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合集下载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湖南的特色文化:包括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3. 湖南的名人: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湖南的名人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讲解湖南的特色文化:分别讲解湖南的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

3. 分析湖南的名人:介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课程: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湖南特色文化。

2. 搜集湖南名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材、湖南历史人物故事书籍等。

2.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3. 图片资料:湖南特色文化、民俗、名人等图片资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湖南地方文化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艺术等。

2. 开展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2)让学生掌握湖南的方言、民俗、饮食、特产等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1. 湖南的地理位置2. 湖南的历史沿革3. 湖南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1. 湖南的方言特点2. 湖南的民俗风情3. 湖南的民间艺术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1. 湖南的特色美食2. 湖南的饮食习惯3. 湖南的茶文化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1. 湖南的名优特产2. 湖南的旅游胜地3. 湖南的节庆活动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1. 湖南的地方英雄2. 湖南的杰出人物3. 湖南的荣誉称号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湖南地方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饮食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4. 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2. 参考资料:湖南地方文化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3.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网站、论坛、新闻报道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40分钟)2. 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40分钟)3. 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40分钟)4. 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40分钟)5. 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40分钟)6. 第六课时:湖南的民间信仰与宗教(40分钟)7. 第七课时:湖南的教育与发展(40分钟)8. 第八课时: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0分钟)9. 第九课时:湖南的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40分钟)10. 第十课时:湖南的地方特色产业与创新(40分钟)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发展脉络。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湖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介绍湖南在中国的南部,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界广东、广西,北毗湖北。

2. 湖南的历史文化:介绍湖南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重点介绍湖南的楚文化、湖湘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

2. 讲述湖南的历史文化:讲解湖南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介绍楚文化、湖湘文化等。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湖南的历史文化特点,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4. 总结:对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湖南地方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

第二章:湖南的民间风俗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湖南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民间风俗:介绍湖南的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等民间习俗。

2. 湖南的传统节日:介绍湖南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习俗。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2. 讲述湖南的民间风俗:讲解湖南的婚丧嫁娶、生子满月等民间习俗。

3. 讲述湖南的传统节日:讲解湖南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习俗。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湖南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特点,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意义;2.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的背后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解释湖南地方文化是指湖南省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湖南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3.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0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如湖南著名的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饮食文化等。

并对每个元素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3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湖南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如湖南的春节习俗、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人民在传统节日中的庆祝方式和民俗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湖南地方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湖南地方文化的作文,包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感受和思考。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地理与环境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掌握湖南的基本地理知识。

2. 教学内容:湖南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河流、湖泊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地理环境图片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章:湖南历史文化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历史演变,掌握湖南的历史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对湖南历史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历史演变、湖南的古代文化、湖南的近现代历史事件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以湖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历史文化。

第三章:湖南民俗风情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民俗风情,掌握湖南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湖南民俗风情的热爱。

2. 教学内容:湖南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湖南的饮食文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湖南的民俗活动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湖南的民俗风情。

第四章:湖南名人故事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著名人物,掌握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对湖南名人的敬仰之情。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历史名人、文学名人、科学名人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以湖南名人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名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

第五章:湖南特色产业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特色产业,掌握湖南的主要经济支柱,培养学生对湖南特色产业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旅游业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湖南的特色产业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第六章: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其保护与传承情况,培养学生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代表性项目、保护与传承措施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配合相关地图和数据资料。

3. 讲解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配合相关地图和图片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配合相关图片和数据资料。

第二章:湖南人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传统节日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配合相关资料和图片。

3. 讲解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第三章:湖南自然风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自然风光特点。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有一定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2. 湖南的民间艺术3. 湖南的传统节日4. 湖南的名人5. 湖南的风景名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特色。

(2)展示湖南的民间艺术,如湘剧、岳阳楼、醴陵瓷等,让学生感受湖南的地方魅力。

(3)介绍湖南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的节日习俗。

(4)讲述湖南的名人故事,如毛泽东、刘少奇等,培养学生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

(5)展示湖南的风景名胜,如张家界、岳阳楼等,让学生欣赏湖南的自然美景。

3.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湖南文化,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评价学生在课后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了解湖南地方文化、是否能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等。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了解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3.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3.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教学重点:1.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熟悉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

教学难点:1.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2.湖南传统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3.各种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湖南的地理位置和简要介绍湖南悠久的历史,引起学生对湖南文化的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湖南的特产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思考。

二、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简要介绍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如多民族文化交融、优秀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等。

随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三、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25分钟)1.介绍湖南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如湘剧、花鼓戏、豫剧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湖南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欣赏和讨论,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享。

四、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25分钟)1.介绍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朱自清、老舍、杨洪基等,同时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品和成就。

2.编排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思考和回答。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特点、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如阅读湖南相关的书籍、观看湖南相关的电影或影视剧等。

教学评价: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发言;2.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欣赏程度;3.学生自主拓展的能力。

教学延伸:教师可邀请当地传统艺术表演团体到学校进行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2、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一)公路运输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讲)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板)(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已居全国前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

(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

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

公路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课后活动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你的感受有何不同?(七)板书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第2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2、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省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1、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湖南铁路交通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有谁知道萍醴铁路是谁主持修建的吗?-詹天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湖南纵横交错的铁路二、讲授新课(一)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阅读)书本P7-9,了解下湖南铁路的发展(二)铁路干线1、完成书本第10页活动题1-3题,了解湖南主要的铁路干线及特点2、(阅读)书本第11页,了解湖南省9条铁路纳入国家建设规划(三)铁路枢纽1、阅读书本P11-12,了解湖南株洲、怀化这两重要的铁路枢纽2、完成P12页活动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及主要铁路干线和主要铁路枢纽。

(五)板书设计第2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一、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二、铁路干线三、铁路枢纽第3课水运与航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我省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重要的海港。

3、了解湖南省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主要的航空港。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教学重点:1、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铁路运输,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水运与航空运输。

二、讲授新课(一)各领风骚的水运与航空1、阅读书本13页,了解湖南水运的发展(讲解)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大干流为主干,沟通全省、通达长江的航道网。

2、阅读书本14页,了解湖南航空的发展(讲解)全省有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永州机场、芷江机场5个机场。

(二)洞庭湖-湘江水运1、阅读书本15页,了解湖南湘江水运的发展2、完成P16页活动题(三)长沙黄花机场1、阅读书本16-18页,了解湖南黄花机场的运输能力和发展2、完成P18页活动题1-2(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及我省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重要的海港和湖南省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主要的航空港。

(五)板书设计第3课水运与航空一、各领风骚的水运与航空二、洞庭湖-湘江水运三、长沙黄花机场第4课芙蓉国里好风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2、了解我省主要的旅游景观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湖南水运和航空运输,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湖南省的旅游资源。

二、讲授新课(一)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1、阅读书本P19-20页,总结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2、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1)数量多(2)种类齐(3)品位高3、完成书本P20页活动题。

(二)旅游资源分布1、读图4-10,从大湘西地区、湘中地区、环洞庭湖地区、长株潭地区、大湘南地区了解我省的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

2、完成P21页活动题(三)湖南旅游景观揽胜精读P22湖南省国家风景名胜区介绍(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和我省主要的旅游景观。

(五)板书设计第4课芙蓉国里好风光一、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二、旅游资源分布三、湖南旅游景观揽胜第5课湖南精品旅游线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四通八达的旅游线路2、具体了解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与泛球旅游发展通道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湖南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湖南省精品旅游路线。

二、讲授新课(一)四通八达的旅游线路1、读图5-1,说一说湖南省与周边省级行政单位之间有哪些旅游精品线路,请将它们一一找出来2、阅读书本25页了解湖南主要的旅游线路。

(二)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1、阅读书本P25-26,回答以下问题(1)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包括哪些区域?(2)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包括哪些精品旅游线路,以什么交通为依托?2、完成书本P26活动题(三)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1、阅读书本P27-28,回答以下问题(1)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包括哪些区域?(2)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包括哪些精品旅游线路,以什么交通为依托?2、完成书本P28活动题(四)湘西生态民从俗旅游走廊1、阅读书本P28,回答以下问题(1)湘西生态民从俗旅游走廊包括哪些区域?(2)湘西生态民从俗旅游走廊包括哪些精品旅游线路,以什么交通为依托?2、完成书本P29活动题(五)泛珠旅游发展通道1、阅读书本P29,回答以下问题(1)泛珠旅游发展通道包括哪些区域?(2)泛珠旅游发展通道包括哪些精品旅游线路,以什么交通为依托?2、完成书本P29活动题(六)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让学生自己总结(七)板书设计第5课湖南精品旅游线路一、四通八达的旅游线路二、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三、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四、湘西生态民从俗旅游走廊五、泛珠旅游发展通道第6课湖南地方文化与旅游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历史文化名城2、了解湖南省的旅游产品3、了解湖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产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湖南省地方文化与旅游业。

二、讲授新课(一)历史文化名城1、阅读书本P30-31,了解湖南有哪些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里耶2、完成P31活动题,把全班分两队讨论观点。

花10分钟。

(二)旅游产品1、阅读书本P32湖南旅游产品2、找出旅游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有哪些?绿色生态、红色经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考古发现、水上游乐、生态漂流、温泉度假、工业观光、乡村体验以及都市休闲等。

3、完成书本活动题,把相应的旅游地方归类到相应的旅游产品的表格中去。

(三)旅游大省1、阅读书本P33-34,了解湖南旅游发展情况2、完成书本活动题1-2(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了解湖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和湖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五)板书设计第6课湖南地方文化与旅游业一、历史文化名城二、旅游产品三、旅游大省第7课湖南城市与城市化进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湖南省的城市等级2、了解湖南省城市的分布3、了解湖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湖南省城市与城市化进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