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是一类旨在改善和优化道路、交通和车辆系统的技术和措施,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交通安全工程包括各种工程和设施,如道路设计、标志与标线、交通信号、交通管制和管理、汽车安全措施等。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工程的意义、目标、策略、实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安全工程的意义和目标交通安全工程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和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交通安全性:通过安全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车辆和建筑物等的安全。
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优化交通效率:交通安全工程可以通过合理的路网设计、高效的交通信号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等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避免交通拥堵、延误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 降低交通成本:交通安全工程可以通过降低交通和事故风险,减少车辆维修、医疗、保险等成本,从而实现真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交通安全工程的策略和实践交通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才能完整地实现以上目标。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工程实践: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包括道路宽度、坡度、弯曲程度、路面质量等,都需要合理设计,考虑行人、车辆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安全通行,以及接驳公共交通等因素。
2.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交通安全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信号灯、交通指示牌和标志等,可以避免堵塞、冲突和事故,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 智能交通控制:智能交通控制是交通安全工程中的前沿技术,通过安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自适应控制和优化算法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城市交通管控和管理的效率性和精确性,减少交通事故率和车辆行驶时间、减轻环境压力和污染等。
4. 车辆安全性措施:车辆安全措施是交通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强制性车检、安全座椅、安全气囊、碰撞预警系统等,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乘车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北京铁路局天津职工培训基地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的综合学科。
2、系统工程:属于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它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等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学科。
3、SHEL模型:包括四个要素: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和生命件(Liveware),描述人的失误容易产生于以人为核心的与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关系也被称为SHEL模型的四个界面:L-S界面、L-H界面、L-E界面和L-L界面。
4、安全:所谓安全系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
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5、铁路行车事故:凡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工作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6、行车事故率:是指全路、铁路局、机务段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件数,相对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行车安全状态和管理水平。
7、可靠度:是衡量可靠性的尺度,它是指产品或系统(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8、有效度:就是在某种使用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产品或系统(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交通安全工程》第1章-绪论

模型化原则
模型化是使系统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重要途径,通 过对真实模型的实验,可以具体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 也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定量描述。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14/46
二.工程
定义:工程(Engineering)将科学理论或技术应用于特 定目的的各项工作的总体。这里的工程具有广泛的意义, 不仅指与物质、能量等有关的工作,而且包括信息处理、 人的行为、心理研究等各个方面。
本章内容: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交通安全工程基本概念 交通安全工程研究内容
复习思考题
重点:
交通安全工程基本概念、交通安全工程研究内容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2/46
第1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首先:体会不安全与事故的感性认识
视频案例1:交通事故视频. 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交通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23/46
危险 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可以将危险定义为:危险 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 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 是一种连续型的过程状态。 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 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1、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知识; 2、而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因为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人生 旅途中的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 。 因此,一定要树立“安全的理念”,在将来的工作与 生活中贯彻下去。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3/46
第1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一.系统 1.定义
系统(System)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 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五个基本要素 (1)功能。系统将一定的输入(外界对系统的作用) 转换为一定的输出(系统对外界的作用)的能力,且 这种输入不等于输出。 (2)组元或组成。组元(Component)是指组成系统 的成分;“组成”是指系统组元的集合,每个系统 都有两个以上的组元。通常人们将组元理解为相对 独立、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或要素。系统的组元依 相对运动的特性可以分为三类:固定组元、运转组 元和流动组元。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1.2.3.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和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4.交通工程变革: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
5.交通工程发展的四个时期:基础理论形成(30年代初~40年代末)、交通规划理论形成(50~70)、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智能交通时期。
6.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7.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
8.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9.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
10.城市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1.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12.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
13.交通流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基本关系为:O=vK,式中Q-平均流量(辆/h)v-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密度-(辆/km)。
14.交通量的分类: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
15.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主行车方向交通量/ 双向交通量。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MADT=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本月的天数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月,16.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17.高峰小时系数PHF: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内容

1.安全保障系统的人-机-环境系统组成。
2.瑟利模型
3.常用的求取最小割集的方法
4.风险的二重性。
5.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事故原因的三个层次。
6.事件树和事故树
7.事故预防的两个原则
8.事故预防的三个目标包括
9.能量意外释放论
10.北川彻三提出的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11.扰动理论。
12.本质安全化方法考虑的两方面。
1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和3E准则
14.故障安全设计三种类型
简答
1.安全、危险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论、管理失误论的基本观点及二者异同。
3.事故致因理论和解释轨迹交叉论
4.安全分析的基本步骤能够举列出8种安全分析的方法。
5. 选择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
6.从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角度的四条改善系统安全性的途径。
7. 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
8.根据作用-变化与作用连锁理论,简述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问答题:
1.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
2.结合交通运输系统,说明事故预防的3E准则。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第一章一、填空题(每题《1-1m》)1-1-1 1、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为安全生产。
1-1-1 2、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系统特性的是()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环境适应性2、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3、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4、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因素的是()①心理②人③温度④机⑤环境5、下列关于各种关系之间描述正确的是()①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越低②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事故③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④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6、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可以分为()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大事故④险性事故⑤一般事故三、名词解释1、系统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3、安全4、行车事故四、简答题1、简答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简答系统的特性。
3、简答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内容。
5、简答事故的特征。
第二章一、填空题(每题《1-1m》)2-2-7 1、系统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2-2 2、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2-10 3、瑟利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2-2-11 4、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2-11 5、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3-7 6、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多项选择题1、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管理原因④身体原因⑤精神原因2、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包含()①人②原材料③机④管理⑤环境3、下列属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的是()①P理论②A—C模型③瑟利模型④安德森模型⑤3E4、以下属于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是()①排除作用源②抑制变化③教育培训④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⑤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5、以下属于事故预防的目标的是()①管理的目标②心里的目标③道德的目标④法律的目标⑤经济的目标6、以下事故预防3E准则的是()①工程技术②管理③教育④法律⑤强制二、名词解释(每题《1-3m》)1、可靠性2、维修性3、有效性4、可靠度5、维修度6、有效度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0、串联系统11、并联系统12、人的可靠性13、人的差错14、P理论15、事故法则三、简答题1、职业应力的类型。
交通安全工程资料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驾驶员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人的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所占的比例占总数的 90%以上,而其中驾驶员的因素占到了80%左右,因此说驾驶员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工程里,人(驾驶员)、车、路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人车路系统中人的因素占有一大半的比例,而且人是能动的,处于支配地位,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及心理因素等,直接关系到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所以说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首道防线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2、什么是“动体视力、静止视力、错觉、道路交通事故”?动体视力:人和视标(一方运动或双方运动)在运动的状态下所检查的视力;静止视力:人和视标在静止状态下所检查的视力;错觉:错误的知觉(速度错觉、距离错觉、下坡错觉);道路交通事故: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3、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一般有哪些?(1)客观因素:a.客观刺激物的强度;b.外界刺激物的空间特征;c.外界刺激物的持续时间;d.外界刺激物与环境对比;e.外界刺激物的数量。
(2)主观因素:a.心里准备状态和适应水平;b.练习因素;c.年龄和性别;d.运动器官的差异;e.疲劳和单调;f.情绪;g.酒精和药物;h.车速。
4、车辆运行时驾驶员的常见信息一般有哪些?处理信息的特点有哪些?常见信息:a.突显信息;b.潜伏信息:盲区、死角部分信息,如传动轴、转向节等破损;c.微弱信息:不易发觉的微弱信息;d.先兆信息;f.一般信息。
特点:a.需要处理的信息很多;b.需要长时间进行快速处理;c.信息变化大;d.需要随时区分必要信息和不必要信息。
5、你认为在汽车基本性能中,哪些性能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最大?为什么?制动性,操稳性(动力性,经济性,通过性,平顺性)。
汽车的操稳性和制动性对汽车的安全运行影响最大,操稳性包括操作性和稳定性,操作性是指驾驶员在不紧张不疲劳状态下,汽车能正确遵循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的方向正确运行,稳定性是指能够抗外力改变行驶方向的外界干扰使汽车保持稳定行驶。
交通安全复习

交通安全复习一:问答题1、什么叫路肩?路肩有哪些作用?路肩:是位于车行道外援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基与土路基),以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所需,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路肩的作用是:(1)保护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进舒适感(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7)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8)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9)精心养护的路肩可增加公路的美观(10)较宽的硬路肩,有的国家(地区)将其作为警察的临时专用道根据上述路肩之功能,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
硬路肩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
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2、什么事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有什么特点?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特点:1 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发生。
2 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3 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4 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3、谈谈如何合理使用轮胎以确保其安全性?1)定时检查胎压,避免爆胎危险2)前、后轮胎互换位,防止不均匀磨损3)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过急加速刹车4)轮胎应定期做平衡检查5)同车禁装异种轮胎6)磨损轮胎应及时淘汰7)意外发生后要首先检查轮胎4、超速行车有哪些危害?(1)由于超速行驶,车辆交会频繁,驾驶人的反映时间大胆减少,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增加;(2}由于车速加快,使车辆离心力增大,增加了翻车的可能性;一旦附着力小于离心力,就可能会导致翻车;(3}超速行驶时,驾驶员长时间紧张和心理恐慌,容易出现疲劳,操作失误,尤其是遇到险情时,往往会反应不及时或出现操作错误,酿成大事故;(4)车速越快驾驶员视野的注视点越远、视野越窄,对速度的判断力越低,会造成注意力转移困难,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5)车速越快,制动停车距离越长,冲击力越大,发生事故时的危害性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填空题(每题《1-1m》)1-1-1 1、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为安全生产。
1-1-1 2、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系统特性的是()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环境适应性2、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3、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4、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因素的是()①心理②人③温度④机⑤环境5、下列关于各种关系之间描述正确的是()①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越低②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事故③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④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6、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可以分为()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大事故④险性事故⑤一般事故三、名词解释1、系统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3、安全4、行车事故四、简答题1、简答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简答系统的特性。
3、简答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内容。
5、简答事故的特征。
第二章一、填空题(每题《1-1m》)2-2-7 1、系统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2-2 2、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2-10 3、瑟利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2-2-11 4、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2-11 5、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3-7 6、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多项选择题1、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管理原因④身体原因⑤精神原因2、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包含()①人②原材料③机④管理⑤环境3、下列属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的是()①P理论②A—C模型③瑟利模型④安德森模型⑤3E4、以下属于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是()①排除作用源②抑制变化③教育培训④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⑤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5、以下属于事故预防的目标的是()①管理的目标②心里的目标③道德的目标④法律的目标⑤经济的目标6、以下事故预防3E准则的是()①工程技术②管理③教育④法律⑤强制二、名词解释(每题《1-3m》)1、可靠性2、维修性3、有效性4、可靠度5、维修度6、有效度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0、串联系统11、并联系统12、人的可靠性13、人的差错14、P理论15、事故法则三、简答题1、职业应力的类型。
2、简答个人的应力因素。
3、人的差错的原因。
4、人的差错按照执行计划阶段的错误性质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5、简答人的差错率预测方法的分析步骤。
6、人—机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7、简述防止操作人员发生差错的预防措施。
8、简答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9、海因里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含的五个因素。
10、简答轨迹交叉论的基本观点。
11、简答系统理论的研究内容。
12、简答瑟利模型提出的事故预防的方法是什么。
13、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4、简答事故预防的目标15、简答事故预防的技术原则。
16、简答事故预防的组织管理原则。
17、简答事故育预防的3E准则。
18、结合交通运输系统,说明事故预防的3E原则。
19、简答事故预防工作五阶段模型。
20、简答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21、简答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四、论述题1、什么叫事故法则,从事故法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具体事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
第三章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一、填空题3-1-1 1、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在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
3-1-1 2、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的因素称B类次主要因素。
3-1-1 3、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的因素称C类次要因素。
3-1-2 4、安全检查表一般采用的方式。
3-1-8 5、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可能的发展途径。
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称为。
3-1-10 6、结果事件位于某个逻辑门的输出端,用表示结果事件。
3-1-13 7、编制事故树常用的方法为。
3-1-14 8、在事故树分析中,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3-1-15 9、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3-2-4 10、概率安全评价的标准是。
3-2-6 11、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
二、单项选择题3-1-1 1、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在0—80%的因素称为(①)① A类因素② B类因素③ C类因素④次要因素3-1-2 2、安全检查表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 ② )①反向提问②正面提问③有问有答④有问无答3-1-7 3、事件树分析简称(③)①FTA②FAT③ETA④TEA3-1-16 4、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②)①径集②最小径集③割集④最小割集3-2-4 概率安全评价的标准是(③)①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②事故发生的概率③风险④事故死亡人数3-2-6 6、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①)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②确定评价对象③确定评价者④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三、多项选择题3-1-3 1、下列属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的有()①估工法②经验法③分析法④实践法⑤领导法3-1-5 2、以下属于危险因素分类的是()①安全的②一般的③临界的④危险的⑤灾难的3-1-6 一个影响故障的元素可能的故障模式包①意外运行②运行不准时③停止不及时④运行准备不充分⑤运行期间故障3-1-10 4、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①事故符号②事件符号③逻辑门符号④转移符号⑤嫁接符号3-1-11 5、特殊时间包括()①开关事件②省略事件③条件事件④基本原因事件⑤结果事件3-2-3 6、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②人体暴漏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③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④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⑤作业设备的状况3-2-4 7、下列可以用来表示风险大小的指标是()①单位时间停工日②单位时间机器破损率③单位时间死亡率④单位时间损失工作日⑤单位时间经济损失值四、名词解释3-1-4 1、预先危险性分析3-1-7 2、事件树分析3-1-9 3、事故树分析3-2-1 4、安全评价五、简答3-1-5 1、简答4级危险因素的含义。
3-1-12 2、简答事故树编制的原则。
3-2-2 3、简答安全评价的程序。
3-2-3 4、简答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的因素。
3-2-5 5、简答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
六、论述3-2-7 1、简述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第四章一、填空题4-2-4 1、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
4-3-3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4-5-1 3、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由负责管理。
在的直接领导下,对全路救援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单项选择题4-5-2 1、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简称为(①)①GMDSS②GDMSS③GSDMS④GSSDM4-2-5 2、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手段中的“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是(①)提出的。
①日本的北川彻三②美国的哈登③日本的佐藤吉信④日本人石川4-3-1 3、铁路列车检测最常见的方法是(③)①查询应答器②卫星系统③轨道电路④ATP4-3-4 4、扑灭油类火灾主要适用的灭火系统是(②)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②泡沫灭火系统③水灭火系统④干粉灭火系统4-4-2 5、检查铁路线路几何状态的主要设备是(①)①轨道检测车②钢轨探伤车③超声波探伤车④计算机控制技术4-5-1 6、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由(②)负责。
①道部运输局②铁道部机务局③铁道部车辆局④铁道部人事司三、多项选择题4-1-2 1、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①实时化②程式化③简单化④信息化⑤智能化4-2-2 2、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①分离②闭锁③锁定④联锁⑤屏蔽4-3-2 3、水的灭火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冷却作用②窒息作用③覆盖作用④乳化作用⑤对可燃物质的稀释作用4-4-1 4、无损检验技术包括()①目视光学检查②磁力探伤③射线探伤④超声探伤⑤涡流探伤4-5-2 5、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组织包括(①事故救援列车②事故救援班③事故救援个人④事故救援队⑤事故救援民间组织四、名词解释4-2-3 1、本质安全技术五、简答题4-2-1 1、简答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
六、论述题4-5-3 1、举例说明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第五章一、填空题5-1-2 1、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控制事故。
5-1-4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1-5 3、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
5-2-1 4、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5-3-3 5、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5-5-1 6、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事故发生后 90 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 180 天。
5-5-4 7、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30 天,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15 天。
二、单项选择题5-1-2 1、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①控制事故②事故处理③安全组织④安全保障5-1-4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②安全为主,预防第一③安全预防一起抓④一切以安全为主5-1-6 3、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是()①企业职工②企业法人代表③企业管理人员④企业中层干部5-1-7 4、我国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①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安全生产教育③安全生产检查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5-2-4 5、对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这是体现安全法规的()①指引作用②预测作用③强制作用④教育作用5-3-3 6、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实行()①永久证书制度②资格认证制度③定期培训制度④轮流培训制度5-3-5 7、离岗()以上重新上岗的工人,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
①1年②6个月③3个月④2年5-4-1 8、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①满足法律需求②追求事故责任人③防止事故再发生④描述事故发生过程5-4-2 9、下列关于事故调查人员描述正确的是()①轻伤重伤事故由工会人员进行调查。
②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③重大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④特别重大事故由专人专部门调查5-4-4 10、事故调查的主体是()①安全监察人员②事故责任人③事故调查人员④事故受害人5-4-5 11、事故现场调查的中心环节是()①事故现场勘查②提取物证③提取人证④抢救受害者5-5-1 12、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