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
201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答案】(1)泛(2)渡(3)息(4)融【解析】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
【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2.【答案】(1)云从窗里出(2)梅子黄时雨(3)学而不厌(4)一鼓作气(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注意识记正确,不漏字,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古诗文的积累。
3.【答案】(1)约定(2)热水(3)拜访(4)停止【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语的含义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4.【答案】(1)A(2)A【解析】(1)“微不足道”中“足”是“值得”的意思。
B.“力不足”中的“足”是“足够”的意思。
故选A项。
(2)“不可名状”中“名”的意思是“说出”;B.“名之者谁”中的“名”是“取名、命名”的意思。
故选A项。
【考点】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
5.【答案】(1)D(2)①格列佛游记②“我”受到表兄的欺负,后来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解析】由材料中的“巨鱼”“拳赛”“亡妻”“狮子”等词,可以判定人物为《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故选D项。
【考点】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二、现代文阅读6.【答案】C【解析】结合⑪段“我家那只羊就在她家那只老羊的屁股后面”可知,羊在李神七家找到了。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7.【答案】(1)一连两个“又”字写出了牲口没回来、“我”要去寻找是经常的事,表现了“我”着急、抱怨、无奈的心理。
(2)“咕咚一声”和“掉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天色瞬间变黑,表现了“我”在黑夜中仍找不到骡子的恐慌。
【解析】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又”指再一次,可以看出牲口没回来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
从第⑭段“我的心突突突,骤然间狂跳不已”可以看出“我”十分担心会找不到牲口,“一边骂,我一边狂奔”“我急得都快哭了”反映了“我”在找牲口时的焦急和无助。
2015年浙江中考作文范文或高分作文(3地5篇)

2015年义乌中考作文范文赏析:我长大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在逐渐成长,慢慢的向自己的理想走去。
开学几个礼拜了,我每天都在为长大后的道路努力,直到前几天,我才发现我长大了。
“懒猪起来了,”虽然我爽快的答应了,但我并没有马上起床,而是沉醉在香甜的梦里。
就在那时刻,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走进了我的家,但和实际生活并不一样,梦境中的家里焕然一新,窗子、门、地、桌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是新的,像被天使进化了一样,我被此时的家惊醒了,仿佛真的见到了梦中的情景,我用手擦亮了眼睛看一看,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于是我的脑子突然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想把家里清洁的像梦境一样。
说干咱就干,我打了一盆水,门、桌子,通通都擦了一片,然后,扫地、铺床、叠衣服,还有厕所洗了一片,整个工程完工后,把我累的可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啊!上气不接下气。
当我坐下来,刚休息一会儿,妈妈下班了,一到家“哇”的一声叫了起来,“今天家里怎么这么干净”。
还没等我说是我干的,妈妈又说“你爸爸就下班了,还把家里搞得这么干净,你爸爸太勤劳了,你要想你爸爸学习”。
瞧,妈妈的这一串话说的。
我说:“这全是我一个人干的,不挨着爸爸的事。
”妈妈笑得牙都掉了说:“别逗了,就连自己的床,都懒的铺,还会帮我们铺”。
我说不信你打电话老爸,打就打,今天我就要把你的狐狸尾巴揪出来”。
爸爸接到电话,只说了一句话“没大事别打我电话,我很忙”妈妈惊呆了,说,“儿子你知道吗?我等这一天等了多少年吗?”我笑了笑。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大概是从不和妹妹争东西了,不再爸妈面前撒娇了开始的吧!成长是无痕的,只有我身边的人发觉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才会感觉到原来我变了。
2015年义乌中考作文范文赏析:那一次我长大了我不喜欢人家说我是小孩,因为我想当一个大人,一个知书达理不骄不躁的大人--题记时光流逝,时代进步,万物更新,作为一个学生,我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可有时我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在LOOKAT大人,拥有自由,不用学习多爽啊!但转念一想,现在社会竞争多激烈,想要做大人就必须知书达理。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

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观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
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
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运气,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专门容易明白得“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运气。
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运气的渗透。
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因此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
同样是一堆白骨,专门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
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旧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讲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
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钞票奴役,要追求人性上、运气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钞票财奔波。
他敛钞票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
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咨询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运气如何。
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许多、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运气未必挂钩,那又为必纠结其运气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确实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
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全然。
我们不妨讲,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运气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差不多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形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畴之内。
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储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因此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因此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情愿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尽力量。
初三作文之温州初中毕业生考试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温州初中毕业生考试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篇一:2015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15中考语文试题分析试卷结构:1、遵循《说明》,突显主题,稳中有新2、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2015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着力体现课标精神,遵循浙江省考试说明,呼应课堂教学改革,凸显母语文化特质。
试卷倡导“大阅读”观,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考查学生语文核心能力,注重思维品质,继续追寻语文学习的本质。
全卷满分为150分,由“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卷面分”五部分组成。
其中“语文知识积累”设5小题,27分;“现代文阅读”设7小题,共31分;“古诗文阅读”设5小题,共17分;“语言运用” 设2小题,共70分;“卷面书写”5分。
全卷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选择题设6小题,共19分。
与往年相比,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州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今年仍坚持立足教材的原则,有的直接选自教材,有的涉及所学课文基本内容,意在引导师生对教材的重视,引领语文教学的回归。
设置了文言文实词解释与判断,去掉了“词语辨析运用”“成语在语境里判断”“语病判断”“语序排列”“语文综合性学习知识”“地方教材知识”等试题考核。
而是考核“看拼音写汉字”“古诗文名句填空”“文言文实词解释与判断选择”“名著阅读”。
2、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今年所考查的角度与去年发生变化,一改两篇现代文联读阅读理解(初读感知——细读品析——联读发现)这三大板块,又回到往年的两篇独立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篇是马德写的散文《寻找》,还有一篇是流沙河的《幸好还有庄子》,让学生在阅读考查中领悟先秦圣哲的智慧;考查考生的概括理解筛选感悟能力,难度还是较大。
3、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节选元代辛文房《李白传》的重要片段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让学生结合李白的坎坷人生和浪漫诗篇,感悟诗人的才情与胸怀;都来源于课外,题型上也有所变化,文言文实词解释以选择题形式考核考生,内容以文章理解与情感分析为主。
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fàn)(1)舟思易安。
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dù)(2)。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xī)(3)。
让我们(róng)(4)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贺铸《青玉案》)(3)子曰:“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舟抒怀,发出“▲,▲”的感慨。
(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7)今年5月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媵人持汤.沃灌▲(3)由是先主遂诣.亮▲(4)惧其不已.也▲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1)微不足.道(▲)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食不饱,力不足.(2)不可名.状(▲)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名.之者谁5.名著阅读。
(5分)(1)下面片段中的“他”是谁?正确的一项是(▲)(2分)他不再梦见狂风暴雨,或者女人,或者大场面,或者巨鱼,或者拳赛,或者角力,或者亡妻。
如今他只梦见各种地方和岸上的狮子。
A.保尔·柯察金 B.斯科特 C.尼摩船长 D.圣地亚哥(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①②两小题。
(3分)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最严重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痛苦。
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
201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f àn )(1)____舟思易安。
三月三,天朗气 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d ù)(2)____。
五千年文明,源远 流长,生生不(x ī)(3)____。
让我们(r ón g )(4)____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 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____________。
(贺铸《青玉案》)(3)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舟抒怀,发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7)2015今年5月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2)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 (3)由是先主遂诣.亮______________ (4)惧其不已.也______________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且以作品论英雄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且以作品论英雄2015年下考谦分做文浙江卷:且以做品论英豪自孔孟以去,咱们的浏览方法、观赏形式大抵即是“知人论世”。
咱们年夜多认定“文如其人”,那是有叙理的,但其实不片面。
如是尔言,遇文先勿论人品,且以做品论英豪。
咱们很容难了解“言为口声”,也即做品反映其人品。
所谓“郁结乎口而领乎声”,做品自身定然有着做者小我私家人品的浸透。
引美教野蒋勋之言:“杜甫的‘墨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以是成为千今续句,尔以为没有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民气灵上感人的工具。
异样是一堆皂骨,不少人走已往了,却出有瞥见”。
试念,如果杜甫出有伤时感事之口,又何去领自肺腑之言?伟年夜的口灵,投影正在文教上,仍然是伟年夜的做品,是下尚的品性。
但是那其实不是说下尚做品暗地里必然是穿雅之人。
咱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僧斯商人》,读犹太人琐屑较量、望财如命的邪恶心地,终了大白人不克不及为款项仆役,要逃供兽性上、人品上的美取良擅——但事真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不断为财帛奔忙。
他敛人民币如命,甚至领搁印子钱敛资,更果一野人无奈准期借浑财物而气慢松弛、对簿私堂。
那时分咱们再看元孬答的“文章宁复睹为人”,就隐失非分特别挖苦而惹人反思了:雅致的做品其实不能看没写便它的笔杆人品若何。
云云,您又怎能像孔妇子同样抚琴有数、拉演其报酬文王;又怎能像孟妇子同样“知其人、论其世”呢?既然做品的风格兴趣取做者人品已必挂钩,这又何须纠结其人品若何?人类的文化自身便是宽大的,它垂青做品自身。
所谓“文以载叙”,做品之“叙”,为其基本。
咱们没关系说,若是一部做品通报了人品的实、擅、美,读之使人动容、发人深醒,这它便曾经到达了“做品”所应到达的目标,至于做者自己若何——您无奈从做品外拉知的状况是否能领熟的——其实不正在对做品的思考范畴以内。
做者或许依托做品而没有朽,但文教史终极通知咱们,它生存的,是“没有朽的做品”,没有是“没有朽的文人”。
精校: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作文范文教学内容

精校:2015年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作文范文浙江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fàn)(1)舟思易安。
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dù)(2)。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xī)(3)。
让我们(róng)(4)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贺铸《青玉案》)(3)子曰:“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舟抒怀,发出“▲,▲”的感慨。
(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7)今年5月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媵人持汤.沃灌▲(3)由是先主遂诣.亮▲(4)惧其不已.也▲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1)微不足.道(▲)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食不饱,力不足.(2)不可名.状(▲)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名.之者谁5.名著阅读。
(5分)(1)下面片段中的“他”是谁?正确的一项是(▲)(2分)他不再梦见狂风暴雨,或者女人,或者大场面,或者巨鱼,或者拳赛,或者角力,或者亡妻。
如今他只梦见各种地方和岸上的狮子。
A.保尔·柯察金 B.斯科特 C.尼摩船长 D.圣地亚哥(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①②两小题。
(3分)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
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最严重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痛苦......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请按题目要求作文。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
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
请以“月亮离我有多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套写、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名家解读】
2015年温州中考作文《月亮离我有多远?》是全命题作文。
2015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组在《解析温州中考试卷新亮点》中这样讲述:命题作文“月亮离我有多远?”更是引导学生凝望审视自己的生活:简单的导语配上“洗月亮”“登月”“月亮等我们”三幅意蕴丰富的图片,充满“召唤”意识,它努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他们的言说欲望,帮助他们打开想象之门,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
学生由此进行自我追问,观照并反思自己当下生活和生命状态,激发他们追求生活的真善美。
特级教师肖培东谈到近几年温州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归结为适度哲理化,一定生活化,完全诗意化。
理想的中考作文命题,题目和导语中的每个词语、每个信息、每个提示,都应当带有启发与召唤的力量。
中考作文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召唤结构”,是属于青春与智慧的魅力空间。
它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亲切的、可爱的、富有启示性的、让人萌发写作愿望的,至少它要让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月亮离我有多远?”这一题目和导语的设计,是命题组于“走,到另一个地方去”(2014温州作文考题)之后,再一次命制“体验与思辨并重”型作文题的延续和尝试。
它保有思辨的空间又充盈诗意的情怀,它依然努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他们的言说欲望,帮助考生打开想象之门,走上思考之路。
由题目适度解读和调度已有生活阅历,考生进入对生活、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凝望与审视,继而形成对“月亮离我有多远?”的一次想象、探索、思考、实现。
在当下与别处的转换中,在实与虚的穿越中,摩擦出诗意的火花,碰撞出思辨的电光,从而体验生活的丰富,感受生命的丰盛。
【误区解析】
这道试题审题的难点在于没有拓宽思维。
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以下错误:
1.读题时,部分考生一下子就被这样的疑问句问蒙了。
作文不自觉地流于一种答句的拼凑,进行空洞的有感而发,没有融入自己的生活、生命、人生的体验。
2.“月悬高空,朗照千年。
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
”这样的导语,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孩子没有读懂,理所当然的以为是三个部分的并列。
于是,他们没有从导语中得到一些思维的火花。
3.一部分考生关注到了三幅插图,于是把平时积累的有关童趣、探索、梦想方面的素材套进去,却没注意在过程中注意加入铺垫的细节。
文章真实,却缺少了思辨性。
【范文示例】
月亮离我有多远
月亮离我有多远?很远很远。
远到,那轮金光四射的明月,只能与其中影影绰绰的人影一起在模糊中晃动。
我真的连一点儿爱,都不愿施舍给仙人球。
它丑丑的,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
我也一样,普通的成绩,普通的外貌,却有着仙人球般的尖锐性格。
他们也说我长满了刺,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
但不管别人怎样评论,我依然我行我素。
就像这盆独立特行的仙人球,不论我怎么样讨厌它,它也不会变成我手上正在精心伺弄的薰衣草,开满美丽紫花,芬芳扑鼻。
它还是那样坚硬、丑陋还带着尖刺。
但今天,好像有了些不同。
不知仙人球在哪个繁星低垂的夜晚,有了自己的秘密。
居然悄悄地,悄悄地,从层层盔甲中探出了一支柔嫩的带着花苞的茎。
面前的花茎已有两三寸长了,以优雅而决然的姿态亭亭玉立着。
花茎呈紫灰色,紫灰中又隐隐透出丝丝深蓝。
我为这抹丽色迟疑了良久,手中的水壶终于偏到仙人球上,洒了一些水。
那夜有月亮,在暗沉的夜幕下慢慢升起。
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观赏,却猛然发现仙人球与这背景形成了一种错觉:修长的花茎朝着月亮伸展,距离月亮竟然只有三四寸了。
我笑自己的异想天开,却依然凝神注视着仙人球。
三寸,两寸……花茎顶着硕大饱满的花苞,慢慢地,慢慢地向着月亮生长。
它们,真的要登月了!
在一个月圆的夜晚,花苞到达了月亮。
它似乎忍不住心中的激动,绽开了满枝鲜红似火花瓣,纹着精致的脉络,伸向月亮,娇艳动人。
它与月亮相互映衬,竟似开在另一个星球的花。
原来,月亮很近。
请问,有通向月亮的路吗?
我看不清它,但只要未来有光投射过来,哪怕只有一道,一丝,只要是明亮的,温暖的,我都会沿着它奔向月亮,在漆黑的路上放歌,舞蹈,勇敢地做自己的梦。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也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只因我想在月亮上绽放。
【精微解读】
“我”,一个坚硬,丑陋还带着尖刺的仙人球。
仙人球与月光相互映衬中,无限地接近月亮。
月亮是诱因,月亮是陪衬,月亮恍若又是主角。
那么,在一丝、一道明亮的温暖光线的指引下,在放歌、舞蹈中,“我”要勇敢地奔向月亮,在月亮上绽放自己。
原来,月亮又是舞台,又是希望。
情景交融,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