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边塞征战诗(精练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河落日圆
边塞征战诗鉴赏
真题回放2015课标卷1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 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4、2007山东卷 出关 清˙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此诗是诗人随安郡王出塞前往归化城, 出居庸关时所作。 旆(pèi),旗帜边缘 的饰条,也泛指旌旗。 戍楼,边防驻军的 瞭望所。 争,通“怎”。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 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 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 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 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 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Fra Baidu bibliotek虏,良人罢远征。
五、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 赞美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高适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 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 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2)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 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 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 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③双关。 “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 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 飘摇的晚唐。④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 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 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
1、(10全国卷2)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 都尹、剑南节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 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二、常见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3、A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3、B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 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有的豪壮悲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一、边塞诗的产生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2010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 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 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 州已被吐蕃攻占。
三、思想主旨

内 容 主 旨
边塞风光
(雄奇、壮丽、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人 将士
友人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杀敌豪情) 思乡念亲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 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 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 紧张。 (2)(5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 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 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 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3、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4、送别友人时或惜别感伤, 或壮别感奋
(10年陕西卷)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文学家,字总持,河南兰考 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 肃东部。
1.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 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 “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何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 怎样的情感?
2.对比: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边塞壮丽的风光。 边塞开阔、高远, 让人心情振奋,顿 生满腔豪情。正是 这壮丽的河山,激 起戍边将士们拼死 杀敌、报效国家的 壮志豪情。常用的 意象有:月,山, 风,雪,大漠,烽 烟,骏马,红旗等。
2、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5、2011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及诗歌内容 的理解。上片首句以议论开篇,“今古河 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开篇即言江山多 更迭的兴亡之感,其悲慨已见,可谓奠定 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 奠定感情基调。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鉴赏要点
1.关注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 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 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 两种并作赏析。(4分)
(1)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 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孤 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 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 实现形成巨大反差。(3分。每点1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陆游《书愤》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宋)范仲淹《渔家傲》
3、04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 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参考答案: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 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 恶劣环境。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 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 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 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 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 到边关的路。 2. (6分)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 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 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 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 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 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