温后,称量,计算样品的含水量。
然后将样品用不锈钢磨、旋风磨或玛瑙研钵进行加工,使全部样品通过40目~60目尼龙筛,混合均匀后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7.3.3 制样工具: 每处理一个样品后制样工具应冲洗或擦洗一次,严防交叉污染。
第3部分:粮油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粮油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粮油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4 工具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3 方法3.1 组批3.1.1 生产基地抽样同一产地、用同一生产流程或技术方式生产的同一品种或种类、同期采收的作为一个抽样总体对象的农产品。
3.1.2 流通领域抽样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等级、同一货位或车船(舱)为一个抽样单位。
3.2 抽样3.2.1 生产基地抽样3.2.1.1 抽样时间抽样一般应在被抽查地块收割前的3d内进行,抽查作物应与全部作物的成熟度尽量保持一致。
3.2.1.2 抽样量根据生产基地的地形、地势及作物的分布情况合理布设采样点,原则上选用对角线采样法,采样点不少于5个。
每个采样点的抽样量按表1执行。
该抽样量指植株被收割部分的现场称重,除可食部分外,还包括秸秆、豆荚、皮壳等不可食部分。
表1 生产基地抽样量产量(kg/hm2)抽样量(kg)<7500 1507500~15000 300>15000 按公顷产量的2%比例抽取3.2.1.3 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割、运、打、晒、扬等操作过程,应按基地的技术规程进行,干湿程度也要按基地入库时的标准。
样品的含水量不得大于GB 1351、GB 1352、GB 1353、GB 1354、GB 1532、GB 1533、GB 10459、GB 10462、GB 11761、GB 11762等粮油产品标准的规定(参见表2)。
水分测定方法为GB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二类地区指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②.六省区指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
3.2.2 流通领域抽样3.2.2.1 散装产品散装产品抽样一般按以下四步完成,a)分区:根据抽样单位的面积大小,分若干方块,每块为一个区,每区面积不超过50m 2。
b)设点:每区设中心、四角共5个点,区数在两个以上时,两区分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
边缘点距墙50cm 。
c)分层:粮堆高度在2m ~3m 时,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10cm ~20cm 处,下层在距地面20cm 处,中层在中间。
堆高在3m ~5m 时,应分四层。
堆高在2m 以下或5m 以上时,可视具体情况酌减或酌增抽样层数。
d)抽样:按区按点,先上后下逐点取样。
各点取样数量一致,不得少于2kg 。
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并缩分至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量。
3.2.2.2 包装产品中小粒样品一个抽样单位代表的数量一般不超过200吨,特大粒样品一个抽样单位代表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0吨。
小麦粉等粉状样品,抽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3%,中小粒样品抽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
抽样时按样品堆放方式均匀设点,每包取样不少于2kg 。
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并缩分至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量。
3.2.2.3 小包装产品当每包样品重量小于2kg 时,按下式确定取样包数,总取样量不少于2kg 。
2nS (1)S — 取样包数n — 样品总包数3.3 样品缩分抽样完成后,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
用标准分样器或四分法将混合样缩分至能满足检验需要的量。
将混合样品平均分成3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复验样和备查样,要求每一份样品的量均能满足检验的需要,一般不少于2kg 。
4记录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5 样品封存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 样品运输6.1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2抽样完成后,样品应在3日内送达检验实验室。
同时要求温度<25℃,相对湿度<60%。
第4部分:水果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水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水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4工具抽样人员应预先准备好手套、不锈钢剪(刀)、采果袋、保鲜袋、果箱、标签和封条等抽样工具,并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3 方法3.1 组批同一生产企业或基地、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技术方式、同期采收或同一成熟度的水果产品为一个抽样对象。
3.2 抽样3.2.1 生产基地抽样3.2.1.1 抽样时间抽样时期要根据不同品种水果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一般选择在全面采收的前3d~5d进行,抽样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的9时~11时或下午的15时~17时。
3.2.1.2 抽样量根据生产抽样对象的规模、布局、地形、地势及作物的分布情况合理布设抽样点,抽样点应不少于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