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区九年级一模语文习题附答案修订版
浦东新区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浦东新区初三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 jiàn)B. 箴言(zhēn yán)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蹒跚(pán shān)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绩斐然。
B. 他总是喜欢独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D.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B.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他问我。
C.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他问我:“图书馆几点开门?”D. “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图书馆几点开门?”他问我。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让人啼笑皆非。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令人叹为观止。
C.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令人拍案叫绝。
D.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绩斐然,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__________》?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__》中的名句。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_》。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的《__________》中的名句。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狡黠玷污惩罚莫明其妙B.拮据诘难竹蒿小心翼翼C.聒噪杀戮履行恃才放旷D.对称天簌蹒跚大彻大悟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能把我们内心爱的渴望与爱的失落变成这么十六个精简的文字再现出来。
B.“大漠孤烟”描述了在辽阔的地平线上看到一缕炊烟升起来,抑或是抵御烽火的狼烟烧起来。
C.“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这句诗可以概括出李白的全部:落魄、流浪,又聪明到才华盖世。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的这句诗体现的诗风,绝对就是“贵游文学”风格。
4.请选出下列关于陶渊明《饮酒》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2024届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2024届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ú)拗口(ǎo)B.祈祷(qí)恣睢(zì)C.拮据(jū)隐匿(nì)D.鄙夷(bǐ)胆怯(qu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同学演讲时口若悬河,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明察秋毫,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C.这座古老的建筑经过修缮,重新焕发出生机,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D.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班在年级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挫折和磨难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C.“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就因为你过去做得不对——现在来做补救还来得及!”D.“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5、下列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篇表文,文章主要是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2021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2021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模语⽂试卷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模语⽂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21.1.12考⽣注意:1.本卷共有25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古诗⽂(40分)(⼀)默写与运⽤(16分)1.⽇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 ,落⽇故⼈情。
(李⽩《送友⼈》)3.是故学然后知不⾜,。
(《礼记·虽有嘉肴》)4. ,在乎⼭⽔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明在“放飞理想,拥抱未来”主题班会上发⾔,为了勉励⼤家树⽴理想,坚定信念,他引⽤了李⽩《⾏路难(其⼀)》中的诗句“,”。
(⼆)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9题(12分)【甲】⽔调歌头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夜,解⾐欲睡,⽉⾊⼊户,欣然起⾏。
念⽆与为乐者,遂⾄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空明,⽔中藻、荇交横,盖⽵柏影也。
何夜⽆⽉?何处⽆⽵柏?但少闲⼈如吾两⼈者⽿。
6.这两篇作品的作者都是代⽂学家(姓名)。
(2分)7.⽤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3分)但少闲⼈如吾两⼈者⽿。
8.关于两篇作品中的“⽉”,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3分)A.【甲】中的⽉居于⾼处,象征着不理会⼈世间悲欢离合的统治者。
B.【⼄】中的⽉悄然⼊户,不请⾃来,是引发作者起⾏夜游的原因。
C.作者寄托于⽉的情感截然不同,【甲】多悲戚,⽽【⼄】多欣悦。
D.两篇作品都提及因⽉⽆眠,表达了作者向⽉倾吐⼼声的强烈愿望。
9.两篇作品或侧重于抒情,或侧重于叙事,都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浦东新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2分)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适当的一项是()(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切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末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难过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圆的急迫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完整word版)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201512)官方审定版

浦东新区 2021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202112〕〔总分值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地址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39 分〕〔一〕默写〔 15 分〕1.风劲角弓鸣,。
〔?观猎?〕2.,这日中流自行家。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那么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 7 题〔 4 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词人当年立功立业的理想。
B.“尘暗旧貂裘〞显露出词人消极颓丧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词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大方和悲壮。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8—9 题〔 8 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纷乱,太守归.而贵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以下基础题。
〔 5 分〕〔 1〕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3 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2024届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默写题】及作文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4届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默写题】汇集(2024年黄浦区)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4.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中,常常会进入“得意忘言”的境界,那一刻恰好印证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2024年嘉定区)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
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
1.(3分)似曾相识燕归来2.(3分)会当凌绝顶3.(3分)觥筹交错4.(4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4静安区)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2.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3.……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应拿出杜甫《望岳》中的“,”气概,满怀豪情,不断进取,从而领略每一段学习征程中最美丽的风景。
1.任尔东西南北风2.苔痕上阶绿3.曾益其所不能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4浦东区)1.其岸势犬牙差互,。
(柳宗元《小石潭记》)2.欲说还休,却道“”!(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傍晚时分小明遥望山野,满目皆是浓浓秋意,让他不禁想起《野望》中的两句话:“,”。
1.不可知其源2.天凉好个秋3.长风破浪会有时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024宝山区)1.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2.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3. ,退亦忧。
(《岳阳楼记》)4.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
沮丧失意之际,我们可以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概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和“”等句子来鼓励自己。
2022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浦东新区(含答案)(未统考进才)

进才实验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卷有四大题,共23小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5.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要劝勉他人要有豁达的心态,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12分)【甲】(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两文作者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是乙(甲/乙)文的作者欧阳修(人名)。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A.甲乙两文的作者都经历了贬谪。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已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文中两个加点词“归”的意思不同。
9.两段节选文字都运用议论的语句表明关于“乐”的观点,请分别用四个字概述:(4分)甲文:□□□□乙文:□□□□甲文:先忧后乐乙文:与民同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
(12分)蒙骜①伐魏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浦东区九年级一模语文习题附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017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观猎》)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3、,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6、这首词的作者是(姓名),词牌名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识”是因“少年”纯真无知,“识尽”是因“而今”饱尝忧患。
B.上片抒发少时不谙世事的闲愁,下片感慨当下“欲说还休”的悲愁。
C.上篇感慨豪放,下片哀婉凄绝,上下两篇的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愁”的深沉厚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划线句中“”交待了作者夜游的起因(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了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甲文鉴①得归乡里。
于时所在饥荒。
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②。
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③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④,中原无伯⑤,当归依仁德,可以亡后。
”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乙文峄山……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
……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山,胡贼攻守不能得。
【注释】①鉴,郗鉴,人名②资赡:资助,供给。
③曲,偏僻的地方④伯越:流亡不定。
⑤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鉴得归.乡里()(2)可以后亡.()12、甲句中划线句“鉴复分所得”,“所得”具体指的是。
后来,他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是因为他具有“”的美德。
(4分)13、乙文解释了郗鉴选择峄山为避难所的理由:(4分)(1)(2)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①“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这是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的话。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之一。
其中表现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
而地标性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名片..,如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
②地标性建筑应该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挪威首都奥斯陆港口的歌剧院,是由挪威建筑师罗伯特·格林伍设计的,这个国家一年里大半时间都是白雪皑皑,他就以白色石头作为表层,如地毯般一直覆盖到屋面,使整栋歌剧院象一座白色的平台从大海中升起,与自然完美相融。
建筑与环境协调,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象征。
③城市建筑应该是大众宜居的,创造一个地标性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当下的生活,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活。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完美诠释了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的理念:“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前几年,太原南部新城规划,外国建筑师把建筑设计得很雄伟,但是,外国人根本不了解这个城市缺水的严峻性,试想这样的建筑建成之后,人们怎么生活?④此外,地标性建筑要在承载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追求文化创新。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采用了江南民居白墙灰瓦的主色调,依据山势,建成高低错落的四合院形式,既有北京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创造性地加入江南民居的元素,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成为城市建筑的典范。
⑤可是当下的中国,不少打造地标性建筑时,只是互相竟高、竟大,很少文化创新,首先表现为缺乏文化自信。
各大城市竞相举办国际设计招标,借外国建筑师的名望和设计,为自身增添光彩。
其次是简单拼凑。
上海某大学松江校区,英语系的楼仿照剑桥,行政办公楼仿法式,最奇怪的是学生活动中心,“拼贴”了意大利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整个校区的建筑风格似乎是脱离了现实文化环境的“洋杂烩”。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直径克隆,打造山寨版建筑,将创造变成制造,设计变成抄袭。
这样一来,地标性建筑就失去了创新与活力,也就失去了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价值。
⑥因此,优秀的地标性建筑要有文化追求。
按照城市自身的文化和理想建设的地标性建筑,能真正体现现代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
(有删改)14、第①段中加点词“名片”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5、第⑥段横线上应填的关键词是()(2分)A.只有……才B.只要……是C.如果……就D.因为……所以16、下列说法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A.城市文化核心就是地标性建筑B.《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地标性建筑要与城市环境相符C.作者反对聘请外国建筑师参与设计中国地标性建筑D.地标性建筑的文化追求离不开创新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依次阐述的三个观点是(8分)18、下面这个事例放到文章哪一段作为事实论据?请阐述(4分)在国际大都市上海陆家嘴中央商务区,有一座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上面用了上千根希腊柱子,上面是罗马穹顶。
第段,理由是(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9-23题(21分)鸳鸯劫梁晓声①冯先生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擅画鸳鸯,颇有名气。
近三五年,他的画作与拍卖市场结合得很好,于是阔绰,在京郊置了一幢大别墅,还营造了几亩地的庭院。
庭院里,蓄了一塘水。
塘中养着些水鸟。
无非野鸭什么的,还有一对天鹅。
自然,鸳鸯也是少不了的。
②有人在买冯先生的鸳鸯戏荷图时,问他:“鸳鸯鸳鸯,雄者为鸳,雌者为鸯;鸳不离鸯,鸯不离鸳,如若分离,又岂能叫鸳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传说故事”冯先生说,他只对线条和色彩以及构图技巧感兴趣,从来不想知道鸳鸯的什么故事。
③冯先生午睡前有一个习惯,总是要坐在他那大别墅二层的落地窗前,俯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静静地吸一锅烟斗。
那是夏的一天,他正要磕尽烟斗站起身的时候,忽见一道暗影自天而降,坠向水塘。
他定睛细看,竟是一只苍鹰,企图从水塘里攫捉一只水鸟。
水鸟们受此大惊吓,四散游逃。
两只天鹅,猝临险况,反应疾迅,扇着翅膀跃到了岸上。
苍鹰一袭未成,不肯善罢甘休,旋身飞上天空。
第二次俯冲下来,目标盯准的是那只雌鸳鸯。
而水塘里,除了生长着几株荷,再没有什么可供水鸟们藏身的地方。
偏那些水鸟们,包括鸳鸯,久不起飞,飞的本能意识已经大大退化。
④冯先生隔窗看呆了。
⑤正在那雌鸳鸯命系一发之际,雄鸳鸯不逃窜了。
它一下子游到了雌鸳鸯前面,张开双翅,勇敢地扇打俯冲下来的苍鹰,结果苍鹰的第二次袭击也没成功。
那苍鹰似乎急眼了,也似乎饿急了,飞上空中,又进行第三次攫捉。
而雄鸳鸯,那美丽的、除了被人观赏外几乎毫无可取之处的水鸟,也又一次飞离水面,用显然处于弱势的双翅扇打苍鹰的利爪,拼死保卫它的雌鸳鸯。
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么接二连三地展开了。
⑥令冯先生更加看呆了的是,塘岸上的一对天鹅,仿佛产生维护正义的冲动,它们又一齐伸展开了双翅,扑入塘中,加入了保卫战。
在它们的带动之下,那些野鸭呀鹭鸶呀,便都不再恐惧,先后参战。
水塘里一时间情况大乱……⑦待冯先生不再发呆,冲出别墅,战斗已经结束。
苍鹰一无所获,不知去向。
水面上,羽毛零落一片,有鹰的,也有那些水鸟的……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伤,两只眼睛也瞎了。
⑧到了秋季,冯先生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使人好奇的风景——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缓缓地,缓缓地,在塘中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散步的恋人。
⑨而那只雄鸳鸯,往日的漂亮不再。
它的背上,翅根,有几处地方裸着褐色的呈现创疤的皮。
肯定地,那几处地方,是永远也不会再长出美丽的羽毛了……⑩更令人然心动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鸟,包括两只气质高贵的天鹅,已和那对鸳鸯相向游着了,都自觉地给那对鸳鸯让路,仿佛那是不言而喻之事,仿佛那就是塘中的文明准则。
尤其那一对天鹅,当它们让路时,每每曲颈,将它们的头低低地俯下,一副敬的姿态。
冯先生心中清楚那是为什么。
后来,他常常跟来庭院的朋友讲这个故事。
末了,还总要加上一句:“在我看来,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9、选字填空,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1)那是夏的一天(2)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伤(3)更令人然心动的是(4)一副敬的姿态A.严鳞砰崇B.严磷怦崇C.炎磷砰崇D.炎鳞怦崇20、细读第③-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
(8分)2122、结合全文,下列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原句: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缓缓地,缓缓地,在塘中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散步的恋人。
改句: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在塘中缓缓地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散步的恋人。
23、“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雄鸳鸯的高贵在于为爱情拼死保护伴侣。
B.雄鸳鸯的高贵在于为了爱情不离不弃。
C.水鸟们的高贵在于见义勇为、礼敬勇者。
D.天鹅的高贵在于带头保卫自己的领地。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天宫二号”入选美《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①光明日报12月1日电(记者张蕾)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6年度世界25项最佳发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了位列其中,这也是该榜单中首次出现来自中国的航天器产品。
②《时代》周刊给出的评语为:“和国际空间站(ISS)相比,‘天宫二号’的确没那么显眼。
但是,国际空间站是15个国家合作建立的,其中还包括美俄这样的航天强国,而‘天宫二号’是由中国独立研发的,并且这距离中国第一次把人送上太空仅仅十余年。
”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9月15日成功发射,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4、梳理这则消息中报道的“天宫二号”大事,完成填空。
(3分)A.标题B.第①段C.第②段D.第③段26、校报总编文迪打算把这则消息摘录到第一期校报上去,她还计划增加一条“相关链接”。
以下哪一条不适合链接在此?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