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执业护士辅导——小儿心脏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小儿心脏术后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2. 注意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确保患儿的氧供和血液循环正常,防止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3. 在术后的早期,密切观察患儿的伤口情况,注意是否有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及时处理。
4. 防止患儿感染。
保持患儿术后的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患儿接触病原体。
5. 给予患儿充足的液体和营养,保证患儿术后正常的代谢需求,防止脱水和营养不良。
6. 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帮助患儿舒缓疼痛。
7. 提供患儿适宜的环境和心理支持。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儿接触过多的刺激和噪音,同时给予患儿安全感和关怀。
8. 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术后情况,安排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9. 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儿去医院复查,监测患儿的心脏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保障患儿的术后康复。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性的小儿心脏术后护理要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护理

血 尿 。 口服 利 福 平 后 , 儿 的 尿 液 和 泪 液 可 呈 淡 红 色 。应 对 病 病
儿 和家 长 作 详 细 的解 释 和 辨 别 指 导 , 福 平 引 起 的 尿 液 淡 红 色 利 是 正 常 反 应 , 必 惊 慌 , 异 烟 肼 造 成 的血 尿 应 立 即 来 院 就 诊 。 不 而
急 性 感染 , 免降 低 抵 抗 力 , 致 病 情 恶 化 和发 生 并 发 症L 。 以 导 5 ] 25 健康教育 . 结 核病 人 的 化 学 治 疗 中 , 则 、 程 、 量 服 药 规 全 足 是治愈的关键 , 个别 家 长 对 其 重 要 性 不 完 全理 解 , 未 引 起 足 够 并 的 重 视 。个 别 家 长 觉 得 病 儿 用 药 一 段 时 间 后 , 状 改 善或 消 失 , 症 精 神 食 欲 良好 , 擅 自减 药 、 药 。也 有 个 别 家 长 怕 服 药 时 间 便 停
2 O. 2
19 : 7 9
痒, 口周 、 肢 麻 木 感 等 药 物 的 毒 副 反 应 症 状 。 四
参 考 文 献
1 W o l at g nz t n r ame t f t b ru o i. ie— r He l Or a i i .T e t n o u ec l ss Gu d l d h ao i g o a in l p o rmme .2 d C .Ge e a n s f r n t a r g a o s n d n v :W H
最好在清晨空腹顿服 , 如病 儿 服 药 后 胃肠 道 反 应 严 重 , 在 医 嘱 应
儿科心脏病心脏手术术后护理技能培训方案

术后护理技能培训方
案汇报人:XX
2024-01-20
目录
CONTENTS
• 培训背景与目的 • 术后护理基础知识 • 护理技能操作规范 • 营养与饮食指导 • 康复训练与家庭护理指导 •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培训背景与目的
儿科心脏病现状及挑战
发病率上升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 的儿科心脏病患者被确诊,使得 儿科心脏病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
提高免疫力
03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术后感染的
风险。
05
康复训练与家庭护 理指导
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评估患儿身体状况
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前,需要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 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关节灵活度等方面,以 确保训练计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
压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呼吸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评估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时
发现呼吸窘迫等并发症。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并处 理发热或低体温等异常情况。
呼吸道管理技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窒息和肺部感染。
吸氧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嘱,给予合适的吸氧治疗,改 善缺氧症状。
针对冠心病患者,通过搭桥方式改善 心肌供血。术后需重点观察心肌供血 情况及预防再次狭窄。
心脏瓣膜手术
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后需 密切关注瓣膜功能及抗凝治疗。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心律失常
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 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如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 复律。
小儿先心病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小儿先心病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使用人工呼吸机呼吸时的管理(1)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介绍,先心病患儿回监护室后,要确保小儿充分镇静,气管插管位置固定于最佳状态:小儿气管较短,导管在气管内位置相对更短,应固定好患儿上肢,使用气管导管固定套,通过测量导管露出部分的长度和床旁X线检查来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经常听诊两肺呼吸音,观察双侧胸部活动是否一致,防止气管导管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而致对侧肺通气不良。
有报道指出,患者头仰位、侧位时,气管插管上移,屈位时下移。
(2)常规留置胃管,予以胃肠减压,减轻因腹胀对胸腔的压迫,同时可以防止吸痰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致吸入性肺炎。
(3)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提出,重视呼吸道的湿化和温化,保持呼吸道的湿度,是痰液易于吸出的必要条件,如过低湿化,易导致分泌物黏稠甚至结痂,发生气道堵塞。
湿化器内水的温度,一般调至28℃~36℃,温度过低,如低于28℃,呼吸道纤毛运动受到抑制;温度过高,如超过40℃,不仅纤毛运动消失,还会造成患儿呼吸道烫伤,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
(4)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不及时可以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甚至出现心律失常,但吸痰过于频繁,容易损伤气管黏膜,又影响患儿休息,所以,必须经常肺部听诊,如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因呼吸道阻力增加而报警,必须及时吸痰。
正确吸痰法:吸痰前给予2min 纯氧,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2/3,吸痰管应插入超过气管导管顶端,边吸、边退、边转动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
既要保证吸痰有效,又要动作轻柔、迅速、敏捷,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患儿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有力,咳嗽反射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正常,引流液不多,胸片正常,可在同步间歇指令基础上逐步减少辅助呼吸次,直至脱机,改为气管插管内高流量吸氧30min,血氧饱和度满意,常规使用地塞米松,经充分吸痰后,可拔除气管插管,改为面罩吸氧或双鼻吸氧管吸氧。
拔除气管插管后的管理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提出,拔除气管插管后予以半卧位,指导患儿做深呼吸,定时雾化吸入,每次30min,每日4次,每次雾化结束后立即拍背,并鼓励患儿咳嗽。
小儿心脏手甫后气管插管的护理

[ ]王慧欣 , 1 吴明 昌 . 杨彩云 , 静 脉注射丙 种球蛋 白的治疗 l 等. 4例 新生儿 R H溶 血病 的临床观察 . 中华 围产 医学杂志 , 0 ,( ) 2 2 l5 : 0
4 — 9 5l
[ ]P r r S ,ie R J kn M, . t v osm ue l u n 2 o e S vr M, s o e a I r e u m n o l ts J l a G t1 n a n i gb i
护理 , 效果满意 ,例患儿 中,0 2 0例通气效果好 , 顺利拔管 ; 另
1 例中 5 7 例喉痉挛 , 例 喉水 肿 , 例声嘶 ,经对症治疗护理 9 3 后, 通气效果好 , 顺利拔管 。
护 理
1 .保持气管插 管的正确位置 。 1确定位置 。 () 本组患儿入 住 IU后 由护士和麻醉 师共 同检查气 管插管 的位置 是否 正 C 确。听诊两肺 呼吸音 , 观察双侧胸廓起 伏是 否一致 , 如果左侧
喂养 ; 但仍应 注意有无呕吐 、 腹胀 、 便血等情况 , 以防换血后新 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 尽量减少房间人员流动 , 加强空气
[]郑菊 , 4 阎平 . 2 6例新 生儿溶 血病的护理体 会. 当代护 士 , 0 ( ) 2 59 : 0
3—6 53
[]王勉新 生儿换血疗 法的护理. 与康 复,0443 :4—4 5 护理 20 ,()24 25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 年 8 1日 2 卷第 8 07 月 第 3 期上旬版
C i J r usA gs 1 0 7 V 1 3 N . h Pa N r, uut s 2 0 , o2 , o A n c t . 8
・
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实 用临床医学 20 0 6年第 7卷第 1 o期
P a t a Ciia dc e 2 0 : l ! rci l l cl c n Me in , o 6 n ! i
1 93
婴 幼 J , 术 后 呼 吸 道 的 护 理 6脏 L
邱 艳 , 袭 洁
力, 提高 血氧含 量 , 改善肺 部 血 液循 环 。NO 的 浓度
一
报 道其 在 婴 幼 儿 中 的 发 病 率 为 0 8 ~ 1/ 1。我 . 5 ] 9[
院 自20 0 3年 1月 至 2 0 0 4年 1 2月 对 1 6例 先 心 病 2
患 儿 成 功 的 实 施 了 心 内 手 术 , 后 加 强 监 护 , 别 是 术 特
当患 儿麻 醉 清醒后 , 呼吸 机 模 式 为 同步 间歇 指 令 改
t
体 耗氧 量 , 轻 心脏 负 担 。 同时 应 注 意 听双 肺 呼 吸 减 音 , 左侧 呼吸音 听 不 到 , 明气 管 插 管 过 深 , 入 若 说 进 右侧 支气管 , 应请 麻 醉 科 医 生及 时 调 整 气 管插 管 深
矫 正 型 大 动 脉转 位 ( — GA) TT 3例 ; b ti E se n畸 形 3 例 ; 全性肺 静 脉畸 形 引 流 ( P 3例 ; 间瓣 闭 完 TA V) 三 锁( TA) 例 。 l
2 护 理
2 1 呼 吸机 辅助 通气 时 的护理 . 1 合 理调 整呼 吸机 。患儿 带气 管插 管 回到监 )
护 室后 , 即接 呼 吸机 辅 助 呼 吸 。患儿 在 全麻 未 清 立
醒 前 , 吸机模 式应 设 定为 容 量 控制 模 式 。此模 式 呼
可在病 人 无 自主 呼 吸 的情 况 下 , 证 充 足 的给 氧 。 保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的呼吸道护理
张 金 枝 王 玉 伟 冯 丽
【 要】 目的 探 讨和 总 结婴幼 儿先 天性 心脏 病术后 的呼 吸 道护理 措 施 ,以减 少术后 呼吸 道 并发 症的 发生 , 摘 降低 病死率 。方 法 回顾 分析 20 06
新生儿 阶段 出现危重症象 ,另有 l 虽能渡过婴幼 儿期 ,但逐渐 发展 为 / 3
中重度肺小 动脉梗 阻性病 变 ,失 去手术机会 ,即使可 以治疗 ,其 手术 后并发症 多 ,病死率 高。所 以,新生儿和婴幼 儿阶段先 天性心脏病 的 外科 纠治是先天性 心脏病 治疗 的必 然趋势 。但 由于 患儿年龄 小 ,体 】
2 . 时复 诊 .3及 9 1 5 内每3 月复查 1 ,5  ̄年 个 次 年后 每年复 诊 1 次直至 终生 ,指导患
者对健侧 乳腺每周 自查 。 此外 ,家庭 和社会都 要给 予她 们关注 和支持 ,增 加战胜疾病 的信 心健 康的基础 。
必要时给予利尿剂 。
2 . 敏反 应 8过
在家庭 和工作单 位要努力 去做常规 的活动 ,如扫地 、擦桌 ,提轻 物 ,要求 在术后 12 - 个月要 完全恢 复肩部 运动 ,基本上 达到抬 举 自如
的程度 。
有 的化疗 药物如泰索 帝 ,滴注 时可发生 过敏反应 。轻度过 敏反应 最 常见的症状为 红斑 ,严重者 可表现为低 血压 、支 气管痉挛 、呼吸 困
在我 国,先天性 心脏病 的发生 率为出生新生儿 的6 %,每 年大约 .0 7
有 l万名先天性 心脏病 出现 ,其 中1 在 出生后6 5 / 3 个月 ~年 内,甚 至在 1
患儿进入 IU前准备好 适宜的呼 吸机 ,入 IU 时予去枕平卧 ,根 C C 据年龄和体质 量调 节好呼吸机参数 , 潮气量不可过大 , 以免造成气压伤 ,
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15

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摘要】综述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现状,认为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是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气管插管护理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每年我国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约有15-20万[1]。
心脏术后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能保证有效通气,减少氧耗量,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先心病特有的病理生理基础,呼吸障碍发生率高达67.4%,是致死的主要原因[2]。
因此,加强呼吸道,尤其是气管插管的护理是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现将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2008~2010年婴幼儿心脏手术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4个月~3岁,体重4~15kg,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35例,术前肺部感染15例。
2 结果本组75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带气管插管时间(3.5—165.0)h,平均(136.0±28.6)h,其中18例出现肺部并发症,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3 护理3.1气管插管型号及方式的选择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无刺激、无毒的聚氯乙烯薄壁气管插管。
临床上,6.5岁以上小儿气管导管内径(ID)=l/4x(年龄岁)+4.5,6.5岁以内小儿ID=l/4x(年龄岁)+3.5。
气管插管方式有2种: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由于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长,因此常采用经鼻气管插管。
3.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插入位置正确,儿童/婴幼儿经口插管深度(12+年龄/4)cm,经鼻深度(15+年龄/4)。
婴幼儿气管狭窄、短小,气管插管容易脱出、阻塞、扭曲,其非计划性拔管率>10%。
因此,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通畅及位置正确。
患儿返回ICU后,护士应测量气管插管至鼻尖的距离,并记录在特别护理记录单上。
严密观察胸廓起伏及呼吸频率,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注意口唇、甲床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护士考试辅导——小儿心脏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
在心脏中心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对心外科护理的认识,提升护理质量。
下面就小儿先心病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谈一下笔者个人的一些体会。
首先,患儿手术完毕进入ICU后,应及时测量并准确记录气管插管刻度,并与麻醉医生核对是否一致。
气管插管有经鼻插管和经口插管两种形式,由于小儿使用的气管插管大多短浅且不带气囊,因此不管患儿使用何种插管方式,都存在容易脱出的问题(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由此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非常重要的。
现阶段我们大多采用3m贴膜和胶布固定。
3m 贴膜透气性好,但粘贴不够牢固,要配合胶布一起使用。
其次,与手术室交接班完毕后要及时通知放射科拍X线胸片,以便确定插管的位置(正确插管位置在第2胸椎下第3胸椎上或在隆突以上2cm)和了解肺部情况,在协助摄影师搬动患儿时,应使患儿安静,避免躁动,头部切勿后仰,以防气管插管脱出或内脱。
方法是双手置头颈部和腰臀部,将小儿身体水平上移,最好两人同时进行,同时观察气管插管有无打折扭曲、与呼吸机有无脱开。
此时还要观察患儿面色及监护仪情况,如果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呼吸机报警、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是否发生了气管插管内脱,应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及麻醉医生准备重新插管。
第三,气管内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
患儿返回ICU循环稳定后,根据肺部听诊情况应吸痰一次,吸痰前充分体疗,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调好负压大小,并增加呼吸机氧浓度。
吸痰过程中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少于10秒),负压不宜过大。
清洁口鼻咽腔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逆流入肺部引发感染。
在带管期间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防止痰痂或痰栓形成。
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及时清除,防止逆流入气管引发感染。
当发现病人呛咳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时应观察冷凝水是否过多。
第四,喉头水肿是小儿长期保留气管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气管插管期间当病人躁动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避免头部过度活动,保持插管与喉部相对无摩擦;2.拔除气管插管前可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预防喉头水肿;3.气管插管拔除后密切观察呼吸形态变化,如患儿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胸部三凹征、面色发绀、脉搏氧饱和度降低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用舒喘解痉药物雾化吸入或静脉给药;必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小儿心脏外科术后气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心脏外科手术的成败,也影响着术后康复的进程,以上是笔者在小儿心脏外科监护工作过程中的部分体会,希望与各位同道共同交流,不断进步。