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病例
1例军团菌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病例分析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 例、急性 肠炎 1 例[2]。目前对军团菌肺炎的诊断主要靠实验
( 美常安) 500mg,口服,tid 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临
室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尿抗原、血清抗体 PCR 检测
床药师提示患者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
等。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嗜肺军团菌是诊断的金标
莫昔沙星均具肝毒性,患者本身还患有酒精性肝硬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兼性胞内寄生菌,> 95% 的军团
化,为避免进一步肝损害,临床药师建议单独使用 对军团菌效果较好的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医师
菌病临床表现为肺炎,其中嗜肺军团菌是最常见病 原体( 占病例的 85% ~ 90% ) [1]。军团菌肺炎占需
综合考虑采纳建议,于 2011 - 03 - 25 停用莫昔沙
痰 14 天" 于 2011 - 03 - 18 收住入院。14d 前患者受凉 后出现午后及夜间发热,体温波动于 37. 1 ~ 37. 8℃ 之
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查体: T 36. 4℃ ,P 68 min -1 ,R 19 min -1 ,BP 130 /75mmHg。全身皮肤黏膜
间,于当地诊所给予" 柴胡、安痛定" 后降至正常,12d
【摘
要】 军团菌病是由革兰染色阴性的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本文通过对 1
例军团菌肺炎患者的药学 监 护,探 讨 该 患 者 的 个 体 化 用 药 情 况,同 时 介 绍 目 前 军 团 菌 肺 炎 的 诊 治 进 展。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的用药干预,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中
段局部呈蜂窝网格样改变,双肺内多发斑片状高密度
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

21 抗 茵 药物 使 用 率 .
在抽取 的 3 0例病人中有 2 5例用 了抗 菌药 物 ,使用率为 6 8 7. 92 %。各科室使用率从高到低依 次为 :五官科、 妇产科 、 儿科 、 外科 、 内科 , 分别为 9 .%、28 8 . 7 .%、91 单用 、 8 8 9. %、24 %、8 5 5 .%, 二
a d t e e au t n W S ma e b e n t e r ltd l eau e n r e a Re u t h s ae o e a t a tr ld u s w s 7 .% n v l ai a d a d o h eae i rt r s a d c tr . h o S t i i s l s T e u e rt f t i ce a r g a 9 2 h n 0 0年 1 月第 4 1 8卷第 3 2期
住院 例抗 物使 况调 分析 病 菌药 用情 查和
张 琳
( 徐州第一人 民医院药剂科 , 江苏徐州 2 10 ) 2 0 1
【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为临床抗菌药物 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方 法 对我 院 20 的 3 0 07年 6
De at n f P a ma y X z o . e p e s i l p rme t o h r c , u h u No 1 o l ’ Ho pt ,Xu h u 2 1 01 P S a z o 2 0 ,C i a hn
《抗菌药物治疗病例》PPT课件

10.10 8.54 8.29 8.06
抗菌药物病例讨论
邯郸市中心医院 王乐
2012-03-23
h
1
• 老年男性,64岁, 卧床。
• 主诉:发作性行走偏斜50天,间断高热、寒颤 16天,皮疹3天。
h
2
现病史
• 约50天前(2011-10-31)出现发作性行走偏斜, 在我院查头颅核磁示脑梗塞,以①脑梗塞②高血 压病3级 极高危收入神经内二科,给予抗血小板 、调脂、活血,保护脑组织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等对症治疗。约30天前(2011-11-16)晨起出现 一过性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无力,约1h缓解,其 后出现意识不清,急复查头颅CT,未提示脑出血 ,转至ICU,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脑保护、醒脑 等对症处理。病情逐渐好转。
日明显增多,有融合伴局部水肿,高出皮肤,压之褪
色,中间隔正常皮肤,有抓痕。两肺呼吸音稍粗,未 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4次/分,律奇,余查体同前。
h
12
2011-12-17病程
• 昨日查血常规示WBC较前上升,仍以N为主; 肝药酶较前下降;尿常规为提示尿路感染;电 话查询15日血培养结果无阳性提示。目前患者 在诊疗过程中再次出现体温上升,考虑与浓毒 血症和药物过敏相关。但此次再发热,呈低热 、无寒颤,且呈缓慢上升,与前期脓毒血症表 现不同,结合患者出现皮疹后,对症处理效果 差,考虑不除外发热因药物过敏所致,指示停 用抗生素,并监测血常规、血培养,进一步明 确发热原因。
h
15
生化检查
12.16 12.20 12.27 12.28
ALT(0-42)IU/l 209 89 46 38
AST(8-40)IU/l 127 45 33 30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新型“超级细菌”的出现,为滥用抗菌药物再次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院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住院患者的病历。
运用电子病例系统,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院病历内科200份、外科200份。
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方案”填写相关项目。
内科填写项目有:患者性别、年龄、诊断、有无感染性疾病、有无手术、有无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目的、疗效,抗菌药物通用名称、使用时间,有无病原学检查,有无药物敏感试验等。
外科填写项目有:除内科填写项外有手术名称、手术切口等级、手术时间、术前中后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
2结果2.1基本信息男192例、女208例;年龄29天~81岁。
2.2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2.2.1基本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94份,使用率为48.5%;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76份,用于预防感染118份;其中,内科有应用抗菌药明确指征57份,无明确指征19份;外科有预防用药指征98份,无预防用药指征21份。
使用特殊抗菌药51份,使用非特殊抗菌药143份。
送细菌药物敏感试验22份,送检阴性19份,未送细菌学检查35份。
2.2.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单一用药10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54.64%;二联用药58例,占29.90%;三联用药18例,占9.29%;四联及以上用药12例,占6.19%。
2.2.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小时24例;25~48小时58例;49~72小时70例;74小时及以上42例。
3讨论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使致病菌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许多抗菌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不足20%。
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出警告,全球耐抗菌药物感染发病率上升,使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难以治愈,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附20例病例报告)

l 增 多 , 常规 白细 胞 水 平 未 见 好 转 。 罗音 血
2 结果
2 1 临床 疗 效 评 价 .
如表 1 示 , 着 用 药 天 数 增 加 , O例 所 随 2
肺 部 肿瘤 等其 他 慢 性 咳 喘 患 者 , 及 心 肺 功 能 不 全 患 者 。将 以
患者 随机 分 成 两组 , 组 1 一 2例 , 菌 药 物 给 予 头 胞 哌 酮 舒 巴 抗 坦 2 /2h配 以 5 葡 萄 糖 溶 液 1O 2 0 静 脉 注 射 , 组 1 g 5 ~ 0 ml 一 8例 , 予 阿莫 西林 克 拉 维 酸 钠 1 5 / 2 给 . 1 g h配以 5 葡 萄糖 溶 液 1 0 0 l 脉 注 射 。两 组 在 年 龄 、 程 以 及 病 情 上 无 5  ̄2 0m 静 病
1 临 床 资 料 与 方 法 1 】 临床 资料 . 选取 20 0 9年 9月  ̄2 1 0 0年 3月本 院就 诊 慢 性 支气 管 炎 急 性 发 作病 例 2 O例 。男 1 例 , 7例 ; 龄 4 ~ 3 女 年 7
l 消 失 ;) 效 一病 情 明 显好 转 , 状 、 征 、 验 室 检 查 及 罗音 2显 症 体 实
病 原 学 检 查 中有 1 未 完 全 恢 复 正 常 ; 喘 症 状有 所 缓 解 , 项 咳 排 痰效果明显 , 泌物减少 , 分 l 显 著 减 少 ; ) 步 一病 情 有 所 罗音 3进
好 转 , 不 够 明显 ; ) 效 一用 药 7 但 4无 2h后 , 情无 明显 进 步 或 病
J ur a fQiia e ia l ge 2 1 Vo . , 。 5 o n lo qh rM dc l l , 0 0, 131 No 1 Co e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案例分析

1氨苄青霉素:给药方案不当病例】患者,男,42岁,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处方给予0.9%生理盐水500mL氨苄青霉素6.0g 静滴,每天1 次。
【用药分析】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天一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
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使其24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勺时间,或者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氨苄青霉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
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
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
宜采用0.9%氨化钠100 mL,氨苄青霉素2.0g静滴,每天3次。
2喹诺酮:溶媒选择不当病例】患者,男,20岁,泌尿系感染。
处方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依诺沙星0.2g 静滴,每天2次。
用药分析】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为大分子物质,用生理盐水等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等稀释,因为与氯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宜合用。
宜用5%或10%葡萄糖100mL稀释后溶解,缓慢滴注60分钟以上,滴完后继接其他含氯离子溶液。
输液前顺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3配伍不当须提防病例】患者,女,46岁,肺部感染、荨麻疹。
处方给予0.9%氯化钠100mL头抱曲松2.0g静滴,每天1次;10%葡萄糖100mL葡萄糖酸钙20mL静滴,每天1 次。
用药分析】头抱曲松不能与含钙注射液配伍。
头抱曲松钠不能与含钙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这是因为头抱曲松钠为阴离子,极易与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属化学配伍禁忌。
且由于头抱曲松具有良好通透性,在肝、胆、脑、肾组织中浓度高,使头抱曲松钙沉积于上述重要器官引起结石、血栓栓塞形成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PKPD理论优化我院抗菌药物治疗策略的病例分析

·107·
海峡药学 2019年 第 31卷 第 2期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抗菌药 物的靶点是致 病 的 病 原 微 生 物,因 此 药 物病 原 微 生 物机 体 是确定给药方案的重要三要素。作为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 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现依据抗菌药物的药 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PK/PD)理论,对临床中遇到的一些 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抗菌药物医嘱病例示例 11 头孢噻肟给药方案 病例 1:患者,男性,56岁,门诊以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收治入院,入院后腹部压痛 反跳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77×109,N890%, 炎症标记物:CRP1089mg·L-1,PCT055ng·mL-1,诊断为 原发性腹膜炎,予头孢噻肟 20gq12hivgtt抗感染治疗,抗感
关键词:抗菌药物;PK/PD理论;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9)0201014010703
OptimizingtheTreatmentSofPK/PD Theory
XUXuewen1,YEHanhui2,ZHENG Ling2,XU Qingyun1,ZHONG Zhihong1,LIN Limin1,YU Xiaoling1 (1Pharmacydepartment,2Infectiousdisease department,Mengchao hepatobiliaryhospitalofFujian medicaluniversity,Fuzhou350025,China)
抗生素合理应用病历检查汇总

其他问题(详细说明)
科室问题合计
儿内三科
1
1
小儿外科
1
1
泌尿外科
1
1
手足外科
1
1
全院问题合计
0
1
0
0
1
0
1
1
0
0
0
--
0
4
2014年1月-12月份查出问题变化趋势图
医务处
感染办
药学部
质量管理科
2014-3-28
未发现问题
病原学送检情况
总病例数(份)
治疗性用药例数(份)
送检病例数
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
5
4
3
75
9)儿内二科(抽取病历号:629621、628997、628237、594918-4、)
病原学送检情况
总病例数(份)
治疗性用药例数(份)
送检病例数
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
4
4
0
0%
10)儿内三科(抽取病历号:629759、629097、628155、629443、629543)
病原学送检情况
总病例数(份)
治疗性用药例数(份)
送检病例数
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
5
4
1
25
14)神经内二科(抽取病历号:612971、630575、628199、629953、629551)
病原学送检情况
总病例数(份)
治疗性用药例数(份)
送检病例数
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
5
0
0
100.00
15)内分泌科(抽取病历号:628624)
1
总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史:生于本地,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无 疫区居住史。无冶游史。无吸烟史。无嗜酒史 。 • 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子女体健。 •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否认家族中有 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糖尿病、血友病、肿瘤、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 • • • 体温:36.8℃ 脉搏:77次/min 呼吸:17次/min 血压:147/95mmHg
2011-12-17病程
• 白天病情平稳,11:00pm 后体温有上升趋势,最高T 37.5 ℃,无腹泻,能自主咯痰,痰性状同前;胃管通 畅无返流;尿道口有两处1mm*1mm溃疡面,予以撤 除接尿器更换尿管,尿管通畅,尿色淡黄,量约 1665ml,已多日无大便,全天入量约2450ml。晨监 护示:T37.5℃, P 81次/min, R 23次/min, BP 126/79mmHg,SP O2 96%.查体:患者嗜睡状态,全 身均可见多量红色丘疹,以颈、前胸、背为著,较昨 日明显增多,有融合伴局部水肿,高出皮肤,压之褪 色,中间隔正常皮肤,有抓痕。两肺呼吸音稍粗,未 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4次/分,律奇,余查体同前。
2011-12-18病程
• 昨日停用抗生素后,患者体温及白细胞均呈上 升趋势,但嗜酸性粒细胞不高,提示患者白细 胞升高、体温升高与感染未能完全控制有关, 与药物过敏无关。结合患者12月10日 血培养 提示肠杆菌属感染,与11月29日两次血培养结 果一致,但先后用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总应 用时间仅两周左右,从12月16日起血常规示 WBC逐渐上升,N%亦升高,伴随T上升,最 高T亦逐渐升高,考虑感染因素仍未解除。
2011-12-17病程
• 昨日查血常规示WBC较前上升,仍以N为主; 肝药酶较前下降;尿常规为提示尿路感染;电 话查询15日血培养结果无阳性提示。目前患者 在诊疗过程中再次出现体温上升,考虑与浓毒 血症和药物过敏相关。但此次再发热,呈低热 、无寒颤,且呈缓慢上升,与前期脓毒血症表 现不同,结合患者出现皮疹后,对症处理效果 差,考虑不除外发热因药物过敏所致,指示停 用抗生素,并监测血常规、血培养,进一步明 确发热原因。
• 老年男性,64岁, 卧床。 • 主诉:发作性行走偏斜50天,间断高热、寒颤 16天,皮疹3天。
பைடு நூலகம்
现病史
• 约50天前(2011-10-31)出现发作性行走偏斜, 在我院查头颅核磁示脑梗塞,以①脑梗塞②高血 压病3级 极高危收入神经内二科,给予抗血小板 、调脂、活血,保护脑组织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等对症治疗。约30天前(2011-11-16)晨起出现 一过性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无力,约1h缓解,其 后出现意识不清,急复查头颅CT,未提示脑出血 ,转至ICU,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脑保护、醒脑 等对症处理。病情逐渐好转。
• 5天前(2011-12-10)再次突起高热伴寒颤, 予以拔除股静脉、尿管,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 3天前(2011-12-12)出现大片皮疹,考虑美 罗培南过敏,改用莫西沙星,因年终结账出院 并再入院(2011-12-15)。
既往史:
• 高血压5余年,最高180/110mmHg,日前长期 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在 140/100mmHg左右。 •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 • 有输血史。 • 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 详。美罗培南过敏史。
现病史
• 16天前(2011-11-29)上午11:00突起高热、伴寒颤,最高T 40℃,
• 血培养示阴沟肠杆菌
• 痰培养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尿常规示菌尿 • 发现肝功能进行性恶化 • 予以美罗培南抗感染,异甘草酸美保肝治疗并停用可疑损伤肝 脏药物,体温逐渐下降,肝功能好转;
现病史
生化检查
ALT(0-42)IU/l 12.16 12.20 12.27 209 89 46 AST(8-40)IU/l 127 45 33
12.28
38
30
血常规
WBC(4-10)*109/L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2 12.24 12.27 8.52 9.57 10.64 8.77 10.10 8.54 8.29 8.06 N%(50-70)% 76.90 79.40 79.10 77.30 78.40 68.5 71.30 67.40
入院诊断(2011-12-15)
1、脑梗塞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脓毒血症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4、药物性肝损伤 5、美罗培南药物过敏
2011-12-15病程
• 患者嗜睡状态,颈、前胸壁、腹和双上肢可见多量红 色丘疹,有融合,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中间隔正常 皮肤,炉甘石外用。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 罗音,心率71次/分,律奇,心音有力,全腹软、无压 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存 在,左上肢肌力Iֿ级,左下肢II+、右侧肢体肌力IV ֿ 级,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双侧Babinski sign阴性。 2011-11-15日入院时查乙肝五项均为阴性,肝功能正 常,现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停用可疑损伤肝脏药物, 肝功能好转,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应用美罗培南后出 现大片皮疹,考虑药物过敏与美罗培南有关。
2011-12-18病程
• 尿常规正常,尿道口无红肿、分泌物,尿色清凉,不 支持尿路感染; • 呼吸平稳,痰性状较前无变化,查两肺听诊呼吸音稍 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不考虑肺部感染; • 结合既往治疗过程,仍考虑血行感染。 • 处理:停用12月13日以前应用的全部药物;应用头孢 吡肟,甲泼尼龙20mg;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观察变化趋势;密切观察皮疹变化。
2011-12-16病程
• 病情平稳,无发热,无腹泻,能自主咯痰,痰 量中,色黄白,稀薄,无臭味;胃管通畅,无 返流;自主排尿,尿色淡黄,量约3800ml, 无大便,全天入量约4170ml。晨监护示: T35.8℃, P 74次/min, R 17次/min, BP 122/82mmHg,SP O2 96%.查体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