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解答与压强知识点相关的计算题解题套路

解答与压强知识点相关的计算题解题套路

解答与压强知识点相关的计算题解题套路深入细致理解一下内容是解决压强问题的创新举措。

一.对压强公式P=F/S的理解:(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对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总结:具体描述应用说明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小由于大气压是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因此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与天气、季节的关系一般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大,气压越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在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仅在80o C左右,家用压力锅内水的沸点可达120o C左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温度不变时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打气筒打气和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的原理。

抽水机三.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1)应用的公式是P=ρgh;(2)g=9.8N/kg 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ρ水=1.0×103kg/m3(4)h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

物理压强题解题技巧

物理压强题解题技巧

物理压强题解题技巧
1. 嘿,遇到物理压强题别慌呀!比如看到那种算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嘿,直接套公式P=ρgh 呀!就像你算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一样清楚简单呀!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嘛,其实压强题没那么可怕啦!
2. 哇塞,压强题里有个很重要的技巧哦!当给你不同形状的固体压力时,要想到压力等于重力呀!像那个方方正正的铁块压在桌上,压力不就等于它的重力嘛!这多容易呀,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呢?
3. 哎呀呀,解决压强题还有一招呢!就是分析受力面积呀!比如说一个人站在地上和踮着脚尖站,那受力面积可就不一样咯,压强也就不同啦!就好像你穿不同的鞋子走路感觉不一样一样呢!
4. 嘿哟,要注意压强题里的一些小细节哦!比如单位换算,一不注意就搞错啦!就好比你出门本来要带钥匙,结果带成了别的,那可不行呀!一定要仔细哟!
5. 哇哦,有些压强题会跟浮力结合起来呢!这时候可别晕呀!就像你游泳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水的浮力,也有压强的作用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6. 哈哈,做压强题要会举一反三呀!看到一个类似的题目,马上能想到之前做过的,这不就轻松多啦!就像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发现他和以前的某个朋友有点像,不就好相处多啦?
7. 哎呀,物理压强题的解题技巧其实真不少呢!只要多练习,多总结,肯定能搞定它们呀!就像你打游戏越玩越厉害一样,压强题也难不倒你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压强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好这些技巧,大家都能轻松应对!。

关于压强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

关于压强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

关于压强问题的几种解题方法在压强的习题中,有些习题,隐含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处理。

如果能够知晓一些巧妙的方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模型法例1 如图1所示,养金鱼的人有一个简便的方法给鱼缸换水,就是利用虹吸现象。

具体做说是:用一根长的软管,将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嘴在另一端吮吸,待水充满软管后将吸的一端下垂并低于鱼缸内的水面,则鱼缸内的水就会顺着软管往下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它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解析:要直接分析整个液体的流动情况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建立物理模型,我们可在软管最高处取一液片,将该液片作为研究对象,设该液片的面积为s,由图可知,液片左侧受到向右的压力为f左,右侧受到向左的压力为f右,设当时大气压为p0,则f左=(p0 - ρgh1) s,f右=(p0 -ρgh2) s,因为h1>h2,所以有f左左pb b.pa=pb c.paρb ,根据深度的定义“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有ha>hb,因而其乘积无法确定。

但是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呢?由于a、b两点到分界面的距离相等,但是没有具体交代距离的大小,我们可以假设这个距离达到b点的深度,也就是把a、b两点移到与水面相平的位置,此时b点的压强为0,而a点仍有压强,则有 pa >pb。

如果不用极值法,解题较复杂:由于液体静止,煤油和水的分界面上,煤油和水产生的压强相等设为p0,而a、b两点的压强比p0 小,假设a、b两点的分界面的距离为h,因此a点的压强可表示为pa=p0-ρ油gh ,b点的压强可表示为pb=p0-ρ水gh ,由于ρ油 >ρ水,通过比较可知 pa >pb 。

方法三、公式借用法公式p= ρgh 一般是用来计算液体压强的,但是有时也可借用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强,其应用条件是:固体为规则的柱状物体,圆柱体、正方体、多棱柱等。

例3 计算高度为3m的大理石柱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物理压强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压强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积相同,说明甲增加的体积>乙增加的体积,即甲球体积大.所以选 D.
5.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 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的体积,即 V 甲>V 乙,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 ρ= m 可知,ρ 甲<ρ 乙;甲液体的密 V
度小,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 p=ρgh 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 p 甲<p 乙;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 G=mg 可知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 甲=F 乙。
15.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 ρ 甲 >ρ 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 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与切去部分高度 Δh 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 甲>ρ 乙、h 甲>h 乙,由 p=ρgh 知道 p 甲 >p 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 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由于 ρ 甲>ρ 乙,所以△p 甲>△p 乙,即甲的 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 只有 D 正确。
7.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 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 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 A 正确; BD.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的大小有关,故 B 错误,D 正确; C.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 法,故 C 正确.

初中物理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

初中物理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

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液体的压强是学习的重点,比较液体的压强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

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

现以有关液体压强的中考题为例,介绍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一. 密度比较法例1.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铁块和铝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则。

(填“>”、“=”、“<”)。

解:设正方体的体积为V,边长为h,则同理可得因为空格处填“>”。

点评:是液体的压强公式,对于固体来说,不能直接应用此公式,但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的物体来说,经过推导以后可以使用。

例2. 如图1所示,甲、乙为粗细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倾斜放置,乙管竖直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两管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则的关系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解: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管液面相平,甲试管倾斜放置,液柱较长,乙试管竖直放置,液柱较短。

甲试管液体体积大于乙试管液体体积。

因为,得出,又已知,根据可知,。

空格处应填“小于”。

点评:本题为隐含条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挖掘隐含条件,而不能凭想象去解题。

二. 深度比较法例3. 如图2所示,内装等质量液体的三个容器A、B、C,已知底面积,A和B中盛水,C中盛煤油,B和C中液面相平,则这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大小比较为()。

A.B.C.D.图2解:因为A、B容器内水的质量相等,则体积也相等,已知,则容器底处水的深度,又可知,。

因为所以。

则有正确答案应选(C)。

点评:找出题目中隐含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 假设比较法例4. 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若分别在容器内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哪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图3解:假设把图3中甲、乙容器的水和酒精分别倒入图4所示的柱形容器A、B(底面积与甲、乙相等)里,因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重,于是有,又因为得容器A、B底部所受的压强相等,即图4比较容器甲和A,有,可得。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压强的大小为多少?(答案:50 N/cm2)4.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00 cm2,求它对水平面的压强。

(答案:0.5 N/cm2)5.一个人体重为600 N,脚掌面积为200 cm2,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3 N/cm2)三)解题思路: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注意单位的统一,特别是在计算压强时,单位要转换为N/cm2.3、注意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在判断压强大小时,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

4、对于特殊情况,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可以直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压强大小。

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注意精度和单位的统一。

二、液体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即液体中某一点到达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不同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如下: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固体和液体在计算压力、压强顺序上不同(一般以不规则的为载体):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物体在水平面上),一般是先求压力(压力容易计算F=G),再求压强;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强(液体压强容易计算P液=ρ液gh),再求压力(F=p液s)。

一、定量判断压强:1.如图11,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相等的,故选B.p甲=p 乙。

2.一个密封的圆台状,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满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答案为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倒置后,水面高度不变,但是液体重力方向改变,导致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

3.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是()。

答案为C.铝圆柱体最大。

微专题(压强)气体压强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压强)气体压强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9-6 气体压强问题知识· 解读1,理解气体压强地三个角度2,常见两种模型=p0S+mg平衡时对气体A有:对气体B有:p B+ρgh所以p B=p0+ρg(h典例· 解读例1,如图所示,内径均匀地U形管中装入水银,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地距离均为l=10.0 cm,大气压强p0=75.8 cmHg时,将右侧管口封闭,然后从左侧管口处将一活塞缓慢向下推入管中,直到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差达h=6.0 cm为止.求活塞在管内移动地距离.例2,如图中两个汽缸质量均为M,内部横截面积均为S,两个活塞地质量均为m,左边地汽缸静止在水平面上,右边地活塞和汽缸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下。

两个汽缸内分别封闭有一定质量地空气A,B,大气压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封闭气体A,B地压强各多大?培优· 训练1,如图所示地甲,乙两个容器,由一细管相通,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开关关上,在两容器中装有不同量地水,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容器地上口密封,打开开关K 后,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地( )A ,甲中地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乙地水面比甲中地水面高出一些为止B ,甲中地水不能往乙中流,水面高度都不变C ,甲中地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两容器中地水面相平为止D ,甲中地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甲地水面一定比乙地高A S =p 0S 题图乙中选汽缸为研究对象得=p 0-Mg取左侧气柱为研究对象第1题图第2题图甲乙2,如图所示,竖直地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内地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缸内气体地温度能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下面结论中正确地是(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地压缩量将会增大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地上底面距地面地高度将增大C.若外界气温升高,则气缸地上底面距地面地高度将减小D.若外界气温升高,则气缸地上底面距地面地高度将增大3,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在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液体密度均为ρ,求被封闭气体地压强。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解题技巧
1.确定物理量-在解决气体压强的问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物理量,例如气体体积、气体温度、气体压强、气体密度等。

2.理解物理公式-气体压强的公式P=F/A表达了压强与力的关系,这对于解决压强问题非常重要。

此外,理解其它公式,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也很重要。

3.熟练掌握单位-在解决气体压强问题时,要熟练掌握单位。

例如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Pa),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等。

4.熟练运用数学技巧-在解决气体压强问题时,需要掌握数学技巧,如代数运算、解方程、科学计数法等。

5.尝试各种方法-在解决气体压强问题时,应尝试各种方法,如图形方法、代数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6.细心审题-在解决气体压强问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并注意掌握题目中的各种条件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油
水银
极值法
所谓极值法是指某一个物理量在某范围内变化,研究其引起的 变化时,我们只取其两端的极值进行研究,确定物理量的范围。
如图,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入水中,缓缓地向玻璃管中注 入煤油到一定高度,待静止后,离煤油与水的分界面相同高度的A、 B两点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 ) A. p A pB B. p A pB C . p A pB D.无法确定 分析:要计算A、B两点的液体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的压强公 式 P gh,必须要知道其密度 和深度 h, 然而两者的密度不同且有 A B , 根据深度的定义“到自由液 hA hB , 面的竖直距离”有 因而其乘积无法确定。 但是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由于A、B两点到分界面的距 离相等,但是没有具体交代距离的大小, 我们可以假设这个距离达到 B点的深度,也就是把A、B两点移到与水面相平的位置, A B 此时B点的压强为0,而A点仍有压强,则有 PA PB . 如果不用极值法,解题较复杂: 由于液体静止,煤油和水的分界面上,煤油和水产生的压强相等 设为 P0 , 而A、B两点的压强比P0小,假设A、B两点的分界面的距离为h, 因此A点的压强可表示为 PA P0 油 gh, B点的压强可表示为 PB P0 水 gh, 油 水 , 通过比较可知 PA PB .
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不能直观 的看出来,根据物理规律和物体所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列方程求解.
为纪念先烈,某烈士陵园准备用大理石重建一纪念碑,纪念碑由 碑身A和碑座B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已知碑身的底面积为2m2,高为 10m,碑座B高1.5m,地基经勘察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1.5 105 Pa. 求 纪念碑的碑座底面积至少为多大? 解析:要求出底座的面积也就是受力面积,而受力面积的大小影 响着压力的大小因而无法直接求出,必须通过列方程的办法解决. 设底座的面积为S,压力 F G身 G座
公式借用法
公式 P gh一般是用来计算液体压强的,但是有时也可借用计 算固体产生的压强,其应用条件是:固体为规则的柱状物体,圆柱体、 正方体、多棱柱等.
计算高度为3m的大理石柱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设大理石的密度 为2.7 103 kg / m3 ) 分析:由于是一个柱体,直立在地面上:
F G mg Vg gSh, F gSh p gh S S
即 p水 p油, 水 gh水 油 gh油, 油 gh油 油h油 h水 水 g 水 油 20cm 20cm - h 水 油 h ( 1 - ) 20cm.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已知大气压为 p0 , 左半 平面的面积为S1,右面球面的面积为S2,则作用在球面上向左的作用 力为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一个易错题,许多同学死搬硬套公式,直接用F p0 S 2 计算。 这里没有考虑压力始终与受力面垂直,不一定方向向左,因而不 能直接用公式计算. 可以用平衡法进行研究,半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向左的 作用力与向右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而平面上的大气压力一定向右,大小为 p0 S1 .
F gS身h身 gSh底 p S S
代入数据计算得 S 4.8m2 .
A B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 1 V R h, 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 3 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 的压力大小为 ( B )

煤油
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在其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在其中注入长为20cm的煤油柱,问煤油的液面高出水面多少? 有点像连通器. 设煤油的液面高出水面 h cm, 注入煤油柱后玻璃管内水面下降的高度为(20 h)cm. 根据二力平衡,当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下(20 h)cm.时,管内煤油 与水在此处的压强相等,
容器呈倒圆台形如图,设容器底面积为S,液体密度为ρ,深度 为h,则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为 P gh.
F P S Sgh. 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
式中的 Sgh 实为以S为底面积、h为高的圆柱形液体重力,即 图中虚线以内的液体重力。 所以,可将容器中液体分为两部分:底面积正上方和周围斜侧 壁上方,前者压在容器底,后者压在侧壁,可见此种情况下液体对 容器底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F<G液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 1 V R h, 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 3 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 的压力大小为 ( B )
2
A.1G B.2G C.3G D.0 解析:若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装在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 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应为G,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装在圆锥形容器内,则 其液面高度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 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其压力 为3G。 把液体看作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容器侧面对液 体的压力大小为2G,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 的压力大小为2G,
E A B
C
F
D
A
B
C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盐 水,水和盐水的质量相等,且液面都超过aa’但是都没有溢出,如图, 则两瓶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1、p2关系是( B ) A. p1 p2 B. p1 p2
C. p1 p2
D.无法确定
分析:此容器又是一个不规则容器,此时想办法变换为柱形容器, 唯一的办法是把缺少的部分补全,压强计算用重力除以底面积,而补 全后底面积相等,补加的体积相等, 由 m V 知,盐水密度大,盐水的质量大,因而盐水的总重大些, 产生的压强大些.
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在如图①所示位置时,水对底部压 强为P,水对底部的压力为F,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 A )
A. P增大, F减小 B. P增大, F增大 C. P减小, F不变 D. P减小, F减小 分析:将此容器倒置,如图②由于底面积变小,液体的高度要变. 由于此题研究的是液体的压强、压力变化情况,因此应遵照液体的 先压强、后压力的判断顺序来分析. 液体压强为P=ρgh,由于倒置后h变大,所以P变大。 液体的压力为F=PS,图①中液体高度为h1,底面积为S1,则它对底 部的压力F1=P1S1=ρgh1S1,它相当于一个以S1为底,高度为h1的柱状液 体所受的重力,它大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F1>G.而图②中若高度为h2, 底面积为S2,则它对底部的压力F2=P2S2=ρgh2S2,它也相当于一个以S2
为底,高度为h2的柱状液体所受的重力, 它小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即F2<G,这样 便可得出结论为F1>F2,即压力是变小的.
② ①
现有透明塑料软管连接着的两根直玻璃管及铁架台、米尺、滴 管和足够的水。用这些器材可以测出不溶于水的液体(例如食用油) 的密度。请你说明测量步骤和计算方法。 测量步骤: ⑴将两根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塑料软管将两玻璃管 下端相连通,使此三者组成一U型管; ⑵在上述U型管中注入适量的水; ⑶用滴管向U型管的一臂中注入适量的待测液体; ⑷以分界面为基准,测出水的高度h,待测液体的高度为h′; 即从待测液体和水分界处的水平面向上分测出两管中液柱的高度. ⑸根据U型管的特点,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分界面等高处两 管中压强相等: P油 P水 ,
总结:
F<G
F=G
F>G
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银、水、 酒精,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是( A )
A. p A pB pC B. p A pB pC C. p A pB pC D. 无法确定 分析: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此题中三者密 度不等,深度也不相同,而且密度大的深度小,无法比较压强的大小. 由于容器的形状不是柱形,不能用重力除以面积计算,但是我们 可以想办法把它变为柱形,此时用到割补法。 如图1所示,把容器沿着AC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再把割下的部分 ACE移动到FDB,此时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器,而所装的液体体积没有 F G 改变,压强就可以用重力与底面积的比来表示,即:p , S S 而装的液体体积越大,液体深度越深,移动后形成的柱形容器的 底面积越大. 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因而体积大的压强小. 也就是密度小的压强小.
可借用公式 P gh 来比较,很快就能得到铜产生的压强最大.
平衡法
所谓平衡法就是以液体中的某一个小液片或者液面为研究对象, 当处于静止时,受力平衡,两面的压强相等,比如证明连通器的两边 的液面相平.
如图所示在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在右侧注入煤油,当右 管煤油面高出左管水面2cm时,注入的煤油柱的高度为多少? 分析: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时,取煤油与水的分界面的小液片为 研究对象,小液片受力平衡,受到上方煤油向下的压强与水向上的压 强相等. 设煤油柱的高度为 h油 , 则水面高出分界面的高度为 h h油 2cm, 利用 p上 p下,水 gh 油 gh油, 解之可得 h油 10cm.
a
a'


一圆锥形玻璃管下端用一塑料薄片封住后,竖直插入水中某一 深度,如图,然后,向玻璃管中注入100g水,塑料片恰能下落,问下列 能使塑料片下落的是( A ) A. 注入100g煤油; B. 放入100g砝码; C. 注入100g的水银; D. 以上都不能使薄片下落. 此问题解法和上题一样割补,只是分割后,会使得容器的底面积 减小,因而选A.
2
A.1G
B.2G
C.3G
D.0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F PS gh R 2 即F R 2 h g 3 V g 3mg 3G. 而液体能够提供给底面的压力只有G,换句话说底面受到的压力 中还有2G是其他地方提供的,而能提供压力的只有容器侧壁了.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力为 3G-G=2G. 解析:若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装在圆柱体容器内, 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应为G,重力为G的某 种液体装在圆锥形容器内,则其液面高03 kg / m3 9.8 N / kg 3m 7.9 104 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