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腐烂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莴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莴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莴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大面积种植莴笋时,我们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

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这样才能使莴笋高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莴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都有哪些。

莴笋病虫害的防治1、霜霉病霜霉病是莴笋的主要病害。

春莴笋、秋莴笋均有发生,尤以春季莴笋受害较重,在春莴笋封行时最易发生。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霉。

随后,病斑变褐色,连成一片,全叶变黄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全株。

数天以后,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黄,严重时可绝收。

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莴笋上越冬,种子上也可带菌。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阴天气温较低、多雨、多露、多雾、光照少,品种单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过大、通风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适当控制栽植密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开沟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沟灌等以降低田间湿度。

莲座期及时预防,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

(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3%药剂拌种。

也可用25%瑞毒霉(25%甲霜灵)或50%的福美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应该在发病初期就喷药,选用药剂和兑水比例: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1700斤,霉克多66.8%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700斤,25%甲霜灵1斤兑水500斤、40%乙磷铝1斤兑水250斤、64%杀毒矾1斤兑水400斤、48%瑞毒锰锌1斤兑水500斤、72.2%普力克水剂1斤兑水600—800斤、双露1斤兑水600斤、菌可得1斤兑水1000斤。

常用药百菌清、杀毒矾、乙膦锰锌、瑞毒霉等也有作用。

兑水喷雾,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喷药以叶背为主。

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莴笋病虫害的防治2、莴笋菌核病由核盘菌侵染所致真菌病害,多从茎部发病,引起组织发病腐烂。

表面有白絮状菌丝,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株上部很快萎缩死亡。

低温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以及密度过大,均能促进发病。

莴笋病虫害如何防治

莴笋病虫害如何防治

莴笋病虫害如何防治日期:汇报人:CATALOGUE目录•莴笋病害防治•莴笋虫害防治•莴笋病虫害综合防治•莴笋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莴笋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莴笋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CHAPTER莴笋病害防治01真菌性病害•症状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扩大成大斑,后期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

霜霉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通风,降低湿度,使用药剂防治,如烯酰吗啉、霜脲氰等。

灰霉病由真菌引发,造成莴笋叶和茎产生灰霉,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病斑,后期病斑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白010203040506细菌性病害软腐病溃疡病•症状•症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病毒性病害030201CHAPTER莴笋虫害防治02蚜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菜青虫夜蛾类害虫CHAPTER莴笋病虫害综合防治03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农业防治使用生物农药增加天敌生物防治种子消毒喷药防治化学防治CHAPTER莴笋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04选用抗病品种温汤浸种将种子浸泡在50℃-60℃的温水中20分钟,可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药剂拌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适量水混合后,再与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

种子消毒处理栽培管理措施合理轮作精耕细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药剂选用及使用方法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严格掌握药剂的使用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确保不超标使用,避免对莴笋和人畜产生危害。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做到科学用药。

CHAPTER莴笋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05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农作物前的时间,确保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莴笋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农药品种和作物类型,确定合理的安全间隔期。

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腐烂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能够导致叶子、果实、茎和根
部腐烂,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腐烂病有很多种,包括软腐病、灰霉
病和黑腐病等,它们的症状和传播方式也不尽相同。

要有效地预防和
控制腐烂病,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如下所述:
1.保持植物健康
一个健康的植物比一个虚弱的植物更具有抵抗病害的能力。

因此,要保持植物健康,就要给它们适当的水、养分和光照,以防止它们遭
受干旱、营养不足和弱光环境的影响。

此外,要经常清理植物叶面上
的落叶和沉积物,以避免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2.正确施肥
正确的肥料使用和施肥是减少植物病害的关键。

过多的氮肥可以
使植物变得繁茂,但过度生长的植物更容易感染病菌。

因此,在使用
肥料时,需要了解它们的成分和使用方法,并根据植物的需要进行正
确的施肥。

3.清理受感染的植物部分
一旦有植物部分被感染,就必须立即将其剪掉,以避免病菌在植物之间传播。

剪掉感染的叶子、茎或果实时,要确保使用消毒剪刀,以避免传播病毒。

4.使用灭菌剂和防病药剂
对于严重的病害,可能需要使用灭菌剂和防病药剂来控制它们的传播。

但是,这些药剂应该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用,以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

此外,要选择对目标病菌有效的药剂,并严格遵循使用时间和频率的规定。

5.用有益生物控制病害
有益生物是指那些可以帮助抑制植物病害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使用这些生物可以减少对灭菌剂的需要,更环保。

比如,一些细菌可以帮助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这些生物本身不会造成植物损害,是植物健康的朋友。

莴笋病虫害防治

莴笋病虫害防治

莴笋病虫害防治莴笋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蔬菜,但由于其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莴笋的产量和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莴笋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帮助莴笋种植者有效地保护莴笋作物。

一、莴苣霉病的防治莴苣霉病是莴苣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高湿度、高温和不良的通风条件造成的。

这种病害一般首先在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小点,然后逐渐扩大并形成不规则的斑点,最终整个叶片呈现褐色或黄褐色。

预防和控制莴苣霉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保持通风良好的种植环境,避免高湿度和高温情况下蔬菜的生长。

2. 选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对于易感品种,及时采取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3.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灶,防止病菌传播。

4. 定期对莴苣进行农艺管理,保持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二、莴笋斑点病的防治莴笋斑点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其特征为莴笋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淡黄色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大面积枯死。

预防和控制莴笋斑点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温湿度适宜的时候进行病菌的杀菌消毒,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注意休闲间距和通风,做好莴笋苗期的管理,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 选用高抗病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及时清除病叶和病灶。

4. 合理施肥,增强莴笋的抗病能力。

三、莴笋蚜虫的防治莴笋蚜虫是莴笋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弯曲,茎梢停止生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莴笋植株的死亡。

蚜虫多繁殖于莴笋叶的背面,吸食植物的汁液,会导致叶片变黄和卷曲。

预防和控制莴笋蚜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进行控制。

2.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蚜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3.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注意选择没有残留期限的杀虫剂。

4. 通过增加莴笋的抗虫性来降低蚜虫的危害,如使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充足的水分。

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 L.)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广泛栽培于全国各地。

在莴苣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介绍莴苣主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莴苣的病害1. 褐斑病:褐斑病是莴苣常见的病害之一,病菌通过种子传播或者土壤侵染。

初期叶片出现小型黄绿色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或暗褐色斑点,叶片表面粗糙,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追肥和合理灌水管理。

2. 黄曲叶病:黄曲叶病是由黄曲叶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飞虫传播。

叶片出现黄化、脆化、卷曲等症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减少。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害虫防治,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株。

3.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湿度环境下。

病叶出现水浸状斑点,逐渐褪色变黄,形成灰黑色腐烂坏死,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及时清除病叶。

4.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常在潮湿阴凉环境下发生。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斑点,逐渐增多并扩展,导致叶片变形,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适时喷洒杀菌剂。

二、莴苣的虫害1. 菜蚜虫:菜蚜虫是莴苣的常见害虫之一,以叶片汁液为食。

食害后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畸形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凋萎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增加天敌数量、定期喷洒杀虫剂。

2. 蚜虫:蚜虫是蔬菜中的常见害虫,也会侵袭莴苣。

蚜虫以叶汁为食,会使叶片扭曲、卷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广泛使用天敌、定期喷洒杀虫剂以及保持田间卫生。

3. 孤雌小蜂:孤雌小蜂是莴苣的重要天敌之一,以蚜虫幼虫为寄主,能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

采用增加孤雌小蜂的密度,可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莴苣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增加天敌数量、定期喷洒杀虫剂、保持田间卫生等,以保障莴苣健康生长和高产。

莴苣三种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莴苣三种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同时, 可 用盐水 浸种, 淘汰 病菌。

期内均 可 能发病 。 苗 期可 能使 成片腐 烂 倒伏 , 盛 发期 多在生 期, 植 株 近 地 面 基 部 或 接 触
l I I I I l l J I J l j I I I I l J l J I J I I I I J I I l I I I I I 】 I I } J j I I I J I J J } J I J 川 l l } l 川 l I J l 川 I J I 勰
田块 要 进 行两 年 以上 的轮 作 ; 六 是 调减 氮肥 . 增 施磷 钾。 3 . 化学 防治。 可 用2 5 % 甲霜 灵 可湿性粉 ̄ : l J 6 0 0倍 液, 或5 8 % 瑞
锰锌( 甲霜 灵锰 锌 ) 可湿 性 粉 ̄ ] 1 4 0 0
3 . 茎 腐 病。 既 为 害 叶片 , 又 为 害叶柄, 叶片 呈 现 潮 湿 状 溃 烂 , 问 有 网状 菌丝 。 近 地面 的叶柄 有 褐色
三 种 病 害 若 不 进 行 及 时 防
叶有 黄 色病 斑 , 严 重的田块 莴 株叶片均 显 黄色 , 潮湿 时叶背 霉, 后 期 病 斑 连 片, 当天 气 干

治, 都 会 造成 莴苣 产 量大 幅下 降品
质变劣。 因此 必 须 采 取 综 合 措 施 及早 加以预防。 1 . 选用抗病 品种。 对 易 发病 的
1 . 1 5千 克 、 氧 化 钾6 . 7 1 千克 , 其 吸收 比例为1 : 0 . 3 : 1 . 3 。 追 施 锌、 硼肥, 对 根 茎 膨大 效果 明显。
色 菌核 。 2 . 加强农 业防 治。 一 是种 植莴 苣 的大 田, 提 倡 高畦 双 行 种 植 ; 二

【莴笋病虫害防治】莴笋腐 败病如何防治?

【莴笋病虫害防治】莴笋腐 败病如何防治?

【莴笋病虫害防治】莴笋腐败病如何防治?
莴笋腐败病有什么症状?莴笋腐败病发生原因是什么?莴笋腐败病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莴笋腐败病症状及危害莴笋腐败病又叫莴笋黑腐病、莴笋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肉质茎,也为害叶片。

1、肉质茎受害症状:病斑纺锤形,稍凹陷,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软化,植株塌陷、萎蔫,最后枯死。

2、叶片受害症状:常在叶缘处产生淡褐色“V”字形病斑。

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到大半个叶片,叶脉坏死变黑,叶片枯黄,但不软腐。

最后,病叶变淡褐色干枯呈薄纸状。

二、莴笋腐败病传播途径莴笋腐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越冬。

第2年从幼苗叶片的气孔或叶缘水孔、伤口处侵入,细菌侵入后形成系统侵染。

莴笋腐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种子,在田间借雨水、昆虫、肥料传播蔓延。

三、莴笋腐败病发病原因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地势低洼、重茬及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四、莴笋腐败病预防措施1、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

2、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

雨后及时排水,防治地下害虫。

五、莴笋腐败病防治农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500~4 000倍液。

隔10天喷1次,
连续1~2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莴笋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莴笋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莴笋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莴笋霜霉病症状:莴笋霜霉病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为害叶片。

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片上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5—20毫米,潮湿时,叶背长出白霉,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叶片干枯。

病菌在种子内或秋播莴笋上或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表皮或气孔侵入。

孢子萌发适湿6—10℃,侵染适温15—17℃。

此病在阴雨连绵的春末或秋季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透性,3、及时清除老、黄、病脚叶,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5、发病初期可用72%霜扑600—800倍液或60%霜疫速康600—800倍液或金雷多米尔600—800倍液或50%蓝迪1000—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连防2—3次。

二、莴笋褐斑病症状:莴笋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叶斑表现两种症状:一种是初呈水渍状,后渐扩大为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暗灰色病斑,直径2—10毫米不等;另一种是深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外围具有水渍状晕圈。

潮湿的斑面上生暗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致叶片变干枯死。

防治方法:莴笋褐斑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及雨水抟播。

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叶收集病残体并带出田外烧毁。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防2—3次。

三、莴笋黑斑病症状:莴笋黑斑病又称轮纹病、叶枯病。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至近圆形褐色斑点,在不同条件下病斑大小差异较大,一般3—15毫米,褐色至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在田间一般病斑表面看不到霉不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莴苣腐烂病防治技术
新高脂膜拌种,用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

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

消毒土壤,在播种沟内,用护树大将军溶液浇在播种或定植沟内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灌根防治苗期用护树大将军+根施通在莴苣根颈部灌浇供护树大将军靶向消毒,抑制根部病毒传导式感染及叶片,保养植株输导系统健康工作。

病害防治。

发病前或病害个别株发生初期,用针对性的药剂进行有效防治,隔7一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