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埃及建筑
简述古埃及建筑的特色

简述古埃及建筑的特色
1.金字塔建筑: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筑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由巨大的石块建成的,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高度达到了146.5米。
2. 柱子:柱子是古埃及建筑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被用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柱子通常是长方形或圆柱形的,有时会有雕刻和涂饰。
3. 壁画:古埃及建筑中的壁画是非常著名的,它们通常是用来记录历史事件、神话和宗教仪式。
壁画通常是用天然颜料在石壁上绘制的。
4. 雕塑:古埃及建筑中的雕塑通常是用石头或青铜制成的。
雕塑主题包括神话、历史事件和法老的肖像。
5. 古埃及建筑的几何形状:古埃及建筑通常采用几何形状,如四面形、圆柱形和金字塔形等。
这些形状被用来创造对称和均衡的外观。
总的来说,古埃及建筑的特色是其庄严肃穆,充满神秘色彩,表现出古埃及人民的文化、信仰和艺术水平。
- 1 -。
01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古西亚建筑金字塔:1)玛斯塔巴(平台式):①卵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以密排圆木为屋顶,上覆泥土,外形如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②内有厅堂,墓室部分深埋地下,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2)昭塞尔金字塔(阶梯式):①不等高的阶梯状,6层,石头砌筑。
②法老墓室深藏在塔下,样式单纯,结构稳定。
③塔前和四周建有祭祀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
3)麦登金字塔(阶梯状金字塔向方锥状金字塔过渡时期)达尔舒金字塔(折线型过渡期)4)胡夫金字塔:①吉萨金字塔群中最早、最大的一座。
②法老墓室放置在靠近塔的中央部位,而非地下深处。
③其下部有皇后墓室,地面标高以下有存放葬品之室。
④金字塔内部有通道对外开放。
5)古埃及金字塔的发展特点:①形制:平台式→阶梯式→折线等形式→方锥式构图②功能:实用型(死者的居室)→艺术纪念型(法老的纪念碑)③材料:土坯→砖→石材(强调永久性)④装饰手法:模仿木柱、芦苇花纹→简单的几何体(塔的构图与风格完全统一,艺术形式与技术、材料之间矛盾逐渐消失。
)⑤祭祀厅堂:平台式墓顶→方锥式塔前(位置由重要变为相对次要,强调突出塔)⑥构图形式:平缓→高而集中式(展现纪念性建筑构图的锥形)⑦对死者:祭祀性→纪念性(强调崇拜)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伟大创造,它既有现实物质功能的陵墓作用,又体现了古埃及人精神层面上的象征含义。
√崖墓:1)特点:①祭祀厅堂为主体,且扩展为由几进院落组成的、规模宏大的庙堂。
②采用梁柱结构,内部空间宽敞,坐落于悬崖前。
③墓室为凿在崖里的石窟④崖墓起到了金字塔的作用2)意义:①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巨大;②梁柱体系这一新的结构形式出现;③开始强调内部空间的重要意义;④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突出,空间序列逐次展开;√太阳神庙:艺术特色:①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此举行,力求富丽堂皇,与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
②大殿内部:皇帝在此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威压,与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及艺术特征:1)奴隶主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给贵族以物质力量,建筑形象逼人,鄙视生活。
辉煌的古埃及建筑艺术

代表作品三:阿布辛贝勒神庙
8
图4-9 国王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专门为 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 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一 座大型石窟神庙。神庙建 于前1300年-前1233年, 位于埃及的最南端,阿斯 旺上游约300公里的尼罗 河西岸。
阿布辛贝勒神庙不是一块块巨石的堆砌物,而是在尼罗河西岸粉红色砂岩悬崖的 山体上,用人工劈凿出的宏伟建筑。庙高30 m,宽36 m,纵深约60 m。庙前耸 峙着四尊高21 m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 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产生雄伟、庄严的艺术效果(见图4-9)。雕像的膝下还有 序散落着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栩栩如生。
建筑艺术赏析
1
代表作品一: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用来埋葬国王的陵墓,用石块砌 成方椎体的形状。因其方锥形或台阶形的轮廓近似
于汉字“金”,因此中文译为金字塔。金字塔 是
古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 迹之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建造了一 座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主
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 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 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
图4-4 狮身人4 面像
代表作品二:卡纳克阿蒙神庙
5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在开罗以南700 km处的尼罗河东岸,遗 址占据当时底比斯东城的北半部。由于中王国和新王国各朝 都是从底比斯起家而统治全国的,因此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 神被当作王权的保护神,成为埃及众神中最重要的一位,这 里的阿蒙神庙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神庙。
图4-5 卡纳克阿蒙神庙平面复原图
代表作品二:卡纳克阿蒙神庙
图4-6 主殿的墙壁上
6
图4-7 主殿的柱子
古埃及和古希腊建筑特点

2.2.园林类型多样
因为古希腊人的文化和社交活动丰富,孕 育着后世寺院园林、体育公园、校园、街 头游园的雏形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6
古希腊园林特点
1.1.布局规则
古希腊人把美看做是秩序的、规律的合乎 比例且协调的整体,均衡稳定的规则式构 图才能保证园林美感。并且园林是建筑空 间的延续,规则布局更易与建筑空间协调。 可以说,这是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3.3.重视气候环境和舒适度
希腊夏季炎热,对行道树遮阴、树木花卉 的配置和水景也都有要求
-
1 1.古埃及建筑特点 3 3.古埃及园林特点 5 古希腊代表性建筑
2 2. 代表性建筑:吉萨金字塔 4 古希腊建筑特点 6 古希腊园林特点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古埃及建筑特点
1.规模宏大;古埃及建筑常常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尺寸而闻名:例如,金字塔、神庙和宫殿等
1
建筑都采用了巨大的石块和雕塑,展示了古埃及人对于宏伟建筑的追求
3
3.古埃及园林特点
1.在选址上:大多建于临近尼罗 河或支流附近,大多是一些平坦
的河谷和三角洲
2.园林布局规则
3.古埃及园林特点
空间紧凑。 建厚重围墙抵御酷暑,凉亭、水池分布在角道两侧,阵列式种植各类树木
3.造园要素上:植物种类和 种植方式丰富 总之:古埃及园林首先考虑 的是舒适性和实用性。由于 灌溉需要开渠引水,因此人 工气息浓厚,无论是整体布 局还是植物种植形式,都突 出着园林的人工性
4
01
1.材料选择独特:大部分建筑主要 由石材构成,如大理石和石灰岩,
外国建筑史3-古埃及建筑

昭赛尔阶梯金字塔
昭赛尔神庙外墙的凹壁
达舒尔Dahshur金字塔:
建于BC2723年, 塔底边正方形,b=144.5米,h=102
米, 塔边下部斜度43度,上部54度15
达舒尔Dahshur金字塔
达舒尔红色金字塔
北塔的底边长220米,高度99米, 角度43°40′。 它是人们所知最早的角锥形金字塔。
第十八王朝,BC1520 女法老,长胡须的狮身人面像 巧妙利用了地形,多层平台式神庙 抛除了金字塔,纵向轴线更加统一 主体建筑为红色石英岩的圣殿
“奥西里斯柱”Osiris:
哈特什帕苏墓
“奥西里斯柱”
哈特什帕苏陵墓神殿及 祀庙柱式及壁画装饰
3、神庙:
原始多神崇拜:
阿蒙神Amon的兴起:
胡夫Khufu金字塔剖面
胡夫Khufu金字塔示意图
哈夫拉Khafra金字塔:
H=143,d=216,
哈夫拉的河谷神庙是保存最好的古神庙。
建筑群序列: 入口柱廊-河谷神庙(下庙)-通道 -神庙(分为前庙、圣殿)-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大斯芬克司Great Sphinx: 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全长73.2,最高处约20米,面宽4.1 米。
阿布辛贝勒的 阿蒙大石窟庙
阿布辛贝勒的阿蒙大石窟庙剖面
拉美西斯二世祭殿内的法老神像
4、方尖碑Obelisk:
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立于神庙 门前
断面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金字塔形 H/D=9~10:1 整块花岗岩制成,顶部镀金 碑身刻有碑文 最大现存于罗马圣约翰广场
孟卡拉Menkaura金字塔:
H=66.5,d=109, 为三塔中形制最小的一个。塔南尚有小金
第1章:古代埃及建筑[优质ppt]
![第1章:古代埃及建筑[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8539fcf524ccbff12184f2.png)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 以便你可以凌空飞升。
—— 金字塔铭文
一、自然条件:
1、树木稀少,气候炎热 2、北部沙漠 3、南部山岩 4、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
。
二、宗教信仰
1、豺神——阿努比斯(冥界之神) 2、猫神——巴斯特 3、狮神——萨赫麦特(狮头人身)
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进入希腊化时代(前 332~前30),以亚历山大城为首都。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留驻埃及 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在公元前305年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创建托勒密王 朝。托勒密王朝继承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埃及农民、士 兵、奴隶等不堪希腊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与奴役,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前1世 纪,屡次发动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开 进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死,托勒密王朝崩溃。罗马征服埃 及后,罗马皇帝G.屋大维把埃及划为自己的私产,派遣行政长官代行统治。 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激起了埃及人的强烈反抗。由农民、牧民和奴隶参加 的“布科里人”在三角洲沼泽地的起义,从公元2世纪末起延续了3个世纪 之久。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一。
外国建筑史
(十九世纪末以前)
邮箱:zjk198418fl@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谈到外国建筑史首先介 绍一下西方文明的脉络,最早的是埃及文明和两河 文明,后来希腊文明战胜了埃及与两河,成为欧洲 最早的文明,后继的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发 展成为现代世界的主流文明。
埃及文明 两河文明
希腊文明
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
出现了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
一进墓区的大门, 一进墓区的大门 , 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 1200米 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 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 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 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 80棵柱子的大厅 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
吉萨
•
金字塔群(Great Pyramids Giza)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 Giza)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Giza ) ,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 , 是古埃及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最成熟的代表,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 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 拉金字塔( Khafra) 孟卡拉金字塔( Menkaura) 拉金字塔 ( Khafra ) 、 孟卡拉金字塔 ( Menkaura ) 及大狮身人面像( Sphinx) 组成。 及大狮身人面像 ( Great Sphinx ) 组成 。 周围还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阿布辛贝勒 阿蒙神石窟 庙剖面
阿布辛贝勒 阿蒙神石窟庙平面
崖墓的特征: 崖墓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新结构形式的出现: 新结构形式的出现:梁柱体系 内部空间的重要性 金属工具发达了 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
古埃及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

古埃及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建筑风格和技术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水平。
本文将从古埃及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埃及建筑的发展历程1.1 早期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早期的古埃及建筑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的城市和宗教场所。
这些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原始的拱顶技术。
在这一时期,古埃及人开始使用石料,但主要用于墓葬的建设。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以简单、朴素为主,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1.2 金字塔时代(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600年)金字塔时代的古埃及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国王开始建造庞大的陵墓,以彰显其权力和地位。
金字塔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等。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拱顶结构和精细的雕刻。
金字塔时代的古埃及建筑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如狮身人面像、太阳神庙等。
1.3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世纪)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古埃及人的建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建筑形式,如宫殿、寺庙等。
建筑师们开始尝试使用石砖作为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这一时期的古埃及建筑还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装饰性,如浮雕、彩绘等。
二、古埃及建筑的特点2.1 宗教性质浓厚古埃及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强烈的宗教性质。
无论是陵墓、神庙还是宫殿,都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这种宗教性质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布局、装饰等方面。
例如,陵墓通常会建在高山之巅或河流之畔,以便与神灵沟通;神庙内则会有各种祭祀设施和祭品,以供奉神灵。
2.2 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埃及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也反映在建筑上。
国王、贵族等人的陵墓和宫殿通常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平民百姓的住宅则相对简陋。
古埃及建筑还强调对贵族特权的体现,如国王金字塔上的众多陪葬品和贵族墓穴中的精美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制度 政教合一、君主独裁的奴隶制——国王成为国家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国家工程的组织核心② 类型 § 台墓(源自斯塔巴 mastaba)—— 早期形态
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
§ 金字塔式陵墓 (Royal Pyramid)
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 地点:尼罗河西岸,集中于离今天开罗西南近郊吉萨高地:吉萨金字塔群 构成:门厅→甬道→祭祀厅堂→金字塔体
牌楼门(Pylon)
§ 规模:大型神庙常与宫殿结合建造,多进院落,多轴线
3、方尖碑(Obelisk) 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石质柱式纪 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 呈方形,细长比1:9-1:10, 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 状物。
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 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 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 建筑形象。
2、Banister Fletcher,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rchitectural Press,Oxford,England, 1996,Twentieth edition,P39-69
3、Spiro Kostof,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Settings and Ritu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5,P67-90
l 中王国时期( c. 2130~c. 1580 B.C. 11-17王朝) 国家中心上移至底比斯附近,主要任务:陵墓,并开始出现成规模 神庙建设。
l 新王国时期( c. 1580~ 332 B.C. 18-30王朝) 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阶段,国家中心依然位处底比斯,主要建筑任 务:神庙、石窟墓,“庙宇时代”。
§ 装饰母题:象形文字、植物、动物和人物等, 石刻技术发达,表现方式原始而独特
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塔 (Step Pyramid of Zoser, Sakkara, c. 2778~2723 B.C.)
2、吉萨金字塔群(Great Pyramid , Giza, c. 2723 ~ 2563 B.C.)
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 at Del-el-Bahari, c. 1520 B.C. ) 曼都赫特普崖墓和哈特什普苏陵墓
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un, Karnak, c. 1312 ~323B.C.)
5、阿布辛贝勒大庙(Great Temple at Abu Simbel , c. 1301 B.C.)
l 托勒密王朝时期( 332 B.C. ~ 30B.C. ) 受东西文化交融的时期,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密切。
二、建筑物(Main Architectural Types)
1、陵墓(Tomb Architecture)
①背景
§ 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 §自然环境 条件:独特自然环境助长了对来世的向往 气候炎热 干燥,易于保存有机物和建筑物 上埃及盛产石材
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 贫富悬殊,基本采用土坯或砖砌建造
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 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为修建 王陵兴建的城市,如卡宏城
1、材料 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其材料选择和加工是完全不同的: 石材采集、加工、运输、砌筑→纪念性建筑 粘土+植物(芦苇、棕榈)→混合物→世俗建筑(如宫殿、住宅等)
§ 基本构成:神道(斯芬克司Sphinx)→庙门(牌楼门Pylon+方尖碑Obelisk) →前院→多柱大厅(Hypostyle hall)→祭坛(Sanctuary)
§ 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闭(尺寸递 减,高度渐低),光线由明→暗,以营造神秘气氛,强化对法老权力的膜拜。
§ 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造就了庞大且持久的纪念性建筑 § 石构技术发达,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 § 艺术装饰与建筑结合紧密,成就很高,尤其是石刻技术发达。 § 缺陷:世俗建筑不发达
1、分析古埃及陵墓型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方式。 2、探讨宗教观念与建筑形式处理的关系。
八、延伸阅读指南(Guidelines for intensive reading) 1、(英)罗莎莉戴维著,李晓东译, 探寻古埃及文明,商务印书馆,2007年
2、结构 梁柱体系和墙体承重体系,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
3、石材的开采、运输、安装
§ 封闭围合:意在创造一种强烈的内部感受和静态秩序,与生态条件亦有关系 § 尺度巨大:物化了埃及神学中的永恒思想 § 方正结构:建筑物与空间严格按直角坐标系来组织 § 对称轴线:以此强调序列感,营造气氛
§ 埃及石柱:处理比较成熟,常用整石,体形高大,比例粗壮1:5,特色之处为 柱头,形象多源于植物,包括棕榈、纸莎草、莲花等。
1、自然地理状况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尼罗河 —— 埃及文化的摇篮 领土分为上下埃及,地理环境分别为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沙漠地带
气候干燥,盛产石材(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等)
l古王国时期( c. 3200~c. 2130 B.C. 1-10王朝) 国家中心在下游孟菲斯,主要建筑任务:金字塔陵墓,“金字塔王 朝”
§ 崖墓(Cliff Tomb) 中王国时期,国家统治中心南移,进入河谷地区,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采取的陵 墓形式
构成:坡道→人工平台(小型金字塔) →崖壁→内藏墓室
§ 石窟墓(Rock-hewn Tomb)
构成:墓道→前厅→墓室。新王国时期法老们主要的埋葬方式,集中在底比斯 (Thebes)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地段的山谷中——王陵谷。 完全深藏于山中,入口以立柱支撑,常结合祭庙一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