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节第2课时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合集下载

第16章动物的行为2.1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2.1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一、取食行为1.意义:保证动物的生存。

2.方式: 诱捕猎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加工、贮存食物等。

二、攻击行为1.概念: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的行为。

2.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三、领域行为1.概念: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生存的领域。

2.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警告周围的动物。

3.意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四、防御行为1.概念: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2.类型:警戒色、气味、拟态、保护色等。

3.特殊方式:遇到敌害时,乌贼喷出墨汁;金龟子假死;蜥蜴断尾;黄鼬释放臭气等。

探究点:动物行为的不同类型探究案例:某动物学家在野外观察到一组镜头:一群狼追捕一群鹿。

开始鹿群在吃草,当狼群接近时,有一只鹿突然尾巴停止摆动,然后向水平方向伸出,最后竖起尾巴,露出肛门周围的白色后盾,拔腿就跑,其余的鹿看到白色的肛门后盾,立即竖起尾巴跟着为首的鹿逃跑。

在逃跑的途中,一只跛脚的鹿终于掉队了,狼群嚎叫着抢食猎物,你争我夺,相互厮杀。

合作交流:(1)狼群追捕鹿群是一种什么行为?答案:取食行为。

(2)鹿发现敌害后,为首的鹿先露出白色的肛门后盾。

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答案:鹿发现敌害后,为首的鹿先露出白色的肛门后盾是防御行为。

有利于鹿躲避狼的捕杀,保护了自己。

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师生互动:狼群为争夺猎物互相厮杀,这种行为是不是攻击行为?为什么?答案:是,因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的相互攻击或争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

(1)取食行为包括获取食物和处理食物的活动,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之间。

16.2.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优质课件(北师大版)

16.2.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优质课件(北师大版)

2)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
交替相关。
夜行性动物
3)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 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雌性个体有月经周期。
4)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
(3)产生原因:由生物体内的 生物钟 控制。
生物钟的形成是生物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同步练习】“乌贼喷墨”和“大雁南飞”分别属于动物的
C.白蚁的群体
D.麻雀的群体
A 10、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
A、昼夜节律
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
11、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
B 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B 12、在动物社群中(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3.社群行为的特点: (1)同种动物__群__居_____在一起; (2)具有不同的__分__工__合__作_____; (3)有的还具有_等__级____差别。
当堂训练
1、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C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B.最后享用食物者 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担负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C 15、动物的繁殖行为是( ) A.哺乳动物具有的行为 B.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的行为 C.每一种动物都具有的行为 D.脊椎动物具有的行为
板书设计
16.2.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繁殖行为 1.动物的行为类型 节律性为
社群行为
2、动物行为的意义: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2课时 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2课时 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
生物化学反应 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一二三
三、社群行为给动物群体带来好处
1.概念: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 分工合作 , 共同维持 群体的生活。
2.举例 (1)蜜蜂和蚂蚁的分工。
蜜蜂
蚂蚁
成员 分工
成员 分工
蜂后 产卵
蚁后 产卵
雄蜂 与蜂后交配
雄蚁 与蚁后交配
工蜂
保卫 清、理采蜂集巢花、喂蜜养和幼花虫粉、筑巢、工蚁
第2课时 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一二三
一、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群繁衍 与动物 繁殖 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 占有繁殖的空间 、 求偶 、 交配 、 孵卵 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一二三
二、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1.概念:动物 周期性 的、有 节律 的行为。 2.种类 (1) 潮汐 节律:如涨潮时牡蛎将壳打开,退潮时将壳紧闭。 (2) 日 节律:有些动物白天活动,有些则夜间活动。 (3) 月 节律:灵长类动物雌性个体有月经周期。 (4) 年 节律:动物的迁徙、鸟类的换羽。 3.成因:动物体内存在 生物钟 ,它是一种以体内的
关闭
C
答案
1
2
3
456源自74.在北京奥运会上,外国运动员到北京参赛,开始的几天,由于时差 的原因,白天没劲、想睡,晚上兴奋难以入睡,这主要是( ) A.舟车劳累 B.体内的生物钟还未调拨过来 C.饮食不习惯 D.出国前超负荷训练
关闭
B
答案
1
2
3
4
5
6
7
5.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森林里筑巢的鸟类 C.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D.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生动的鸟筑巢场景作为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种生活实例的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动物行为的学习内容。
2.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在讲授动物行为分类和特点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实例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意义,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物行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借鉴和补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总结归纳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还强调动物行为在生物生存和繁衍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行为的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6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这是学生在学习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后,对动物行为进行深入探究的一节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及意义,提高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激发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3.通过动物行为的实例,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的学习,体会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及适应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意义。

(二)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动物各种行为类型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活动、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5单元 第16章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5单元 第16章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 物和微生物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目录导航
01 自 主 预 习 02 重点难点突破 03 易 错 点 归 纳 04 随 堂 检 测 05 课 后 练 习
生物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举例说明动物的各种
行为
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 殖的意义
返回
生物
【小试牛刀】
4.(2018郑州期中)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
蟹自切其足,海参抛出内脏等现象,这些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B ) A.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返回
生物 知识点五 繁殖行为 9.概念:与动物的 繁殖 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 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 识别 、占有繁殖的空间、
返回
生物 取食行为的类型
实例
有些动物利用运动的方式捕食,草履虫
直接捕食
借助纤毛的摆动捕捉食物;水螅靠触手 捕捉小型动物;响尾蛇靠红外感受器捕
捉温血动物
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的手段,如 头
诱捕猎物 上有一棒状附属物,末端像一条小鱼在
水中游泳,引诱其他肉食动物前来
返回
生物
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如加拉帕戈斯群 利用工具 岛上的一种雀,能用仙人掌的刺从树干裂缝中挑 猎取食物 出昆虫;黑猩猩能将草棍伸入白蚁窝中,待草棍
尺蠖静止不动时,形状像树

躲避
某些比目鱼、避役等动物身 捕食
体的颜色能随着环境颜色的 变化而变化

其他
金龟子遇到敌害时会假死;蜥蜴被捕食者捕捉时会自 动断尾;黄鼬遇到敌害时会释放臭气;无毒昆虫具有 像有毒昆虫一样的鲜艳色彩等

16章第2节_动物的行为的主要类型

16章第2节_动物的行为的主要类型

取食行为有什么意义?
1、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2、在取食者与被取食者的相互选择中, 种族得以优化。 3、控制生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下列动物的取食行为中与其他几种明显不 同的是( C )
A.老虎捕食羚羊
B.蛇吞噬鸟蛋
C.黑猩猩用木棍取食白蚁
D.鸬鹚捕鱼
同种 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食物、配偶、领域 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追捕
乌贼利用绝妙的伪装来诱捕猎物
利用工具猎取食物
(黑猩猩掏食白蚁)
对捕获的食物进 行初步的加工
动物的贮食行为
蚂蚁在贮藏麦粒
金钱豹在树上挂着捕食的羚羊
动物的贮食 行为有何意 义呢?
每一种贮食行为都与动物 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每一种贮食行为对于这种动 物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特 别是度过冰雪遍地的严冬, 维持动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都十分有利。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 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请举几个动物行为的例子。(至少3个) 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天学习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学习行为( ) A、惊弓之鸟、黄牛耕地、狮子滚绣球 B、猫捉老鼠、螳螂捕蝉、小羊吃奶 C、大雁南飞、老马识途、家蚕吐丝 D、孔雀开屏、仙鹤跳舞、蜻蜓点水
别想欺负 我
大灰熊
隐 藏 在 枯 叶 中 的 三 角 枯 叶 蛙

乌贼
蚕蛾毛虫有一个假头, 甚至连假触角都配齐了, 在天敌攻击时诱惑对方 咬它的后部。
尺 蠖 拟 态
平时身体弯曲,休息时就 伸直身体,伪装成小树。
C

八年级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优秀课件

八年级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优秀课件

5、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状像树枝,这种行为属于: C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 声是青蛙的 A 行为。 A、求偶 B、迁徙 C、取食 D、防御
阅读材料,答复以下
材问料题一: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扔到水泥地面上
摔碎,从而轻松的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坚果特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群行为: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甚至出现等级,共同维持群体 生活(蚂蚁群体、蜜蜂群体)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提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受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受 遗传物质 的控制,这是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以下除哪项外,其他均为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 C A、动物取食 B、静止不动,C、猫头鹰的“脸盘〞像猫脸。 D、冬眠
动物行为的主 要类型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发生相互攻击和争斗的行为 领域行为:用身体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 自己的领域(狮子撒尿标记) 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壁虎断尾)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鸟类求偶、育雏等)
节律行为: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鸟类迁徙、鱼类洄游)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先天性 行为和 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蜘蛛结网)
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马戏表演)
取食行为:动物获得营养的活动,包括寻找、获取食物等一系列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中实地观察动物的 各种行为。观察时.要详细、真实、客观地 做好记录。
实验法是通过各种实验研究 动物的行为。通常是改变诱导某 些动物行为发生的外在因素,然 后观察动物行为怎样进行,再分 析研究动物行为产生的缘由。
小结:
动物行为的 主要类型
取食行为:举例、意义 领域行为:举例、意义 防御行为:举例、意义 攻击行为:举例、意义 繁殖行为:举例、意义 节律行为:举例、意义 社群行为:举例、意义
谢谢~
3、意义: 利于获得食物和繁殖,利于度过不利的环境条件。
4、举例: 1)潮汐节律
藤壶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 蟹类在退潮时爬出洞穴在海滩觅食
2)昼夜节律
昼行性:如:蜂、蝶、鸣禽,
夜行性:如:蛾、鼠、蝙蝠、猫头鹰
3)月节律
4)季节节律
(许多鸟类的迁徙、换羽、动物的冬眠、鱼类的洄游行为等) 鸟类的迁徙
冬眠
三文鱼 洄游
大马哈鱼 洄游
看,我们是和 谐的大家庭
社群行为
七、社群行为---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1、概念:---30页 2、特点: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3、意义: 个体间分工合作,更利于获得食物、躲避
C 4.雄蛙在生殖季节鸣囊鼓起,发出声音,此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B 6.蜥蜴在被捕捉后往往会自断尾巴,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繁殖行为
7.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4、举例:
鸟的筑巢
蜻蜓交尾
海龟产卵
鸭孵卵
动物产仔
企鹅哺育后代
孔雀开屏(求偶)
鸳鸯戏水(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蛙鼓囊鸣叫(求偶)
蜻蜓点水(产卵)
鸟类雌雄 共同育雏
哺乳类一 般有母亲 育幼
节律行为
(日、月、年节律)
白天不要打扰我, 俺是上夜班嘀~
六、节律行为
1、概念: 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2、特点: 动物的行为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 学习目标: ❖ 一.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 二.动物 行为类型及其意义
繁殖行为
妈妈,我是 从哪来的?
五、繁殖行为
1、概念: 与动物生长繁殖有关的行为
2、意义: 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包括: 雌雄两性动物的
识别、占有繁殖空间、 求偶、交配、孵卵以 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敌害、繁殖,更好地适应环境。能够使动物的子 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4、举例: 如:蜜蜂、蚂蚁、狮子、狒狒
合作的蜜蜂群
蜂王
工蜂
雄蜂
只有1只
数目最多
数目较少
受精卵发育来
受精卵发育来
未受精卵发育来
幼虫饲喂蜂王浆
专职产卵(具有 高度生殖能力)
幼虫饲喂蜂蜜
雌性,不育 建筑蜂巢、喂养幼 蜂、保卫、采蜜
与蜂王交配 完后死去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8.下列昆虫中,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
A.苍蝇、蚊子
B.蜜蜂、白蚁

C.蝗虫、蟋蟀
D.螳螂、蜻蜓
9.乌鸦聚众鸣叫这是一种(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首先我们要知道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 实验法,有时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从而掌 握动物行为的规律和发生的原理。
行为通讯:圆舞(高兴)、“8”字舞(指引)、
“Z”型舞(报警)
蚂蚁的生活史
归纳
蚂蚁种类 工蚁(工蜂)(雌 性,不育) 兵蚁 雄蚁(雄蜂)
形体特征 小
颚特别大 稍大
雌蚁----蚁后
最大
(雌蜂----蜂王)
工作 筑巢、觅食、哺育
争斗、保卫蚁穴 与雌蚁(雌蜂)交配
繁衍后代,被称“产 卵机器”
随堂练习
1.孔雀开屏属于什么行为(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2.狗外出时走的再远也不忘记回家的路,但它走不多远就
要撒尿,撒尿是属于(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B 3.“蜻蜓点水”与下列那种行为的结果相同( )
A.母鸡孵卵
B.鲫鱼产卵
C.海豚戏水
D.大雁迁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