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合集下载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 所以这时期的佛雕像也追求秀骨清 像式的艺术风格,造像大多趋向活 泼、清秀、温和。
佛像(泥塑) 麦积山石窟147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唐代)
造型丰满,端庄典雅,面容神情祥和,是 唐代石窟雕像的典型代表
宗教雕塑特点 朝代不同,风格不同
敦煌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 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
敦煌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 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 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 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地。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 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后加麦 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菩萨像(彩塑) 敦煌莫高窟45窟
主尊佛像 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 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
的百戏节目
三彩骆驼载乐俑 (彩釉陶)唐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陕西西安市于庭诲墓出土
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二、宗教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雲曜五窟 第20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 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 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皇室出资开凿,依山而建
282窟飞天
257窟九色鹿
220窟胡旋舞
249窟雷公
一、陵墓雕塑 事死如事生
二、宗教雕塑 虔诚的宗教信仰
同学们 再见
迦叶像 西壁龛内北侧 佛左侧为老弟子迦叶,内着锦 襦,双眼下视,是一派老成持 重的高僧神态,颇具长者风 范。

高中美术《尽显东方神韵的艺术瑰宝——中国古代雕塑艺术》6周亦飞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尽显东方神韵的艺术瑰宝——中国古代雕塑艺术》6周亦飞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雕塑》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课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是:心理成长高峰期,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较强,认知难免偏颇。

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侧重启发与引导;感受与实践。

同时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对于鉴赏的内容能够全面深入的理解认识(包括作品的背景知识,文化,以及艺术语言形式的理解认识),所以这部分知识我设计的面比较广,除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对作品背景,以及文化审美的差异也渗透在知识体系中,使学生对作品本身以及文化现象有个全面的分析与认识。

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和内容是:1、雕塑的概念、种类。

2、如何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3、如何欣赏石窟雕塑?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掌握鉴赏的方法从而具备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方法和能力,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举例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雕塑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通过雕塑来体会艺术家们的情感,体会当时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案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案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了解代表作品以及其著名雕
塑家的生平;
2.学习雕塑的基本知识,了解雕塑创作的基本流程和制作方法;
3.学习中式五官的造型,掌握头部、面部、手部、躯干等部位的表达
手法和技巧;
4.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尝试创作自己的雕塑作品。

二、教学内容:
1.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和意义:
2.代表作品和著名雕塑家:
3.雕塑的基本知识:
4.中式五官的造型:
5.手工制作雕塑: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和意义,以及代表作品和著名雕塑家
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传统雕塑的价值和文化背景。

2.教师演示雕塑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工具和技巧等方面,让学生
了解雕塑创作的流程和制作方法。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式五官的造型,包括头部、面部、手部、躯干
等部位的表达手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雕塑的基本构图和造型能力。

4.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尝试手工制作自己的雕塑作品,以表现
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5.教师介绍评价和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标准,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不断反思和完善,提高自己的造型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中国传统雕塑的基本知识和中式五官的造
型技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
可体验雕塑的制作过程,增强了对传统雕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力,从而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高一【美术(人教版)】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学习任务单

高一【美术(人教版)】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学习任务单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中国传统雕塑信息,能说出3至5件传统雕塑作品。
尝试说出它们的造型特点,所用材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思考题:为什么秦始皇把兵马俑陪葬坑设在城墙封土以东1.5公里的地方?这种布局反映了古人怎样的观点?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有什么关系?
【学习任务二】
思考题:请谈一谈兵马俑与敦煌卧佛雕塑,从造型特点、风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写一篇讲解导览词。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课题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欣赏中国传统陵墓雕塑与宗教雕塑,了解它们各自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欣赏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成就;进一步建立中华文化在学生内心的自豪感,为中华文化艺术而骄傲。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堂总结:❖ 秦陵兵马俑
生动形象 致广大,尽精微
❖ 霍去病墓前雕塑
简练概括 粗犷 与山野相容
❖ 唐代陵墓雕塑
气势庄严 变化中求统一
❖汉
唐的俑
生动 夸张
有感染力 色彩绚丽
秦始皇兵马俑具有
。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
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
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
征。陶俑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
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
的烘托:或展现山野川林的荒蛮艰苦,或体现战斗的激烈残酷,或表
现西汉军旅的英勇矫健等等。
唐昭陵六骏石刻六骏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 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该雕刻线条流畅,刀法圆润, 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
作者为突出马的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马的头部,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 练。这种强烈的对比较好地体现了马头这一主体。
目 录
一、陵墓雕塑
二、宗教雕塑
一、陵墓雕塑
快速浏览陵墓雕塑部分,自主分析以下问 题:
1.什么是陵墓雕塑,主要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俑,具有什么用处?俑的出现具 备什么意义?

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 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 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 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 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 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 各种陶俑。
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中国人怎样 的文化观念?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塑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第二课时 宗教雕塑)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第二课时 宗教雕塑)

目 录
一、陵墓雕塑
二、宗教雕塑
二、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
中国传统宗教雕塑以宗教 教义、故事、人物为题材, 反映了古代人虔诚的宗教信 仰,其中以佛教雕塑艺术成 就最高。
现存佛教雕塑以石窟寺雕 塑为代表,分布于新疆、甘 肃、等地百余处。
小组合作鉴赏宗教雕塑作品,并探讨以下问题:
➢ 云冈石窟的造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 龙门石窟的造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造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 晋祠圣母殿的雕像有什么艺术提点? ➢ 宗教雕塑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观念
佛右侧为小弟子阿难,阿难双手抱于 腹前,身披红色袈裟,内着淡绿色僧 祗支(专指和尚所穿的类似于衬衣的 一种内衣),鼻梁挺直,鼻头浑圆, 嘴唇饱满,颇为秀美,在恭谨中透出 青年的朝气。明亮华丽的锦绣裙襦和 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 俊秀之美增色。
南北两侧的胁伺菩萨造 型相似,面容清秀,眉毛细 长,鼻梁挺直,她们低手含 嫣,笑容可掬。体型呈“S” 形,身材修长,亭亭玉立, 姿态妩媚。头束高髻,赤裸 上身,斜披天衣,腰束长裙, 轻柔的长裙从两腿间往后飘 扬,表现出丝绸衣料的柔软 质感。裙上描金,绘有团花、 卷草,色泽艳丽。匠师对菩 萨的肩膀、腰胯、脚腕等细 部都有生动细微的描绘。
敦 煌 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45窟)

第45窟的塑像原有九身,如 今龛外两侧力士像已经不存在, 这七身塑像与整窟内容、形式, 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 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塑像既从 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 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 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佛龛 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 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 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 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 气韵互贯。

凝神造像一一中国传统雕塑 高中美术课教案

凝神造像一一中国传统雕塑 高中美术课教案

凝神造像一一中国传统雕塑高中美术课教案教案主题: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学科:美术年级:高中时间:4-6节课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雕塑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学习基本的雕塑材料和雕塑技法。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和雕塑造型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创作一件中国传统雕塑作品。

二、教学准备:图片和示例作品,包括中国传统雕塑的经典作品和现代雕塑家的作品。

雕塑材料,如黏土、木材、石膏等。

雕刻工具,如刀具、雕刻刀等。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范和讲解。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课:引入:介绍中国传统雕塑的背景和特点,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

雕塑基础知识:讲解基本的雕塑材料和雕塑技法,如黏土塑像、木雕、石雕等,并展示相关的示例作品。

练习:让学生使用黏土进行简单的塑像练习,练习塑造基本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课:回顾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黏土塑像练习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人物形象的观察和表达:讲解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如头部、身体比例、手部姿势等,并展示相关的示例作品。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练习,尝试塑造更具表现力和细节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课:雕塑技法和处理方法:介绍雕塑的常用技法和处理方法,如捏、切割、修饰等,以及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示范和实践:教师进行雕塑的示范,演示不同的雕塑技法和处理方法。

学生实践:让学生使用所选择的材料进行雕塑实践,体验不同材料的表现力和雕塑的过程。

第四节课:学生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他们的雕塑作品,并进行互相讨论和评价。

鉴赏与解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范作品和学生作品,讨论其中的意境、表达和艺术特点。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他们在中国传统雕塑方面的成长和收获。

教学扩展:组织学生参观雕塑展览,特别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展览,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欣赏真实的艺术作品。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自己的雕塑风格和创新。

邀请专业雕塑家或美术教师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30张PPT)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30张PPT)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座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
盛唐时,中国佛教艺术世 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工 匠们开始淡化佛像的外来 特征,使得造像更加接近 中国人的形象。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 佛造型丰满,端庄典雅, 面容神情恬静祥和,具有 明显的女性特征,是唐代 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
卢舍那大佛
霍 去 病 墓 封 土
“马踏匈奴”,马腹下 面不做凿空,匈奴士兵 持弓欲起,却挣脱不得, 十分生动。
《马踏匈奴》
伏虎
卧象
卧马
唐代崇尚厚葬。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先后骑过六匹战马, 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骗,青骓、什伐赤,特勒骠和白蹄乌。
昭陵六骏
唐代的“三彩俑”也是随葬品。“三彩俑”是一种 低温彩釉陶器,“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不专指三 种颜色。
——


中造
国 传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塑
●陵墓雕塑 ●宗教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奉先源自卢舍那大佛陵墓雕塑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 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 场景。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按照秦朝都城的格局设计建造的。 陵墓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俨然构成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数量庞 大、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就是守护这座都城的地下军队。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 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 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 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 真人、真马制成。 陶俑身高1.75米—1.95米, 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 体格魁伟,体态匀称。
从功能上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俑的产生和使用是中 国古代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取代了奴隶制社会用活人殉葬的陋俗。 为了获得更加逼真的效果,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体量接近于真人尺寸, 五官、胡须、发饰、铠甲等细节,甚至扣接革带的带钩和鞋底上的 针眼都刻画得细致人微。兵马俑的着色也非常讲究,工匠们事先在 陶俑上涂一层基底,然后再施以五彩,因而神情栩栩如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 塑
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 肖阳
一、雕塑是什么?
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 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二、雕塑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请说说: 课本中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 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 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 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 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 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 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 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 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 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 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 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 一组照片? 1、说一说秦始皇陵 兵马俑有什么艺术 特点?
2、用了什么样的 表现手法?
3、它的功能是什么?
鞍马骑兵俑
跪射俑
将军俑
文官俑
百戏俑
长相不一、栩栩如生、生动写实的艺术手法
神态各异
出土过程中的彩绘兵马俑
2.意境的创造始终大于造型的设计,雕塑的主体总是 以宁静的方式融入意境之中。
3.雕塑风格会因时代不同和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透 过雕塑艺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结
陵 墓
世界雕塑群之最的秦陵随葬陶质兵马俑

塑 圆浑天成的汉代石雕群
宗 令人惊叹的四大石窟寺雕塑群 教
雕 塑
栩栩如生的宋代彩塑
总结
1.中国传统雕塑是中国古代风俗与宗教观念的反映, 雕塑的布局、造型与色彩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始终保持着以塑为主,以雕为辅的表现传统,始终没有改变 重感觉的写实主义思维。
出土的彩绘兵马俑
彩绘兵马俑的 各种矿物质颜 料
复原后的彩绘兵马俑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青铜) 通长328.4厘米 高104.2厘米
请具体说明 秦陵兵马俑雕塑群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体现在什么方面?
五官与头饰细致入微的表现
提示: 领子、盘扣、丝绦、甲片和甲钉
兵马俑的各种发髻
百年前的霍去病墓
霍去病是谁?
甘肃麦积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 唐代
敦煌莫高窟卧佛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第45窟 彩塑 唐代
敦煌莫高窟第45窟 彩塑 唐代 阿难像
伽叶像
菩萨像
宋代彩塑 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
三尊,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 形态、服饰各不相同,栩栩 如生,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是我国富于现代主义的 优秀作品。
山西太原晋祠侍女
思考与讨论:石雕造型有什么特点
整体写意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 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秦兵马俑的马俑与霍去病墓前的石马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简练概括
刻画细致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昭陵六骏
唐三彩
一、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 北魏
宗教雕塑是以宗 教教义、故事、人物、 传说为题材的雕塑。 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 早,影响广泛,所以 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 造像为多,佛教雕塑 艺术成就最高。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陵墓雕塑
(1)陶俑
事死如事生
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 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 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 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 的印象。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 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 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 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 威严。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 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 属于陵墓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