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

合集下载

5%S-诱抗素水剂对巨峰葡萄着色和贮藏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5%S-诱抗素水剂对巨峰葡萄着色和贮藏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5 %S 一 诱抗素水 剂对 巨峰葡萄着色和 贮藏 期果 实品质 的影 响
袁传 卫 ,姜 兴 印
( 山东农业 大 学植 物保护 学院 ,山 东泰安 2 7 1 0 1 8 )
摘 要 :为研 究s . 诱抗素对葡萄着色指数及相关品质 的影响,用不同浓度s . 诱抗素对 巨峰葡萄作喷果处理。结果表
中图分类 号 :Q 9 4 6 . 8 8 5
文 献标志 码 : A
E f e c t s o f 5 % S- AB A l i q u i d t r e a t men t s on c o l o u r i n g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Ky o h o g r a p e
报 道 ,主要集 中在低 浓 度的A B A对 巨峰 、红地球 和 温 克等 葡萄着 色的影 响L 3 j 。 s 一 诱 抗素 ,又 名天 然脱 落酸 ( S - AB A) ,是具
有 重要 生 理 活性 的 国际 公认 的 5 大 类植 物 内 源生 长 调节 物 质 ( 生 长素 类 、赤霉 素类 、细 胞分 裂素 类 、 乙烯和 脱落 酸 )之一 ,被称 为植 物 “ 抗逆 诱导 物 质
Y u a n Ch u a n we i , J i n g Xi n g y i n
( C o l l e g e o 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 S h a n d o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 a n S h a n d o n g 2 7 1 0 1 8 )
果 实 中糖分 含量 、有 机酸 含量 、可 溶性 固形物 含量 是 影 响果 实 内在 品质的 重要 因素 。关于 如何 改善 葡

葡萄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葡萄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P OD 活性临界点 , 即 当各 项 指 标 高 于 或 低 于 临 界 阈 值 时 , 葡 萄 开 始 出 现 落粒 。 关键词 :葡萄 ;落粒果实 ;冷藏 ;贮藏品质 ;生理 生化指标 ;变化趋势 中 图分 类 号 : ¥ 6 6 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1 — 1 8 8 3 — 0 7
Pr e s e r v a t i o n qua l i t y a nd ph y s i o l o g i c a l bi o c he mi c a l
c n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0 t ab s c i s s i o n[ r ui t 0 t g r a pe d ur i ng c o l d s t o r a g e
I S S N 2 0 9 5 -1 1 9 1;CODEN NNXAAB
D O /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1 . 1 8 8 3
葡萄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李明娟 ,游 向荣 ,文仁德 ,张雅媛 ,孙 健1 I ,李 志春 l , , 卫 萍l ' ,李 丽 ,李 昌宝1 , 2
● ‘ ・‘ n 1 ‘ ‘ ^ ・ ・ n 一 ‘ ’ 1
L I M i n g - j u a n 一 , Y O U X i a n g — r o n g , , WE N R e n - d e , Z H AN G Y a — y u a n , S U N J i a n ,
LI Zh i - c h u n ,W EI Pi n g 一 ,LI L i ,LI Ch a n g — b a o ’

葡萄贮藏

葡萄贮藏
葡萄的贮藏
太原生态工程学校
葡萄贮藏
一、贮藏特性 1 品种:葡萄栽培品种很多,耐藏性
差异较大。适合鲜食和贮藏的品
种主要有巨峰、 黑奥林、龙眼、
牛奶、玫瑰香等品种,我国从美 国引进的红地球(美国红提)、 秋红(又称圣诞玫瑰)、秋黑等 品种被认为是我国目前栽培的所 有鲜食品种中经济性状、商品性 状、贮藏性状最佳的品种。
仲丁胺。龙眼葡萄用仲丁胺防腐剂处理后,放入聚乙烯塑料代 中密封保鲜效果良好。具体用法是:先计算好用量,仲丁胺原液用 量为每公斤葡萄用0.2~0.25毫升,克霉灵用量为0.5毫升。用注射 器将药液注入塞有药棉的开口小瓶内,可根据每箱装量放几个小瓶 在不同部位。药剂不能与葡萄直接接触,否则会产生药害。用薄膜 大帐贮藏,在2.5~3℃低温下贮藏3个月,好果率达98%,失重率 2%,果实品质正常,果梗绿色,符合要求。此剂使用方便,成本 低廉。
葡萄贮藏
就耐藏性而言,一般晚熟品种强于早、中 熟品种,深色品种强于浅色品种。晚熟、皮厚、 果肉致密、果面富集蜡质、穗轴木质化程度高、 果刷粗长、糖酸含量高等是耐贮运品种应具有 的性状。
葡萄贮藏
2 采后生理特性 葡萄是以整穗体现商品价值,故耐
藏性应由浆果、果梗和穗轴的生物学特 性共同决定。葡萄果梗、穗轴是采后物 质消耗的主要部位,也是生理活跃部位, 故葡萄贮藏保鲜的关键在于推迟果梗和 穗轴的衰老,控制果梗和穗轴的失水变 干及腐烂。
一般可通过强制冷风冷却、冷库冷却高效 快速的方法进行贮前预冷。温度降至5℃一下 为好。对于葡萄的贮藏预冷十分重要,是必要 的步骤。
4 防腐处理
当前国内外葡萄贮藏使用的保鲜剂主要是化学防腐剂,使用最多的是二氧 化硫和其他硫化物。二氧化硫对葡萄上常见的致病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 还能一直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增强耐贮性,可有效防止葡萄酶促褐变。 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对保持葡萄的风味和品质有较显著的作用,经二氧化硫保鲜处 理的葡萄,含糖量降低不明显,其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素食率均低于对照。 二氧化硫处理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防止葡萄贮藏腐烂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但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二氧化硫熏蒸后葡萄内亚硫 化物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而臭氧以其广谱杀菌能力及分解乙烯的 能力,大有可能取代二氧化硫,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果的贮藏保鲜中。

葡萄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葡萄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化学 、 生物贮藏保 鲜方法等方面入 手 , 综述 了近年 来国内外葡萄果 实采后 生理和 贮藏保 鲜方法研
究进展 , 并展 望 了今后 的研 究方向, 以期为 葡萄的贮藏保鲜研 究与生产应 用提供借 鉴。
关键词 : 葡萄; 采后生理 ; 贮藏保鲜 ;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S 6 6 3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2 O —O 1 7 3 —0 6 葡萄 ( V i t i s v i n i f e m L . ) 果实因色味俱佳 并富含糖 、 维生素 、 蛋 白质 、 有 机 酸和矿 物 质等 营养 物质 而深 受人 们 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物质 生活水平 的追求 越来越 高 , 中营养成分 的消耗 速率呈 正相关 关 系, 因此 , 降低 葡 萄 的呼吸强度 , 可 以达 到延 缓 衰 老、 延长 保 鲜期 的 目的。

要: 葡萄果实柔软 、 皮 薄、 多汁 , 不耐 贮运 。在 贮藏保 鲜过程 中, 极 易发 生腐 烂、 落粒 、 失
水、 褐 变等现 象 , 这给 鲜食 葡萄的发展 带来极 大困难 。果 实采后 品质 变劣和 生理 衰老是影响果 实
贮 藏 保 鲜 的 重 要 因素 , 探 明 果 实采 后 生 理 变 化 规 律 和 贮 藏 保 鲜技 术 的研 究 开 发 对 保 持 果 实 采后 品 质 和 延 缓 生 理 衰 老 至 关 重 要 。现 从 呼 吸 、 水分 、 落粒 、 腐烂 、 激 素 和 褐 变 等 生理 变 化 以及 物 理 、
大量研究表明[ = 2 。 ] , 无论 在常温还是 低温贮 藏条件下 , 无
梗葡萄果粒的呼吸强度均 属于非 呼吸跃 变型 , 其成熟不 受 乙烯控制 ; 穗轴 和果梗 生理 变化 活跃 , 是 整穗葡 萄 物 质消耗 的主要 部位 , 其 呼吸强度 均属 于呼 吸跃 变型 , 比 相 同温度下无 梗葡萄果 粒 呼吸强 度高 出 1 O倍 以上 , 整 穗葡萄的呼吸强度和 乙烯生成主要取决于穗轴 和果梗 。

保鲜剂对宣化牛奶葡萄采后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剂对宣化牛奶葡萄采后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aa tt n o aeao ye eeio ow n emett nI. dpai fSch rm cscrvs e t iefr nai 】 o i o J
A pi n n i n naMirbooy2 0 , 2()8 6 8 7 p l dadE vr met coilg,0 6 7 1:3 - 4 e o l
编号 ( 72 0 1 3 02 lo D一 )
鲜食 牛奶葡萄 的贮运和拓 宽市场带来 了困难 , 严重制
约了当地优 质牛奶 葡萄种 植业 的进一 步发展。
目前有关葡 萄采后呼 吸生 理的研究很 多 , 但都是
针对其它一些 品种如 紫皮或皮厚耐贮 的葡萄 进行 的。 而宣化 牛奶 葡萄具有 特殊的组织结 构 , 其采 后呼 吸生 理与其 它品种存在 着极大 的区别 , 导致贮 藏特性 的 明
E et o rsn s Kepn et nR si tr ne s ya dSo a eQ a t f Xu n Hu l a e f c f eh es e igAgn epr o yItni n tr g u lyo 、 a - a Mi Gr p s s F o a t i k
作 者简介 : 王云 峰(9 5 )女 ( )副教授 , 1 6一 , 汉 , 在读 硕士 , 究方 向 : 研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 ● I l● I● i● ● . I t I l◆ 一
ph n me o rv ae fo e o n n e e ld rm a e ei su y f g n tc td o 43 tan o sris f S c h r my e e℃ 如 a c ao c sc , d rv dfo n trl eme tt no rp e e m au a r nai f a e i r f o g

葡萄贮藏期常见病害及防治

葡萄贮藏期常见病害及防治

03
CATALOGUE
葡萄贮藏期病害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01
02
03
采收前控制
在采收前对葡萄园进行严 格的清洁和消毒,包括修 剪工具、运输车辆等,以 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采收后处理
采收后立即对葡萄进行筛 选和处理,剔除有病斑或 机械损伤的果实,以减少 病原菌的感染。
低温贮藏
采用低温贮藏方法,降低 病原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 能力,延长葡萄的贮藏期 。
感,满足市场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提高商品价值
通过防治葡萄贮藏期病害,可以延长葡萄的保鲜期,提高商品价值,为生产者 带来更多的收益。
保证食品安全
葡萄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防治病害可以保证食品安 全,维护消费者健康。
02
CATALOGUE
葡萄贮藏期常见病害
真菌性病害
灰霉病
由真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导 致果实腐烂,影响果实品质和贮
05
CATAL病害
葡萄在贮藏期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导致腐烂、霉变等问题 ,严重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病害防治重要性
有效的病害防治能够延长葡萄的贮藏期,减少经济损失,对于葡萄 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方法多样性
针对不同的病害,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以 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采收前喷洒
在采收前一周对葡萄园进行一次全面的喷洒,使用广谱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和 繁殖。
采收后处理
在采收后立即对葡萄进行浸泡处理,使用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以杀死病原菌并防止其感染。

葡萄的贮藏

葡萄的贮藏

葡萄的贮藏摘要:葡萄是我国的六大水果之一,其果实汁多味美富含糖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

但葡萄采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易腐烂变质不能周年供应市场据粗略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27% 左右的葡萄因采后腐烂而损失,所以,葡萄大部分是用与加工,只有少量用于鲜果销售。

关键词:1.葡萄的采摘采收是葡萄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采收时期又是决定果品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正确的采摘可以让葡萄更好的贮藏。

(1)要根据用途适时采收鲜食品种,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采收时期一般市场供应鲜果,果实色泽鲜艳,糖酸比适宜,口感好,成熟度八成左右即可采收,果实有弹性,耐贮运酿酒用的品种,由于酿造不同酒种,对原料的糖酸pH值等要求不同其采收期也不同酿制白兰地酒,要求含糖16%~20%,含酸8~10g/L;香槟酒,要求含糖18% ~20%,含酸9 ~11g/L;甜葡萄酒,要求含糖不低于20%~ 22%,含酸5~6%g/L;制汁,要求含糖达20%以上,含酸较少,应在充分成熟后采收。

(2)根据果实成熟度采收浆果成熟的标志:糖分大量增加,总酸度相应减少,果皮的芳香物质形成,糖度高、酸度低、芳香味浓和色泽鲜艳,白色品种果皮透明,有弹性。

果实成熟品质还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如成熟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有色品种色泽更加艳丽,有香味品种香味更浓,含糖量较高酸味减少相反,采收时阴雨天多气温较低,果实成熟期延迟,着色不佳,香味不浓,则品质下降。

(3)控制灌水。

作为长期贮藏的葡萄,在采收前6~7d必需停止灌水,使葡萄中含糖量增高一些实践证明,在采收前大量灌水或遇多阴雨天,葡萄容易腐烂不利于贮藏葡萄果实属于非高峰期类型,在成熟过程中没有象淀粉一类复杂物质的分解过程,而在植株上,糖的积累可以不断地进行,含糖量逐渐增高,直到枝叶的供应能力衰退为止。

因此,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收期应尽可能延迟越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越高,果皮较厚,性韧,着色也好,果粉充分形成,能耐久藏。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缓 了红 地球 葡 萄果 实 内在 品质 的 变 化 幅度 。【 论 】 前 1 月 连 续 喷 施 两 次 钙 提 高 了贮 藏 过 程 中红 地 球 葡 结 采 个 萄 的商 品 价 值 ; 氨 基 酸 钙 和 硝 酸 钙 的处 理 中 , 施 15 的硝 酸 钙 效果 最 好 。 在 喷 .%
e o e o sc cu s ryn a e ma y c aa tr t s:t e e ie ma el o e u ce p c e ihl , o y se x g n u a i m p a i gh v n h rce si l i c h pd r lc i fp d n l a k d tg t s y wo d tms ic e s d te p le a d x lm h i k g d e t t rls r lwe t e p d n l ft e Re o e Grp n ra e h ho m n ye s rn a e u o wae o s wee so d,h e u ce o h d Glb a e man an d t e b g t ge n a d f l sae e o e o s c l im p a ig as lwe o h h n e i n e a i ti e h r h re n ul tt ; x g n u acu s ry n lo so d d wn t e c a g s n itr l i n

要 : 目的 】 决 红 地 球葡 萄贮 藏 过 程 中 果梗 的失 水 问 题 。 【 法 】 【 解 方 以不 喷 施 为 对 照 ( K , 前 1 月连 续 C )采 个
喷 施 两 次 15 . %氨 基 酸 钙 和 硝 酸 钙 , 红 地球 葡 萄贮 藏 过 程 中果 梗 切 片 、 实 内 在 品质 ( 果 重 、 溶 性 固 形 对 果 单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本文以巨峰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4℃和12℃)下对巨峰葡萄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巨峰葡萄在贮藏环境中的适宜贮藏的温度。

在4℃和12℃贮藏温度中均能保持较好的感官质量20天。

但是在12℃下,葡萄的腐烂率、失重率、落果率等明显高于贮藏在12℃下的葡萄,并且其维生素C含量远远低于4℃,果梗有明显干枯,果皮皱缩明显,影响商品价值,综合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落果率、失重率、腐烂率以及感官评价方面,将葡萄贮藏于4℃环境下,贮藏效果较优,更利于贮藏并维持其果实品质以及商品价值,从而避免因贮藏过程中不合理的温度导致果实腐烂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巨峰葡萄;不同温度;感官品质;营养品质目录引言 (1)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材料 (1)1.2试验试剂 (1)1.3试验仪器及设备 (1)1.4试验项目 (1)1.5试验方法 (2)1.5.1维生素C含量测定 (2)1.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3)1.5.3腐烂率测定 (3)1.5.4落果率测定 (3)1.5.5失重率测定 (3)1.5.6呼吸强度测定 (3)1.5.7综合感官评价 (4)2.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温度下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4)2.2不同温度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5)2.3不同温度下腐烂率的变化 (5)2.4不同温度下落果率的变化 (6)2.5不同温度下失重率的变化 (6)2.6不同温度下呼吸强度的变化 (6)2.7不同温度下综合感官评价 (7)3.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巨峰葡萄,属中熟类、四倍体品种,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

1959年引入中国,并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成为深受果农欢迎的主栽品种。

但是, 随着巨峰葡萄的迅速推广和采收后大量的贮藏保鲜, 果实腐烂、干梗等现象屡屡发生, 损失很大,研究适宜的葡萄贮藏温度在巨峰葡萄的采后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

温度是影响葡萄贮期生理活动最重要的外界因素之一, 一般认为低温能有效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 延缓其衰老, 减少腐烂, 延长贮藏期,不同品种适宜贮藏温度不同,因此该实验针对相同成熟度的巨峰葡萄贮藏的适宜温度进行。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巨峰葡萄,采购于学校水果店,选取同一批次成熟度基本一致、发育良好、果粒大小适中、外部无明显机械损伤,存于实验室内。

1. 2试验试剂0.2mol/L NaOH、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2,4—二硝基苯肼、1%硫脲、85%硫酸,酚酞指示剂,BaCl2溶液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3试验仪器及设备10ml试管,100ml容量瓶,1ml、5ml、10ml移液管,250ml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烧杯,研钵,温度计离心机,恒温箱,干燥箱,分光光度计,手持式折光仪1.4试验项目将葡萄称量后等分为两筐,并用保鲜膜将其包好,分别置于4℃和12℃恒温箱内。

采用分组对比试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温度条件下葡萄果实品质变化。

营养指标:维生素C(2, 4-二硝基苯肼法)、可溶性固形物(手持式折光仪)生物指标:腐烂率(称量计算)其他指标:落果率(称量计算)、失重率(称量计算)、呼吸强度(静置法) 综合感官评价:色泽(目测)、硬度(触摸)、气味(闻)、口感(品尝)1.5试验方法1.5.1维生素C含量测定(1).鲜样的制备称100g鲜样和100g 20g/L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取10~40g匀浆(含1~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10g/L 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将样液过滤,滤液备用。

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

(2)氧化处理取25mL上述滤液,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

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mL 20g/L硫脲溶液,混匀,此试样为稀释液。

(3)呈色反应于三个试管中各加入4mL稀释液。

一个试管作为空白,在其余试管中加入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37±0.5℃恒温箱或水浴中,保温3h。

3h后取出,除空白管外,将所有试管放入冷水中。

空白管取出后使其降温到室温,然后加入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在室温中放置10~15min后放入冷水内。

其余步骤同试样。

(4) 85%硫酸处理当试管放入冷水后,向每一试管中加入5mL 85 %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需边加边摇动试管。

将试管自冷水中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比色。

(5)比色用1cm比色杯,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吸光值。

(6)标准曲线绘制①加2g活性炭于50mL标准溶液中,摇动1min,过滤。

②取10mL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5.0g硫脲,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抗坏血酸浓20μg/mL③取5,10,20,25,40,50,60mL稀释液,分别放入7个100mL容量瓶中,用10g/L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使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

④按试样测定步骤形成脎并比色。

⑤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公式如下:X×F×100 1000式中X——式样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mg/100g;ρ——由回归方程算得“试样氧化液”中总抗坏血酸的浓度;V─—试样用10g/L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F──样品氧化处理过程中的稀释倍数;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1.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取出十个葡萄果粒去除葡萄果皮取汁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搅拌均匀用胶头滴管吸取汁液,滴到手持式折光仪上,进行查看记录。

1.5.3腐烂率测定按照腐烂率(%)= 腐烂果实重量/果实总重量×100%来计算腐烂率。

1.5.4落果率测定按照落果率(%)= 落果重量/果实总重量×100%来计算落果率。

1.5.5失重率测定按照失重率(%)=(贮前质量-贮后质量)/贮前质量×100%来计算失重率。

1.5.6呼吸强度测定采用静置法, 将1kg葡萄置于密闭的干燥箱内,放入0.2mol/LNaOH作为CO₂的吸收剂用10ml移液管吸取放入培养皿内置于呼吸室, 分别在贮藏温度下放置3h, 代三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把碱液移入锥形瓶中(冲洗3—5次),并用移液管加入加入BaCl₂溶液5mL和两滴酚酞指示剂,用0.2N的草酸滴定,用同样的方法做空白滴定。

公式如下:呼吸强度(CO₂mg/kg.h)=(V₁-V₂)×N×44W×h式中V₁——滴定前草酸溶液的体积V₂——滴定后草酸溶液的体积N——H₂C₂O4摩尔浓度W——样品重量(kg)H——测定时间(小时)。

44——CO2摩尔质量1.5.7综合感官评价通过三个实验者对葡萄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将每个温度下的葡萄分成2份。

每份3个重复,每个评审员品尝一个温度下的葡萄需要品尝3组(每组3个葡萄果粒)。

表1感官综合评价表评定指标分值1 3 5 7 9综合品质差稍差好较好极好果肉口味有异味不甜有葡萄味不甜葡萄味浓甜葡萄味较浓较甜葡萄味很浓很甜果肉质地果肉发软果肉较软果肉稍软果肉硬脆果肉很脆硬水果颜色青绿色较青稍紫较紫紫色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温度下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时间的递增两个不同温度下的葡萄维生素C的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4天、8天、12天、16天和20天,两个温度下维生素C的含量彼此存在微小差异,但贮藏于12℃下的葡萄维生素C含量降低量高于4℃下的葡萄,因而通过试验可得出4℃温度条件与12℃温度条件更适宜葡萄短期贮藏。

图1 随贮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维生素C的变化2.2不同温度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时间的递增两个不同温度下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20天内都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试验可得出在短期贮藏时间内4℃和12℃下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变化结论。

图2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2.3不同温度下腐烂率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递增不同温度下的葡萄腐烂率逐渐变大4天、8天、12天、16天和20天,两个温度下腐烂率彼此差异明显。

试验表明在4℃下贮藏葡萄腐烂率远低于12℃下贮藏的葡萄。

但两者腐烂率均低于1%,可以在短期内保持其固有商品价值,可用于短期贮藏。

表2 随贮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腐烂率的变化温度/℃贮藏天数/d0 4 8 12 16 204 0 0.15% 0.20% 0.28% 0.59% 0.76%2.4不同温度下落果率的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递增不同温度下的葡萄落果率逐渐变大4天、8天和12天两个温度下落果率无明显差异。

16天和20天,两个温度下落果率彼此差异明显。

试验表明在4℃和12℃下贮藏葡萄前期落果率无明显差异在12天以后差异较明显。

表3 随贮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落果率的变化温度/℃贮藏天数/d0 4 8 12 16 204 0 0.12% 0.18% 0.27% 0.38% 0.51%12 0 0.19% 0.25% 0.34% 0.61% 0.78%2.5不同温度下失重率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递增不同温度下的葡萄失重率逐渐变大4天、8天、12天、16天和20天,两个温度下失重率彼此差异明显。

试验表明在4℃下贮藏葡萄失重率远低于12℃下贮藏的葡萄。

表4 随贮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失重率的变化温度/℃贮藏天数/d0 4 8 12 16 204 0 0.06% 0.10% 0.25% 0.47% 0.98%12 0 0.13% 0.38% 0.67% 1.21% 2.23%2.6不同温度下呼吸强度的变化葡萄的呼吸作用与贮藏有着密切关系,葡萄采收以后,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成为新陈代谢的主导过程,其结果使果实的有机物质消耗,,水分减少,造成品质逐渐下降,葡萄浆果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是葡萄贮藏期间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

由图3可以看到随着贮藏时间的递增两个温度下的葡萄呼吸强度均有所下降。

并且贮藏在4℃温度下的葡萄呼吸强度明显低于12℃条件下的葡萄且呼吸速率趋于平稳,而12℃下呼吸作用有略微上升趋势。

因此通过试验得出为维持贮藏期间葡萄的有机质4℃温度条件更适合葡萄贮藏。

图3 随贮藏时间增长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的变化2.7不同温度下综合感官评价由图4中可以观察得出贮藏在4℃下葡萄综合感官得分明显高于12℃条件下的,从折线上来看4℃条件下葡萄综合品质下降趋势缓慢,因此通过该试验可得出贮藏在4℃下更易维持其综合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