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作品精选107(8)

合集下载

析论张大千的花鸟画

析论张大千的花鸟画

析论太师张大千的花鸟画——兼赏大千《双雀栖桠图》作者:陈沫吾我的太师张大千先生,1899年5月10日生,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季爰,法名大千,画室名大风堂。

19岁(1917年)离开家乡后,基本上都在上海、北京两地从事绘画活动。

1983年4月2日以85岁高龄病逝于台北。

大千先生诗文书画师从李瑞清、曾熙学习。

早年绘事得益于母亲启蒙,后致力于石涛、八大、青藤、白阳诸家,继及宋元各家。

1927年加入“寒之友”画会,会友有于右任、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黄宾虹等。

创作涉猎广泛,师古人与师造化并重,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

大千不仅是一位国画大师,也是一位旅行家,旅行不仅可以助其陶冶情趣,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审美体会到了山水、花鸟、禽兽的画法,形成了良好的审美意识与丰富的创作题材。

他从青年时代到老年时期,足迹遍布了祖国各地,游资阳、登峨嵋、上黄山、访剑门、走桂林、赴敦煌、到康定、宿苏州,1949年又远走海外,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台北居住,游历世界列国和地区,穿梭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

大千的花鸟画如同他的人物画,清远绝俗,婀娜多姿。

其花鸟初始于陈白阳、徐天池诸家。

徐、陈是明代杰出的写意画家,而大千的可贵就在于每描绘一种花鸟必先穷极物理、物态和物情。

翎毛虽不是张大千重要刻画的对象,按照绘画技术来区分,张大千的花鸟画大致可以分为粗笔写意、细笔着色两类。

因画家年龄的变化和阅历的增加,两类画法与表现出来的艺术旨趣,虽有先后不同,但工写皆不俗。

他描画花卉的类别有牡丹、山茶、水仙、芙蓉、青杠和柿树等,都涉笔成趣,范围很广,饶有诗味,传统的梅、兰、竹、菊信笔拈来,馨香满帘。

最为笔者激赏的是大千先生独具一格的荷花。

大千的细笔着色花鸟画,是他中年时代的拿手好戏之一。

自青年时期起,他就练成一手细线勾勒的过硬功夫,40岁后去敦煌临摹壁画,忽然悟出宋朝院体勾勒填彩的源流,于是以唐人壁画的重色平涂,糅合宋人院体的晕染,画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细笔着色花鸟。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唐人菩萨像镜心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菩萨立轴设色金笺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7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摹莫高窟观音大士像立轴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8年作观音镜框设色纸本1951年作观音立轴1947年作璎珞大士镜心设色纸本工笔重彩善财大士像立轴纸本1946年作摩登迦女立轴设色纸本1951年作安西榆林窟摩登迦女像镜心1944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观音立轴绢本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观音镜片绢本1944年作观音造像镜框1942年作菩萨像立轴纸本1942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36年作佛像立轴纸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1946年作临莫高窟唐人菩萨像中堂绢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观音观音立轴绢本荷花观音镜心设色绢本佛像1948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供奉菩萨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1年作观音立轴设色纸本1944年作文殊师利菩萨像观音立轴1943年作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5年作佛像镜框泥金龙女礼佛图立轴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威德金刚像镜心设色纸本1948年作大威德金刚1948年作敦煌漠高窟尊胜金刚立轴设色纸本1945年作尊胜金刚立轴设色纸本观音大士镜心设色绢本1941年作佛像镜片纸本1941年作《观音大士》作於1941年,画面人物神态安祥,与盛唐的造像形神兼备。

张大千作品精选128

张大千作品精选128

张大千作品精选12812801.张大千1947年作荷堵野趣四屏通景设色纸本1.题识:人品谁如花澹荡,文心可比藕玲珑。

露筋祠外好风景,只有渔人诗最工。

大风堂题。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三十六陂秋色2.题识:朱阑过雨黄月生,绡衣初试五铢轻。

稍怜翠佩红妆句,不称江妃出浴情。

弘丘子爰。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3.题识: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阑干。

香吹一夜西风过,7JC殿罗衣作许寒。

爰。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4.题识:田田翠盖净无尘,渌水玻蟓一桨新。

欲唱采莲迷远近’不知何处是花身。

丁亥(1947年)之春漫写荷塘野趣,狂涂乱抹,古无此法也。

观者得无愕然而惊,莞尔而笑耶?大千居士爰。

国钧仁兄法家正之。

萄郡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张爰私印张大千自题签条。

作于1947年之四屏通景《荷塘野趣》乃张大千同类题材与格式中之新发现。

张氏对荷花情有独钟,爱荷并画荷、咏荷无数,但当中通景荷花数量稀少。

先有1945年画的《巨荷》,此巨幅于同年在成都展览,现藏于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后有1959年为知己恩人张群所作的《风荷》,此画于1999年11月1日香港隹士得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画拍卖中释出(拍品编号88)。

《荷塘野趣》构图气势磅礴,荷叶参差呼应,对比中见和谐;大块面色墨的荷叶与织痩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衬托,对照着盛开的大朵荷花,使画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给。

张大千更以清丽之笔挥出数根长蒲草,令画面异常生动,整体上层次分明,极富节奏感。

比之1945年作的《巨荷》,《荷塘野趣》构图上较为紧致,但保留着石涛画荷之特点:先也淡墨作花瓣,继而用重墨勾染瓣尖,令荷花极生动醒神。

较之1959年画的《风荷》,《荷塘野趣》在尺幅上与之相约,画荷的手法没有太大的变动;然而构图上《荷塘野趣》左边稍见疏落,营造出较为宽阔的空间感》由此可见,1947年创作的《荷塘野趣》在研究张大千四屏通景荷花中有着起承转合的功效。

敬修堂所藏之《荷塘野趣》在刘国钧家族数十年悉心保管下以完美姿态首次曝光,实是近年拍卖会鲜见的珍品。

张大千山水画赏析之十二

张大千山水画赏析之十二

张大千山水画赏析之十二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山水画赏析之十二密林清湫镜心对联片设色纸本己丑(1949年)作(拍卖694.4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画款:一、穿连林窈下清湫,逝水秋来贯石流。

行遍山丘爱幽树,高怀惟是看巢由。

拟一峰道人笔,己丑秋日,大风堂写,大千居士爰。

二、辛卯夏日,检此奉贺,国砺仁兄新居,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张爰私印。

书款:庭前大树老于我,天外斜阳红上楼。

国砺仁兄法正,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

《密林清湫》是张大千1949年摹拟黄公望之作,时年51岁。

此幅设色浅绛,以黄大痴之笔墨运董巨之丘壑。

近景石坡处,有松柏数株,有高士二人正挥清谈。

山腰处有一栈道山路蜿蜒而上,有一飞泉叠瀑潺湍而下,起承开合别见用心。

飞泉叠瀑之上架设一具廊桥,后山又有屋宇数栋。

山头运以披麻皴法,以中锋画出苍茫空灵之感,渴笔淡墨,层层皴擦,以求心迹抒发。

青城旧居图镜心设色纸本 1949年作款识:青城上清宫有独房栗十七株,相传天师所手植,故山中人呼为天师栗也。

乙丑秋日写予上清旧居因并记,大千居士爰。

钤印:蜀客(朱)、张爰私印(白)、上清借居(朱)。

青城山是张大千艺术生命和世俗生命的双重灵魂所系,张大千一生描绘青城山题材作品甚多,1938年自称“青城客”的张大千卜居灌县青城山之上清宫,即此幅所写景致,此件作品作于1949年,为张大千离开四川赴台湾前的一件佳作。

仿石涛山水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题识:门前照溪影,墙后交竹枝,屋瓦多破碎,落叶相蔽亏。

贫贱客不弃,堂中罗屦綦,有酒愿客醉,此外无所知。

戊子六月写于潇湘画楼。

爰。

钤印:张爰(白)、大千居士(朱)此幅作品为大千先生仿石涛山水之佳作,设色典雅,构图精妙。

远山近水,茅庐散立。

二位高士相对攀谈,水畔一孩童正在浣洗,以极淡花青色写水,寥寥几笔顷刻让观画者感觉清入心脾。

配合以诗入画,古代文人所追求之恬静阔达情怀跃然纸上。

松荫独钓立轴 1948年作款识: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方面卓有成就。

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践中的多种探索。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

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

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

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

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三姝媚·题天女散花图天风吹不断。

惹娇红纷飘堕,愁沾怨瑟瑟,云裳拥翠軿,无奈凤恬鸾懒。

月姊相逢,曾记得,霞绡亲剪。

病起维摩,烦恼依然,鬓丝嗟晚。

谁念春光回换。

叹几度随潮泪痕,同散一榻枯禅。

任此间儿女梦,葱魂蒨触处,花空环佩,杳歌尘栖扇。

侭有情缘,弹指余香未浣。

——丙子初作于网师园浣溪沙·题巫峡图妾自长干近凤台。

君行潋滟浪成堆。

愁风愁水日千回。

断雁不传云路外,寒鸦为自引舟来。

襄王神女费疑猜。

点绛唇·书雁荡大龙湫图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

跳珠委珮,迤逦沾衣翠。

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

空凝睇。

明朝吟思,梦觉银潢水。

雁宕山奇水奇,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耳。

——此写西梁瀑布,因于岩石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间也。

图成更倚点绛唇题之。

——春间与蓬莱于非闇、南海黄君璧、武进谢稚柳同游兹山,永嘉方介堪为向导,下榻雁影山房,乐清张今索余辈作画,其时诸人皆无印,乃由介堪急就凿一章,文曰:东西南北之人。

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与非闇犹得朝夕相见耳。

偶忆及之,因书画上。

谒金门·题画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怜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冰壶玉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里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着。

前调·书雁宕大龙湫图岩翠积。

映水渟泓深碧。

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

花草化云狼籍。

界破遥空一掷。

槛外夕阳无气力。

断云归尚湿。

——四十年前同南海黄君璧、蓬莱于非闇、永嘉王介堪、武进谢稚柳游雁宕山,观瀑大龙湫,倚此辞,曾为县令作词,当时俱无印章,介堪磨小凿刀,即席刻东西南北之人,为一时乐事。

回首前尘,真如梦寐。

夏中箧中得此词,遂作图并记其上。

蜀郡八十一叟张大千爰杏花天题巫峡清秋仿吾家张僧繇笔逝波也带相思味。

总付与,消魂眼底。

千愁唤起秋云媚。

绰约风鬟十二。

过朝两眉消梦翠。

顿减了、襄王英气。

人生头白西风里。

况此千山万水。

——戊寅十二月朔后学张爰青城山中浣溪沙·题自画像十载笼头一破冠,峨峨不为笑寒酸。

赏析国画大师张大千作品

赏析国画大师张大千作品

赏析国画大师张大千作品张大千与夫人徐雯波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大千《罗浮山夕照》1941年作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山水四屏 1931年作一、张大千——山水画张大千青绿山水画中,大多画的是中国的名山,例如巫山、峨眉山、庐山、黄山等等。

张大千青绿山水画用的主要颜料就是青绿色,将山景的苍翠欲滴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同与古画中的山水画。

醉翁亭记秋江野鹜图湖光山色雪江归櫂图观瀑图云巖图白云隱居漁村夕照秋江独钓山巔閒话李检法定林萧散图金璧双辉—巫峡清秋晴霭仙阁二、张大千——仕女图张大千不仅山水画笔酣墨畅、恣肆淋漓,花鸟画鲜活灵动、形神毕肖,仕女画也细致之极。

著名画家于非闇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

”原因是“他对于女性观察得很精密,能用妙女拈花的笔法,传出女儿的心声,这一点是他的艺术微妙,也是他在女性身上曾下了一番工夫的收获。

”大千先生也曾在一首题画诗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

”张大千荷花屏风美女 1966年张大千仕女四屏张大千双美图 1944年张大千鱼篮大土像 1944年张大千三美图 1930年张大千弄玉吹箫图 1934年张大千调鹦图 1934年张大千执扇仕女 1938年张大千仿钱选仕女图 1939年张大千纨扇仕女 1939年张大千观音 1940年张大千柳荫仕女 1941年张大千执扇仕女 1943年张大千唐妆仕女图 1944年张大千蕉荫仕女 1945年张大千仕女 1945年张大千芭蕉仕女 1945年张大千蕉荫仕女 1945年张大千天女散花 1935年张大千蕃女掣庞图 1946年张大千凤冠执扇仕女图 1947年张大千印度仕女 1950年张大千修竹美人 1951年张大千拈花仕女图 1954年张大千孽海花 1956年张大千仕女图 1975年三、张大千——花鸟画张大千的花鸟画,刻意扬弃清末明初那种狂狷不羁的超逸风气,宁愿在优雅中求清逸,既不失院体的工整凝练,又有粗笔写意的画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千作品精选107
10701.张大千陆俨少程十发谢稚柳山水四屏设色纸本
张大千(1899 — 1983)松荫茅舍话知音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空谷跫然慕中音,云峰窅窅接青禽。

元霜绛雪松根路,何事还车载道心。

丁亥嘉平仿北苑笔于大风堂下,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白文)、大千(朱文)
陆俨少(1908 — 1993)春风汨罗江上行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塔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

重入修门知有期,为报春风泪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俨少。

钤印:陆俨少(白文)、宛若(朱文)、穆如馆(朱文)、晚晴轩(朱文)
谢稚柳(1910 — 1997)溪山深秀飞泉鸣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溪山深秀。

辛未夏日,巨鹿罗居士壮暮翁,稚柳。

钤印:壮暮谢稚柳(白文)、辛未八十二(朱文)
程十发(1921 — 2007)断虹霁雨净秋空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断红霁雨净秋空。

庚午嘉平程十发写于修竹远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