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形成》
《配合物的形成》

[Ag(NH3)2]OH=[Ag(NH3)2]++OH-
四.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 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
配合物的稳定性
(1)中心离子的影响 简单阳离子,半径越小稳定性越强。
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平面正方形 的[Cu(NH3)4]2+ 。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Pt(NH3)2Cl2]的成键情况和空间结构 Pt2+ 形 成 dsp2 杂 化 轨 道 , 接 受 2 个 NH3
和2个Cl-离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平 面正方形的[Pt(NH3)2Cl2] 。
练习题1
向 AgNO3 溶 液 中 滴 加 氨 水 至 沉 淀 溶 解 可 形 成
中心离子 配位体 配位数 外界离子
内界
外界
配合物
指出[Co(NH3)5Cl]Cl2这种配合物,的中心原 子,配位体,配位数以及内界,外界
[Co(NH3)5Cl]Cl2
4 思考: K[PtCl3(NH3)] 其配位数为___。
问题解决
在Fe3+、Cu2+、Zn2+、Ag+、H2O、 NH3、F-、CN-、CO中,哪些可以 作为中心原子?哪些可以作为配位 体中心?原子:Fe3+、Cu2+、Zn2+、Ag+
血红素
叶 绿 素
维 生 素
B12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
维尔纳 (Werner, A, 1866—1919) 瑞士无机化学家,因创 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知识清单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知识清单一、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配位体(分子或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
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离子或原子,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可以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配位体则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能够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例如,在 Cu(NH₃)₄²⁺中,Cu²⁺是中心原子,NH₃是配位体。
二、配合物的形成条件1、中心原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或离子)通常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能够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常见的中心原子包括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如 Cu²⁺、Fe³⁺、Ni²⁺等。
2、配位体配位体应含有孤对电子,能够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配位体有:阴离子,如 Cl⁻、CN⁻等。
中性分子,如 NH₃、H₂O 等。
3、形成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由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
三、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通常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内界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在化学式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如 Cu(NH₃)₄²⁺中的 Cu(NH₃)₄²⁺就是内界。
外界是内界以外的部分,通常是简单离子,如 Cu(NH₃)₄SO₄中的 SO₄²⁻就是外界。
中心原子:位于配合物的中心位置,决定了配合物的性质。
配位体: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配位数:中心原子周围配位原子的数目。
四、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1、内界命名配位体的名称在前,中心原子的名称在后。
不同配位体之间用“·”隔开。
配位体的个数用中文数字表示。
2、外界命名外界离子的命名与一般无机物的命名相同。
例如,Cu(NH₃)₄SO₄命名为硫酸四氨合铜(Ⅱ)。
五、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1、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的性质中心原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案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课前预习问题导入CH4中的C原子和NH3中的N原子同样是发生sp3杂化,为什么两者的分子空间构型不同?答:在形成氨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也发生了sp3杂化,生成四个sp3杂化轨道,但所生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中,只有三个轨道各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可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1s电子形成一个σ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中已有两个电子,属于孤对电子,不能再与氢原子形成σ键了。
所以,一个氮原子只能与三个氢原子结合,形成氨分子。
因为氮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sp3杂化,所以四个sp3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与正四面体相似。
又因四个sp3杂化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已有一对电子,只有另外三个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配对成键,所以形成的氨分子的立体构型与sp3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氨分子的构型为三角锥形。
由于氨分子中存在着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所以使三个N—H键的空间分布发生一点变化。
知识预览1.配位键(1)用电子式表示NH+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2)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叫配位键。
配位键可用A→B形式表示,A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电子对给予体,B是接受电子的原子叫接受体。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有能够提供__________的原子,且另一原子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的空轨道。
常用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___。
2.配位化合物(1)写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整个过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讲义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讲义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在化学的世界里,配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那什么是配合物呢?简单来说,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若干个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
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它们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能够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
而配位体则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比如氨分子(NH₃)、水分子(H₂O)、氯离子(Cl⁻)等。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它是由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进入中心原子的空轨道而形成的。
这种键的形成使得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二、配合物的形成过程让我们以常见的铜氨配合物 Cu(NH₃)₄²⁺为例,来看看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首先,铜离子(Cu²⁺)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离子 Cu(H₂O)₄²⁺的形式存在。
当向溶液中加入氨时,氨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够与铜离子的空轨道相互作用。
氨分子逐渐取代水合离子中的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最终形成稳定的Cu(NH₃)₄²⁺配合离子。
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受到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质。
同时,配位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决定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三、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内界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组成的核心部分,它通常以方括号括起来,比如 Cu(NH₃)₄²⁺中的 Cu(NH₃)₄²⁺就是内界。
内界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紧密结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外界则是位于方括号外面的离子,它们与内界通过离子键相结合。
例如,在 Cu(NH₃)₄SO₄中,SO₄²⁻就是外界。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直线型、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八面体等。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和配位体的种类及数量。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配位数:与中心体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个数。 ③ 配位数:与中心体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个数。 配位数6 配位数4 例:[AlF6]3- 配位数 、 [Cu(NH3)4]SO4 配位数 、 ④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电荷与配位体总电荷的 代数和。 如 K2[PtCl4] 代数和。
• ⑤内界 有中心原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 形成的复杂而稳定的原子团 • ⑥外界 配合物中内界以外的成分
[Pt(NH3)2Cl4]; 中心原子:Pt ; 中心原子: 配位体: 配位数: 配位体:NH3、Cl配位数:6
• 比较明矾 KAl(SO4)2·12H2O 与硫酸四氨合铜 [Cu(NH3)4]SO4两者的电离,写出电离方程式: 两者的电离,写出电离方程式:
• 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 [Cu(NH3)4]SO4=[Cu(NH3)4]2++SO42-
H2O H2O Cu OH2 H2O
2+
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 ① 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 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 如铁、 过渡金属, 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如铁、钴、镍、铜、银、金、 属元素的离子; 铂等金 属元素的离子 ; 这些金属阳离子都有较多的 价层空轨道,离子的电场比较强,价层轨道“很空” 价层空轨道,离子的电场比较强,价层轨道“很空”, 获取“孤电子对”能力较强。 获取“孤电子对”能力较强。 或是一些非金属元素, 磷等, 或是一些非金属元素,硼,硅、磷等, 中的B(Ⅲ 、 中的Si(Ⅳ 和 如Na[BF4] 中的 Ⅲ)、K2[SiF6]中的 Ⅳ)和 中的 中的P(Ⅴ ; NH4[PF6]中的 Ⅴ); 中的 或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原子, 或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原子,如[Ni(CO)4], [Fe(CO)5] 中的Ni, Fe都是中性原子, 都是中性原子, 中的 都是中性原子
配合物的形成

80%
中心金属
接受配位体提供的电子形成配位 键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配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的电子形成配位键 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 或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 子。
配位数
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 之间的配位键数目。
配位数的变化范围
从2到18,常见的配位数有4、6、 8。
配合物的形成
目
CONTENCT
录
•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 配合物的重要性质 • 配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配合物的应用
0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定义
80%
配合物
是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 的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 复杂化合物。
100%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或 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03
配合物的重要性质
稳定性
02
01
03
热稳定性
配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不易分解的性质。
结构稳定性
配合物在形成后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性的性质。
化学稳定性
配合物在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时不易发生变化的性质 。
磁性
顺磁性
配合物具有吸引电子的能力, 表现出正的磁化率。
反磁性
配合物具有排斥电子的能力, 表现出负的磁化率。
配合物的分类
01
02
03
04
有机配合物
由有机分子作为配位体的配合 物。
无机配合物
由无机分子作为配位体的配合 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中心金属为过渡金属的配合物 ,具有丰富的反应性能和催化 活性。
主族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

《配合物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位于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第二单元,既是第一单元的沿续,也是对分子空间结构的补充。
由于配合物的形成,多数相当于在已知的简单化合物中插入“第三者”一一新的化学成分,构成了复杂的结构,而且游离于价键规律之外,又不涉及价电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本节教材从实验事实出发,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门,经过实验过程的逻辑分析,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再抽象概括,阐述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对相关基本概念作了常识性介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合物的的概念,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外界等相关知识;(2)知道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3)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运用实验进行活动与探究,锻炼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思维方法;(2)通过配合物的广泛应用在各领域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知识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四、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讨论、实验探究法六、教学流程设计:1. 完成表格2. 往[Co(NH3)4Cl2]CI 和[Co(NH 3)4Cl2]NO3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一个有沉淀产生,另一个没有沉淀产生,能产生沉淀的是,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问题解决】3.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 3)6]CI 3和[CO(NH 3)5CI]CI 2, 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
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练一练】某物质的实验式PtCl4 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试推测其化学式。
指出其中心原子,配位体及配位数。
学生首先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Co(NH 3)6]CI 3=[Co(NH 3)6]3++3 CI-[Co(NH 3)5CI]CI 2=[Co(NH 3)5CI]2++2 CI-然后比较两者得出结论:要区别这两种配合物应从水溶液中CI-的量来考虑。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学习任务单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包括配位键、中心离子、配体等。
2、掌握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了解常见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二、学习重点1、配位键的形成和特点。
2、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3、配合物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学习难点1、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和配位键的方向性。
2、解释配合物的颜色变化与结构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材、网络资源等,系统学习配合物的相关知识。
2、实验探究:参与相关实验,观察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变化。
3、案例分析:研究实际应用中的配合物案例,加深对其作用和价值的理解。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化学键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等。
2、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二)配合物的概念1、配位键定义: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
形成条件: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与具有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特点: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中心离子(原子)定义:在配合物中接受孤电子对的离子或原子。
常见的中心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如 Fe2+、Cu2+等。
3、配体定义: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常见的配体:NH3、H2O、Cl等。
4、配位数定义:直接与中心离子(原子)结合的配体的数目。
(三)配合物的形成1、形成过程以Cu(NH3)42+为例,Cu2+具有空轨道,NH3 分子中的 N 原子有孤电子对,N 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 Cu2+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配合物Cu(NH3)42+。
2、形成条件中心离子(原子)具有空轨道。
配体具有孤电子对。
外界条件,如一定的温度、浓度等。
(四)配合物的结构1、简单配合物的结构直线型:如Ag(NH3)2+。
平面三角形:如Cu(CN)32-。
正四面体:如Zn(NH3)42+。
2、复杂配合物的结构介绍一些具有多核中心或多配体的复杂配合物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技等方面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应用:
在植物生长中起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是一种含镁 的配合物;人和动物血液中起着输送氧作用的 血红素,是一种含有亚铁的配合物;维生素B12 是一种含钴的配合物;人体内各种酶(生物催 化剂)的分子几乎都含有以配合状态存在的金 属元素。化工生产、污水处理、汽车尾气处理 、模拟生物固氮都需要一些特殊性能的配合物 作催化剂。
如果把它们三者以一定的浓度比混合,得到的却是澄
清透明的溶液,请加以解释,并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
式。
Ag++OH-=AgOH↓ Ag++Cl-=AgCl↓ 2AgOH=Ag2O↓+H2O AgNO3+2NH4Cl+2NaOH =
[Ag(NH3)2]Cl +NaNO3+NaCl+2H2O
思考题:
写出[Ag(NH3)2]OH的中心离子、配位原子、 配位数并写出它电离的离子方程式。
[Zn(NH3)4]2+中,Zn2+的配位数是 4 。
同分异构体
什么叫同分异构体?请举2例。
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碳原子?
什么叫顺反异构体?
含有N两H种或两种以上配位C体l 的配合物,若配
合物Cl-在P3空t-间C排l 列方式不C同l-,P就t-能N形H3成不同几何
NH
NH
构型的配3 合物。
中心离子 配位体 配位数 外界离子
内界
外界
配合物
指出[Co(NH3)5Cl]Cl2这种配合物,的中心原 子,配位体,配位数以及内界,外界
[Co(NH3)5Cl]Cl2
4 思考: K[PtCl3(NH3)] 其配位数为___。
问题解决
在Fe3+、Cu2+、Zn2+、Ag+、H2O、 NH3、F-、CN-、CO中,哪些可以 作为中心原子?哪些可以作为配位 体中心?原子:Fe3+、Cu2+、Zn2+、Ag+
中心离子:Ag+ 配位原子:NH3分子中的N原子 配位数:2
[Ag(NH3)2]OH=[Ag(NH3)2]++OH-
四.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 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
配合物的稳定性
(1)中心离子的影响 简单阳离子,半径越小稳定性越强。
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答案:B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三.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 使分子的稳定性增加,趋向于将不同类型的原 子轨道重新组合成能量、形状和方向与原来不 同的新原子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称为杂化;杂 化后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关于杂化轨道的注意点
(1)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相互杂化。 (2)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 轨道数目。 (3)杂化轨道成键能力大于原来的原子轨道。 因为杂化轨道的形状变成一头大一头小了,用 大的一头与其他原子的轨道重叠,重叠部分显 然会增大。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Ag(NH3)2]+的成键情况 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形成sp杂化轨
小。若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写
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g(NH3)2]++2H++Cl-==AgCl↓+2NH4+ [Ag(NH3)2]++OH-+3H++Cl-==
AgCl↓+H2O+2NH4+
思考题:
硝酸银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氯化铵溶液, 都会立即产生沉淀。请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
2+
H3
CHu3 NH3
N
N
四个氮原H子3和铜离
子构成平面正方形
一、配合物的形成
1. 配位键形成条件: 一个原子提供 孤对电;子 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对电子的 空轨。道
2.配合物: 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 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 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例如: [Cu(N、H3F)4e](SSOC4N)3 、 [Ag(NH3)2]OH 、Na3[AlF6](冰晶石)
等
一、配合物的概念
中心原子
中心离子 有空轨道
配位体
配对例的合如物中:[心:C由u原(提N子供H以孤3配)4电]位S子键O对结4、的合F配形e体(成S与C的N接化)受3合孤、物电称子为 配位N化a3合[A物lF简6]称、配[A合g物(N。H3)2]OH 等
二、配合物的组成
比较明矾[KAl(SO4)2·12H2O] 与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两者的电离 [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Cu(NH3)4]SO4=[Cu(NH3)4]2++SO42-
交流与讨论:
Cu2+ +2NH3.H2O = Cu(OH)2↓ 氢+氧2化N铜H4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解是因为生成
了[Cu(NH3)4]2+ ,
Cu(OH)2+4NH3.H2O=[Cu(NH3)4]2++2O
蓝H色-+沉4H淀2O
深蓝色溶液
结晶生成的晶体为: [Cu(NH3)4] SO4
铜氨离子:
问题解决
1.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 [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 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将这两种 配合物区别开来。
问题解决
两者在水中发生电离: [Co(NH3)6]Cl3=[Co(NH3)6]3++3Cl[Co(NH3)5Cl]Cl2=[Co(NH3)5Cl]2++2Cl比较可知:两者电离出的Cl-的量不同,设计实验时
所得固体质量少的即为[Co(NH3)5Cl]Cl2 。
思考题:
1、写出[Ag(NH3)2]OH的中心离子、配位原子、 配位数并写出它电离的离子方程式。
中心离子:Ag+ 配位原子:NH3分子中的N原子 配位数:2 [Ag(NH3)2]OH=[Ag(NH3)2]++OH-
思考题:
2、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 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
配位体:H2O、NH3、F-、CN-、CO
二、配合物的组成
2.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 (1)中心原子:
具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离子,多为过渡金属 元素的离子。 (2)配位体: 提供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3)配位数:
某向物下质列的配实合验物式的P水tC溶l4·液2N中H加3,入其Ag水N溶O3液溶不液导,
不电能,生加成入AAggCNl沉O淀3也的不是产(生BB沉)淀,以强碱处理
A并、没[C有oN(NHH33放)4C出l2,]C试l 推测其化学式。指出其 B中、心[C原o子(N,H3配)3C位l3体] 及配位数。
C[、Pt[C(No(HNH3)32)C6]lC4]l3; 中心原子:Pt D配、位[C体o(N:H3N)5HCl3]、ClC2 l- 配位数:6
练习题2
[Zn(NH3)4]SO4中,Zn2+与NH3以配位键 相结合, 形成配合物的内界 [Zn(NH3)4]2+ ,SO42- 为配合物的
外界。Zn2+接受4个NH3分子中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 对,形成 4个配位键,Zn2+提供4个空 sp3 杂化轨 道接受孤电子对是 中心原子(离子) ,NH3分子中氮原 子提供孤电子对,是配位原子,NH3分子是配位体 ,
血红素
叶 绿 素
维 生 素
B12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
维尔纳 (Werner, A, 1866—1919) 瑞士无机化学家,因创 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戴安邦 (1901-1999)
中国无机化学家和教育 家,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 学部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 是中国最早进行配位化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可从这一条件入手,加Ag+沉淀Cl-,然后测量所 得沉淀量就可加以区别。
提供1molCl-,[Co(NH3)6]Cl3需89.2g, [Co(NH3)5Cl]Cl2需125.3g
问题解决
具体步骤: 1、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分别配成溶液。 2、向两种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3、静置,过滤。 4、洗涤沉淀,干燥 5、称量。 结果:所得固体质量多的即为[Co(NH3)6]Cl3,
内界难电离
二、配合物的组成
1. 内界与外内界界: 是配位单元,外界是简单 离子。内外界之间是完全电离的。
[Co(NH3)6]
K3[Cr(CN)
C内l3界 外界 外6界] 内界
内界又由中心原子和配 [Co (NH3)6]3+
位体及配位数构成: 中 心 原 子
配配 位位 体数
[ Cu ( N H3 ) 4 ]2+ SO42-
[Ag(NH3)2]+配离子。Ag+空的 5s 轨道和 5p 轨道 可以形成 sp 杂化轨道。NH3分子中N原子有 1 对 孤电子对,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进入Ag+空的 sp 杂化 轨道形成配位键。Ag+有 2 个空的 sp 杂化轨道,可 以接受2个NH3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 直线 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