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2)

合集下载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湖南的特色文化:包括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3. 湖南的名人: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文化。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湖南的名人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讲解湖南的特色文化:分别讲解湖南的方言、民俗、传统艺术等。

3. 分析湖南的名人:介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现代杰出代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湖南的特色文化和民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课程: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湖南特色文化。

2. 搜集湖南名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材、湖南历史人物故事书籍等。

2.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3. 图片资料:湖南特色文化、民俗、名人等图片资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湖南地方文化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艺术等。

2. 开展湖南地方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2)让学生掌握湖南的方言、民俗、饮食、特产等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1. 湖南的地理位置2. 湖南的历史沿革3. 湖南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1. 湖南的方言特点2. 湖南的民俗风情3. 湖南的民间艺术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1. 湖南的特色美食2. 湖南的饮食习惯3. 湖南的茶文化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1. 湖南的名优特产2. 湖南的旅游胜地3. 湖南的节庆活动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1. 湖南的地方英雄2. 湖南的杰出人物3. 湖南的荣誉称号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湖南地方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湖南的民俗、饮食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4. 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2. 参考资料:湖南地方文化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3. 网络资源:湖南地方文化网站、论坛、新闻报道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40分钟)2. 第二课时:湖南的方言与民俗(40分钟)3. 第三课时:湖南的饮食文化(40分钟)4. 第四课时:湖南的特产与旅游资源(40分钟)5. 第五课时:湖南的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40分钟)6. 第六课时:湖南的民间信仰与宗教(40分钟)7. 第七课时:湖南的教育与发展(40分钟)8. 第八课时: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0分钟)9. 第九课时:湖南的现代产业与经济发展(40分钟)10. 第十课时:湖南的地方特色产业与创新(40分钟)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发展脉络。

七年级下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教材]

七年级下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教材]

一、教案内容:第一章《湖南的地理与环境》1. 教学目标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环境特征。

培养学生对湖南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难点:理解地形地貌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湖南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的地理位置。

步骤2:讲解湖南的地形地貌特点,如湘东山丘、湘中丘陵、湘南平原等。

步骤3:介绍湖南的气候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等。

步骤4:分析地形地貌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平原有利于农业发展等。

步骤5: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湖南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步骤6:问答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湖南地形地貌分布图,并简要阐述各地形地貌的特点。

二、教案内容:第二章《湖南的传统文化》1. 教学目标了解湖南的传统文化,如湘剧、湖南花鼓戏、岳阳楼记等。

培养学生对湖南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湖南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理解湖南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故事、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讲解湖南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步骤2:讲述湘剧的历史发展、表演形式和代表剧目。

步骤3:观看湖南花鼓戏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步骤4: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内容和文学价值。

步骤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湖南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步骤6:问答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三、教案内容:第三章《湖南的名人》1. 教学目标了解湖南的名人,如毛泽东、雷锋、曾国藩等。

培养学生对湖南名人的敬仰之情和自豪感。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湖南名人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难点:理解湖南名人对国家和民族作出的贡献。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故事、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意义;2. 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的背后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解释湖南地方文化是指湖南省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湖南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3. 掌握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30分钟)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如湖南著名的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饮食文化等。

并对每个元素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湖南地方文化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3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湖南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如湖南的春节习俗、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人民在传统节日中的庆祝方式和民俗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湖南地方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湖南地方文化的作文,包括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自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感受和思考。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地理与环境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掌握湖南的基本地理知识。

2. 教学内容:湖南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河流、湖泊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地理环境图片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章:湖南历史文化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历史演变,掌握湖南的历史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对湖南历史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历史演变、湖南的古代文化、湖南的近现代历史事件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以湖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历史文化。

第三章:湖南民俗风情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民俗风情,掌握湖南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湖南民俗风情的热爱。

2. 教学内容:湖南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湖南的饮食文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湖南的民俗活动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湖南的民俗风情。

第四章:湖南名人故事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著名人物,掌握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对湖南名人的敬仰之情。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历史名人、文学名人、科学名人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以湖南名人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湖南名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

第五章:湖南特色产业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特色产业,掌握湖南的主要经济支柱,培养学生对湖南特色产业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湖南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旅游业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湖南的特色产业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第六章: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1. 学习目标:了解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其保护与传承情况,培养学生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代表性项目、保护与传承措施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教材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特点、湖南的传统节日以及湖南的名人和历史人物,增加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特点。

2.湖南的传统节日。

3.湖南的名人和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并能够通过对湖南传统节日和名人、历史人物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1.PPT/投影仪。

2.课件、教科书。

3.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使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

二、呈现(15分钟)1.通过PPT展示湖南地方文化的基本特点,如湖南话、湘剧、湖南菜等,让学生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多元特点。

2.介绍湖南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湖南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相关习俗。

三、讨论与交流(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并选出一个代表小组进行展示。

2.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互动。

3.教师点评: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情况,进行点评和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加深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在PPT中设计一些选择题、判断题等小测验,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让学生自主调查一些湖南的传统节日或者名人及历史人物,并进行简短的汇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并形成一份小研究报告,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果。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简要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对湖南地方文化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加深。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湖南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有一定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2. 湖南的民间艺术3. 湖南的传统节日4. 湖南的名人5. 湖南的风景名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湖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湖南地方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湖南的特色。

(2)展示湖南的民间艺术,如湘剧、岳阳楼、醴陵瓷等,让学生感受湖南的地方魅力。

(3)介绍湖南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让学生了解湖南的节日习俗。

(4)讲述湖南的名人故事,如毛泽东、刘少奇等,培养学生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

(5)展示湖南的风景名胜,如张家界、岳阳楼等,让学生欣赏湖南的自然美景。

3.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湖南文化,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和风景名胜等方面的知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评价学生在课后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了解湖南地方文化、是否能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等。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了解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3.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3.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教学重点:1.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熟悉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

教学难点:1.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2.湖南传统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3.各种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湖南的地理位置和简要介绍湖南悠久的历史,引起学生对湖南文化的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湖南的特产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思考。

二、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简要介绍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湖南地方文化的特点,如多民族文化交融、优秀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等。

随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三、湖南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代表性作品(25分钟)1.介绍湖南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如湘剧、花鼓戏、豫剧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湖南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欣赏和讨论,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享。

四、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25分钟)1.介绍湖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朱自清、老舍、杨洪基等,同时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品和成就。

2.编排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思考和回答。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湖南地方文化的背景、特点、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如阅读湖南相关的书籍、观看湖南相关的电影或影视剧等。

教学评价: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发言;2.学生对湖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和欣赏程度;3.学生自主拓展的能力。

教学延伸:教师可邀请当地传统艺术表演团体到学校进行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 的大致分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教学重点:
1、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 运输方式。
(六)课后活动
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 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七)板书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2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八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
2、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 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 的大致公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讲解)全省有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永州机
场、芷江机场5个机场。
(二)洞庭湖—湘江水运
1、阅读书本15页,了解湖南湘江水运的发展
2、完成P16页活动题
(三)长沙黄花机场
1、阅读书本16-18页,了解湖南黄花机场的运输能力和发展
2、完成P18页活动题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 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及我省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重要的海港和湖南省航空运 输的成就,记住主要的航空港。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铁路运输,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水运与航空运输。
二、讲授新课
(一)各领风骚的水运与航空
1、阅读书本13页,了解湖南水运的发展
(讲解)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大干流为主干,沟通全省、 通达长江的航道网。
2、阅读书本14页,了解湖南航空的发展
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
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 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
(一)公路运输
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
(讲)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 致分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省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
(板)(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
里程已居全国前列,已基本形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
(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了解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湖南铁路交通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有谁知道萍醴铁路是谁主持修建的吗?-詹天佑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湖南纵横交错的铁路
二、讲授新课
(一)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
(阅读)书本P7-9,了解下湖南铁路的发展
路干线和主要铁路枢纽
(五)板书设计
第2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
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
第3课水运与航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运与航空的作用及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 运输方式。
2、了解我省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重要的海港。
3、了解湖南省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主要的航空港。
二、过程与方法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水运与航空
一、各领风骚的水运与航空
二、洞庭湖—湘江水运
三、长沙黄花机场
第4课 芙蓉国里好风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2、了解我省主要的旅游景观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 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二)铁路干线
1、完成书本第10页活动题1-3题,了解湖南主要的铁路干线及特点
2、(阅读)书本第11页,了解湖南省9条铁路纳入国家建设规划
(三)铁路枢纽
1、阅读书本P11-12,了解湖南株洲、怀化这两重要的铁路枢纽
2、完成P12页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我省铁路建设的成就,及主要铁
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
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 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 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将 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 路网络
(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
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公路 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