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藻类图1
我国常见水华藻类图鉴

我国常见⽔华藻类图鉴我国常见⽔华藻类图鉴作者:防灾科技学院1750232班科技⼩组⽔华是淡⽔体中藻类⼤量繁殖的⼀种⾃然⽣态现象,造成⽔华的原因是⽔体富营养化。
引起⽔华的有藻类、原核⽣物以及浮游动物,其中藻类是⼀个⾮常⼤的原因。
淡⽔中富营养化后,"⽔华"频繁出现,⾯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流——汉江下游汉⼝江段中也出现"⽔华"。
淡⽔中"⽔华"造成的较⼤危害是:饮⽤⽔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物链影响⼈类的健康,蓝藻"⽔华"的次⽣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类的健康和⽣存。
引起我国⽔华的藻类种类繁多,下⾯是我国的引起⽔华的常见藻类。
1.隐藻⽔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种⽔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些种类。
⽔⾊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优劣势:隐藻在海洋浮游⽣物群落中占有⼀定地位。
隐藻喜⽣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体,是我国传统⾼产肥⽔鱼池中极为常见的鞭⽑藻类,有隐藻⽔华的鱼池,⽩鲢⽣长好,快,产量⾼,隐藻是⽔肥、⽔活、好⽔的标志。
2.膝⼝藻⽔华这是⽆锡鱼池夏季肥⽔最常见的⽔华,在⽣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褐青或褐绿。
优劣势:膝⼝藻⼤量繁殖时形成云彩状⽔华,⽔⾊呈黄绿⾊,为鲢鳙鱼的良好饵料。
池塘膝⼝藻的⼤量繁殖造成泛池死鱼事件频繁发⽣,使养殖户蒙受重⼤经济损失,主要发⽣在每年的七⼋⽉份。
3.裸甲藻⽔华这是由蓝绿甲藻⼤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东肥⽔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藻共存。
⽔⾊褐绿,褐青或铁灰,⽔⾯长有云雾状蓝绿⾊斑团,鱼农称为“转⽔”。
优劣势:裸、甲藻繁殖造成pH值偏⾼,影响对虾脱壳,造成脱壳后软壳;抑制⽔体有益藻⽣长,影响对虾成活率,脱壳期更为严重;藻毒素会造成对虾肝胰腺病变,摄⾷下降,影响对虾⽣长,严重时出现空肠空胃、偷死等现象。
海大浮游生物总结讲解

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海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海洋浮游植物(Marine phytoplankton):海洋中营浮游生活,很弱或无游动能力的微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海洋的食物生产者(初级生产者)。
海洋初级生产力:单位面积浮游植物固定有机物的能力(300-400mg C/m2·d)。
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海洋中很弱或无游动能力的微小生物,包括海洋浮游植物和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动物的食物基础。
海洋浮游藻类概述1、细胞壁藻类大多数种类都有细胞壁,少数种类没有细胞壁而有周质体。
有些具有囊壳。
硅藻门:由两个U形节片套合而成,主要由硅质组成,外层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
甲藻门: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
2、细胞核3、色素: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
4、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一种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
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5、贮存物质绿藻:甲藻:淀粉硅藻:脂肪金藻:白糖素蓝藻:蓝藻淀粉裸藻:副淀粉6、与运动有关:鞭毛:除蓝藻和红藻外,各门藻生殖期动孢子、配子具鞭毛或营养细胞具鞭毛。
眼点:运动藻体上常有一个。
桔红色,球形、椭球形,多位于细胞前端侧面,具有感光作用。
伸缩泡:调节细胞中水分。
在细胞一端或两端。
7、周质体——周质体是藻体细胞质表层特化成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构造,藻体形态较稳定。
8、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9、繁殖:藻类繁殖方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此外,还有绿藻门接合藻纲的接合生殖。
10、微微型浮游生物:0.2um~2.0um 需要荧光染色微型浮游生物: 2.0um~20um小型浮游生物:20um~200um大型浮游生物:200um以上11、藻类与人类的关系:饵料,药用与食用,水污染的指示生物一、硅藻门特征:主要特征(1-3)1、细胞壁:外层硅质,内层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点纹、线纹、孔纹、肋纹),无色透明。
海洋浮游生物学 (3)

世界海洋中的硅藻大约一亿年前,海洋硅藻的地位显著提升,现如今它生成的大量有机物,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
它们生活在一个生长必需物稀少且不断被回收共享的环境,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气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这些至关重要的生物将如何应对如今变化迅速的海洋环境?这对环境健康十分重要,目前人们正通过对其基因的研究来解密。
地球上约1/5的光合作用都是通过名为硅藻的微观真核浮游藻类产生的。
这些光合主力在世界各地的水域都被发现,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盐。
硅藻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diatomos,意为“切成两半”,指的是它们特有的由二氧化硅形成的两部分细胞壁(见图一)。
海洋硅藻每年产生的有机碳相当于陆地上所有热带雨林产生的有机碳的总和。
但与由树木产生的有机碳不同的是,由硅藻产生的有机碳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础,被迅速消耗。
在沿海地区,硅藻有力地支撑了我们的渔业,而在开阔海区,绝大部分硅藻产生的有机物迅速下沉,成为深海生物的食物。
而下沉的一小部分有机物并没有被消耗,它们沉积在海底,为石油储备量做出了贡献。
鉴于硅藻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增加铁含量来育肥大片海域从而使硅藻大量繁殖,以此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这项备受争议的计划已经制定。
通过对世界性硅藻海链藻34兆可用的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基因的DNA 序列的研究,关于硅藻对全球的影响有了新的见解机制。
全基因组序列的第二个模型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27Mb)也很快完成了研究,并且目前极地种圆柱拟脆杆藻(80mb)和沿海种多列拟菱形藻(300mb)也完成了初步测序。
测序项目迄今为止更有趣的结果之一是认识到将硅藻与进化上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谱系区分开的基因和代谢途径的独特组合。
硅藻中封装了巨大的多样性,例如T. pseudonana 和P. tricornutum之间约相差9000万年,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却和相差5500万年的动物和鱼类完全不同。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1.Alga(藻类):是一类高度多样化的,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放氧的光合作用; 植物体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 用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水生植物。
2.Oogamy(异配生殖):有性生殖方式之一。
有性生殖时,进行交配的两个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结构方面有区别,同时有性别分化,通常大的配子活动性差,相当雌配子;小的配子活动性强相当雄配子,大小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合子长成新个体。
如绿藻中的实球藻、空球藻等。
3.Heterocyst(异形胞):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形状与一般细胞不同,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4.Autospore(似亲孢子):某些藻类进行无性繁殖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游动孢子,因其形态和母细胞相似而得名。
见于绿球藻属、小球藻属等。
5.Haploid(单倍体):指与该物种正常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染色体组数相同的个体。
6.Lorica (被甲):一般指牢固覆盖动物体的构造之总称。
对轮虫类,指的是被覆躯干部的角质层,这部分角质层比体部即头部和足部的角质层明显增厚。
7.Trichome (藻丝):呈纤丝状,伸出于菌体外,由鞭毛蛋白紧密排列并缠绕而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8.F lagellum(鞭毛):伸出藻类细胞表面细而长的丝状物结构,鞭毛由3部分组成,细胞外侧的游离部分(鞭毛)(flagellar proper),基体(basic bodies)—轴丝着生处,过度区(transitional region)—鞭毛游离部分与基体之间的区域。
鞭毛是藻类的主要运动器官,有时亦司摄食功能,不同的藻类鞭毛的差异性比较大。
9.Dinoflagellates(沟鞭毛藻):一类具两根鞭毛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属甲藻门横裂甲藻纲及纵裂甲藻纲,形态多样,大小为20~250微米,沟鞭藻重要的特征是具沟,横沟呈螺旋状环绕于甲的赤道部位,纵沟位于腹部与横沟大致垂直。
藻类图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一、常见的有毒藻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继续形态特征藻体较大,不定形,由很多微小细胞构成(见图1~4)。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大。
细胞呈棕黑色(图1~4)或蓝绿色(图2、3)。
细胞内有假空胞。
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藻体外缘没有明显的胶被。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大量繁殖时,会在水面形成水华;同时还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另外,这种藻类还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ircocystin_LR)。
是一种对水处理影响较大的藻类。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3~16 图版2-1~2。
二、常见的有味藻类1、蓝藻门--具缘微囊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蓝藻门(Cyanophyt ) 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ococ ) 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形状不规则,由许多微小的细胞组成。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小,细胞间有假空胞,细胞壁较薄。
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
藻体的外缘有一层厚而坚韧的无色胶被;图2 藻体死后,残留的胶被。
藻体通常较小,但几个较小的藻体通常能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多群体(图1、3)。
细胞呈棕黑色。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同时还会影响水处理。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2~13 图版1-6~82、绿藻门(1)最细集星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群星藻科(Sorastraceae)集星藻属(Actin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放射状,由~8个梭形或针形细胞组成,细胞的一端彼此对称相连。
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

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
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指在水体中,不同种类的藻类植物会根据其适应性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水深层次分布。
一般来说,藻类植物生长的水深范围可以分为浮游藻层、表层藻层和底栖藻层三个层次。
1. 浮游藻层:浮游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体的上层,处于水表面至光照能够穿透的湖水或海水层次。
这些藻类植物通常较小,具有浮游和自由游动的能力,可以通过水流和风力在水体中漂浮和移动。
浮游藻类对光照需求较高,所以主要生长在较浅的水域中。
2. 表层藻层:表层藻层是指水体中的浮游藻类逐渐沉降到较浅的水域,形成聚集和聚集的藻类层。
这些藻类植物通常较大,形成较密集的藻类群落,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较高。
表层藻层可以是绿藻类、蓝绿藻类或硅藻类等不同种类的藻类植物。
3. 底栖藻层:底栖藻层是指生活在水体底层或沉积物表面的藻类植物。
这些藻类植物通常生活在深水或者光线无法透过的水域,对光照的需求较低。
底栖藻层可以附着在水生植物、岩石或沉积物表面,并形成厚厚的藻类结皮。
藻类植物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藻类对光照、营养物质和水质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导致它们在不同水深层次中生长和分布的差异。
这种分层现象对水体中生物的生态平衡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生生物学1-蓝藻

§⑥ 束球藻属
每个细胞和 一条胶质柄 相连,2个或 4个细胞为一 组,每组的 胶质柄又互 相连接,组 成一个由中 心发出的放 射状系统。
§⑦ 腔球藻属
细胞群体作 辐射状排列。 绿色。营浮 游生活。繁 殖为细胞分 裂或群体断 裂方式。
§⑧ 平裂藻属
细胞规律排列,常两两成双, 两对一组,集合成平板状。多 为浮游性种类。
个新的植物体。 两个 有性繁殖: 配子 结合 新个体 合子 孢子 新个体
同配:2个配子形态、生理相同 异配:2个配子形态结构不同 大、较不活动-雌配子 小、较活动-雄配子 卵配:2个配子形态差异明显 大、不动-卵 小、游动-精子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
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不需和其他细胞结合,即可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一般微小,单细胞。通常为无性生殖过程所产生的
定义:
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 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 低等植物,又叫孢子植物 (spore plant)、叶状体植物、 自养原植体植物。
藻类特点
① 藻体各式各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囊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各种类型。
②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绝大多数藻类植物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最详尽最清楚的藻类图谱(强烈建议收藏)

最详尽最清楚的藻类图谱(强烈建议收藏)qdgenyuanshuichan 众所周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鱼就是养水。
养水就是培养良好的藻类,对养殖动物起到供氧或者作为生物饵料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藻类做了一个统计,并且将其在显微镜下的特点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对藻类的学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蓝藻门蓝藻门的藻类多数属于害藻。
蓝藻是一种浮游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容易在富营养化的水中大量爆发。
池塘中出现蓝藻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可以通过在早期换掉上层水除去蓝藻。
如果使用了杀死蓝藻的药物,切记使用解毒药!蓝藻死后是有毒的,产生的毒素将会对养殖动物构成威胁。
蓝藻门由蓝藻纲组成,这里为大家介绍的常见藻类包括色球藻目的蓝纤维藻(指杆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和微囊藻;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胶鞘藻)和鞘丝藻;念球藻目的拟鱼腥藻、鱼腥藻和念珠藻。
色球藻目1、蓝纤维藻(指杆藻)群体胶被无色透明;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2、色球藻(蓝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
与平裂藻相比,排列较为散乱。
3、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4、微囊藻具伪空泡颤藻目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3、席藻(胶鞘藻)群体分布。
与颤藻对比,有胶质衣鞘。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念珠藻目1、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硅藻门硅藻门中的常见藻类比较多,而且多为益藻。
包括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圆筛藻目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两边具棘2、圆筛藻孔纹3、小环藻常见于淡水分外围和中央区4、漂流藻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
5、海链藻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有的壳缘有刺。
6、骨条藻胞间以细刺连接7、冠盖藻胞间管状短链相连,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蓝藻门
1色球藻目
微囊藻
平裂藻
2颤藻目
颤藻属Oscillatoria
螺旋藻
席藻
3念珠藻目
拟鱼腥藻属Anabaenopsis (拟项圈藻)
鱼腥藻
硅藻门
中心硅藻纲- 圆筛藻目
小环藻颗粒直链藻羽纹硅藻纲- 双壳缝目:桥弯藻?
绿藻门
绿藻纲- 团藻目
衣藻属Chlamydomonas 绿藻纲- 绿球藻目
弓型藻
纤维藻
盘星藻
栅藻属Scenedesmus 绿藻纲- 丝藻目
丝藻
接合藻纲- 鼓藻目
鼓藻
新月藻
接合藻纲- 双星藻目
水绵属Spirogyra
甲藻门
多甲藻目
飞燕角藻C. hirundinella
金藻门
金(胞)藻目
锥囊藻属Dinobryor
裸藻门
裸藻目
扁裸藻属裸藻属Euglena
裸藻属:梭形裸藻
..
..下载可编辑..
其它
(隐鞭藻目1目)
隐藻(隐藻门)卵形隐藻C. o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