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导学案3

合集下载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教案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教案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 精讲例题 学生板演 当堂练习
情景引入:
解析:
可以通过消去参数而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普通方程通过引入参数转化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
练习、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课后反思: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从第一节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需提高。
讲练结合
当堂掌握
教学
后记
媒体设计思路:
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前教学准备中,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脚本,在情景中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认知,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2,参数方程
表示()
备用例题
例3、曲线的参数方程 化为普通方程。
例4、把曲线 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练习 课后 P25-26
小结:1入法 2、利用三角或代数恒等式消参
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一般不唯一
3、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课题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执笔人
洪林
编写日期
6.15
执行人
洪林
执行日期
6.19
三维
教学
目标
1、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互化法则。
2、能应用代入法和代数或三角恒等变形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导学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导学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导学案一、引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解决几何问题时常用的两种方程形式。

参数方程是使用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表示几何图形中各个点的坐标,而普通方程是使用变量来表示几何图形中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定义、特点、互化方法以及求解过程。

二、参数方程的定义1.一维参数方程:当几何图形只有一个自变量t时,我们可以用一维参数方程来表示,形式为x=f(t),y=g(t),其中x和y为几何图形中其中一点的坐标。

2.二维参数方程:当几何图形有两个自变量t和u时,我们可以用二维参数方程来表示,形式为x=f(t,u),y=g(t,u),其中x和y为几何图形中其中一点的坐标。

三、参数方程的特点1.参数方程能够灵活地表示几何图形中的各个点,因为参数可以取任意值,所以可以表达出图形中的任意点。

2.参数方程可以较为简单地表示复杂的曲线或图形,例如椭圆、双曲线等。

3.参数方程可以通过改变参数的取值范围,实现对曲线或图形的变换,例如平移、旋转等。

4.参数方程能够较为直观地表示几何图形的性质,例如曲线的对称性、渐进线等。

四、普通方程的定义普通方程是使用变量来表示几何图形中的关系,通常形式为F(x,y)=0,其中F为表示关系的函数。

五、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方法1.由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用变量替代,然后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

例如,对于一维参数方程x=t^2,y=t+1,我们可以将t用x和y来表示,得到x^2=y-1,进一步整理得到x^2-y+1=0,即为普通方程。

2.由普通方程得到参数方程:将普通方程中的变量用参数来表示,然后整理得到参数方程。

例如,对于普通方程x^2+y^2=1,我们可以将x和y分别用参数t来表示,得到x=cos(t),y=sin(t),即为参数方程。

六、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求解过程1.由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1)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用变量替代,得到x=f(x,y)和y=g(x,y)。

2.1(第2课时)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学案(含答案)

2.1(第2课时)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学案(含答案)

2.1(第2课时)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学案(含答案)第第2课时课时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学习目标1.了解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意义.2.掌握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方法.3.能根据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灵活解决问题知识点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思考1要判断一个点是否在曲线上,你觉得用参数方程方便还是用普通方程方便答案用普通方程比较方便思考2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关键是消参数梳理1曲线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的互相转化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而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如果知道变数x,y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gt,那么xft,ygt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2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三种常用方法代入法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t,然后代入消去参数;三角函数法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整体消元法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消去特别提醒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Fx,y0,在消参过程中注意变量x,y的取值范围,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ft和gt的值域得x,y的取值范围.类型一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例1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判断曲线的形状1xt1,y12tt为参数;2x5cos,y4sin1为参数;3x1t1t,y2t1tt1,t为参数解1由xt11,得tx1,代入y12t,得y2x3x1,这是以1,1为端点的一条射线2由x5cos,y4sin1,得cosx5,siny14,22,得x225y12161,这是椭圆3方法一xy1t1t2t1t1t1t1,又x1t1t21t1,故x1,y2t1t21t21t221t,故y2,所以所求的方程为xy1x1,y2方程表示直线去掉一点1,2方法二由x1t1t,所以xxt1t,所以x1t1x,即t1x1x,代入y中得,y2t1t21x1x11x1x21x1x1x1x,所以xy1x1,y2方程表示直线去掉一点1,2反思与感悟消去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技巧1加减消参数法如果参数方程中参数的符号相等或相反,常常利用两式相减或相加的方法消去参数2代入消参数法利用方程思想,解出参数的值,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参数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参法,这是非常重要的消参方法3三角函数式消参数法利用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cos21消去参数.跟踪训练1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t1t,yt21t2t为参数;2x23cos,y3sin为参数解1xt1t,x2t21t22,把yt21t2代入得x2y2.又当t0时,xt1t2,当且仅当t1时等号成立;当t0时,xt1t2,当且仅当t1时等号成立x2或x2,普通方程为x2y2x2或x22x23cos,y3sin可化为x23cos,y3sin,两式平方相加得x22y29,即普通方程为x22y29.类型二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例2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2x0,根据下列条件,求圆C的参数方程1以过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参数;2设x2m,m为参数解1过原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为yxtan,由方程组x2y22x0,yxtan消去y,得x2x2tan22x0,解得x0或x21tan22cos2sin2cos22cos2.当x0时,y0,当x2cos2时,yxtan2cossinsin2.又x0,y0适合参数方程x2cos2,ysin2,所求圆C的参数方程为x2cos2,ysin2为参数,00,则点P的轨迹是A直线x2y3B 以3,0为端点的射线C圆x12y21D以1,1,3,0为端点的线段答案D2将参数方程x2sin2,ysin2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Ayx2Byx2Cyx22x3Dyx20y1答案C解析由x2sin2,得sin2x2,代入ysin2,yx2.又sin2x20,1,x2,33参数方程xsin2,ysincos为参数表示的曲线的普通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y2x11x14将参数方程xt1t,yt21t2t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x2y2y2解析由xt1t,得x2t21t22,又yt21t2,x2y2.t21t22,y2.5参数方程x3cos4sin,y4cos3sin为参数表示的图形是________答案圆解析x2y23cos4sin24cos3sin225,表示圆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可通过代入消元法和三角恒等式消参法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通过曲线的普通方程来判断曲线的类型,研究曲线的性质由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要选定恰当的参数,寻求曲线上任一点M的坐标x,y和参数的关系,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可以选择时间.角度.线段长度.直线的斜率.截距等作为参数2同一问题参数的选择往往不是惟一的,适当地选择参数,可以简化解题的过程,降低计算量,提高准确率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后,很容易改变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使得两种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不一致,因此我们要注意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4-4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学案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4-4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学案

4.4.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参数方程的概念一般地,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x =f (t ),y =g (t ),①并且对于t 取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P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①就叫作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t 叫作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我们把直接用坐标(x ,y )表示的曲线方程f (x ,y )=0叫作曲线的普通方程.预习交流1曲线的参数方程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曲线的普通方程直接地反映了一条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联系,而参数方程是通过参数反映坐标变量x ,y 间的间接联系.在具体问题中,参数可能有相应的几何意义,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参数方程常常是方程组的形式,任意给定一个参数的允许取值就可得到曲线上的一个对应点,反过来对于曲线上任一点也必然对应着其中的参数的相应的允许取值.在具体问题中,如果要求相应曲线的参数方程,首先就要注意参数的选取.一般来说,选择参数时应注意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曲线上每一点的坐标(x ,y )都能由参数取某一值唯一地确定出来;二是参数与x ,y 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明显,容易列出方程.参数的选取应根据具体条件来考虑,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线段的长度、方位角、旋转角,动直线的斜率、倾斜角、截距,动点的坐标等.有时为了便于列出方程,也可以选两个以上的参数,再设法消去其中的参数得到普通方程,或剩下一个参数得到参数方程.但这样做往往增加了变形与计算的麻烦,所以参数的个数一般应尽量少.2.代数法消去参数与三角恒等法消去参数 (1)代入法从参数方程中选出一个方程,解出参数,然后把参数的表达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参数,得到曲线的普通方程.我们通常把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2)代数运算法通过代数方法,如乘、除、乘方等把参数方程中的方程适当地变形,然后把参数方程中的两个方程进行代数运算,消去参数.(3)如果参数方程中的x ,y 都表示为参数的三角函数,那么可以考虑用三角函数公式中的恒等式消去参数.常用的三角恒等式有:sin 2θ+cos 2θ=1,1cos 2θ-tan 2θ=1,(sin θ+cos θ)2-2sin θcos θ=1等.预习交流2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是什么?提示:①代入法.先由一个方程求出参数的表达式(用直角坐标变量表示),再代入另一个方程.②利用代数或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式消去参数.例如对于参数方程⎩⎨⎧x =a ⎝⎛⎭⎫t +1t cos θ,y =a ⎝⎛⎭⎫t -1t sin θ,如果t 是常数,θ是参数,那么可以利用公式sin 2θ+cos 2θ=1消参;如果θ是常数,t 是参数,那么适当变形后可以利用(m +n )2-(m -n )2=4mn 消参.一、求曲线的参数方程如图,已知点P 是圆x 2+y 2=16上的一个动点,点A 是x 轴上的一个定点,坐标为(12,0),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 A 的中点M 的轨迹.思路分析:写出圆的参数方程,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点M 的参数方程,从而求出其轨迹.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圆x 2+y 2=16的参数方程为⎩⎪⎨⎪⎧x =4cos θ,y =4sin θ,∴可设点P 坐标为(4cos θ,4sin θ).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6+2cos θ,y =2sin θ.∴点M 的轨迹是以(6,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一架救援飞机以100 m/s 的速度做水平直线飞行,在离灾区指定目标的水平距离还有1 000 m 时投放救灾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 =9.8 m/s 2),问此时飞机的飞行高度约是多少?(精确到1 m)解:在时刻t 时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量x =100t .离地面高度y =0+12gt 2,即2100, 102x t y gt =⎧⎪⎨=+⎪⎩①. ② 令1 000=100t ,得t =10,代入②得y =12×9.8×100=490.所以,此时飞机飞行高度约是490 m.解答本题时,应先写出圆的参数方程,然后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对轨迹的判断也要特别注意.二、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t +1t,y =t 2+1t2(t 为参数);(2)⎩⎪⎨⎪⎧x =2+3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 思路分析:利用参数作为桥梁,进行适当变形.解:(1)∵x =t +1t ,∴x 2=t 2+1t 2+2.把y =t 2+1t 2代入得x 2=y +2.又∵x =t +1t ,当t >0时,x =t +1t≥2;当t <0时,x =t +1t≤-2.∴x ≥2或x ≤-2.∴普通方程为x 2=y +2(x ≥2或x ≤-2). (2)23cos 3sin x y θθ⎧⎨⎩=+,=可化为⎩⎨⎧cos θ=x -23,sin θ=y3.两式平方相加,得⎝⎛⎭⎫x -232+⎝⎛⎭⎫y 32=1.即普通方程为(x -2)2+y 2=9.1.将参数方程4x y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2x -y -4=0(x ≥0)解析:将x =t 代入y =2t -4得y =2x -4.又∵x =t ≥0,∴普通方程为2x -y -4=0(x ≥0).2.将参数方程⎩⎪⎨⎪⎧x =sin θ,y =cos 2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y =1-2x 2(-1≤x ≤1) 解析:y =cos2θ=1-2sin 2θ. 将x =sin θ代入得y =1-2x 2. 又∵x =sin θ∈[-1,1],∴普通方程为y =1-2x 2(-1≤x ≤1).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常用到三角恒等式,例如:sin 2θ+cos 2θ=1,1cos 2θ-tan 2θ=1等.三、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已知圆方程x 2+y 2+2x -6y +9=0,将它化为参数方程. 思路分析:先把圆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再转化.解:把x 2+y 2+2x -6y +9=0化为标准方程为(x +1)2+(y -3)2=1.∴参数方程为⎩⎪⎨⎪⎧x =-1+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椭圆方程为(x -1)23+(y +2)25=1,写出它的参数方程.解:设x -13=cos θ,y +25=sin θ,则⎩⎨⎧x =1+3cos θ,y =-2+5sin θ(θ为参数),即为所求参数方程.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参数,参数选取不同,参数方程就不同.在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改变x ,y 的取值范围.1.若点M (x ,y )在曲线⎩⎪⎨⎪⎧x =1+3cos θ,y =1+3sin θ(θ为参数)上,则x 2+y 2的最大值与它的最小值的差为__________.答案:12 2解析:x 2+y 2=(1+3cos θ)2+(1+3sin θ)2=11+62sin ⎝⎛⎭⎫θ+π4, ∴x 2+y 2的最大值为11+62,最小值为11-6 2.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1+62-(11-62)=12 2.2.把方程⎩⎪⎨⎪⎧x =sin θ+cos θ,y =sin 2θ-1(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y =x 2-2(-2≤x ≤2)解析:将x =sin θ+cos θ两边平方,然后与y =sin 2θ-1相减,得y =x 2-2.又x =sin θ+cos θ=2sin ⎝⎛⎭⎫θ+π4, ∴-2≤x ≤ 2.3.边长为a 的等边△ABC 的两个端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正半轴上移动,顶点C 和原点O 分别在直线AB 两侧,记∠CAx =α,则顶点C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________.答案:⎩⎪⎨⎪⎧x =a cos ⎝⎛⎭⎫α-π3,y =a sin α(α为参数)解析:如图,过C 作CD ⊥x 轴于D ,设点C 的坐标为(x ,y ),则由⎩⎪⎨⎪⎧x =OA +AD ,y =DC ,得⎩⎪⎨⎪⎧x =a cos ⎝⎛⎭⎫2π3-α+a cos α=a cos ⎝⎛⎭⎫α-π3,y =a sin α,即为顶点C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4.将⎩⎪⎨⎪⎧x =3t +1,y =t 3(t 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y =(x -1)327解析:由x =3t +1得t =x -13,代入y =t 3,得y =(x -1)327.5.已知参数方程⎩⎪⎨⎪⎧x =2cos θ,y =2sin θ(θ∈[0,2π)).判断点A (1,3)和B (2,1)是否在方程的曲线上.解: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方程, 得⎩⎨⎧1=2cos θ,3=2sin θ,① ⎩⎪⎨⎪⎧2=2cos θ,1=2sin θ, ② 在[0,2π)内,方程组①的解是θ=π3,而方程组②无解,故点A在方程的曲线上,而点B 不在方程的曲线上.。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2)》教学案3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2)》教学案3

第二讲《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学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几种基本方法;能力目标:选取适当的参数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教学重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教学难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将参数方程⎩⎨⎧=+=θθsin cos y x 3化成普通方程,并判断它的曲线类型. 二、讲解新课:1、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过程就是消参过程常见方法有三种:(1)代入法: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t ,然后代入消去参数;(2)三角法: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3)整体消元法: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消去.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为0),(=y x F :在消参过程中注意变量x 、y 取值范围的一致性,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t f 和)(t g 值域得x 、y 的取值范围. 2、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1)圆222r y x =+参数方程⎩⎨⎧==θθsin cos r y r x (θ为参数) (2)圆2202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r y y r x x 00 (θ为参数)(3)椭圆122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θ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4)双曲线122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θ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5)抛物线Px y 22=参数方程⎩⎨⎧==Pt y Pt x 222(t 为参数)(6)过定点),(00y x P 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 典型例题1、 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2222t y t t x (2)⎩⎨⎧=+=θθθ2sin cos sin y x(3)⎪⎪⎩⎪⎪⎨⎧+=++=2221t t y t t x (4)⎪⎪⎩⎪⎪⎨⎧+=+=221212t t y t x(5)⎪⎪⎩⎪⎪⎨⎧+=+=)()(221312t t y t t x例2化下列曲线的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1) ⎪⎩⎪⎨⎧-=-=ty tx 4321 (t 是参数)(2) ⎩⎨⎧==θθ22cos cos y x (θ是参数)(3) 222212121t ty t tx +-=-= (t 是参数)例3、已知圆O 半径为1,P 是圆上动点,Q (4,0)是x 轴上的定点,M 是PQ 的中点,当点P 绕O 作匀速圆周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三、巩固与练习1 方程⎪⎩⎪⎨⎧=+=21y t t x 表示的曲线 ( )A 、一条直线B 、两条射线C 、一条线段D 、抛物线的一部分(2)下列方程中,当方程x y =2表示同一曲线的点 ( ) A 、⎩⎨⎧==2t y t x B 、⎪⎩⎪⎨⎧==t y t x sin sin 2 C 、⎪⎩⎪⎨⎧=+=t y x 11 D 、⎪⎩⎪⎨⎧=+-=t y t t xos x tan cos 2121 2.P 是双曲线⎩⎨⎧==θθtan sin 34y x (t 是参数)上任一点,1F ,2F 是该焦点:求△F 1F 2的重心G 的轨迹的普通方程.3.已知),(y x P 为圆41122=-+-)()(y x 上任意一点,求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五、课后作业:。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掌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定义。

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

3. 典型例题解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概念、互化方法。

2. 难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过程中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例介绍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互化过程。

3.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运用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练习题及答案。

3. 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十、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将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步骤。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教案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之间的互化法则.(2) 掌握消去参数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将常见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正确解决其等价性问题(即x 、y 的范围).2.过程与方法:因为由参数方程直接判断曲线的类型并不容易,因而通过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能让我们更熟悉的认识方程所表示的曲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两者在解题中的各自优势,从而取长补短.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法则,常见问题的消参方法.2.难点: 整体元消参的方法,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即x 、y 的范围).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2.新课讲解:参数方程通过代入消元或加减消元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如:①参数方程 消去参数θ,可得圆的普通方程(x-a)2+(y-b)2=r 2.②参数方程 (t 为参数)通过代入消元法消去参数t ,可得普通方程:y=2x-4(x ≥0).例1、 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2222cos 3,sin cos (3)1sin x x y y M θθθθ=-⎧+=-+=⎨=⎩由参数方程得:所以点的轨迹是圆心在(3,0),半径为1的圆。

⎩⎨⎧+=+=.sin ,cos θθr b y r a x ⎪⎩⎪⎨⎧-==.42,t y t x 1)1t y ⎧⎪⎨=-⎪⎩(1)为参数sin cos ().1sin 2y θθθθ+⎧⎨=+⎩x=(2)为参数(1)11231)x y x =≥=-+≥解:因为所以普通方程是(x例2.3.2、曲线y=x 2的一种参数方程是( )分析: 在y=x 2中,x ∈R, y ≥0,在A 、B 、C 中,x,y 的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因而与 y=x 2不等价;而在D中,x,y 范围与y=x 2中x,y 的范围相同, 且以,,代入y=x 2后满足该方程,从而D 是曲线y=x 2的一种参数方程.注意: 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最新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教案

最新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教案
这部分过(–D)抛物线的一部分,(
备用例题1txt为参数t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例3、1tytcossinx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例4、把曲线为参数12siny线。P25-26
练习课后、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消参。1小结:、利用三角或代数恒等式消参、代入法消参有两种基本方法:1 2
教法教具
电子白板讲练结合幻灯片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设计思想:在进行本教学设计时,我所教的是高三的一个理科班,但是基础相对较差,有学好数学的热情,有个性,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理性思维加之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让他们更倾向于从多媒体教学中获取信息。我一直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很感兴趣。本教学设计旨在利用网络的庞大资源中的有效信息,让学生进行积累感悟与讨论分析,释放学生的内在潜质,学好数学。媒体设计思路: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前教学准备中,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脚本,在情景中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认知,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流程:当堂练习精讲例题学生板演情景引入情景引入:3,cosx由参数方程的轨迹的直接判断点(M为参数)siny曲线类型并不容易,但如果将参数方程转化为熟悉的普通
精品文档
课题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15
执行人
洪林
执行日期
6.19
三维教学目标
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互化法则。、1能应用代入法和代数或三角恒等变形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能在给出参数的条件下,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导学案31. 了解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意义.2 •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相转化与应用.课标解读3 .掌握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知识梳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 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2) 如果知道变数x, y中的一个与参数t的关系,例如x =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x= f t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t),那么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i y= g t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思考探究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参数方程的形式是否惟一?【提示】不一定惟一.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关键在于适当选择参数,如果选择的参数不同,那么所得的参数方程的形式也不同课堂互动|x= a+1 cos 0 ,例题1在方程y= »+ t sin 0, (a,b为正常数)中,(1) 当t为参数,0为常数时,方程表示何种曲线?(2) 当t为常数,0为参数时,方程表示何种曲线?非零常数时,利用平方关系消参数0,化成普通方程,进而判定曲线形状.x = a + t cos 0 ,①【自主解答】方程*(a , b 是正常数),|y = b + t sin 0 ,②(1) ①x sin 0 —②x cos 0 得x sin 0 — y cos 0 — a sin 0 + b cos 0 = 0.■/ cos 0、sin 0不同时为零, •••方程表示一条直线.(2) ( i )当t 为非零常数时,即(x — a )2+ (y — b )2= t 2,它表示一个圆.(ii)当t = 0时,表示点(a , b ).1•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关键是消去参数,如果参数方程是整式方程,常用的消元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如果参数方程是分式方程, 在运用代入消元或加减消元之前要做必要的变形•另外,熟悉一些常见的恒等式至关重要,如sin 2a+ cos 2a = 1,(e X + e —x )22x —x 21 — k2 2k 2-(e -e )=4,("+ E=1 等.2•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哪一个量是参数,并且要注意参数的取值对普 通方程中x 及y的取值范围的影响.本题启示我们,形式相同的方程,由于选择参数的不同, 可表示不同的曲线.将下列参数方程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并判断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形状:x = 2cos 0 ⑴彳 (0为参数,0W 0 < n );|y = 2s in 0r44x = sin 0 + cos 0 ⑵f . 2 2( 0为参数);|y = 1 — 2sin 0 cos 02 2x — a③2+④得—cos 0,—sin0 . 2y — b2■=1, ④「X —a I t原方程组为\¥(a , b 为大于零的常数,1为参数)•x = 1 — 2sin 22 0 ,• x — y = 0. 2T 0W sin 2 0 W 1, • f w 1 — ^sin 22 0 W 1.2 21 一所以方程x — y = 0(2W x W 1)表示一条线段.⑶ T x = |(t + p),由 x =a (t +1),2 a 21两边平方可得x = -(t + 2 +严)①b 1由y = 2(t — 1)两边平方可得 2 b 2 2 1y 2= 7( t 2— 2+右)②2 211x y①xp —②x 亡并化简,得——2= 1(a , b 为大于 a b a b1t +1【解】x= 2cosy = 2sin两式平方相加,得x 2+ y 2= 4.T O W 0 W n ,• — 2W x < 2,0 W y < 2.所以方程的曲线表示圆心为(0,0),半径为2的圆的上半部分. (2)由彳f・ 4 c 4小x = sin 0 + cos 0 ,I I2 2y = 1 — 2sin 0 cos 0 ,x= 1 — 2sin 2 得 y = 1 — 2si n 22 0 cos 0 ,20 cos 0 ,即』| y = 1 — 2sin 22 0 ,••• t >0 时,x € [a , +) , t <0 时,x € ( —a.a ] •0的常数),这就是所求的曲线方程,【思路探究】 设圆的参数方程,将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来解【思路探究】 联想sin 2 B+ cos 2 0 = 1可得参数方程.x — 1y + 2【自主解答】 设 =cos 0 ,= sin 0 ,x = 1 + 3cos 0 ,则^( 0为参数),即为所求的参数方程.y = — 2 + 5sin 0 ,1•将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1) 圆x 2 + y 2 = r 2的参数方程为x = r cos 0 (0为参数);y = r sin 0222x= a + r cos 0(2) 圆(x — a ) + (y — b ) = r 的参数方程为*」 (0为参数).y = b + r si n 0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关键是引入参数(例如x = f (t ),再计算y = g (t )),并且要保 证等价性.若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同解变形,则一定要通过 x = f (t ),y = g (t ),调整t 的取值范围,使得在普通方程转化为参数方程的过程中,x ,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设y = tx (t 为参数),则圆x 2+ y 2—4y = 0的参数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4tx= 1 + t 2利用参数思想解题例题3 已知x 、y 满足x 2 + (y — 1) 2= 1,求:(1) 3 x + 4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题2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x-1 3 y+2 51,写出它的参数方程.【解析】 把 y = tx 代入 x 2+ y 2— 4y = 0 得 x = +孑,4t2,4t (t 为参数).【答案】4t 2y= 1+2・(t 为参数)•••参数方程为1 + t4t 2 1 + t 2.(2) ( x—3)2+ (y+ 3)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思路探究】 设圆的参数方程,将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来解rAx = cos 0 ,【自主解答】 由圆的普通方程 X 1 2 3+ (y — 1)2= 1得圆的参数方程为<y = 1 + sin 0 ,(0 € [0,2 n )).(1)3 x + 4y = 3cos 0 + 4sin0 + 4=4+ 5sin( 0+0 ),3其中tan 0 = 4,且0的终边过点(4,3)-—5W 5sin( 0 + 0 ) w 5,••• — 1w 4+ 5sin( 0 + 0 ) w 9,••• 3x + 4y 的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一1.2 2(2)( x — 3) + (y + 3)=26 + 8sin 0 — 6cos 0=26 + 10sin( 0 + 0 )・ 其中 tan 0 = — ^, 且0的终边过点(4 , — 3).••• — 10w 10sin( 0 + 0 ) w 10,•- 16w 26+ 10sin( 0 + 0 ) w 36所以(x — 3)2 + (y + 3)2的最大值为36,最小值为16.1 参数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 在参数方程中,参数(参变量)起着媒介作用, 它是联系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桥梁.通过参数 0,间接建立曲线上任意一 点的坐标间的联系,拓宽了解题思路,简化了思维过程.它是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2 运用参数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参数的选择.选择参数时,应注意所选择的参数易于 与两个坐标产生联系.由于三角函数的巨大作用, 选择时间为参数.3 (1)解决与圆有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2)注意运用三角恒等式求最值:a sin 0 +b cos 0 = , a 2 + b 2sin( 0+0 ).决.2=(cos 0 — 3) + (sin 0 + 4)常选择角为参数,若轨迹与运动有关,常常常设圆的参数方程, 然后转化为求三角b其中tan 0 =-(a z 0),且0的终边过点(a , b ).a若本例条件不变,如何求 缶的取值范围?k =凹=3 +前0x + 1 1 + cos 0/• sin 0 — k cos 0 = k —3即钉 1 + k sin( 0 + 0 ) = k — 3.( © 由 tan 0 = — k 确定)k 一 3sin( 0 + 0 ) = ----------- 2k — 3依题意,得I —” k 』w 1, •••(-门2w 4, 解得 k 》3. 所以缶的取值范围是[|,+m ).)课堂练习l|x= 2 + sin 5 01 .将参数方程 2( 0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y = sin 0C. y = x — 2(2 w x w 3) D . y = x + 2(0 < y w 1)【解析】 消去sin 20,得x = 2 + y ,2又 0w sin【答案】4x= t 1【解】 由于 =cos 0 ,y = 1 + sin 0,( 0C [0'2 n )),2.把方程 xy = 1化为以t 为参数的参数方程是() x = sin t A. 5 y = t —B. 1 y= sin tA. y = x — 2B . y = x + 20 w 1,.・.2w x w 3.x = cos t1y = -------cos t,=tan t1 y= ta n t【答案】 D【答案】 D数),若以原点 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解析】 消去a 得圆的方程为x 2 + (y — 2)2= 4. 2 20 代入得(p cos 0 ) + ( p sin 0 — 2) = 4,整理得 p4sin 0 .【答案】p = 4sin 0课后练习(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x = |sin 0 |1 .曲线(0为参数)的方程等价于( )y = cos 0C.<3.圆 x 2 + (y + 1) =2的参数方程为()x = 2cos 0y = 1 + 2si n 00为参数)B. *X = ^J2cos 0 y = 1 + 2sin(0为参数)x = 2cos 0叫=—1 + 2sin(0为参数)x = ^/2cos 0 y = —1 + *.』2si n(0为参数)【解析】 由x = 2cos0 , y + 1= 2sin 0知参数方程为x = ^2cos 0 ,y =— 1 + 2sin 0 .(0为参数).故选D.4. (2013 •郑州模拟)在直角坐标系中,圆 C 的参数方程为x = 2cos a , y = 2 + 2si n a(a 为参将 x =p cos 0 , y =p sin、选择题(每小题5分,20分)2C . x = 1 -1x = cos 0D. i y = sin 2 0【答案】3sin 0 + cos 0 = 2sin( 0+^6),故x + . 3y 的最大值为2.故选B. 【答案】 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x = 3+ cos 0 ,5.曲线/( 0为参数)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y = — 4 + sin 0 ,A. x =1 — y 2C. y =±1 — x 2D .【解析】 由x = |sin B . y = 1 —x 20 | 得 O w x w 1;由 y = cos 得—K y w 1.故选A.【答案】 A 2. 参数方程= 3t + 2yd -1,(0w t w 5)表示的曲线是A. 线段 •双曲线的一支 C. 圆弧.射线【解析】消去t , 得 x — 3y — 5 =0.•/ 0w t w 5,【答案】 A3.能化为普通方程x 2 + y — 1 = 0的参数方程为(x = sin t A. i 2 y = cos tB. x = tan © 4y = 1 一 tan ©【解析】 排除A D,只有B 符合.4. 右x , y 满足x 2 + y 2= 1,则x + 3y 的最大值为 A. C.【解析】由于圆x 2+ y 2= 1的参数方程为x = cos y = sin(0 为参数),则 x +':;:;: 3y =【解析】 设Mx , y )是曲线 上任意一点,y =— 4+ sin 03 + cos~02+ — 4+ sin 0 2= 26 + 6cos 0 — 8sin 0 --------- -- ------------------ 3=\ '26 + [1 ]] 0 + $ ( $ 由 tan $= — 确定)当sin ( 0 + $ ) = 1时,|OM 取最大值6.【答案】 66. (2013 •重庆高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 ,,一十 亠,,一、十,,,亠八,,,,, x = t 2, ,、 立极坐标系.若极坐标方程为 p cos 0 = 4的直线与曲线 3(t 为参数)相交于A ,i y =t B 两点,贝U | AB = _______ . 【解析】由P c os 0 = 4,知 x = 4. 又严t 2,• x 3= y 2(x >0). y =t ,x = 4,x= 4, x = 4, 由3 2 得* 或* x = y , y = 8y = — 8 •••I AB = 1—1 2+ 屮 2= 16.【答案】 16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通方程.— 1 2 1【解】 由x = t —一两边平方得x = t + - — 2,1 1 y又 y = 3(t + f ),则 t +1 = 3(y 》6).代入 x 2= t +1 — 2,得 x 2 = y — 2.2• 3x — y + 6 = 0( y >6).故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3x 2— y + 6= 0(y >6).8.已知P (x , y )是圆x + y — 2y = 0上的动点.(1)求2x + y 的取值范围;x = 3+ cos 0 (t 为参数,t >0) •求曲线C 的普7.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y = t +⑵若X+ y + O0恒成立,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解】方程X2+ y2— 2y = 0变形为x2+ (y —1) 2= 1.「•1 — W2 x+ y w 1 +、..:5.(2)若x+ y + O0 恒成立,即c>— (cos 0 + sin 0 + 1)对一切0 € R恒成立.一(cos 0 + sin 0 + 1)的最大值是i'2 —1.•••当且仅当O 2—1时,x + y+ c>0恒成立.9. (2012 •福建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0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上两点M N的极坐标分别为(2,0),(学,寺),圆C的参数"x = 2 + 2cos 0 ,方程为(0为参数).①设P为线段MN勺中点,求直线OP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②判断直线I与圆C的位置关系.【解】①由题意知,M N的平面直角坐标分别为(2,0) , (0 ,l上两点M N的平面直角坐标分别为(2,0) , (0 , —),所以直线l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x+ 3y —2 = 0.又圆C的圆心坐标为(2 , —3),半径为r = 2,|2 一3 一2| 3圆心到直线I的距离d= _2—= 2<r,故直线l与圆C相交.2x + y—1 = 0,知x € R, y w 1.其参数方程为X = cos 0 ,为参数).乎).又P为线段MN 的中点,从而点P的平面直角坐标为(1 , ,故直线OP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②因为直线所以直线y = 1 + sin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