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6古代汉语(重点)手动整理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目录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1)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1)第三章古书的用字 (1)第四章古书汉语词的构成 (2)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3)第六章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3)第七章词义关系 (3)第八章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4)第九章动词、形容词、名词 (4)第十章数词及数量表示法 (4)第十一章副词 (5)第十二章代词 (5)第十三章介词 (6)第十四章连词 (6)第十五章语气词 (7)第十六章判断句 (8)第十七章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8)第十八章语序和省略 (8)第十九章古代文献的阅读 (9)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第三章古书的用字第四章古书汉语词的构成★★★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①同为会意,所取义符不同。
如:災——灾、塵——尘。
②同为形声,所取义符不同。
如:鷄——雞、杯——盃。
③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
如:猿——猨(猿和猨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它们属于变换构字成分而形成的异体字。
)④同为形声,所取义符和声符都不同。
如:村——邨。
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写法不同:①构件所处的位置不同。
如:够——夠、峰——峯。
②笔道形态略不同。
如:土——圡、決——决、况——況。
分化字★★为了使文字更明确的记录语言,人们就使用更多的字形来分担文字的记录职能,这就是文字的分化。
我们把用来分担汉字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分化字,把原来兼有多个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源字。
分化文字职能的方法★★★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为了分化一个字的多个记录职能,有时人们会借用其他字来进行分担,使表意更为明确。
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为了减少字量的目的,可以在异体字认同之后把多余的字形取消。
利用异体字分化文字职能,则为异体字的不同字形赋予不同职能,使原本冗余的形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造新字分化职能:分化源字职能最常见的方法是造新的字形。
造新字的方式包括在源字基础上增加构件,在源字基础上更换构件或对源字作形体改造。
自考《古代汉语》(2009年版)00536背诵段落

自考《古代汉语》(2009年版)00536背诵段落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季氏將伐颛臾: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3、寡人之於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4、雖有佳肴: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5、晏嬰論和: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
君子聽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6、宋人獻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
子罕弗受。
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寶也,故敢獻之。
”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
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7、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8、其政悶悶: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为奇,善復爲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9、上兵伐謀:凡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旅爲上,破旅次之;全卒爲上,破卒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觸龍說趙太后: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2015.10月真题真题真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C.小篆B.籀文D.秦隶考点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C】A.大篆C.小篆B.籀[zhòu]文D.秦隶汉字形体的演变繁难简易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使汉字体系由古文字跨入今文字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真题真练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C】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解析:A中的“亦”B中的“刃”C中的“上”均是指事字,如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比類合誼,以見指僞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1、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的方法,大凡象形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2、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如: 上 下 刃 亦 本 末 朱 甘3、会意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一个新字。
如:从 臭 莫 及 息 牧许慎说:會意者,比類合議,以見指偽。
(从......从.....)4、形声 是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符(义符)与表示字的读音的声符(音符)两部分组成。
如:簧、刎、江、星徒(从辵chuò土声,本义:行走) 錢(从金戋jīan声) 旗(从yǎn,其声) 颖 (从禾,顷声,本义:谷穗) 赖(从贝,剌là声,本义:盈利)佞 (从女仁声,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许慎说: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从....,......声)(1)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
00536古代汉语(重点)手动整理

必须背诵段: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5、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6、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7、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第一章重点:(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汉字结构)●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高、大、向、眉、栗、血、番、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刃、亦)●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从、牧、莫、舂、臭、息、泪、明、伐、法、得、辟、令、侵)●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常见通假字“叛”——“畔”;“拒”——“距”;“修”——“脩”。
自考00536古代汉语通关宝典全科串讲高频考点讲义

汉语言文学自考专科专业课古代汉语(课程代码:00536)知识点切片注:下划线部分——重点记忆一、汉字的结构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 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2、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3、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4、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2016年4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6年4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是在()A.汉隶阶段B.楷书阶段C.古隶阶段D.行书阶段正确答案:B2、许慎所举“考、老”两字,用来说明的“六书”中的定义是()A.本無其字,依聲託事B.畫成其物,隨體詰詘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正确答案:C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泅,从水从囚。
会意B.眉,从目上长眉毛。
会意C.吹,从口从欠。
会意D.餓,从我从食。
会意正确答案:C4、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具备的一组是()A.大舂栗項B.本賴雷高C.祭題血莫D.夜亦向息正确答案:D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鯤。
B.郢人堊<慢>(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C.民食果蓏<蜯>(蚌)蛤。
D.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正确答案:B6、下列4组字原来都是异体字关系,其中一组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这组字是( )A.咳—孩B.污—汙C.麯—麴D.磊—磥正确答案:A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
B.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C.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D.婉貞揮刀奮斫,所當無不(披靡)。
正确答案:D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易”表示“轻视”义的一句是( )A.逢丑父與公(易)位。
B.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
C.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D.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正确答案:B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
自考00536古代汉语重点资料串讲汇总

古代汉语重点题型分布:(单选20*1=20),(古文背诵默写6*1=6),(解释词语题10*(前5解释词语 后5说明词性和作用)10=10),(简答3*8+6+6=20),古文翻译题6*2(翻译划线句子)=12 ,古文标点题12*1=12 ,古文阅读题3*6+7+7=20课程特点:1、考试有默写题,要用繁体字答题;2、重点在于理解定义、概念;3、例子重点记忆;4、先苦后甜、先难后易;功夫下在平时;5、通过率高,纸老虎;古代汉语 概念: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古代汉语分类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中古汉语:晋魏至唐代的汉语近古汉语:宋代到民国的汉语现代汉语:民国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第一课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的结构 (重点、难点)【选择题】【4分左右】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较易)【选择题】【2分左右】一、汉字的性质汉字发展的阶段: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称为表意文字 【选择题】1.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的外部轮廓来构形的字很多。
例:“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2. 在发展过程中,描摹事物的外形来→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指事字、会意字。
3.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就是用义符和声符的拼合方式构造字形——形声字 。
例: 湖 泳 渡 海 江 河 皇 簧二、汉字的结构许慎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 曰: “ 六书”【象形字】需熟记概念: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且是独体字 ; 少数为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词,如:高 、大; 象形字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如:向、眉、栗、血 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 【指事字】 【独体字】指事: 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但是有局限性,字更少。
如:刃 亦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
自考古代汉语 00536 书中难懂句子的翻译 笔记 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难懂句子翻译41页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早晨起来,暗地里跟随丈夫到他所到的地方。
48页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民不知礼,未生其共。
翻译:1、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2、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3、百姓不懂得礼,就不会有恭顺之心。
74页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出处:《吕氏春秋·遇合》。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
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
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
喻义:一般用来比喻:癖好与众不同的人。
举例: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77页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
当初,楚成王想立大儿子商臣为大子,去征求当今令尹子上的意见,89页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
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104页踊【拼音】:[yǒng] 【字义】:1.往上跳:~跃(a.跳跃;b.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2.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的鞋:履贱~贵106页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105页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天错过农时不下雨,百姓将疑虑不安。
狼顾:就是像狼一样不停地回头张望139页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一个人想洁身自好却搞乱了最重要的伦常关系一般批评那些只顾着个人的名声,却不顾及国家大事的隐士.这些人往往在乱世的时候跑到深山里躲起来,怕出来做官把自己名声弄脏了,但是,自己不出来做事,那么百姓不是受更多的苦吗?139页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卒:终于143页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144页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白人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样以后勾践带领三百人到吴国,像臣仆一样卑贱地去侍奉吴王夫差,并亲身充当吴王夫差的马前走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背诵段: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5、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6、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7、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第一章重点:(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汉字结构)●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高、大、向、眉、栗、血、番、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刃、亦)●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从、牧、莫、舂、臭、息、泪、明、伐、法、得、辟、令、侵)●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常见通假字“叛”——“畔”;“拒”——“距”;“修”——“脩”。
“早”——“蚤”;“伸”——“信”;“飞”——“蜚”;寤- 牾裁- 才谢- 榭崇- 终娇- 骄彫-凋锡- 赐豪- 毫考-拷管-馆溢- 镒归- 馈格-烙菜—采当—尝卻—隙放—仿(仿效)離—罹(遭到)题:本义额头分化字1、分化本义有些字被常用的假借义或引申义占用后,会另造一个新字来承担它的本义。
例:孰——熟,然——燃,莫——暮,暴(暴的本义是:曬(晒))——曝,益——溢,要——腰,禽——擒,原——源,州——洲,止——趾,責——債。
2、分化引申义当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较远时,有时会为引申义造新字,将引申义分化出去。
例:昏——婚,坐——座,齊——劑,尉——慰,竟——境,解——懈,賈(贾)——價(价),說——悦,知——智,被——披,没——殁,反——返,食——飼,振——賑,張——帳,保—堡3、分化借义原来本义与借义共用一字,后来为了区别,用新的字形将借义分化出去。
例:象——像,辟——避、譬、僻,采——彩,牟——眸。
4、分化广义源字的表义很广,后来这个意义的一部分由分化字承担,源字和分化字的意义都变得更具体。
例:受——授,祝——咒。
《说文解字》中许慎收录的汉字包括:古文、籀文、小篆解释题1. 恶而不仁者,其为不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加:超越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相:扶助盲人走路,即助手3.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凃。
时:“伺”借字,探查,伺察4. 徯我后,后来其苏:徯:等待苏:苏醒5. 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箪食壶浆:用竹筐装着食物,用壶装着水6.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7.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是是:正确的,第一个是形容词意动用法8. 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
桡:屈服9. 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
辨:治理10. 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闇)主急得其势。
暗:昏庸11. 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屡次12. 少益嗜食,和于身。
“渐渐地”13.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更加”14.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直走广也。
“走向,趋向”15.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仅”16.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种植”17. 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18. 塗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19. 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
“抚恤”20. 一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
“喧哗”21. 子适卫,冉有仆。
“到····去”22.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拖着”23. 成事不说,遂事不誎,既往不咎。
“过去的(事情)”24.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可能”25.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方便”26. 兵者,诡道也。
“欺诈”27. 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洲成。
“安定”28.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斩之。
“随意”“切断”29. 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信任”30. 玄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休息”31. 夫唯道,善贷且成。
“对待”32.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拜访”3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详细”“专一”34.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克服,超越”35. 师进,次于陉。
“驻扎”36. 则民无所措手足。
“放置”37.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马虎,严肃”38. 有是哉,子之迂也!“迂腐”39. 子曰:野哉由也!“粗野”40. 礼乐不与,则刑罚不中。
“适当”说明词性和作用1.蓋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蓋: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意思为:大约2.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於: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地点,“到、在”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夫:句首语气词4.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之:连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意电是“有的(人)”6.牟牟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
然:作形容词词尾,意思是“···的样子”第二章古今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
1、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
例:●“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丈人——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词义范围缩小了。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打扫房屋。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缩小。
●“菜”——古代专指蔬菜现代不仅指蔬菜,也包括鱼肉等食品,词义范围变宽●“醒”——古代指醉酒后再恢复神智及睡后醒过来,现代表示恢复神智的意思都可以称为醒,词义范转变宽2、程度深浅的差异即古今词义轻重深浅不同。
例●“怨”的古义重,今义轻。
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
如:“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
”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
古义轻,今义重。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
“子为父死亡所恨。
”“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
“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今天“恨”的词义比古代重多了,意思是痛恨、怨恨,。
●“感激”古代词义程度深,现代词义轻很多3、色彩褒贬的差异即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感情色彩的变化●“吹嘘”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
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爪牙”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在古代指得力助手,。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下流多谤议。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今天指品德恶劣,明显贬义。
●“谤”古义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中性词,现代为贬义词,恶意中伤●“贿”古义为赠送礼物,中性词,现代贬义词。
●“党”古义为贬义词,现代为中性词●“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是中性的。
“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现在“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也有的词现代转变为褒义,而古代含贬义。
如现代“锻炼”一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含有褒义。
在古代“锻炼”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4、词义特点的差异(词义转移)即古今词义的特点不一致。
例两事物之间相似或接近,词义由指甲变为指乙,词义转移。
●“夸父与日逐走。
”“走”本来指跑,后指步行,行走。
词义发生了转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兵”本来指兵器,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再由兵义引申为军队、战争。
词义发生了转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本来指案件,后来指监狱。
词义发生了转换。
●访”通常是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徵求意见●“造”古代汉语中指“到、来到”,该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用为“制造”●“诛”古代汉语中指“责备”,现代汉语中指诛杀、杀戮,词义加重多义词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相似关系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事物在形状、功能、方式、特点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造成引申。
例:●“斗”本义为“酌酒的器皿”,引申义为“斗星”,二者在形体上相似●“关”本义是门闩,有控制人出入的作用,因此引申“关卡”功能同门闩一样●“习”本义是“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为“复习”,学知识与此相似需要反复进行。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道理,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与道路有相似之处2、因果关系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通过逻辑推导造成词义引申。
例:“●虚”的本义为“大丘”,物体大了容易空旷,所以推导出引申义“空虚”●信”本义是“言语真实”。
言语真实了别人就容易相信,因此引申为“相信”3、动静关系动指动作行为,静指名称性状。
事物本身与其性质状态及相关的动作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而构成相互间的引申。
这种形式的引申往往引起词性的变化。
例:●“节”本义为“竹约”,竹节约束着每节竹子的长短粗细。
所以可引申出“节制,约束”的意义。
引申出“节制”●“会”本义是会合。
多人相会可引申为“盟会”,4、时空关系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表示时空的词可以互相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