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革命烈士诗二首
革命烈士诗二首

15、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探究,借助搜集到的资料,读中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
(2)体会诗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气节以及决心同敌人斗争到底精神。
15、革命烈士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诗歌《囚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叶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囚歌》。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悲壮的音乐重难点、关键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了解叶挺,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
2、教师抓住“囚“字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3、指名反馈叶挺的资料。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生字词语。
2、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读一读。
教师强调要点3、全班齐读诗歌,读通、读准诗歌,并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5、集体反馈,教师引导,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感情朗读,体会革命者的气节1、教师导:同学们,读懂了全诗,我们知道叶挺同志把谁比作狗?这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2、教师导读:叶挺对敌人、叛徒充满了仇恨和蔑视,看着它们丑恶的嘴脸,叶挺愤怒而蔑视地说——学生读3、指名说说第一个“自由”的意思。
4、教师导;同学们,叶挺渴望自由,但他知道——“人的身躯能由狗洞里爬出。
(指导读出坚定的语气)5、教师小结:是呀,革命者的气节很重要,叛变革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就丧失了革命队伍气节,有革命气节的革命者是不会因为敌人的威逼利诱而屈服的,他们渴望的是真正的自由。
这是一种怎样的自由呢?(指名反馈)6、教师示范读:为了这一天真正的自由,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革命烈士诗二首》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把牢底坐穿》直截了
语 当地表现和传达激越的感 言 情和高昂的斗志。
《花》较为婉转的方式
传达革命者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作业:
课后读小说《红岩》,收集革 命烈士诗歌。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一个声音……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这两个自由的含义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 第一个自由指反动派的诱骗,是屈膝投降的 叛徒的自由。
• 第二个自由是指作者所渴望的通过战斗,推 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赢得的自由。
作者是怎样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的?画出文 中的重点句子。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949年10月28日,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 动派杀害。在监狱中,敌人逼迫陈然同志写自白书。
陈然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由,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地下的烈火”,“活棺材”各指的是什 么?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 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为了革命宁愿献出自己宝贵的 生命的精神和英雄的壮志豪情。
的战斗夺取自由。
凯歌:革命的胜利的那天,我们会高唱凯歌。
陈然与《我的“自白书”》
陈然,生于1923年,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 产党。 1947年曾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 《挺进报》特支书记。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 而不幸被捕入狱。敌人妄图从陈然口中得到重庆地 下党组织的线索,逼他写“自白书”。陈然同志就 用敌人的笔、纸写下了这首战斗的诗篇。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案导读: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革命烈士诗二首

• 诵读《花》,思考问题 •
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 怎样的情感?
• ⒉\“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 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 ⒊\"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 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 \"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 ⑴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的生命无限 热爱的感情。
瞭望台
种种酷刑
老虎凳
烙铁
电椅
革命烈士们居 住条件十分艰苦
这个就是在监狱中 年纪最小的,也是 我们很熟悉的----小萝卜头。年纪轻 轻却一样英勇不屈。
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 花
作者介绍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 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 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 ⑵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灭,但革命 的意志是毁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 来人。
• ⑶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为革命事业 流血牺牲的决心。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共同点: 1.都表现了诗人甘愿为革命、为祖国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己的
一切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不可摧毁的坚信信念。
2.都运用了间隔反复的手法,增强诗歌的气势, 增强艺术效果。 不同点:
白深富,四川壁山人,共产党员,曾在四 川合江等地工作。1948年在壁山被捕,囚于 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诵读
•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诗歌,并注 意字音。
• 2、选你喜欢的一首诗标明朗读节奏, 并用它指导你的朗诵。
• 3、小组展示,评选出最棒的在全班展 示。
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诗歌《革命烈士》1. 诗歌内容简介《革命烈士》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通过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怀念,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永不磨灭的记忆。
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慷慨激昂的词句,歌颂了革命烈士为民族和人民事业献出的一切,展现了热血和豪情。
2. 诗歌语言妙趣横生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诗中描绘的革命烈士形象栩栩如生,不仅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还有着对人民和国家的无私奉献和无怨无悔的牺牲。
诗人通过生动的笔墨,将革命烈士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 诗歌引发深刻思考《革命烈士》这首诗歌,不仅在情感上感染了人们,更在思想上引发了深刻的反思。
诗中所描绘的革命烈士形象,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奋斗到底,激励着人们为了理想和信念勇敢奋斗,不畏艰险,不辞劳苦。
4. 诗歌感染力深远诗歌《革命烈士》的感染力不仅体现在描绘的革命烈士形象上,更在于触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正义和公平的向往,对功过得失的权衡,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这种感染力是由内心深处的共鸣所驱动的,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励着人们永远不忘初心,永远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5. 诗歌传递的价值诗歌《革命烈士》所传递的,不仅是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怀念,更是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传递的价值在于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社会公义的思考,激发人们内心的热情和动力,促使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建设美好家园不懈奋斗。
6. 总结诗歌《革命烈士》以激昂的词句、深情的笔墨,歌颂了革命烈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贡献,激发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
正是这首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使我受益良多,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诗歌《永垂不朽》1. 诗歌内容简介《永垂不朽》是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通过对革命烈士的形象描绘和对其伟大事迹的赞美,表现了对烈士的无尽敬意和崇高崇拜。
革命烈士诗二首

革命烈士诗二首1.《革命烈士颂》。
天地洪荒,草木凋零。
民生凋敝,众生煎熬。
纷乱的年月,漫长的岁月。
一代代革命者,胸怀大志豪情。
红旗飘扬,炮声隆隆。
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云宵。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为了中国的明天,英勇奋斗终身。
先烈的血,浇灌着大地。
鲜血染红的历史,凝聚着团结。
革命的道路,辛苦曲折。
但我们绝不退缩,以革命之名继续前行。
2.《烈士颂》。
雄壮的革命歌声飘荡。
英雄的身影铭刻在脑海。
他们不畏生死,冲锋陷阵。
誓言要为中国的命运战斗到底。
鲜红的鲜血浸染大地。
英雄的牺牲让人感慨多情。
那份坚定,那份决心。
激励着我们前行的步履坚定。
红旗飘扬,革命之风铺展。
无数先烈浴血奋斗,没有白费。
每一个英灵,都值得我们怀念。
他们注定成为中国革命的永恒图腾。
今天的我们,铭记历史。
继承先烈的遗志,革命不止步。
让先烈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的心扉。
让革命的火炬永远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页 1 第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页2 第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五年级语文下册 革命烈士诗二首课文简析 沪教版 素材

31 革命烈士诗二首【课文简析】《革命烈士诗二首》包括两首革命烈士诗:叶挺同志的《囚歌》和陈然同志的《我的“自白书〞》。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颂扬了他们坚决的革命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囚歌》写于1942年11月21日。
当时,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里。
全诗两节。
第1节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卑劣手段,写出了革命者坚决不移的革命立场。
第2节写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决心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壮志豪情。
《我的“自白书〞》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
全诗共三节。
第1节写敌人威逼陈然同志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了。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自白〞是自己说明自己、自我表白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声明自己脱离共产党、叛变革命。
第2节进一步写作者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至死也不会自白。
“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是说革命者不会丧失革命气节。
这一句进一步交待了作者不自白的根本原因。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怕死鬼〞指的是叛徒,这里的“自由〞意味着向敌人屈膝投降。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这两句诗强调指出,敌人的毒刑拷打和死亡威胁都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进一步说明作者忠于革命事业的高尚气节。
第3节是全诗的高潮,写作者面对死亡同敌人进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对革命者来说,“死亡〞意味着永生,一个人倒下去,还会有千千万万革命者站起来,跟上来。
因此作者“放声大笑〞。
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魔鬼的宫殿〞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个“自白〞,说明了共产党人忠于革命事业,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提醒了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必然倒台的趋势。
《囚歌》与《我的“自白书〞》这两首诗均为革命烈士所写,在写作上具有如下特点:1.反映了高尚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革命烈士诗二首
14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
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
《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
㈡简介作者:
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
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
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
“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从“紧锁”和“敞开”看出来)(板书:紧锁敞开)
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意图是什么?从诗中找出有关诗句。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他们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③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⑤这一节揭露了什么?(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
⑥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板书:面对威逼)
2.讲读第2节。
①轻声读第2节。
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
②讨论思考题。
(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③革命者想不想得到自由?哪个词反映了他的心情?作者为什么渴望自由?(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
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④但是,作者深深地知道什么?(板书:深知)
⑤“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这样写强调了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板书:怎能)
⑥这一节写什么?表现了什么?
⑦教师小结。
(结合板书:立场坚定)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讲读第3节。
⑴自读课文,并思考:
①“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分别比喻什么?(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
量。
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②“永生”是什么意思?(永久的生命,指革命者的理想气节永存世间)
⑵讨论思考题。
⑶齐读“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理解“烈火”与“热血”的含义。
(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热血,指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⑸从“应该”“永生”等词语中看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节中还有哪些词表达了这种思想感
情?(板书: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⑹联系整节思考:“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革命胜利的一天,也是准备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一天,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崩溃的一天)
⑺试讲诗意。
(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边同自己一起烧毁。
我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
⑻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五)、总结学法: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三、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囚歌》。
2.回顾学习《囚歌》的过程:
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二、学习《我的“自白”书》
1.按上述自学步骤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全诗。
结合正音。
⑵讨论第1节。
①“带血的刺刀”指什么?
②“沉重”、“高高”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③“任”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任,由着,听凭。
说明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
④“自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自首,向敌人投降。
这里的“自白”加上引号,表示不是敌人的要的那种自白)
⑤诗中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敌人的诱降?
⑥试讲整节的意思。
(任凭敌人的严刑拷打,铁镣紧锁,都
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即使用那带着革命鲜血的刺刀对着我的胸口,我也决不自白,因为“我不需要”用“自白”换“自由”)
⑦这节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⑧这节主要讲了什么?(革命者不怕严刑拷打,严词拒绝写自白书。
板书:受刑不自白)
⑨有感情朗读第1节。
⑶讨论第2节。
①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人,指革命者。
高贵的头,指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②“怕死鬼”是指哪种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③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④“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第2节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强烈表达了作者不自白的决心)
⑥学生试讲整节意思。
(革命者不能在敌人的迫害之下丧失革命气节,只有贪生怕死的叛徒,才会乞求反动派给予的所谓自由。
对于志坚如钢的革命者来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即使死亡来临,也决不会自白)
⑦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品质?(结合板书:宁死不低头)
⑧感情朗读第2节。
⑷讨论第3节。
①“魔鬼的宫殿”指什么?(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②“放声大笑”什么?“死亡”有几层意思?(死亡有两层意思:自己的牺牲和蒋家王朝的末日来临)从这句你看出什么?
③“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又是指什么?
④“高唱凯歌”表明了什么?(结革命必胜的信念)
⑤试讲诗意。
⑥齐读第3节,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板书:高歌葬敌人)
⑸轻声读全文,说说题目中为什么加引号?
⑹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敌人需要的“自白”的态度怎样?决不乞求“自由”-决不低头-宁死不写“自白”书-笑看蒋家王朝灭亡-高歌迎接胜利)
⑺感情朗读全诗。
三、总结全文。
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烈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m俰z刵gk僫gqigmgugu乶c俰k僶ddx妌gtili刼
二、形近字组词。
拷()棺()囚()刑()躯()烈()渴()低()
烤()馆()因()形()驱()列()喝()底()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为人进出的门为狗爬出的洞地下的烈火活棺材高贵的头魔鬼的宫殿
四、写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1.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2.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3.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4.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
板书设计:
革命烈士诗二首
紧锁敞开高叫(面对威逼)
渴望深知怎能(立场坚定)
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受刑不自白
宁死不低头
高歌葬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