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荞麦产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中部,是一个美丽而且富饶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荞麦是库伦旗的特产,也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荞麦是一种冷凉作物,适应各种环境,尤其在寒冷盛行的库伦旗,荞麦栽培得非常成功。

据说,在明代之前,库伦旗的地区还没有荞麦的栽培。

直到明代中期,随着蒙古族的迁徙和商业交流,荞麦才被引进到这里。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荞麦在库伦旗成为了重要的农作物,也成为了当地人家庭日常饮食的主食。

荞麦因其耐寒性和产量高的特点,受到了库伦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他们用它来制作各种食品,如荞麦面、荞麦粥和荞麦饼等。

荞麦面是最常见的食品之一,它色泽黄亮、香味扑鼻,口感独特。

荞麦粥则是一种健康养生的食物,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荞麦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它酥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食物之外,库伦旗的蒙古族人还将荞麦应用于其他方面,使荞麦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十字绣,这是一种用荞麦制作的传统工艺品,图案精美、色彩鲜艳,非常吸引人。

荞麦还可以用来制作茶具、烟具等工艺品,它们既实用又美观,成为了库伦旗的特色产品。

荞麦文化也影响着库伦旗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和节日庆典。

每逢荞麦丰收季节,库伦旗都会举办盛大的荞麦节,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欢庆丰收的喜悦。

荞麦节上还有各种荞麦制品的展销和品尝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荞麦文化的魅力。

库伦旗的荞麦文化不仅弘扬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荞麦成为了库伦旗的标志,也成为了库伦旗人民引以为傲的特产。

在现代社会,库伦旗的荞麦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

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库伦旗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库伦旗的荞麦文化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也为库伦旗的经济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库伦镇城镇居民荞麦产品消费意愿调查

内蒙古库伦镇城镇居民荞麦产品消费意愿调查
消费习惯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其对荞麦产品的购买意愿。例如,长期食用荞麦产品的消费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其他荞麦产品。
文化因素影响
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荞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营养价值的食 品,因此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01
地域文化
在某些地区,人们有食用荞麦的传统习 惯,因此对荞麦产品的消费意愿较高。
内蒙古库伦镇作为荞麦主产区,拥有得天独 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镇内荞麦 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了 解城镇居民对荞麦产品的消费意愿 对于当地荞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调查目的
探究内蒙古库伦镇城镇居民对 荞麦产品的认知程度及消费习 惯。
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荞麦产品 的因素,包括价格、品质、品 牌、购买渠道等。
提升产品质量
荞麦生产企业应注重提高产 品质量,加强生产工艺和流 程的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标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 质量的要求。
拓展销售渠道
企业和政府应积极拓展新的 销售渠道,如通过网络平台 销售、在超市设立专门货架 等,方便消费者购买荞麦产 品。同时,传统农贸市场也 应加强管理,改善购物环境 ,提高消费者购买体验。
了解消费者对荞麦产品的需求 和期望,为当地荞麦产业提供 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提高消费者对荞麦产品的认知 和接受度,推动荞麦产业健康 发展。
02
调查设计及方法
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内容
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家庭饮食结构、 荞麦产品认知程度、荞麦产品消费意愿 等问题。
VS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以客观、科学、合理、可操作为原则,结 合研究目的和实际调研情况设计问卷。
感谢您的观看

荞麦生长习性及其高产种植技术

荞麦生长习性及其高产种植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1月刊70栽 培 与 种 植DOI:10.16815/ki.11-5436/s.2022.02.042荞麦生长习性及其高产种植技术刘伟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库伦旗 028200)摘要:内蒙古库伦旗荞麦种植历史悠久,随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和荞麦产业纵深化发展,荞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该文首先阐述了荞麦对温度、水分、日照与养分的需求,然后论述了精细化整地、播前准备、科学播种、施肥与田间管理等高产种植要点,以期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加快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荞麦的单产水平和品质。

关键词:荞麦;生长习性;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刘伟春. 荞麦生长习性及其高产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2(2):70~71.荞麦营养价值较高,保健功能强,是药食同源的小宗粮食作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其他禾本科粮食作物不含有的生物黄酮类活性成分,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

市场对荞麦营养保健功能与经济价值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推动了荞麦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库伦旗着力进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在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与资金帮助下,积极推动和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并将荞麦作为本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使荞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为荞麦产业健康、长足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一、荞麦生长习性荞麦又被称为三角麦、乌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荞麦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多种土壤环境下生长,在贫瘠干旱的环境下依然能够生存并形成一定产量。

荞麦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养分,满足这些条件荞麦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温度要求荞麦是一种喜温作物,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

荞麦生长发育阶段外界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积温要求控制在1100~2100℃。

当荞麦进入开花结果期后,12~25℃的冷凉和湿润环境有利于荞麦产量和品质提高。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个旗,境内居住着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荞麦文化在库伦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一、荞麦荞麦是蒙古族主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蒙古族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伦旗的气候条件适宜荞麦的生长,而且土壤肥沃,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降水也为荞麦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库伦旗的荞麦一直以来都以色泽鲜艳、颗粒饱满、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而著称。

蒙古族人把荞麦磨成面粉,制作成各种美食,比如荞麦面条、荞麦饼、糕点等。

荞麦面制作的美食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荞麦食品一直是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荞麦文化节为了弘扬和传承荞麦文化,库伦旗每年都会举办荞麦文化节。

荞麦文化节是一项旨在弘扬和传承荞麦文化的重要活动,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文化节上,可以看到各种以荞麦为主题的表演、展览和比赛,如荞麦秧歌、荞麦面食制作比赛等。

还有荞麦产地考察活动和品尝活动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民族艺人前来参观和表演。

荞麦文化节是蒙古族人民对荞麦的感恩之情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荞麦文化,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荞麦文化的意义荞麦文化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和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载体。

荞麦文化代表着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尊重。

蒙古族人民依靠荞麦生产食品,荞麦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保障。

他们对荞麦怀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之情,认为荞麦是大自然的恩赐,应当倍加珍惜和呵护。

荞麦文化也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蒙古族人民在种植、收获和加工荞麦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荞麦的加工制作也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他们把简单的荞麦加工成各种美食,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都得益于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2023年荞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荞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荞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述荞麦,又称苦荞、荞麦子等,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现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荞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对保健和美容有一定的功效。

目前,荞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荞麦产区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地区之一。

荞麦主要用于制作荞麦面、荞麦粉、荞麦饼干、荞麦花等产品,在我国北方地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日常食品。

二、行业发展趋势1. 荞麦作为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荞麦由于其特殊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保健食品之一。

很多企业开始推出各类荞麦保健食品,其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 荞麦种植技术逐步升级,产量提高。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荞麦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荞麦的产量。

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对荞麦生产进行扶持,为荞麦种植企业提供各种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荞麦产量的提高。

3. 荞麦深加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荞麦食品行业目前主要以传统制品为主,如荞麦面、荞麦粉、荞麦饼干等。

但是,荞麦的深加工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荞麦花、荞麦茶、荞麦酒等深加工产品,其市场潜力尚未完全挖掘。

三、市场调研1. 荞麦产品市场现状目前,荞麦产品主要以传统制品为主,其中荞麦面及其制品是荞麦产品的主要品种。

荞麦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食品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销售市场主要在超市、商场、地摊等地。

2. 荞麦产品消费情况分析荞麦消费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追求健康饮食,并且对传统食品有一定的青睐。

同时,荞麦消费群体对荞麦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比较高,产品质量和口感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3. 荞麦产品价格分析荞麦面及其制品的价格相对较低,目前荞麦面的平均售价为每斤2-3元,荞麦饼干的平均售价为每500克10-15元,而荞麦花及荞麦茶等深加工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部,是我国主要的荞麦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

荞麦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是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中。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一、荞麦的种植与加工库伦旗自古以来就是荞麦的主产区,曾经被誉为“绰绰有余、留存尤多”的荞麦种植基地。

荞麦的种植在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原地带的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条件适宜,太阳充沛,风力小,降水充足。

这些自然条件为荞麦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基础。

蒙古族人在种植荞麦时,会在荞麦种子上涂一层醋,以增加其耐寒性,有效地保证荞麦在寒冷的冬季仍能良好生长。

至于荞麦的加工,库伦旗蒙古族采用的是传统方式:将荞麦晒干之后磨成粉,再用滚水搅拌制成麦皮,最后将麦皮沉淀后,可制成荞麦粉、荞麦饸饹、荞麦馍等多种食品。

库伦旗的荞麦制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食用方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荞麦文化和节庆蒙古族民间文化中有一种叫做“哈达”的礼物,其实就是用荞麦为原材料制成的面膜。

蒙古族人认为用荞麦面做的面膜不仅具有美容功效,还可以驱邪祛病,保住家庭平安。

每到农历的七月十五,库伦旗的蒙古族女性就会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用荞麦面制成的面膜,并跳起传统的手舞,以庆祝丰收和家庭的幸福。

此外,荞麦节也是库伦旗最有名的节庆之一。

每到秋季荞麦成熟的时候,库伦旗就会举办盛大的“荞麦节”,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品尝荞麦美食。

荞麦节的活动包括:荞麦花展览、荞麦劈柴大赛、荞麦美食大赛、荞麦跳绸舞比赛等等。

荞麦节不仅展示了库伦旗的文化魅力,还促进了本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库伦旗的荞麦文化已经传承了数百年,这种文化不仅是蒙古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库伦旗的荞麦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现在,库伦旗的荞麦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荞麦产品在品质和产量上都得到了提升。

2024年荞麦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荞麦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荞麦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荞麦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荞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调研主要包括荞麦的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以及市场价格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对荞麦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调查和分析。

2. 荞麦种植概况据统计,我国荞麦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最大,占到全国荞麦种植面积的70%以上。

而西南地区的种植面积虽然较小,但其荞麦的品质优良,受到市场的青睐。

3. 荞麦产量及消费量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荞麦的产量近年来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产量增长较快,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出口量。

同时,荞麦的消费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健康饮食的推动下,荞麦制品的消费市场呈现出较大的潜力。

4. 荞麦市场价格荞麦的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性因素、市场供需关系等。

据调查发现,荞麦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小,整体上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优质荞麦产品的价格较高,但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5. 荞麦产业链调研调研显示,荞麦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种植环节,大部分荞麦种植户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在加工环节,荞麦的主要加工产品包括荞麦面粉、荞麦面条等,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在销售环节,荞麦产品主要通过超市、网店等渠道进行销售,近年来销售额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6. 荞麦市场发展趋势据调研分析,荞麦市场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荞麦作为健康食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其次,荞麦产品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进入门槛较低,有利于新的企业和品牌的发展。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荞麦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也将推动整个荞麦产业链不断发展。

7. 结论根据以上调研分析,荞麦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荞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合作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

库伦旗蒙古族的荞麦文化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

作为内蒙古的一个特色文化,荞麦文化在库伦旗也有着独特的表现。

这里的人们常称荞麦为“图拉奇”,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婚嫁等重要场合都会用到荞麦食品。

一、荞麦文化的概述荞麦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粮食作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荞麦在库伦旗不仅是一种重要粮食,更是一种文化。

荞麦文化是库伦旗特有的一种食品文化和生活文化。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荞麦又被称为“哆来咯”和“哈尕萨”,常被用于民间庆祝节日、祭祀、婚礼等活动中。

二、荞麦食品的种类在库伦旗,荞麦食品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荞麦粉条、荞麦饼和荞麦饭。

荞麦粉条是库伦旗的特色美食之一,制作工艺十分独特。

先将荞麦粉加水搅拌成糊状后,涂成一层薄薄的饼皮,再把饼皮切成细条,做成荞麦粉条。

荞麦饼也是制作复杂的荞麦食品,制作时先用荞麦粉和水搅拌成浆状,再铺在烤锅里翻烤,制成烤饼。

荞麦饭则是将荞麦米淘洗干净后加水煮熟,与牛肉、羊肉等食材搭配,做出口味独特的荞麦饭。

三、荞麦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荞麦文化在库伦旗的传统节日、婚嫁等场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中,荞麦食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祈求丰收的象征。

在传统的婚嫁仪式中,新娘要准备荞麦粉和菜籽油,由长辈将荞麦粉洒在新娘头上,象征家庭和睦幸福。

在新房入火时,还要烧上荞麦粉,以祈求新婚之家幸福美满。

四、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荞麦文化是库伦旗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关乎到当地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近年来,库伦旗政府积极推动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立了荞麦食品研究所和荞麦种植示范区等。

在保护传统荞麦文化的同时,新技术和理念的应用也为荞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总之,荞麦文化是库伦旗的一种文化瑰宝,它以其独特的传统风味和特色表现,成为库伦旗的一道文化风景线,也是当地民众热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伦旗荞麦产业发展研究热
[ 作者:海兰,婷吉思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249 | 更新时间:2010-5-31 | 文章录入:imste 2010年第 5 期]
(1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文章分析了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了荞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荞麦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库伦旗;荞麦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5—0072—02
1 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荞麦生产
1.1.1 生产的现状。

据调查,最近几年,库伦旗荞麦年播种面积在2万hm 2以上,每年的种植面值不断扩大,2008年种植面值达到
2.67万hm2,平均单产1 725kg/hm2,总产量达到4 500万kg以上,占全国荞麦总产量的25%。

多年来,在风云变幻的杂粮市场,库伦旗荞麦始终产销两旺,一“变”再“变”,品种从“少”到“多”。

以前,库伦旗荞麦品种单一,上市集中,在市场上并无太多的优势可言,现在,库伦旗先后引进了日本北海道、美国温莎等荞麦优良品种,并逐步推广种植,同时为进一步培育符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投资410万元的荞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在扣河子、六家子、库伦镇等地建设了一万亩荞麦良种繁育基地,对荞麦品种进行改良,生产从“粗”到“精”。

库伦旗结合农业开发,以中南部苏木为重点,组织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扩大荞麦种植规模,提高单产量。

1.1.2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方面,荞麦比小麦、大米低很多,在库伦旗种植1hm 2荞麦的主要成本是:种子1 20元、化肥成本225元、农药成本90元、耕地费用180元、收割费用150元,共计765元,近几年,库伦旗荞麦每公顷单产1 650kg~2 250kg,麦农其1/5留为口粮,如果按麦农口粮消费12 0kg,麦农每公顷售粮1 800kg,每公斤荞麦按国内平均价
2.05元计算,那么麦农种植每公顷荞麦收益为2 925元,要计算麦农人工成本收益就不算高了。

因此,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荞麦综合生产能力,并要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简化栽培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荞麦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

1.1.3 生产意义。

荞麦生长期短,从种植到收割只有60~80d,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

荞麦的这些特点正适合库伦旗降水少,严重干旱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

荞麦播种3d~5d就能出苗,并快速的生长发育,封拢后能压制杂草的生长。

种植荞麦省时省工,在农时安排上,荞麦从耕翻、播种到管理,通常都在其他作物之后,可调节农时,全面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荞麦营养价值也很丰富。

随着我国荞麦科研和产业开发的发展,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正在由“救灾补种”作物转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小作物,大面值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荞麦的受精结实率。

荞麦田放峰,产量可提高20%~30%。

荞麦食味清香,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日本、朝鲜、前苏联都是很
受欢迎的食品。

库伦旗荞麦以“粒大、皮薄、质优”享有声誉,依托“荞麦原产地商标认证”的品牌优势,精心打造以荞麦为主的杂粮品牌,在龙头加工企业的引领下,其系列产品拿到了国际订单,走出国门,远销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库伦旗荞麦通过国家原产地商标认证后,真正打响了“中国荞麦之乡”品牌,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从而加快全旗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1.2 荞麦加工及销售
1.2.1 荞麦加工。

由于荞麦特殊的治病和保健功能,近年来,荞麦及荞麦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需求很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荞麦及其系列产品市场行情看好。

国内市场上很多荞麦食品也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市场销售价约为同类食品的3~5倍。

2004年,北大荒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在库伦旗建起荞麦加工厂。

企业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加工设备,年处理荞麦20 000t,主营荞麦及荞麦米、荞麦面、荞麦壳等产品,当年就实现出口创汇187万美元。

同时,他们还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荞麦为主的加工品种,生产从“粗”到“精”。

库伦旗结合农业开发,以中南部苏木镇为重点,组织农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荞麦种植规模,提高荞麦单产。

1.2.2 荞麦销售。

1996年,“库伦荞麦”被评为通辽市首批名牌农产品。

在此基础上,其系列产品拿到了国际订单,走出了国门,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链条从“短”到“长”。

库伦旗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先后引进了清谷新禾有限公司和北大荒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两户杂粮杂豆加工企业。

在加工企业的拉动下,荞麦原粮身价倍增,由2003年的每公斤1.2元,猛增至每公斤2.4元,仅以荞麦原粮计算,全旗农民就新增收3 600万元。

2 荞麦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
要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要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就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途径之一。

目前,库伦旗只有北大荒、清谷新和两家加工荞麦的大公司,其余加工企业只能进行粗加工,至于分散在农村的家庭作坊,加工的是荞麦粉、荞麦米等初级产品。

产品档次低,成本大,其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规模效益与荞麦产业化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产品的精深加工滞后,附加值低。

全旗荞麦的种植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困难,个体农民在荞麦产业化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生产方式使荞麦生产缺乏经济性,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2.2 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
虽然我国是世界荞麦出口第一大国,作为我国主产区的库伦旗,从荞麦的出口价格看,不到美国、加拿大荞麦出口价格的1/2,不到澳大利亚荞麦出口价格的1/3,多数为荞麦原料,只有少量以初级产品流人市场或消费,主要以简单的荞麦
粉、荞麦酒、荞麦食品等半成品为主,且加工数量有限,形不成规模,无名牌产品,经济效益较差。

另一方面,全旗多数荞麦产区为自产自销,产业链条短,限制了荞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对荞麦的保健价值宣传不够
荞麦主要种植在库伦旗的中南部苏木镇地区,这些地区实质浅山区,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在这种条件下,库伦旗自有农事活动以来,大量种植荞麦。

但是,荞麦育种科研单位与农业种子生产部门脱节、种子生产部门与农户脱节以及农户与荞麦生产加工企业和外贸出口部门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致使荞麦良种在繁育、推广应用及开发利用方面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显得落后。

近年来,人们对荞麦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的深度、广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荞麦事业的发展。

3 荞麦产业发展对策
3.1 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荞麦产量,建立育种基地
应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的荞麦良种,如日本北海道、美国大粒荞、甘荞2号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应逐步扩大种植面值,以淘汰老品种。

与此同时从国内外广泛征集品种资源,并进行集团混合选择,从而培育出一批生态适应性强的荞麦良种。

3.2 加强协作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荞麦价值的认识
应加强协作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荞麦价值的认可程度,促进荞麦良种的推广和加工利用,把贫困地区的荞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荞麦事业的发展,为荞麦的综合利用提供社会保障。

3.3 建立荞麦生产基地,做好荞麦品牌产品开发
应从茎、叶、花和果实全方位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加工利用,通过工艺延伸和技术改造,将荞麦原料“榨干洗净”,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促进荞麦加工产业增值。

围绕“名、特、优”产品加快建立荞麦生产基地,改变“次地种荞麦,旱地种荞麦”
的生产习惯,提高荞麦种植技术,保证能够提供大量的优质荞麦原料,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与荞麦产业的开发,走龙头加农户建基地的“销一供一产”联合体模式,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荞麦品牌新产品,真正把中国荞麦产业做大、做活、做强。

[参考文献]
[1]谭向勇.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南成虎.荞麦种植与加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