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合集下载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物
1
概述
抗寄生虫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寄生虫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寄生虫药物通过影响寄生虫的代谢、生长或繁殖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吡虫啉、伊维菌素等。
用抗微生物药物可以有效 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PPT课 件
# 抗微生物药物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定义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分类
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几类。
抗生素
概述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 细菌的药物。
作用原理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 繁殖过程来发挥其作用。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 孢菌素、红霉素等。
禁忌症
注意事项
抗微生物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存在禁忌症,需遵循医生的嘱托。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需注意用药 剂量、用药时机等关键因素。
未来趋势与展望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样性、个体化治疗,同时还将加强对新药研制的力度,以更好地应对微生物 的挑战。
抗病毒药物
概述 作用原理 常见种类
抗病毒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病毒的药物。
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生命周期来发挥其作 用。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药物
1 概述
抗真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真菌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真菌药物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或抑制其生长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学治疗(简称化疗)。 目的:延缓耐药性形成;
(3)根据用药群体生理、病理特点选药。 (3)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且疗效不减。
化疗指数:CI= LD50/ED50或 LD5/ED95
是评价化学治疗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一、常用术语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 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杀菌药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 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少数是天然耐药性。多数为获得性耐 药性,指长期或反复用药,特别是滥用药物后,使化疗 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
髓炎等); (5)为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强疗效等情况抗菌作用后,血药浓度 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 续抑制的效应。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且疗效不减。
二、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图示
三、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细菌产生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
2.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3.细菌降低了与药物的亲和力
用于体内抗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 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抗菌药的给药途径应正确、剂量与疗程应适当
的药物称为化学治疗药,其治疗方法称为化 目的:延缓耐药性形成;
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2.抗菌药的给药途径应正确、剂量与疗程应适当
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须掌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4.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抗微生物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 甲硝唑为什么是脑部厌氧菌感
染的首选药物?

4、磺胺嘧啶(SD)
5、碘胺二甲氧嘧啶(SDM)

6、碘胺对甲氧嘧啶(SMD)
7、磺胺二甲嘧啶(SM2)

8、碘胺脒(SG)
9、磺胺嘧啶银(SD-Ag)
全身性感染
短效 磺胺异恶唑(SIZ)
尿路感染

长效 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

中效 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新诺明)

SD — 流脑首选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易深入骨组织。
六、不良反应
①*影响软骨发育,对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生长有不良影响; ②损伤尿道:在尿中可形成结晶,尤其使用剂量过大或动
物饮水不足容易发生; ③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饮欲增加,腹泻; ④中枢神经系统潜在兴奋作用:兴奋、抽搐等; ⑤过敏反应:偶见红斑、瘙痒及光敏反应。
用药时避免阳光直射
二、发展历程
重要发现: 有的新喹诺酮类药物对结核杆菌显示强大的抑制作用, 并且对耐药结核菌也有效。
例如: 斯帕沙星
F H3C
NH2
相关(291)
O
O
(286页)
OH
A
HN
N
N
H3C
F
6
兽医临床用的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达氟沙星(单诺沙星) 二氟沙星 沙拉沙星、马波沙星
二、常用药物
乙酰甲喹
作用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菌,对密螺旋体作 用尤为突出。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密螺旋体所致的猪痢疾,也用于细菌性肠炎。
不良反应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2章抗微生物药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2章抗微生物药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一) 大 环 内 酯 类
【用药护理】 1.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常采用肠溶片,应 空腹整片吞服,不宜与碳酸饮料同服,以免 降低疗效及增加消化道反应 2.红霉素注射剂不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 解,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要缓慢,浓度不宜大于0.1%,以减 少静脉炎的发生。肌内注射局部刺激性大, 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内注射 3.及时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 体温、脉搏、血象,定期检查肝功能。肝功 能不良患者禁用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谱 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抑菌药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杀菌药
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为杀菌药,如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常用最低抑菌浓 度(MIC,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 物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 养基内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来表示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⑴真菌感染:鹅口疮、肠炎 ⑵假膜性肠炎 3.影响骨、牙生长 4.其他 肝、肾损害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四) 四 环 素 类
【用药护理】 1.四环素类宜饭后口服,不能用茶叶水送服。 因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应稀 释后缓慢滴注。 2.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体温、 脉搏、血象。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肠道有 无异常,定期做X线胸片及肝功能检查。 3.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阳光直接照射。 4.8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精品医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精品医学课件
物体表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来回 涂抹10次,然后在平板上进行涂布接种。 计算公式为:
菌落数(CFU)/ cm2 = 菌落数/ 采样面积
2.压印法
用直径5cm的特制平皿(Rodac平皿),倾注于16.5ml琼 脂后可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将平皿上的琼 脂直接压贴于物体表面10~20s,接触面积为19.63平方厘米。
2.对居住环境、特殊病房、实验室、无菌车间等场所空气质量 的细菌学评价。
实验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监测方法
目的与要求
器材与试剂
器材与试剂
普通琼脂平板(直径90mm及60mm)、无菌生理盐水、无菌 棉拭子等。
步骤与方法
一、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1.检测对象:医院各个科室的空气,手术室、新生儿室、产房、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空气污染的检测,应成为医院感染 管理中特别关注的重点。
2.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 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每次旋转平板 60度,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
3. 平板置室温下3-5分种后,用纸片分离器或无菌镊 将含药纸片贴于琼脂表面,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 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纸片选 择参照实验书p39)
药敏实验与医院感染的检测
一、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纸片琼脂扩散法
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目前各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 室广泛采用的标准纸片扩散法是由Kirby和Bauer 所建立的纸片琼脂法,即Kirby-Bauer法(K-B法纸 片琼脂扩散法)
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 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 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 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 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

β-内酰胺类( β- Lactam antibiotics )
G+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 成(40-50%)。 G-细胞壁含粘肽很少( ∠10%),主要由脂多 糖蛋白组成。
青霉素类与丙A-丙A结构相似,转肽E与 青霉素结合,使肽-多糖不能交联。
作用机制
粘肽
青霉素结蛋 白PBPS)
三维网状结构
b-内酰胺 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与敏感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 ,主要抑制了移位酶的活性,抑制肽酰基-tRNA 由A位移向P位,阻碍肽链延长,发挥抑菌或杀菌 作用 四环素类:与敏感细菌核糖体30S亚基A位特异性 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 抑制了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类、林可霉素:与核糖体的50S亚基的A位 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干扰新的氨基酸结合 到新的肽链上,使肽链不能延长,抑制蛋白质的 合成
β-内酰胺类( β- Lactam antibiotics )
β-内酰胺类( βLactam antibiotics):
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 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
青霉素类(Penicillins)
O
6-氨基青酶烷酸
R1 C NH
S
酰胺酶作
用点
N
O
青霉素酶作
用点
CH3
CH3 COOH
β-内酰胺类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碳青霉素烯类、单环 β-内酰胺类、头霉素及氧头孢烯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三唑 巴坦
青霉素类(Pencillins)分类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 耐酶青霉素类:甲氧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铜绿假单孢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 、哌拉西林 抗革兰氏阴性菌青霉素类:美西林

精品医学课件-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

精品医学课件-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
对G-菌引起的如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肠炎、泌尿道炎症等优先选用氨基糖苷类、 酰胺醇类和喹诺酮类。
一、正确诊断、准确选药
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所致呼吸到感染、败血症等 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亦可用庆大、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 类。
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创面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 肺炎等可选用庆大、多粘菌素类和羧苄西林等
其目的主要在于扩大抗菌谱,增强疗效, 减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减少或 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五、正确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抗菌药必须有明显的指征: 1)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和混合感
染。 2)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先进行联
合用药,待确诊后,再调整用药。 3)容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 慢性感染、结核
复习题
10、试述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有何异 同。 11、试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12、举例说明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及其抗 菌机制。 13、试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14、影响真菌细胞膜屏障作用的抗真菌药有哪些? 简述各自作用机制。 15、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哪些与药物的作用机制 相关?试解释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 16、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17、β-内酰胺类杀菌的机制为何?
复习题
18-内酰胺类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为何? 19霉素产生过敏的过敏原是什么?怎样预防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20、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 应各是什么? 21、兽医临床中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二、掌握药物动力学特征,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4、给药间隔、疗程随情况而定 一般性感染疾病用药3~ 4d,症状消失后,
再巩固1~ 2d。磺胺类药物更长。支原体病 治疗要求疗程较长,需5 ~7天。

抗微生物药物的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多肽类的选用(兽医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的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多肽类的选用(兽医药理学课件)
犬和猫的快速静脉注射.引起血压升高和心肺功 能减弱。
与大观霉索、庆大霉素等合用对葡萄球菌和链球 菌等有协同作用、与红霉素合用有颉颃作用,与 硫酸大观霉素配伍制成的可溶性粉、预混剂,可 增强猪、鸡的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性肠炎、支 原体感染和猪密螺旋体性病疾的治疗效果。
内服不易吸收,肌肉注射吸收缓慢。
细菌不易产生耐药,与多黏菌素B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与 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有促进雏鸡、犊牛和仔猪生长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猪、鸡的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肠道 感染;
外用治疗烧伤引起的绿脓杆菌感染;
也作饲料药物添加剂,促进畜禽生长。
常作为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 首选药。
注射给药刺激性强,局部疼痛显著,并可引起肾 毒性和神经毒性,故多用于内服或局部用药。
小剂量用做饲料添加剂,促进猪、禽的生长。
中、高剂量则用于防治梭状芽抱杆菌所致的肠炎 和猪痢疾。
内服不易吸收,主要由粪排出。 休药期:猪、鸡1天。
以维吉尼霉素计:混饲,每1000kg饲料, 猪10-25g;鸡5-20g。
高脂溶性的碱性化合物。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有较强抗菌活性,对 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对大多数需氧革兰氏阴 性菌耐药。
➢ 以酒石酸泰乐菌素计: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 猪、禽5-13mg。
➢ 以酒石酸泰乐菌素计:混饮,每升水,禽500 mg,连 用3-5天。
➢ 以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计:混饲,每1000kg饲料,猪 400-800g鸡300-600g。
兽医常用药主要有杆菌肽、多黏菌素E、维吉 尼亚霉素和恩拉霉素等。
内服难吸收。
休药期:猪、鸡7天。蛋鸡产蛋期禁用。
以恩拉霉素计:混词,每1000kg 饲料,猪2.5-20g;鸡1-5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舒巴坦钠、克拉维酸钾 兽医应用资料很少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8
抗 生 素 类 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是一类β-内酰胺类药物,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两类 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一些部位结合,酶失活;不多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而失功能,如舒巴坦 和克拉维酸均属此类. 此为近年抗生素研究热点之一
注意:
1. 食物中金属离子与之成洛合物,影响吸收,宜饲前服用; 2. 肾功能障碍忌用; 3. 与青霉素类药有拮抗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1
抗 生 素 类 药
抗生素:某些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选择性杀灭他种 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按结构分九大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 四环素类: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柱晶白霉素、泰乐菌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等, 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多肽类:包括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等 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聚酶类: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及拉沙洛菌素等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10
抗 生 素 类 药
氨基糖苷类作用机理:静止期杀菌药
作用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正常合成,使C.M.通 透性增加,胞内K+,腺嘌呤,核苷酸等外漏—死亡.对静止期 的细菌作用强.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抗 生 素 类 药
头孢菌素类(半合成广谱)
第一代: 头孢塞吩(先锋I)、头孢塞啶、头孢唑啉、头 孢拉定等-注射; 头孢氨苄(IV)、头孢羟氨苄-内服; 抗菌谱同广谱青霉素, 多对青霉素酶稳定 第二代:谱广(G-强),耐酶;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 辛、头孢克洛 第三代: 耐酶,G+弱G-更强;头孢塞亏,头孢曲松,头孢塞呋 (普强)动物专用, 90年4代头孢匹罗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6
抗 生 素 类 药
特点:
1. 似广谱青霉素, 2. 耐G+酶,不耐G-酶
注意:
肾功能有损时肾毒性, 和用时有肾毒性。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7
抗 生 素 类 药
1. 2. 3. 4. 磺胺类药物阻滞其排泻,毒性加大; 四环素类-盐酸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拮抗, 氯霉素、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等拮抗, 与盐酸林可霉素, Colistin, 酸性的Vit B, Vit C!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5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2
抗 生 素 类 药
青霉素类(Penicillin)
窄谱: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普鲁卡因青霉素、 耐霉:苯唑青霉素钠、氯唑青霉素钠、 广谱: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海他西林 广谱(绿):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G-菌:美西林,匹美西林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 生 素 类 药
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药
链霉菌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妥布霉素 小单孢菌属:庆大霉素、小诺米星; 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
特点:
1. 2. 3. 4. 5. G-细菌强大抗菌能力, 与青霉素类头孢类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内服极少吸收,不宜用于全身,(肌注作用于全身;) 耳毒性,与红霉素加重; 肾毒性,与头孢类加重。
11
抗 生 素 类 药
四环素类:快速抑菌剂,
广谱,机理似氨基糖苷类,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肽链的延长及蛋 白质合成
药效:
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对G+菌的作用优于G-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破伤风 ;对大肠,沙门氏、巴氏、布氏及嗜血杆菌;另对支原体、衣原体及 立克次体有抑制作用。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4
抗 生 素 类 药
青霉素类特点:
1. 2. 3. 4. 普通青霉素不宜口服, 胃酸破坏, 不稳定, 随温度升高加速降解; 水中易水解, pH值下降加速分解; 葡萄糖水溶液加速降解; 制剂须解决的问题。
配伍禁忌: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CP - All China Meeting - Qingdao
3
抗 生 素 类 药
青霉素类作用机理:繁殖期杀菌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过去:简单认为作用C.W.合成的最后阶段-粘肽链的交叉联合 现在: 1.发现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是作用靶位,存在于C.M.上; 2.青霉素与PBPs结合后,抑制C.W.早期合成,改变细 胞形态—细菌死亡; 3.另,激活内源性自溶机制—C溶解死亡 耐药机制: 1.产生β-内酰胺酶; 2.降低与PBPs靶位亲和力;3.细胞质周 围形成非水解区,阻进入靶位;4.改变C.W.使进入困难;5. 细 菌减少自溶酶.
抗 微 生 物 药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 (细、真、支及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抗生素、 磺胺药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剂。
人工合成的:
–最早1935年-------磺胺药 –1968年 -----------DVD –60年代: 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妥因) –70年代: 喹诺酮类物
抗生素:
1928年发现青霉素,1940年面世 氯霉素(1947)多粘菌素B(1947)金霉素(1948)新霉素(1948) 土霉素(1950)红霉素(1952)四环素(1953)卡那霉素(1957) 林可霉素(1962)庆大霉素(19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