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引模拟题1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导引》习题1.文学是通过()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
A.语言B.形象D.艺术C.意象2.衡量艺术真实的()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D.形象测度C.反映测度3.抒发主体情感是()的基本特征。
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D.散文文本C.戏剧文本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A.语言层B.现象层D.语音层C.意蕴层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A.古代的文献B.艺术D.文学理论C.文学6.下列()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
A.作家B.作品D.想象C.读者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模仿说”B.“天才说”D.“性升华说”C.“表现说”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上展开的。
A.形式B.价值C.功利D.审美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A.“神似”B.“形似”C.模仿D.再现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 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特点。
A.心象性B.概括性C.符号性D.间接性WORD格式.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C.卡勒D.刘若愚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C.拉·封丹D.丹纳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C.马克思D.卢卡契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D.波德莱尔C.克罗齐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导引练习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导引练习及答案练习: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一、简答1、简述意境的三重结构。
2、简要介绍“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文学观念。
3、简述文学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4、简述类型化二、辨析与理解1、既然文学是虚构的,为什么又可以说文学是真实的?2、为什么作为审美的文学可以将丑作为描写对象。
(文学具有审美性,但是又常常把“丑”作为表现的对象。
是否矛盾?为什么?)3、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则有“摹仿说”。
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4、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样的艺术现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
5、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6、别林斯基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7、别林斯基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论述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性?请予以系统论述。
2、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例,谈谈语言艺术的特点。
3、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4、请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是人学”的含义。
答案:一、简答1、简述意境的三重结构。
(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范畴,指的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
(2)意境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有三重结构的文学意象。
第一个层面由意象构成,其特点为情景交融,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即在意象创造的基础上引发读者的想象,使其达到一种境界,其特点是虚实相生第三个层面是韵外之致,它是说意境除了带给人们象外之象,还应使人获得言外之意。
其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超越意象及象外之象而领悟人生意蕴。
2、简要介绍“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批评、阐释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阶段?- 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理论:包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 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
- 近代文学理论:包括德国浪漫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流派。
- 当代文学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
3.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和解读的活动,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以及与社会、历史和作者等的关联。
4.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 传统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强调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分析。
- 新批评方法:如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等,注重对作品内在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组织,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后现代主义批评:质疑固定的真理和权威,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
-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被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论述题1.请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社会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的问题、矛盾和变革。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社会产生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第三,文学作品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文学理论研究1

1、(情节)它是在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结构的结果。
2、文学就是一种经验形式的观点认为,(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3、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需要作家的主管创造。
)4、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
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
使夫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这段话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哪几种特点:(含蓄性)。
5、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非常多,对其分类正确的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6、(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7、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创作冲动)。
8、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反映对象上的差别、思维习惯上的差别、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
9、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
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故事时间、叙述时间)。
10、德莫克利特曾经说过‘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从文艺起源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的不包括;(文艺起源与劳动,文艺起源与巫术,文艺起源与游戏)。
11、无论谁充当叙述者,都不能简单的把他等同于作者或人物,属于叙述者职能的是;(叙述,交际,管理,思想职能)。
12、历史上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文化石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13、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14、它体现为(再现真实与表现真实)和(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的统一。
15、提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爱德华泰勒,弗雷泽)。
华中师大《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对象化:2、主题:3、心态型人物:4、意识流小说:5、意象:6、小说:7、文学文本:8、模仿说:9、文学史:10、典型人物:11、艺术真实:12、感物说:13、审美关系:14、主题的多义性:15、意象叠加:16、散文:17、象征:18、文学体裁:19、描写(作为小说叙述方式):20、起兴:二、辨析题1、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2、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什么是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文本?文本与作品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5、闻一多说,“诗是被强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
”请分析这段话揭示了诗歌的哪些特征并举例加以说明。
6、下列人物形象哪些属于圆形人物、哪些属于扁平人物、哪些属于心态型人物?请做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尔丢夫(《伪君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格里高利《变形记》三、问答题1、诗歌结构的跳跃性是指什么?诗歌的结构为什么具有跳跃性的特点?2、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有间接性?4、在诗歌中,“情”与“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5、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感物说”是怎样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6、什么是典型?典型形象与一般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7、舞台演出对剧本写作有些什么限制?8、什么是“形象大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说明了什么?9、文学文本具有什么样的结构?10、简述情节和故事的区别。
文学理论自测题5套(含答案)

第一套: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自测题(一)(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文学2.文学形象3.意境4.文学风格5.寓教于乐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我们把文学的性质界定为:文学是的语符化显现。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的个性,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表现丑的事物来达到的美。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三是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1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12、文学形式有四个要素,即语言、结构、体裁和。
1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人物、和环境。
1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和叙述人语言。
15、情节是人物性格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西方古代叙事文学最发达,而中国古代则是抒情文学占主导地位。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客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的转变过程。
()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文学题材的大小同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文学的审美功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和“描绘一幅美丽的面孔”是不同的,联系实际谈谈它们为什么不同?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 (1)

《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一一、判断1.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复制,是人性和人格的投影。
()2.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象征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
()3.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4.作家的艺术经验在于长期积累,一旦成型就会固定下来,一成不变。
()5.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
()6.文学艺术在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必须以独特的主观态度来表现。
()7.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8.所谓直觉就是整体感知和体验对象所形成的意象。
()9.内心形象的孕育,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10.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故事时间,而叙述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故事时间中去体认。
()11.形象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12.整体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13.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4.“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15.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终止于艺术表现阶段,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不存在交错重叠的情况。
()16. 情节是在故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构造的结果。
()17.文学艺术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用具体个别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很少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18.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19.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20.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变化,情节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
()21.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22. 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2.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3.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村上春树D. 张爱玲4. 文学创作中“灵感”的作用是什么?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无作用D. 可有可无5.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不属于比喻?A. 明喻B. 暗喻C. 拟人D. 对比6.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评价作品C. 娱乐消遣D. 教育引导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属于叙事文学?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8.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A. 李白B. 杜甫C. 拜伦D. 雪莱9.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不属于结构主义?A. 形式主义B. 符号学C. 叙事学D. 接受美学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老人与海》C. 《等待戈多》D. 《尤利西斯》答案:1. C2. B3. A4. B5. D6. C7. B8. B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______。
2.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______来反映社会现实。
3.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______和形式的创新。
4.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节奏。
5. 叙事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6. 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功能是指导创作、评价作品和______。
7.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______的追求。
8. 象征主义文学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意义。
9.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1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过程中的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导引模拟题1.
07历史(1)班编辑部倾力编制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本资料主编:邓铭兴
1.名词解释(共五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
1) 文学活动“四要素”(提示:即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2) 艺术真实(提示:即文学真实)
3) 意境
4) 文学
5) 文学思潮
2•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__________ X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 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_________ x . _______
3) 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o
4) 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________ . ______ 、 __ , __ , ___ £
5)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 __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6) 文学思潮的特点: 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7) 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_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
8) 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 ______ 、 ____ 、 ___ o
9) 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 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
3.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A 刘勰
B 曹丕
C 司空图 2)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A 人物、情节、环境
B 叙述方式 3)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在选择、阐释、整理和评估艺术事实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一种隐喻则把文学说成是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
,这是: A 、强调文学是诗人的情感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对现实的逼真反映。
C 、强调文学是心灵的表现。
D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幻想和理想追求的表现
4) 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E.哲理诗
5) 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A •文字的科学8文章的学问C.文化的载体D.语言的艺术E 抒情的方式
6)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B 细节真实C.反映本质D.排斥理想E.反对虚构
7) 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A.现实评价B 自我表现C.审美体验D.情感宣泄E.艺术形式
D 刘熙载 ) C 叙述的声音特点 D 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8)剧本中的“三一律”是指:
A .—曰 B.—事C.—地 D.—人
9)尔扎克对19世纪的欧洲文学提出的三种划分别是什么?
A.形象文学观念文学C.折中主义文学D.浪漫主义文学
10)音乐属于()
A、语言艺术
B、表演艺术
C、造型艺术
D、综合艺术
4简答题洪三小题,.海题10分,共30分),每单元各举一例
D 简述文学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
2)叙述者视点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各自的含义和特点
3)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区别。
3.论述题(一题,30分,理论与举例各占半)
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答案:
1- 1)x作家、作品、读者
2)真实性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
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真实,文学的真实性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3)是一个和意象有关但又高于意象的诗学范畴,又称为境界。
4)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像,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5)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2 •1)悲剧、喜剧、正剧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4)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5)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6)标志性,规模性,综合性,审美性
7)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言、象、意
9)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
W)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 1) C 2) B 3)ACD 4) BDE 5) D 6)ABC 7) ABCE 8) ABC 9) ABC
10) B
4. 1)a. “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即陆机所说的
“文
不逮意” O
b. 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即庄子所说
的“意这所随也,不可以言传也”。
c. 在感受、运思的过程中,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
形成。
即禅宗中的“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俱非活路”
2)& “叙述者参与”(内聚焦型):叙述者使作品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小说的一个角色,作品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主观感情色彩较浓。
b・“叙述者观察”(外聚焦型):叙述者不充当作品中的角色,采取客观的态度从旁叙述,从旁观察,其签署
—般只限于外在的描写,对描写的一切不作主观的解释和评议,更不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
C. “叙述者全知”(非聚焦型):叙述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没有关系,但对作品中发生的一切无所不知,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3)(1)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
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则是指一批作家,因为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的见解相近,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二者是文学活动的不同类型。
(2)文学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体现了文学活动对社会变革的回应,它往往造成一定的文学创作潮流,但有时却可能主要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主观要求而未必有很好的创作实绩。
而文学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群体特色。
5-(1)闻一多的这句话意思是说诗歌的核心是热烈的情感,这情感要经过过滤、升华并以语言形式来凝结,
它传达出了语言和情感不可分离的诗歌理念。
(2)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这样一些特点: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语言的音乐性和表现手法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