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患者,男性,35岁,因长期鼻塞、流脓性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来院就诊。

经过术前鼻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凸起,导致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并可能引发鼻窦炎、头痛、鼻出血等症状。

患者长期受此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手术方式: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经鼻腔入路,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去除鼻中隔弯曲的部分骨质和软骨,使鼻中隔恢复正常形态。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麻醉方式: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丧失,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麻醉和手术过程的安全。

手术经过:在全身麻醉后,医生开始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首先,通过鼻腔插入鼻内镜,以确认鼻腔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然后,在鼻内镜的引导下,使用特制的剥离子和刮匙去除鼻中隔弯曲部分的骨质和软骨。

在去除多余组织后,对创面进行止血和冲洗。

最后,将切下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2天的住院观察。

术后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和洗脸,避免触碰鼻部;2)术后需用鼻腔冲洗剂冲洗鼻腔;3)术后需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如有少量出血或流涕属正常现象,如有大量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5)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6)定期复查。

在出院后,患者应继续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使用鼻腔冲洗剂冲洗鼻腔;2)如有鼻腔干燥、结痂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3)如有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应及时就医;4)建议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总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

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恢复鼻腔的正常功能,减轻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记录:鼻中隔软骨取骨术

手术记录:鼻中隔软骨取骨术

手术记录:鼻中隔软骨取骨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患者因鼻部畸形,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CT显示,患者鼻中隔向左侧偏曲,需进行鼻中隔软骨取骨术。

术后诊断:鼻中隔软骨取骨术完成后,患者鼻部畸形改善,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已纠正。

手术方式:本手术采用经鼻内镜下鼻中隔软骨取骨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经鼻内镜入路,将鼻内镜插入鼻腔,充分暴露鼻中隔软骨,并对偏曲的软骨进行切削和取出。

根据CT显示的偏曲程度,对软骨进行相应的修整。

最后,将切削的软骨移植到鼻中隔偏曲处,以纠正鼻部畸形。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经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开始。

首先,将鼻内镜插入鼻腔,充分暴露鼻中隔软骨。

然后,采用电动刀进行切削和取出软骨。

根据CT显示的偏曲程度,对软骨进行相应的修整。

切削和修整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细致、精准的手术操作,以确保术后鼻部外观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最后,将切削的软骨移植到鼻中隔偏曲处,以纠正鼻部畸形。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进行血液的检测和监测,确保患者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手术后,将切下的软骨送病理检查,以证实切下的组织为鼻中隔软骨。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患者将在医院接受1-2天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注意事项包括:1.保持术后的鼻腔清洁和湿润,防止鼻腔感染;2.避免用力擦鼻涕或挖鼻孔等动作;3.避免剧烈运动或游泳等水性活动;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5.注意观察术后的鼻腔出血情况;6.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恢复训练。

在出院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患者应该认真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时进行复查和随访。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50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50例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内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式 ;方法 :总结 电视监视器下鼻 内镜下采用楔形切除 、划 痕术和偏曲软骨或骨组织局部切 除方法 ,矫正鼻 中隔偏 曲 5 0例 ;结果 :4 0例完 全治愈 ,有效 1 ,无并发症发 O例 生 。结论 :内窥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术野 清晰 ,直视下 矫正或 局部切 除偏 曲中隔 ,创伤 小 ,有效地 矫正鼻 中隔偏 曲,特别适 合于高位 和后方偏 曲。 关键词 :鼻中隔偏 曲 ;内窥镜 ;鼻外科 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 6 . 75 3 [ 文献标 志码 ]A
p st n. o io i
Ke r y wo ds: s pa e it n; e d s o e; n  ̄ ]o eain e t]d vai ' o noc p a a p rt o ( c ie ae 2 0 Reev dd t: 0 8一O l一 1 5)
鼻 中隔偏曲是耳鼻叫喉 一头 颈外科 常见病 ,可引起鼻阻 、鼻 出血 、头痛 等 症状外 ,并与鼻 一鼻窦 炎 ,鼻息 肉 、真 菌性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密 切相关。鼻中隔手术 已成 为内镜 鼻窦手 术 中一项 重要 内容。我科 自 20 0 6年 以 来实施 鼻 内镜 下 鼻 中隔 矫 正术 5 0例 , 效果 良好 ,现报 告如下。
Se t r no lsy u de s lEn s o e p o hi pa t n r Na a do c p
姝姝
S u HU Sh
( 四川 石 油 局 总 医 院 ,四川 成 都 6 05 ) 10 1 ( h e rl tpt i t —Pt d iirtn Cw gu605 , Cia TeGr a t sil/Scu w o ao h m eo m nt i , /nd 10 1 h ) rA sao n

鼻中隔偏曲病例书写

鼻中隔偏曲病例书写

名称:鼻中隔偏曲主诉:右侧持续性鼻塞伴间断鼻出血2年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右侧鼻塞,不影响呼吸,无其他不适,未重视未治疗。

症状缓慢加重,期间多次鼻腔少量出血,压迫后自停;在当地医院诊断鼻中隔偏曲(具体治疗不详)。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经查体后拟“鼻中隔偏曲”收入我科,病程中神清,无反射性头痛、头晕,无明显嗅觉减退,无大量浓涕及清水涕,无呼吸困难等表现,发病以来睡眠差,饮食、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外地,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耳郭及外耳道无异常,无牵拉痛。

外耳道通畅未见新生物及分泌物。

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右侧鼻腔较对此狭小,鼻中隔C型右偏,形态如脊突,突起面见黏膜充血糜烂,探针触及突起位置质地硬,双侧下鼻甲明显肥大。

咽喉部检查:扁桃体I°肿大,未见红肿。

间接喉镜检查: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

两声带表面光滑、无充血,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CT示:鼻中隔偏曲。

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慢性病程,“右侧持续性鼻塞伴间断鼻出血2年”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右侧鼻腔较对此狭小,鼻中隔C型右偏,形态如脊突,突起面见黏膜充血糜烂,探针触及突起位置质地硬,双侧下鼻甲明显肥大。

咽喉部检查:扁桃体I°肿大,未见红肿。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年龄35岁,因长期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就诊。

术前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经鼻内镜检查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术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鼻内镜对鼻中隔进行矫正,使鼻腔结构恢复正常。

麻醉方式:
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后,心肺功能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均得到有效监测,确保了手术安全。

手术经过:
1.在患者仰卧位姿势下,给予全身麻醉药物静脉注射。

2.常规消毒铺巾,用鼻内镜和电动切割器对鼻中隔进行矫正。

3.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严重,左侧鼻腔有明显狭窄,为改善鼻腔通气,决定行双侧筛
窦开放术。

4.用电动切割器将筛窦内的黏膜切除,开放筛窦,使鼻腔结构恢复正常。

5.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2.术后24小时内禁止洗热水澡,避免剧烈运动。

3.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和镇痛药,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鼻腔恢复情况。

5.手术后1周内禁止抠鼻、挖鼻孔等不良习惯,防止鼻腔黏膜受损。

6.术后1个月内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对鼻腔恢复造成影响。

7.患者需要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身体康复。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实用模板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实用模板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模板鼻中隔偏曲诊治要点鼻中隔偏离中线或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堵、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称为鼻中隔偏曲,可分为“C”形、“S”形,若呈尖锥样突起称为骨棘,若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嵴样称为骨嵴,按偏曲方向可分为纵偏和横偏,按偏曲部位可分为前、后、上、下。

1) 诊断要点:症状:鼻堵、鼻出血、头痛、可能激发喷嚏、流涕等症状。

鼻镜检查:鼻中隔偏离中线,可表现为棘突或嵴突。

影响学检查:CT可提示偏曲情况。

2) 治疗原则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行鼻中隔粘膜下整形手术。

学习难点1) 准确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类型,特别是暴露较困难的鼻中隔后端偏曲和高位偏曲要引起重视。

2) 如何评估鼻中隔偏曲对邻近器官的影响。

临床操作:鼻内窥镜对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检查鼻中隔偏曲入院病历范例入院病历患者:xxx 男29岁。

余略。

主诉:双侧渐进性鼻堵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间断、交替性鼻堵,伴白粘涕,晨起较多,未行正规检查及治疗,自服“鼻炎康”,效果欠佳,后鼻堵逐渐加重,患者偶有双侧颞部头痛,偶伴鼻出血及涕中带血。

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睡眠差、饮食好,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糖尿病、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时预防接种。

生于北京,长期居住在京,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

无烟酒嗜好,无冶游史。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健在。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糖尿病病史。

否认有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体格检查T:36.5℃ P:75次/分 R:20次/分 BP:110/65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潮红、苍白,无紫绀、黄染。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模板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模板

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历书写模板鼻中隔偏曲诊治要点鼻中隔偏离中线或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堵、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称为鼻中隔偏曲,可分为“C”形、“S”形,若呈尖锥样突起称为骨棘,若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嵴样称为骨嵴,按偏曲方向可分为纵偏和横偏,按偏曲部位可分为前、后、上、下。

1) 诊断要点:症状:鼻堵、鼻出血、头痛、可能激发喷嚏、流涕等症状。

鼻镜检查:鼻中隔偏离中线,可表现为棘突或嵴突。

影响学检查:CT可提示偏曲情况。

2) 治疗原则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行鼻中隔粘膜下整形手术。

学习难点1) 准确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类型,特别是暴露较困难的鼻中隔后端偏曲和高位偏曲要引起重视。

2) 如何评估鼻中隔偏曲对邻近器官的影响。

临床操作:鼻内窥镜对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检查鼻中隔偏曲入院病历范例入院病历患者:xxx 男29岁。

余略。

主诉:双侧渐进性鼻堵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间断、交替性鼻堵,伴白粘涕,晨起较多,未行正规检查及治疗,自服“鼻炎康”,效果欠佳,后鼻堵逐渐加重,患者偶有双侧颞部头痛,偶伴鼻出血及涕中带血。

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睡眠差、饮食好,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糖尿病、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按时预防接种。

生于北京,长期居住在京,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

无烟酒嗜好,无冶游史。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健在。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糖尿病病史。

否认有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体格检查T:36.5℃P:75次/分R:20次/分BP:110/65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潮红、苍白,无紫绀、黄染。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姓名:田旭出生地:重庆市彭水县性别:男职业:无职业年龄:17岁入院日期:2015年6月15日10时23分婚姻:未婚床号:29床民族:苗族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双侧鼻腔阻塞5年。

T:36.2 ℃P :80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 既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专科检查:双侧鼻腔粘膜见少许脓性分泌物阳性体征:入院行CT提示:双侧筛窦、上颌窦粘膜增厚,鼻中隔像右侧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

入院诊断:1鼻中隔偏曲2双侧慢性肥厚性鼻炎手术记录:患者于6月17日在局麻下行鼻中隔偏曲矫形术加双侧下鼻甲消融术,术中顺利。

诊疗计划:1.耳鼻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2.普食3.术后予以五水头孢抗炎,炎琥宁抗病毒,血凝酶止血,胸腺五肽增强免疫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问题:P1鼻额部疼痛:与鼻腔手术有关I1转移注意力,解释创面疼痛为术后正常现象,指导病人听音乐,给予心里安慰,用湿毛巾冷敷鼻额部。

O1疼痛减轻。

P2出血:与鼻腔手术有关I2嘱患者取半卧位休息,解释鼻腔少量渗血属术后正常现象,勿食过热食物,不可用力打喷嚏。

O2出血量较少P3有感染的危险:与鼻腔手术有关I3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的变化。

O3暂未发生感染P4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I4给患者讲解同种疾病的成功案例O4患者心理状态正常P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知识I5给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的知识,做好健康宣教O5了解部分与疾病有关的知识P6呼吸形态改变与双侧鼻腔填塞有关I6嘱患者张口呼吸,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P7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鼻腔手术有关O7嘱患者少吃多餐I7P8睡眠形态改变:与双侧鼻腔填塞有关O8嘱患者家属调节病室光线、室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
手术经过:1.病人取平卧位,待气管插管成功后,垫肩,安装眼罩。

2.鼻面部用0.5%碘伏常规消毒三遍,包头,铺无菌巾。

3. 以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后,见鼻中隔明显右侧偏曲,双侧钩突息肉样变,双侧下鼻甲肥大,对肾上腺素收缩不良,中鼻甲收缩可,双侧中、下鼻道见大量黏脓性分泌物。

4.于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自上而下切开粘软骨膜。

分离至鼻中隔左侧面黏骨膜之下,分离鼻中隔左侧面黏骨膜向后达鼻中隔偏曲处后方。

于偏曲软骨前方切开软骨,分离至对侧黏骨膜之下。

分离右侧面黏骨膜至偏曲软骨后方。

暴露鼻中隔偏曲,去除偏曲软骨。

复位鼻中隔双侧面黏膜,见鼻中隔居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